南充這幾座大橋飛架嘉陵江,見證城市45年發展變遷!

2020-12-06 南充美食文化SHOW場

住在南充,見過最多的是江景,路過最多的是橋。

橋,是記憶,是貫穿這座城市變遷的線索;橋,是紐帶,是溝通區域和提升城市發展品質的命脈。

從一橋數到四橋,再到試通車的七橋,還有即將建成的大橋,這幾座跨江橋梁飛架嘉陵江兩岸。南充的橋不僅拉大了城市框架格局,方便了市民出行,也見證了南充45年的發展和變遷。

已建成的跨江大橋

南充嘉陵江大橋(白塔大橋、一橋)

白塔嘉陵江大橋,本地人稱之為大橋或老橋,又稱白塔大橋。

40多年前,嘉陵江猶如天塹,阻隔了兩岸人民的生產、生活。橋梁,成為了人們心中期盼。在「無橋」時代,人們不僅出行不便,生活也會受到影響。經常有兩岸上班的市民,每天早晚坐「過河船」往返,如果過了點或者碰到惡劣天氣的時候,還過不了江。那個時候,全南充城的人都在期盼一座跨江大橋的誕生,以此來改變落後和出行難的局面。

一橋飛架嘉陵江,從此天塹變通途。1975年7月1日,白塔嘉陵江大橋基本建成通車,1976年8月全部竣工。竣工那天的場景,可以用「萬人空巷」來形容。白塔大橋的修建,結束了南充人百年來擺渡過江的歷史,有市民最直觀的感覺是,高坪人「趕場」再也不用擺渡過江或者去龍門了。

南充第一座跨江大橋

儘管近年來,南充修建了一座又一座比它更寬更大的跨江大橋,但是白塔大橋至今仍是南充城市的時代坐標,在南充人的心中,它的地位無可取代。白塔大橋的落成,第一次將順慶、高坪兩岸連接在一起,不但打通了南充城市東面的能源補給通道,而且結束了南充「以江為界、隔江發展」的歷史。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如今,白塔嘉陵江大橋日通行車輛達到4萬餘輛次。白塔嘉陵江大橋成為了南充最「老」的一座跨江大橋,但它老當益壯,依然默默地為南充這座城市奉獻著。

清泉寺嘉陵江大橋(二橋)

清泉寺嘉陵江大橋

1998年,南充開始規劃建設繞城高速,需在城區以北新建一座跨江大橋。因大橋選址鄰近古剎清泉寺,故取名清泉寺嘉陵江大橋,民間則按修建順序稱其為「二橋」。

當時的南充,主城區建成面積不足40平方公裡,但以達成鐵路通車為契機,一場城市「大發展」浪潮正悄然襲來。繞城高速的修建,一方面是為緩解城區交通壓力,避免國道212、318線上的過境貨車直接穿城而過,另一方面也是為新的城市骨架構建打定基礎。

2001年3月,清泉寺嘉陵江大橋正式竣工,在大橋興建的這兩年多時間裡,成南高速、濱江大道改造、市政新區等一系列重大基建,正推動著南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邁進。清泉寺大橋通車後不久,南充開始著手編制第六次城市規劃,首次提出了「以江為軸,北拓南延、跨江東進、擁江發展」的城市發展原則,和打造「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的總體目標。清泉寺嘉陵江大橋作為典型項目,成為了南充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轉進路上的裡程碑之一。

2018年,為推動高坪會展新城、小龍-龍門等東岸片區發展,清泉寺大橋進行了橋頭立交化改造,通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這座矗立嘉陵江上20年的大橋,見證了南充過去的滄桑變化,也將繼續在南充追求「大城夢」的路途上發揮重要作用。

上中壩嘉陵江大橋(三橋)

上中壩嘉陵江大橋建成通車

上中壩嘉陵江大橋是一座獨塔不對稱斜拉橋,西起順慶城區勝利路口,東接高坪區江東大道,橫跨並溝通城市綠心——嘉陵江上中壩。

2004年2月,上中壩嘉陵江大橋開建,工程總投資概算1.4億元,2007年5月30日建成通車。

大橋新穎、造型優美,由此也成為一處漂亮的城市景觀。站立在橋旁,遠眺嘉陵江兩岸風光,碧波浩渺,樓宇林立,一片金碧輝煌之感,近觀這巍峨拉索大橋,屹立江河之上,連接東西,一種渾然天成之象。

上中壩嘉陵江大橋的通車緩解了順慶城區到高坪城區主要通行大橋——白塔大橋的壓力,不僅拉近了南充市嘉陵江東西兩岸的距離,也加速帶動了高坪江東新區的發展。

下中壩嘉陵江大橋(四橋)

下中壩嘉陵江大橋

2008年,南充公布了一處新的區域控制規劃,名為下中壩。2009年11月,下中壩開發建設正式啟動。

對於一個新區域而言,「交通先行」至關重要,下中壩嘉陵江大橋於2010年2月開建,2012年11月通車。大橋的通車可以說是激活了下中壩區域,也間接加強了嘉陵、高坪區域的交流。「下中壩」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2014年1月,下中壩嘉陵江大橋全線通車,在主橋通車1年之後,下中壩嘉陵江大橋高坪延長線竣工,至此大橋建設工程全部完成。

下中壩嘉陵江大橋是當時全省最大投資、最長裡程、最寬橋面的城市公路橋梁,連接著順慶區大東街和高坪區清溪路,成為貫通南充建成區內最長的一條東西幹道。

大橋的建成,對於南充城有著極大的意義,原來嘉陵江兩岸多靠白塔大橋和上中壩大橋聯繫,這兩座大橋直接連接著高坪和順慶,那嘉陵區就不方便交流了,而且南充的跨江公交基本都在兩橋上行駛,勢必就會造成堵塞;加之三區交流越來越多,市民對於新建大橋的心聲越來越強。下中壩嘉陵江的建成順應了百姓的心聲,為南充謀發展,更為百姓謀福祉。

都京港嘉陵江大橋(七橋)

都京港嘉陵江大橋

2014年12月27日,連接高坪區和嘉陵城區的首條直通交通要道——都京港嘉陵江大橋正式開工建設。2020年1月1日,都京港嘉陵江大橋開始試通車。大橋起點位於嘉陵區文峰大道翠湖西側,與惠民路平交,終點連接已建成的高坪區江東大道。

都京港嘉陵江大橋是南充城區跨嘉陵江的第七座大橋,主孔跨徑220米,為七座橋梁之最。與南充城區其他橋梁相比較,都京港嘉陵江大橋具有4大亮點:除了主孔跨徑之最外,還有橋梁總裡程最長,總投資最大,橋型結構最新穎。

隨著大橋試通車,大量車輛往來於高坪下中壩片區、都京片區和嘉陵文峰片區,不用再經下中壩嘉陵江大橋或繞城高速公路華興寺嘉陵江大橋繞行,可直接通達,進一步拓展和拉大了城市骨架,將極大促進高坪、嘉陵兩區經濟社會發展。

未來即將建成的跨江大橋

將軍路嘉陵江大橋(五橋)

在建將軍路嘉陵江大橋

橋梁大概位置

將軍路嘉陵江大橋於2018年10月開建,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大橋全長1.7公裡,起於順慶區雙女石路,跨過嘉陵江,在高坪城區林海北路落地。大橋在順慶段建設互通式立交橋,把大橋與雙女石路、清泉壩片區乙五路連接起來,車輛通過互通式立交橋可快捷到達清泉壩片區、雙女石路、濱江北路、濱江中路,極大方便市民出行。

大橋寬33米,設計時速60公裡,將設有雙向6車道、兩側非機動車道、兩側人行道。建成後,將成為南充最寬的跨江大橋,也將是一條配足人性化設施的大橋。

根據《南充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10~2030)》規劃形成「一環三聯十射五橫五縱」的城市骨架路網結構,將軍路嘉陵江大橋既是南充市城市骨架路網規劃「五橫」中的重要節點,又是南充城市東西向的快速城市幹道。在實現兩岸交通快速轉換、促進城市交通快速、無縫銜接的同時,將帶動沿線區域綜合發展,對沿江兩岸開發及城市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耀目路嘉陵江大橋(六橋)

橋梁大概位置

《南充市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到要修建的大橋,目前尚未有公開的消息,具體走向不明。從規劃中可以看出,大橋西起嘉陵耀目路,東側猜測會落地下中壩南側朱鳳山附近。

如今,嘉陵主城區發展成熟,但與一江之隔的高坪下中壩區域僅有滬蓉高速橋相連,若是從耀目路方向引橋過江,無疑將加快實現「建成暢達區域、通向全國、連接世界的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的目標。

龍門-搬罾嘉陵江大橋(八橋)

橋梁大概位置

同樣是《南充市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到要修建的大橋,已被列入市委六屆八次全會確定的100件大事中"三高兩橋"的重大項目,目前還未有具體修建信息公開。但從項目名可以看出大橋與龍門、搬罾這兩個區域密切相關。

龍門古鎮得天獨厚的旅遊優勢,搬罾大學城科教研實訓基地,兩地連線,在未來的發展下,將會帶動北部新城、龍門區域發展,城市北拓已經勢在必行。

每一座跨江大橋的建設,都帶動了一個片區的飛躍發展,並將這座城市臨江而立的城市緊密串聯成起來。隨著南充城市發展的不斷向前,相信還將有更多的大橋橫跨兩岸。

來源:南充板眼(侵刪)

相關焦點

  • 嘉陵江上的這幾座大橋,見證了蒼溪的快速發展!
    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蒼溪人嘉陵江大橋一橋飛架嘉陵江,從此天塹變通途始建於1992年的嘉陵江大橋結束了蒼溪嘉陵江上無橋的歷史▲1996年的蒼溪縣城嘉陵江大橋▲1998年蒼溪縣城嘉陵江大橋洪水嘉陵江大橋的落成結束了碼頭輪渡的喧囂與繁瑣縮短了沿河兩岸穿梭往來的時間與距離橫臥大江、氣勢崔嵬、車水馬龍成為那個時代蒼溪經濟社會繁榮的一個符號
  • 南部這座嘉陵江特大橋開建了
    川觀新聞記者 何海洋 攝 嘉陵江特大橋上跨嘉陵江航道,是漢巴南鐵路的控制性工程。從建設現場進場處的「項目介紹」展板,可看到嘉陵江特大橋建成後的模樣:這座長1770米的特大橋,主橋為高低塔混合梁斜拉橋,以335米的大跨一步「邁」過嘉陵江主航道,這一跨度在高鐵同類型項目雙線斜拉橋中跨度國內排名第一。大橋有4個橋墩位於水中,其中包括了高達164.5米的主塔。
  • 南充城區將新建「六橋」和「八橋」,具體位置在……
    南充有很多橋它們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和變遷南充按照規劃,南充主城區未來將有共計八座大橋橫跨嘉陵江兩岸,截止目前,五座已建成通車,還有一座即將通車,另外兩座則是待建。白塔大橋(一橋)白塔大橋近年來,儘管南充人在嘉陵江上建起了好幾座橋,它們比白塔大橋更長,更寬,也更大;但是,白塔大橋仍然是一個時代的坐標,這不僅因為它是南充市的第一座橫跨江面的大橋,還因為它的建成結束了南充人千百年來擺渡過江的歷史。
  • 《印象嘉陵江,山水南充城》2019年南充嘉陵江國際馬拉松!
    2019年南充嘉陵江國際馬拉松暨「跑遍四川」南充站比賽定於2019年12月29日(星期日)舉行!據悉2019年南充嘉陵江國際馬拉松賽按照中國田協A類賽事標準籌備,由中國田徑協會 南充市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田徑協會和南充市教育科技和體育局承辦。 本次賽事設有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迷你馬拉松三個項目。其中全程馬拉松:42.195公裡(男女),半程馬拉松21.0975公裡(男 女),迷你馬拉松(5公裡)。
  • 南充這座「美炸天」的城市公園即將「上線」,濱江美景令人...
    全南充唯一擁有國家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採編發布資質的微信公號南充日報社上百名編輯記者為南充微報提供本地最新專業報導OMG高坪這座美炸天的城市公園>整個項目預計今年年底靚麗呈現光看現場圖怎麼過癮走著,小編帶你再欣賞一遍這座現實版「世外桃源」北起嘉陵江大橋南至朱鳳寺山地公園西臨嘉陵江
  • 南充這座「美炸天」的城市公園即將「上線」,濱江美景令人期待···
    OMG高坪這座美炸天的城市公園開!光看現場圖怎麼過癮走著,小編帶你再欣賞一遍這座現實版「世外桃源」北起嘉陵江大橋南至朱鳳寺山地公園西臨嘉陵江,東至江東大道東側綠化帶項目全線長約1.3公裡,面積約345畝共劃分為休閒遊憩、兒童娛樂自然藝術、生態環境、沿路景觀五大功能區是一座既能展現自然之美,又能展現藝術之韻的城市原生態自然生態溼地公園
  • 大橋飛架、隧道穿越、地鐵飛馳:看上海越江交通30年變遷
    大橋飛架、隧道穿越、地鐵飛馳,浦江兩岸往來成坦途。小布在其秦線的擺渡船上看到,四五十個乘客,加上四五十輛電瓶車,只佔了輪渡底層一半還不到的面積,當年百萬人次乘輪渡過江的場景只留在了記憶中~今天,小布就帶大家一起來回顧越江交通的大變遷。
  • 南充嘉陵江上這座大橋最新建設進度來了
    李渡岸,架橋機將30米長的T梁吊起,緩緩向前移動,最終穩穩地放在橋梁架上。目前,李渡岸引橋15跨橋梁已完成安裝5跨,正以每月安裝4跨橋梁的速度推進。春節前,李渡岸T梁安裝將全部完成。
  • 四川南充:嘉陵江上新建的大橋,好多人關心它的近況,是你家鄉嗎
    最近,經常有粉絲朋友在我們南充家鄉後臺,向我們諮詢李渡嘉陵江大橋的建設情況。前段時間,我們在走訪嘉陵區雙店回程途中,專程前往李渡鎮,為朋友們分享李渡嘉陵江大橋的建設情況。
  • 2019南充嘉陵江國際馬拉松 幾大地標,各個顏值爆表
    有人說: 能生活在南充很幸運, 城市不大,卻讓人幸福感爆棚。 參加 2019南充嘉陵江國際馬拉松 去看看承載南充人記憶與情感的 閬中古城 白塔公園 順慶府衙 絲綢小鎮 ……
  • 跨越黃浦江上的五座大橋,見證了上海的發展,你覺得哪座橋漂亮?
    上海是國際化大城市,是海派文化的發源地,中國人一生必去的城市之一。流經上海的黃浦江就是上海的「母親河」,它把上海分成浦東和浦西,而黃浦江上的大橋則把兩浦連通,昔日落後的浦東已經是上海最時尚最現代的地區了,上海的大橋見證了上海的日新月異,這些橋也是上海發展的「功臣」之一。
  • 打飛的說走就走 2020年南充將擁有雙機場
    我當時一個月工資是45元,南充飛成都14元一張票,飛達州10元,飛重慶10元。」楊正洪說,現在南充機場接旅客有專門的專車、專線,空間大舒適度高,以前城裡的旅客到機場,全靠一輛裝有木質排座的嘎什51型卡車運送。
  • 橋梁大事:鰲江特大橋主橋昨順利合龍、上海4座越江大橋華麗變身
    為期三個月的景觀改造提升工程結束後,這四座大橋將以嶄新的宏偉雄姿迎接國慶節和即將召開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T梁被倒裝龍門架運送到橋墩上,並把軌排鋪設在T梁上,工人們正按照操作規範架梁鋪軌。南充:「印象嘉陵江」鋼結構匝道橋首吊成功7月2日上午,在「印象嘉陵江」上中壩溼地保護工程施工現場,一輛吊車將一重達21噸的鋼結構匝道橋吊放到澆築好的橋墩上,標誌著鋼結構匝道橋首吊成功。
  • 2019南充嘉陵江國際馬拉松 暨「跑遍四川」南充站鳴槍開跑
    12月29日上午,2019南充嘉陵江國際馬拉松暨「跑遍四川」南充站開跑,來自23個國家的15000名參賽選手齊聚體驗這一極具南充人文特色的馬拉松賽事,在奔跑中盡展激情與活力,一同共享跑步帶來的快樂。南充市委副書記、市長吳群剛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南充先後成功舉辦了全國新年登高健身大會、升鍾湖國際釣魚節等重大賽事,有力推動了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共同發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本次馬拉松賽事,以嘉陵江為軸,精心打造最美濱江賽道,精心呈現最美城市身段。
  • 領事館群、南大街……這些建築見證了煙臺城市的發展變遷丨《飛閱...
    齊魯網12月23日訊 空中縱覽山東,品閱時代變遷。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製作的大型航拍紀錄片《飛閱齊魯》在山東衛視開播。在十集節目中,山東17市將逐一亮出自己的空中顏值。這既是一次對美麗山東的空中俯瞰,也是一次對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改革開放發展的獨特品讀。
  • 南充:河長制激活「水文章」築牢嘉陵江中遊生態屏障
    「記者河長」「民間河長」等社會力量合力治水,「聯合河長辦」協同治理跨界河流等新模式不斷湧現,一條條河流水清岸美,一座座水庫碧波蕩漾,一股股碧水進村入戶,一幅新畫卷正在南充徐徐展開。構溪河是嘉陵江流域的17條重要支流之一,過去曾遭受過嚴重的汙染,網箱養魚、機動船採砂、汙水直排、岸邊垃圾、水面漂浮物隨處可見。汪仁洪依然清楚地記得,2017年12月中下旬,天氣寒冷,他和另一位「記者河長」鄧成滿第一次到構溪河沿岸的幾個鄉鎮進行暗訪,就發現一處汙水處理廠沒有運行。暗訪回來後,汪仁洪和鄧成滿把發現的問題寫成內參交南充市總河長辦。
  • 南充下中壩發展近10餘年,如今怎麼樣了?
    十年前站在西岸眺望下中壩,看到的還是一幅原始的畫面:小堆頭山丘起伏,偶有幾戶人家,舊式漁船停泊在岸邊。 2009年底,下中壩拉開開發大幕。 2011年6月,下中壩四條幹道通車,區域骨架初步劃定。
  • 跑遍四川·南充嘉陵江國際馬拉松激情開跑 15000人角逐
    12月29日上午,2019南充嘉陵江國際馬拉松暨「跑遍四川」南充站開跑,來自23個國家的15000名參賽選手齊聚,體驗這一極具南充人文特色的馬拉松賽事,在奔跑中盡展激情與活力,一同共享跑步帶來的快樂。本屆賽事由中國田徑協會、四川省體育局、南充市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田徑協會、南充市教育和體育局和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人民政府承辦,按照中國田協A類賽事標準籌備。
  • 見過重慶石門大橋最初模樣……三十年來,他用鏡頭記錄城市變遷
    隨後的幾十年,他從紅巖村嘉賓路、北濱路、龍泉洞等多個角度記錄了石門大橋白天的川流不息與夜晚的橋上燈飾……作為見證者,他用鏡頭記錄了這座大橋的成長。從1997年建設之處至今,宋明琨每年都會從各個角度拍攝紀錄三峽廣場的發展變遷。
  • 見證綿陽變遷:這30餘座跨江橋 哪些你常走?|普明|西山|昌河|安昌|...
    橋,是記憶,是貫穿這座城市變遷的線索;橋,是紐帶,是溝通區域和提升城市發展品質的命脈。橋,見證綿陽的發展與變遷在綿陽市區,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與車輛往返穿梭於東方紅大橋、科學城大橋、富樂大橋、綿陽三江大橋等大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