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石窟」,三大石窟藝術寶庫,「雲岡石窟」探秘
雲岡石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合稱中國「三大石窟」;雲岡石窟,印度阿旃駝石窟,阿富汗巴米揚石窟並稱「世界三大石窟藝術寶庫」。雲岡石窟依山開鑿的雲岡石窟,氣勢磅礴、東西長達1公裡。雲岡石窟由東、中、西三部分組成;主要洞窟達51個,整個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個,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達17米,最小佛像僅有2釐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北魏孝文帝時開鑿),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米。「曇曜五窟」是最雲岡石窟的代表。
-
雲岡石窟,感受石窟藝術之美
雲岡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餘尊,堪稱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雲岡石窟古稱為武州山大石窟寺,開鑿於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時代,距今已有1500年之久。雲岡石窟與我國諸多石窟寺比較,最具西來樣式,後期營造的石窟又引領了中華佛教藝術本土化、世俗化、民族化的新風尚,在中華藝術寶庫中獨一無二。
-
中國十大石窟,千年藝術寶庫
無數藝術匠師們根據當時的宗教信仰、社會風尚並結合他們自身的生活感受,以及在吸收外來文化藝術的基礎上不斷有所創新,形成中國的特色,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的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集建築雕塑和繪畫藝術之大成。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蔚為壯觀的佛教藝術寶庫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蔚為壯觀的佛教藝術寶庫到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體驗佛教石窟魅力 感受傳統文化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始建於北魏,歷代開鑿修建,遺存至今,已有1500年歷史。能留下來的大多可能就是石雕、石刻,大同雲岡石窟,是中國罕見地保存完好的大型石雕建築群,也是久負盛名。千年時光流轉,時間在這裡留下了滄桑,卻也讓那些精美的佛像、雕刻蒙上了古意盎然。高古趣味也好,異族文化、外來文化和漢族文化的交融也好,北魏統一北方以後,推行漢化改革,促進民族融合,雲岡石窟也可以看到這些變化和時間經緯度。
-
雲岡石窟 導遊詞
歡迎大家來到雲岡石窟參觀遊覽。我是此次雲岡石窟之行的導遊員小張,我很榮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遊覽,下面將由我來為大家講解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 16 公裡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
-
山西行08:雲岡石窟裡的悲劇藝術
雲岡石窟在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山(也稱武周山)南麓。從大同到雲岡石窟坐車只要二三十分鐘。 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窟區自東而西依自然山勢分為東、中、西三區。據說現存主要洞窟45個,附屬洞窟209個,雕刻面積達18000餘平方米。
-
高清組圖:世界文化遺產——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裡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亙約1公裡,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釐米。
-
大美山西-雲岡石窟藝術的聖地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武周川北岸以西16公裡的武周山麓。石窟依山開鑿,從東到西綿延一公裡。有45個主要洞窟,1100多個小龕和51000多個雕像。它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天下大同 最美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餘尊,堪稱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以犍陀羅(今巴基斯坦北部白沙瓦地區)為中心,產生了融合古印度藝術與希臘、羅馬古典藝術為一體的犍陀羅佛教藝術。隨後,佛法東傳勢力逐漸增強。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涼(國都武威),沙門佛事東移平城,後平西域(今新疆),直接導引了我國歷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二次高潮。雲岡石窟作為北魏皇家石窟寺應運 而生。
-
中國三大石窟,山西雲岡石窟,卻有著「帝王的石窟」美稱
下面我要介紹的就是山西省內最著名的一個景觀——雲岡石窟。它坐落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在距離16公裡外的武周山南麓,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大約1500年歷史底蘊。是佛教藝術傳入中國後,首次花費一個時期派遣全國匠人來雕刻的皇家風範佛教寶庫。在兩千零一年的時候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
遊雲岡石窟,賞精美石雕
17公裡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裡。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
夫夫旅遊解說,《雲岡石窟》的幾大窟,讓你想不到的中國文化
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
作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到底怎麼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唯一的全皇家建造的石窟。歷經1000多年風霜歷史的雲岡石窟,於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讓這座北魏時期建造的石刻藝術寶庫成為了整個人類世界的遺產。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陽博物館...
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和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碩果,是中國最為優秀、最具規模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和石窟群落。因其創造性的傑作,三大石窟分別於1987年、2000年、2001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三大石窟首次聯展!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洛開幕
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和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碩果,是中國最為優秀、最具規模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和石窟群落。因其創造性的傑作,三大石窟分別於1987年、2000年、2001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而作為藝術聯展舉辦地,洛陽是一座底蘊深厚、名重古今的歷史文化聖城,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之一和重要節點城市。
-
雲岡石窟—四大石窟之一,北魏皇家佛教巔峰傑作,國家藝術瑰寶
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是中國最大建築規模之大,塑像形體之高、保存之完整的石窟群,較龍門石窟早35年的時間。而聞名天下。又因對研究古代史、佛教史和藝術史有極高的價值,享譽國內外。石窟群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再在洞裡雕像。東西綿延約1公裡。
-
重謁雲岡石窟
16公裡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
世界雕刻藝術史上的奇蹟—雲岡石窟
上層臺面兩端各一座三級方塔,兩塔間鑿二明窗,明窗之間為一廡殿形窟室,主像雕交腳 彌勒 。窟面東西各開一門,窟內北壁雕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 菩薩 三尊像,即「西方三聖」。主尊阿彌陀佛高10米,倚坐,面部圓潤豐滿,神態超然。兩側 菩薩 頭戴寶冠,精美莊嚴。其雕鑿年代,目前有北魏、隋、唐及遼四說,多依據造像藝術風格而推論。窟內留下的分割、揭取巖石的遺蹟,是了解古代石窟開鑿方法的珍貴實物資料。
-
中國四大石窟之首,精美無比的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裡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裡。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8:30——17:30,旺季八折優惠價
-
東方佛教藝術的曠世絕唱:雲岡石窟
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作為西來像法在中華大地綻放出的第一朵奇葩,雲岡石窟一改蔥嶺以東石窟寺泥塑、壁畫、木雕為主的藝術模式,直接比照印度的大型石窟建築,在東方首次營造出氣勢磅礴的全石雕性質的佛教石窟群。同時,廣泛吸收中外造像藝術精華,兼容並蓄,融會貫通,成為中國早期佛教藝術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