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少數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藝術,古人類、古建築、古文化遺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鬥爭紀念遺址眾多,共有桂林、柳州、北海3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1、桂林市
桂林,別稱桂州、始安、精江,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世界灌溉遺產靈渠,是世界上唯一具有三處萬年古陶遺址(甑皮巖、大巖、廟巖)的城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夏商周時期,這裡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起源,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後,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後,它一直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民國時期曾做過廣西省省會,直到新中國建立。
從遠古至今,歷朝歷代都在桂林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以甄皮巖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宋代、明代古城池格局為代表的古代城市建設文化,以靈渠、相思棣為代表的古代水利科技文化,以名山勝跡、歷代摩巖石刻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靖江王城、王陵墓群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化,以近、現代革命遺蹟、歷史紀念地為代表的近現代文化是桂林歷史文化的精髓。
整個桂林城市就是一個山水文化的符號。1201年,著名詩人王正功賦詩「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之間是中國人安置其身心的妥善之所。靖江王城是城中城,南天一柱獨秀峰在城中心,東西綿延、挺拔俊秀的疊彩山是靖江王城的「靠山」。王城之北有作為屏障,東有灕江為其庇護,西有桂湖形成依託,南有榕杉湖構成附麗。加上桃花江的錦上添花,象鼻山、伏波山、寶積山的巧妙點綴,一個舉世無雙的山水旅遊城市就這樣精彩呈現。
2、柳州市
柳州,別稱壺城、龍城,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北部,是中國最早古人類之一的「柳江人」發祥地,有2100多年建置史,古屬南越國。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屬桂林郡。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設郡,置潭中縣,為柳州建置之始。後歷代在此設置縣、路、府等,直至2002年置地級市。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柳州是溝通西南與中南、華東、華南地區的重要樞紐,商業貿易活躍,素有「桂中商埠」之稱。柳州作為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工業總量約佔廣西的三分之一,以汽車、鋼鐵工業最有名,是面向東部、南部沿海和東南亞的區域性製造業城市,中國唯一同時擁有四大汽車集團整車生產基地的城市。
柳州具有濃鬱的鄉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氣息。柳州是壯族、漢族、瑤族等民族聚居的城市,幾千年來一直是漢族和嶺南各土著民族經濟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匯集點,具有濃厚的民族傳統文化沉積。壯族的歌、侗族的樓、苗族的舞、瑤族的節堪稱柳州民族風情四絕。
以柳州為圓心的250千米半徑範圍內,集中了廣西80%以上的4A級旅遊風景區,與毗鄰的桂林市共同構成享譽世界的大桂林旅遊風景區。「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譽為「中華石都」。柳州是壯族歌仙劉三姐傳歌聖地,著名的景點有大龍潭風景區、柳侯公園、百裡柳江、卡樂星球主題樂園等。
3、北海市
北海,因面向北面海域而得名,別名珠城,位於廣西最南端,三面環海,東南與海南省、西南與越南國隔海相望,歷史上一直是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西南各省與海外貿易的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是我國最早的對外通商口岸和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在合浦縣留下的上萬座漢墓見證了這段歷史。合浦自古以出產珍珠馳名於世,素有「南珠故郡,海角名區」之美譽,是享譽中外的「南珠之鄉」。
北海老城是北海城市的發祥地,建於清道光年間,現存格局形成於清末民初。老城格局基本完整,中西合璧的建築特色鮮明。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籤訂後,英、德、法等八國相繼在此建設了一批西洋風格的建築。目前有23座西洋建築保存完好,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是我國近現代社會史、經濟史、建築史、宗教史、海關史、港口史及對外開放史等領域的歷史見證。
北海著名景點有銀灘、潿洲島、北海老街、星島湖、山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