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炸串和炸豬排、天婦羅有啥關係呢?

2021-01-20 網易

  

  炸串。via:soft18-gurume.jp

  數九寒冬,吃些油炸食品總是讓人無比振奮。

  我們之前已經聊過炸物中的,這一次我們來說說比它們更小巧、多變的日式炸串

  

  炸串東中西

  炸串,日語寫作串カツ(kushikatsu),或串揚げ(kushiage),故名思議,就是將食材穿在串上,裹上小麥粉、蛋液和水製成的面衣(也有加牛奶、山藥泥的),再裹上麵包糠等炸制,或者依次裹上小麥粉、蛋液、麵包糠炸制的食物。

  

  炸串們。park.ajinomoto.co.jp

  炸串中常見的食材有豬肉、牛肉、雞肉、香腸、鵪鶉蛋、蝦、多春魚、扇貝、蓮藕、洋蔥、蘆筍、香菇、南瓜、銀杏、山藥、茄子、小番茄、青椒、紅姜、年糕、竹輪、芝士等。種類之豐富讓人眼花繚亂,也讓人心動不已。

  

  一些炸串食材。via:hitosara.com

  炸串所用的炸油可以是牛油、豬油、色拉油、米油等,也有將幾種油混合使用的。食用炸串時一般搭配伍斯特醬為基底的蘸汁或鹽,並以捲心菜作為配菜。

  

  炸~~~ via:naniwaya.jp

  和日本的很多食物一樣,炸串有關東風和關西風之分。以大阪炸串為代表的關西風炸串,食材選擇可以是肉類、魚介類或蔬菜類,一般是將單獨一種食材穿在串上;麵包糠一般是細麵包糠;傳統上,食用時搭配的配菜是大塊圓白菜,搭配的蘸汁是伍斯特醬,蘸汁是多人共用的。

  

  關西風炸串。via:u-mytown.jp/izakaya

  以東京炸串為代表的關東風炸串,只用豬肉和洋蔥/大蔥,將二者交替穿在串上;麵包糠不一定是細麵包糠;傳統上,食用時搭配的配菜是圓白菜絲,搭配的蘸料是炸豬排醬、中濃醬汁(比關西人喜歡的伍斯特醬更濃稠)或鹽,蘸汁用小碟呈上,供單人蘸取。

  

  關東風炸串。via:kyounoryouri.jp

  

  伍斯特醬類按黏度從低到高分為伍斯特醬、中濃醬汁和濃厚醬汁。濃厚醬汁中包括炸豬排醬、御好燒醬、炒麵醬等。via:chigai.soudesune.net

  而游離於關東與關西之間的名古屋,不僅有鰻魚飯三吃這種神奇操作,連炸串也與關東、關西吃法不同。名古屋炸串是要將炸豬肉串浸過土手燒的煮汁再呈上食用的。

  

  名古屋炸串看起來好像不如關東和關西炸串那麼陽光啊。via:snug.city.nagoya.jp

  土手燒是名古屋版的關東煮,是以煮牛筋為基底來燉煮其他食材。名古屋人一琢磨,土手燒的煮汁味道這麼複合,浪費了怪可惜的,乾脆來配炸串得了。

  

  名古屋炸串要浸過土手燒的煮製後再呈上食用。via:snug.city.nagoya.jp

  

  炸串與日式炸豬排

  為什麼關東風、關西風的炸串會有這麼微妙而詭異的差別呢?我們接下來慢慢來說……

  要了解關東風、關西風炸串的來龍去脈,得先說說炸串的祖宗——吉!列!肉!排!。明治時代初期,隨著西洋飲食文化的滲入,吉列肉排這種帶給味蕾暴擊的油炸肉類料理在日本傳播開來。

  

  吉列肉排,也稱炸肉排,日語稱「カツレツ」(katsuretsu),是法語côtelette的音譯,是將小牛肉、牛肉、豬肉、雞肉、羊肉等肉類的腿肉或肋條肉切成薄片,裹面衣、麵包糠炸制而成的(看起來和炸串做法很像啊,只是用的是大肉片而已……)。

  

  吉列肉排。via:park.ajinomoto.co.jp

  東、西日本人對肉類有著不同的偏好,東日本人更喜歡豬肉,而西日本人更偏愛牛肉。在很多可以自主選擇料理肉類的菜品中(如、咖喱燉肉),他們都做出了涇渭分明的選擇,對吉列肉排也不例外。

  

  土豆燉肉的地區化差異。via:j-town.net

  在豬肉文化盛行的東京,1899年銀座的洋食店「煉瓦亭」的店主木田元次郎改良了西洋料理中將肉用少量油煎炸的方式,將豬肉切成薄片,裹粉,用大量油炸,再搭配捲心菜,料理名為「豬肉吉列」(ポークカツレツ)。

  

  煉瓦亭的元祖豬肉吉列,厚度比現在流行的日式炸豬排薄,配捲心菜絲食用。via:forzastyle.com

  1929年,東京臺東區御徒町的洋食店「ポンチ軒」將炸豬肉切成2.5~3釐米厚的厚肉片炸制,切好後配以米飯、漬物、味噌湯,以和食套餐的形式提供給客人,廣受好評,這種形式的炸豬排便是「日式炸豬排」(豚カツ)。(也有人認為1921年新宿的料理店「王ろじ」最早發明了日式炸豬排)

  

  ポンチ軒的炸豬排為厚切,配捲心菜絲、米飯和味噌湯等食用。via:ponchiken-takasaki.jp

  從小牛肉到豬肉,從少油煎炸到多油浸炸,從薄切到厚切,從西式配菜到日式配菜,在幾十年的時間裡,東京人將西洋料理炸肉排改良為了日式炸豬排。

  在製作炸豬排的時候,總會有點剩餘碎肉塊,浪費了也挺可惜,於是炸豬排店將這些碎肉塊與洋蔥穿成串油炸,據說這便是關東風炸串的起源。關東風炸串出現具體的時間沒有明確記載。

  

  豬肉洋蔥串。via:macaro-ni.jp

  因為是作為洋食店副產品出現的,關東風炸串會用洋蔥這種洋食店常見食材,而且按洋食店的常見做法,將圓白菜切成絲作為配菜,並將蘸汁單獨放入盤中,以便食客蘸取。另外,傳統炸豬排店用豬油作為炸油,如果關東風炸串確實起源自炸豬排店的話,那麼其誕生之初所用炸油也應為豬油。

  

  炸豬排。via:forzastyle.com

  

  炸串與吉列牛排

  關西風的炸串的起源是另一個故事。1929年,在新世界(大阪浪速區的商業街)開業的炸串店「達摩」(だるま)是一家只有10平米,12個座位的小店。當時的新世界有很多體力勞動者光顧,他們希望可以吃到價格不貴,方便快捷,又可以帶來滿足感的食物。

  

  大阪新世界。via:1goten.jp

  上文提到了,與東日本人偏好豬肉不同,西日本人喜歡吃牛肉。1920年代在關西地區炸牛排(也就是吉列牛排)的風潮正在流行中。於是,「達摩」的女將從炸牛排中獲得了靈感,想出了炸牛肉串這個創意。

  

  炸串達摩新世界總店現在的樣子,窗口的達摩人偶有沒有點嚇人?via:1goten.jp

  雖然靈感來自西洋料理,但這個10平米的小店不想(也不能)追求西洋料理店的儀式感,能夠吸引新世界的廣大體力勞動者光顧才是它的目標。因此,「達摩」炸串的食材沒有隻限於牛肉,而是拓展到其他肉類、魚介、蔬菜等各類食材。所用炸油為牛油,一直延續至今。

  

  達摩的炸串。via:kushikatu-daruma.com

  開始的時候炸串的面衣很厚,因為這樣容易帶來飽腹感;食用時搭配的蘸汁為多人共用,這樣可以減少分裝蘸汁的工作和食器,提高效率。這些都是與當年庶民飲食快捷、便宜的特點相匹配的。慢慢地,炸串從新世界拓展到整個大阪,成為大阪名物。

  

  共用蘸汁的熱鬧場面…… via:gotouchi-i.jp

  但多人共用蘸汁明顯有個bug,那便是衛生問題。所以,很多炸串店後來提出了「禁止二次蘸汁」(二度漬け禁止)規定,即只能在食用炸串之前蘸一次蘸汁,禁止用吃過的炸串再次蘸取蘸汁。

  

  禁止二次蘸汁!!!via:4gamer.net

  如果實在覺得蘸汁不夠怎麼辦呢?可以用圓白菜舀起蘸汁,淋在炸串上,這便是關西風炸串圓白菜切成大塊的原因。

  

  用捲心菜kuai醬汁真是酣暢啊~~ via:lineatguide.blog.jp

  隨著時代變遷,飽腹感對很多人來說已經變得沒那麼重要,於是大阪炸串也在進化。面衣在變薄,麵包糠多用細麵包糠,這樣炸制時間更短,出菜效率更高,口感也更加細膩,容易突顯食材本身的風味。

  

  裹著細麵包糠的炸串。via:yumeya94.com

  

  炸串的無限可能

  與其他油炸食品相比,炸串是個十分有意思的料理形式。由於①體型小巧,②竹籤可以作為不同食材之間的連接,③面衣的包裹和分割作用,炸串擁有了無窮變化的可能性。

  

  溏心鵪鶉蛋。via:antique-dining.com

  炸串可選擇的食材包羅萬象,除了開篇提到的常見食材,牡蠣、鮑魚、蟹肉、魷魚、章魚、鱚魚、鯛魚、花鱸、海鰻、河鰻、金槍魚、鮭魚、稚香魚、雞胗、玉米、土豆、芋頭、牛蒡、秋葵、竹筍、毛豆、茗荷、油菜花、魔芋、生麩、湯葉等也可以用來製作炸串。由於炸串體積小巧,一餐可以吃下十幾串到幾十串,於是食客有機會品嘗到更多食材。

  

  蟹鉗炸串。via:hitosara.com

  雖然炸串店最基礎的蘸料只有伍斯特醬類和鹽等,但有些炸串店會提供更多蘸料選擇,如海藻鹽等各類調味鹽、醬油、味噌、檸檬、醋橘、醋、黃芥末、蛋黃醬、塔塔醬、番茄醬等等。不同蘸料搭配不同食材,這樣似乎就多了一點變化,而且有那麼一丟丟深思熟慮的精細感了。

  

  炸串可以搭配不同蘸料。via:rokuhara-aoyama.com

  但這還不夠!

  除了單一食材,還可以用食材組合或者小型料理來做炸串,比如香菇蝦肉、蘆筍火腿、蓮藕塞肉、豬肉嫩薑、雞肉紫蘇梅肉。

  如果你覺得以上那些太平庸,那可以試試牛肉韭菜、明太子白蘿蔔、黃芥末蓮藕牡蠣、鱚魚鬆葉蟹卷、子持昆布、燒麥、胡麻豆腐、玉子燒炸串……

  

  東京有名炸串店「串揚げはやし」的牛腹肋肉韭菜。via:tabelog.com by pateknautilus40

  這樣的話,對於食客來說,每個看起來毛絨絨、顏色金黃的炸串都變成了一個充滿未知的盲盒,入口的瞬間才會揭曉食材搭配的答案。

  -來,猜猜這裡面是啥?

  -嗯……鍾薛高?

  

  via:lifemagazine.yahoo.co.jp

  -不是鍾薛高,而是玉子燒。

  -(ΩДΩ)……

  

  via:lifemagazine.yahoo.co.jp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食材和小型料理都適合製作炸串,只有那些可以通過水分凝縮實現旨味提升,或者內部質感可以與炸串的酥脆面衣形成對比的食材和小型料理才是佳配。

  但這還不夠!

  因為面衣的包裹和分割作用,在油炸食材之外還可以再搭配其他食材或者調味料。這樣一來,炸串的結構就變得有點複雜了,像是一個講究君臣佐使的迷你料理,而不再是簡單直白的路邊小吃。

  

  「串かつ あーぼん」的炸柚子風味小芋頭配蟹肉。via:emunodinner.com

  比如tabelog排名第一的炸串店,兵庫縣的「串かつ あーぼん」就有炸杏鮑菇配芝士火腿、炸柚子風味小芋頭配蟹肉等。大阪的「六覺燈」有炸紫蘇地雞配地膚子,炸三文魚配菊花。

  

  炸紫蘇地雞配地膚子。via:tabelog.com by hiro0827

  寫到此處,作者忽然有點被炸串膩住了,雖然炸串的創新很有意思,但很多高級炸串店一個套餐中會有20-30個炸串,如果炸串個體的食材搭配是複雜的,炸串之間的食材變化是複雜的,蘸料也是複雜的,會不會呈現出油膩而紛亂的局面呢?所以,食材的繁簡搭配,小菜的穿插,節奏的控制似乎顯得尤為重要呢。

  

  還有些高級炸串店用紅酒搭配炸串,使用A5和牛、松露、魚子醬、鵝肝之類的華麗食材組合來提升炸串的品味和價位,雖然並無不可,但總覺得對炸串來說這樣的提升稍顯勉強。

  

  A5和牛、魚子醬海膽、鵝肝、火腿等食材製作的炸串。via:soft18-gurume.jp

  

  炸串與天婦羅

  上次吃炸串的時候,和小夥伴聊起了炸串和天婦羅的區別。

  其實在江戶時代,江戶街頭屋臺料理中出現的天婦羅,和炸串的形似度還挺高的。那時的天婦羅也是穿在竹籤上炸制之後售賣的庶民美食。後來隨著堂食天婦羅店的增加,天婦羅拋棄了竹籤(可憐的竹籤),改換了食用方式,甚至出現了高級天婦羅專門店。

  

  江戸時代在屋臺售賣的天婦羅曾經是帶竹籤的。via:ja.wikipedia.org,出自《近世職人盡繪卷》

  除了有無竹籤的區別,炸串與天婦羅的面衣也有所不同。炸串和天婦羅所用面衣都是由小麥粉、雞蛋、水等調和而成,天婦羅專門店所用的小麥粉是低筋小麥粉,水需要用冷水,並常將面液放在冰水上保持低溫,而炸串店並無具體要求。炸串裹上面衣後,還需要裹層麵包糠,天婦羅則與麵包糠無緣。

  

  炸串要裹上麵包糠,而天婦羅不需要。via:antique-dining.com

  食材方面,天婦羅傳統上以魚貝類、蔬菜類為主要食材,但現在有些天婦羅店也會用肉類和其他食材製作天婦羅。所以,傳統炸串與傳統天婦羅食材有所不同,但現在差異不如以前那麼顯著。

  

  炸串。via:tabelog.com by 炭火鶏串カツ みなみ 京都駅前店

  炸油方面,天婦羅會用芝麻油或其他植物油,而炸串會用牛油、豬油或其他植物油。配菜和蘸汁方面,天婦羅一般搭配天汁、白蘿蔔泥,或蘸鹽食用的。炸串傳統上搭配圓白菜、伍斯特醬類、鹽食用,但創新的炸串可能會搭配其他各種各樣的調味料。

  

  炸串配伍斯特醬類蘸汁。via:hitosara.com

  價格方面,日本低端炸串一串一般在100-200日元左右,低端天婦羅也偶有在這個價格區間的,但因為低端天婦羅可以以拼盤、蓋飯、定食的形式呈現,所以整體上價格看起來高於低端炸串。高端炸串店人均在10000-20000日元,而高端天婦羅店人均在20000-40000日元。

  

  和牛炸串。via:antique-dining.com

  作為一個誕生在江戶時代的料理,天婦羅的高端化起步更早,而炸串的高端化是近二十年左右才出現的。

  

  稚香魚天婦羅。via:tabelog.com by 代々木乃助ククル

  以日本人的料理審美觀,面衣輕薄、調味樸素、不做複雜搭配的天婦羅似乎更能突顯食材本味,而炸串雖然可以是創意的碰撞,但還是濃墨重彩了一點。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日料棧(ID:RyoriStack),作者:碗丸同學,原標題:《日式炸串 | 炸串和炸豬排、天婦羅有啥關係呢?》,日本通經授權發布。

  ※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 完 -

相關焦點

  • 天婦羅和炸串有啥區別?為啥一個是四大料理一個卻是夜宵小吃?
    但是,天婦羅從食材和烹飪手法來看,都很像是我們中國的有名小吃——炸串,但是似乎這兩種美食的定位和感覺卻完全不一樣,就讓我們一起探究一下,天婦羅和炸串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正是由於炸串的小吃屬性和消遣屬性,所以對於食材本身的味道並不是特別注重,而且面衣的厚薄、炸油的多寡,都是沒有一個業界標準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天婦羅是一種更加追逐食材本味的食品,而炸串則是一種更加追逐口味的食品。
  • 日式炸豬排的由來是什麼?正宗做法的關鍵是「它」!
    導讀:日式炸豬排的由來是什麼?正宗做法的關鍵是「它」!日式炸豬排是日本代表性的特色料理,紅遍海內外,也成為吃貨心中的日本國民美食。想做出外酥內嫩的炸豬排,美味學問也不少。不過你可曾想過,日本向來以和風、淡雅為生活主題,炸豬排又是如何成為日本的美食招牌?炸豬排 豚カツ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政府鼓勵人民吃肉,但牛肉貴重,所以民間部分餐廳開始食用豬肉。大片豬排炸出的美味,除了滿足大口吃肉的想望,更因為酥脆的外皮讓人不知不覺地吃了很多。
  • 來看看真實日本人的飲食,和清淡毫無關係
    湯底真的是相當濃厚了,圖中這家是在大阪吃的,湯底採用豬骨和雞骨為原料熬煮而成,因為原材料幾乎煮到融化進湯水中,所以味道非常濃鬱醇厚!味道確實很好,但是完全和清單毫無關係,而且油脂含量不會低。再看看中國的麵湯,幾乎很少有哪裡的麵湯底是這樣濃厚的。
  • 上海 當我想吃酥脆香嫩的日式炸豬排飯,會去這幾家
    ,回來後一直想念,看看這銷魂蝕骨的一點點肥,還有濃厚帶些鹹香又具有名古屋特色的味增醬汁雖沒尋到一模一樣好吃的味道,但當寒冷冬日我想吃日式炸豬排飯,會去這幾家,看看你猜對了嗎?好的炸豬排其本身就足夠香脆多汁,下鍋前用鹽和胡椒漬過,再浸泡蛋液、裹上麵包碎,最後在160°的油溫中炸5-6分鐘即可。冬天的小確幸,就是一份汁水充足、酥脆香嫩的豬排飯!
  • 日式炸豬排,熱乎乎的炸豬排蘸上正宗的日式豬排醬汁,更是讓味蕾驚豔
    日式炸豬排日式炸豬排,自然就聯想到正宗日本豬排醬的味道。在日本炸豬排必定是要蘸豬排醬汁的,微酸甜而帶果香的醬料,口感非常的棒。炸好豬排,看到那炸得黃澄澄,隱約還能看到旁邊露出來的粉嫩豬肉的炸豬排時,腎上腺素立即不容分說地升高。
  • 50元的炸串和50元的烤串有啥區別?大廚:看完就知道差別多大了!
    50元的炸串和50元的烤串有啥區別?大廚:看完就知道差別多大了!路邊的烤串和炸串的攤位也是非常受人歡迎的,每次到這裡都能夠看到很多人在那裡排隊購買,在大多數看來覺得烤串和炸串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只不過是製作的方法不同,其實這兩種除了做法不同之外,還有一些差別存在的,就比如說同樣花50塊錢,買50的炸串和買50的烤串就會有一些差別存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50元的炸串和50元的烤串有啥區別?
  • 高巖專欄 美味炸豬排
    但是川普的批評者卻並不買帳,一位反對川普的美食編輯就曾公開表示過:「怎麼能讓一個對美食一竅不通的傢伙,一個與正常人完全不同的怪人當美國總統呢?」,因為川普在「全熟牛排」的品味上讓他們無法忍受,在所謂的美國精英階層看來,吃全熟牛排是一種無禮行為,是關係到國家前途的重大問題,甚至可以代表政治傾向。
  • 在日本「天婦羅」和「唐揚」,有啥區別?
    日本料理雖然給人一種高檔料理的感覺,但其實,除了各種生魚片和壽司,日本料理也包含了很多便宜的美食。像日式拉麵這樣普通的食物,或者是街邊的章魚燒這樣便宜的小吃,都是日本料理的組成部分。日本美食到了中國,自然要取一個中文名字。 很多日本美食的中文名,都是直接根據日語的發音或者日文中的漢語部分翻譯過來。於是也就有了很多讓人疑惑的地方,比如說「天婦羅」和「唐揚」。如果你吃過這兩種東西,你會驚訝的發現,其實它們都是油炸食品。
  • 獨一無二好吃的日式炸豬排丼飯
    日式炸豬排丼飯 有人說日式炸豬排是殿堂級別的美食,有著漂亮的金黃色外衣,滋拉一聲入鍋,酥脆的外殼瞬間鎖住了甜美的肉汁,表層的脆皮在嘴巴裡發出咔擦咔擦的聲響。緊實略有彈性的肉質在舌尖炸開,滿腹都是豬肉自帶的油脂芳香。蘸一點鮮甜的醬汁,無需華麗的修飾,就能得到大快朵頤的滿足。
  • 在日本東京經營了110多年的煉瓦亭才是「日式炸豬排的締造者」
    誰說日料只有壽司和刺身?!難道你們忘了拉麵、鰻魚、壽喜燒了嗎?!料醬作為一個肉食愛好者。 今天就要向米娜桑推薦一個適合冬天吃的日料——日式炸豬排! 日式炸豬排的由來 這種油炸的食物一看就知道不是日本傳統和食,日式炸豬排的起源要追溯到明治時代
  • 這種感覺妙不可言:金燦燦的炸豬排,一刀切下,酥脆應聲而開...
    那麼,我對於食物最「古早」的記憶是什麼呢?想了一想,應該是糖精和色素——是每每吃完都會沾一手油狀巧克力的麥麗素,是舔十下才捨得咬一口的水果冰棍,是偷偷撬開鐵罐一勺一勺崴著幹嚼的麥乳精……在眾多「古早味」裡,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炸串攤上的炸牛排。
  • 都是油炸食品,日本的「天婦羅」和「唐揚」有啥區別?
    日本料理雖然給人一種高檔料理的感覺,但其實,除了各種生魚片和壽司,日本料理也包含了很多便宜的美食。像日式拉麵這樣普通的食物,或者是街邊的章魚燒這樣便宜的小吃,都是日本料理的組成部分。日本美食到了中國,自然要取一個中文名字。
  • 原來日式炸豬排,酥脆秘密在這裡!
    然後,再用松肉錘拍打,主要作用是讓肉質放鬆變軟,炸熟以後口感才會更軟嫩,也可以用刀背輕拍,效果也一樣如圖:最後,再撒上少許鹽和黑胡椒粉,醃製10分鐘左右。日式豬排醬的做法:梅林辣醬油:25毫升 , 黑醋:25毫升 ,醬油膏25毫升,味淋25毫升,番茄醬35毫升,白糖10g,混合煮開以後就可以使用。裹粉:日式炸豬排要酥脆無比,裹粉很重要。準備低筋麵粉,雞蛋,和日式麵包糠。
  • 一家專門做天婦羅炸串的店,有點中二.
    無錫少見的天婦羅專門店,就開在南長街。主打天婦羅炸串,和抹茶冰淇淋。
  • 三文魚刺身、天婦羅、烤鰻魚、秋刀魚、壽司!一個都不能少
    在行的「美食家」認為,日式醬湯、三文魚刺身、天婦羅、烤鰻魚、秋刀魚、壽司、色拉是不可不吃的,不然就算不上豐盛了。位於紫郡長安城市立方的雲作料理居酒屋,是一個把日式料理和居酒屋結合起來的日式餐廳,猶如他的名字【雲作】,這個藏在商業街綜合體中的日料店,給人一種在雲端的神秘感覺。
  • 深度 | 第一次去日本旅行,吃過這10樣日式料理,才叫不虛此行!
    日本人對天婦羅的熱愛也是十分出名的,所謂萬物皆可天婦羅,不管什麼只要裹上一層麵糊在180度的熱油裡走過一遭,滋味總不會太差。據說,天婦羅其實原本是來自葡萄牙的飲食延伸,念法也直接取了「Tempura」的音譯。但是顯然現在天婦羅已經成了日本人家庭中的常見菜目,在各種料理店裡也都不難見到它的身影,甚至衍生出天婦羅飯、天婦羅烏龍麵等,味道也各具特色。
  • 咬一口這裡的炸豬排,以為自己在大阪
    第一次咬到「勝博殿Saboten」的腰內炸豬排,小編幾乎是淚流滿面的。從醬汁,到炸得金黃的脆皮,再到Q彈多汁的豬肉,無一不是大阪炸物的孿生版。「勝博殿Saboten」店名來自於植物「仙人掌」之日文發音;創始於1966年的東京西新宿,是日本最大規模的日式豬排連鎖店,以服務、嚴選的食材和熟練的技術而聞名。勝博殿在上海只開了一家,坐標在靜安嘉裡中心,店面不大,場面卻很火爆,一到下班高峰,蜂擁而至的白領就會把店門口堵得水洩不通。
  • 好吃的炸豬排,香酥美味的日式做法
    很日式很家常的炸豬排。豬大排270g捲心菜100g麵粉雞蛋1顆麵包糠150g菜油調味料炸豬排調味醬配市售的炸豬排調味醬食用。小貼士:史朗家的炸豬排都是蘸醬料吃,所以豬排上沒有抹鹽。如果想直接吃,需要在松肉之後,表面抹上鹽和胡椒粉並醃製入味。雞蛋加一點水化開比較好用。史朗家900g的豬排只用了1顆雞蛋就搞定。
  • 日式炸豬排,解救都市男女孤獨的胃(雪平鍋美食)
    可緊張忙碌的節奏,讓太多人沒有時間好好享受美食、感受美食的溫度和深度。我們總是在尋求和生活節奏一樣快的美食,能在短時間內讓嘴巴和胃,同時充滿鬥志。今天這道菜,就讓我們徹底地釋放一下自我吧,去他的節食,去他的卡路裡,我們要吃炸豬排!
  • 想開一家小型的日式料理店? 可以參考一下,中國的日本料理店數量,2017年已經超過2萬家.
    我覺得很好吃,在家裡也經常吃秋刀魚、金槍魚、天婦羅和味噌湯」,廣州的日本料理店「創·和食伊呂波」裡,來吃午餐的楊先生這樣說。他在附近的銀行工作,當天和3個同事吃了一頓美味的日式炸雞套餐。  日式炸雞套餐(48元)是該店最熱門的午餐菜單,約3成客人都會點。此外,還有醬汁青花魚套餐、咖喱豬排飯等23種。菜單上完全沒有中餐,是正宗的日本料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