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代爾夫特藍陶的初見,就如同老朋友重逢,更何況是在遙遠的異國他鄉,就總免不了停下來敘敘舊。代爾夫特藍陶源自中國景德鎮的青花瓷,卻又增添了荷蘭獨特的藝術風格,雖然技法源自中國,但藝術的傳播是沒有國界的。想想這漂洋過海的青花瓷啊,它的美,它的韻,日日縈繞在我的心頭。
代爾夫特藍陶。TIM生命過客/攝
從阿姆斯特丹到代爾夫特,在水上城市愜意遊走
代爾夫特城,位於荷蘭皇宮所在地海牙和著名的港口鹿特丹之間,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如詩如畫的運河穿梭於城市之間,離鹿特丹只有14公裡,到海牙只有8公裡。人口9.4萬,城市面積24平方公裡。交通十分便利,有電車、火車和公共汽車。乘火車至首都阿姆斯特丹只有60公裡。該市華僑華人比較多,人們稱它「中國城」。
水上城市阿姆斯特丹。TIM生命過客/攝
去往代爾夫特之前的我在運河縱橫的阿姆斯特丹遊走,一直是以輕鬆愉快的心情,瀏覽著這座風情獨特的美麗的城市。
沿著運河邊密布的一長排船屋,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不禁想像,住在船屋上的人,每天晚上在微波蕩漾的河面上睡著,就像小時候媽媽晃動的搖籃,那是怎樣詩意而又愜意的生活?
騎單車的荷蘭美女。TIM生命過客/攝
路遇騎著單車路過的美女,笑著對我揮手致意,消失在遠處。
阿姆斯特丹是個自行車王國,不到70萬的人口,卻有著70多萬輛自行車,可見單車出行,已經成為他們的主要交通方式。
安靜的街邊,蹲著一隻東張西望的貓咪。TIM生命過客/攝
飛躍重洋的中國青花瓷
走走看看,感受異國的情調。之後,我在當地朋友的帶領下,前往代爾夫特。
代爾夫特藍陶的門楣標誌。TIM生命過客/攝
剛剛到達代爾夫特城,朋友就帶我走進代爾夫特藍陶工廠,映入眼帘裡的是掛滿陶瓷作品的牆面,和地上碩大的陶瓷花瓶,瞬間有種熟悉的親切感:這不就是咱們中國傳統的青花瓷嗎?
皇家代爾夫特藍陶工廠。TIM生命過客/攝
經過了解才知道,遠在1584年(明萬曆12年),荷蘭皇室通過西班牙、葡萄牙向中國景德鎮訂購了大量青花瓷和白瓷,當時的國王就動了仿製中國瓷器的念頭。直到1610年左右,荷蘭東印度公司商人從中國景德鎮等地採購白瓷釉和青花顏料回國,皇宮開始安排專人籌建皇家代爾夫特陶瓷廠,並召集制陶名匠在代爾夫特仿製景德鎮的青花瓷,通過反覆試製,終於製成了白釉藍花精細陶器。
我的注意力被這些造型各異、花樣繁複的藍陶產品吸引住了,變得目不轉睛。
倫勃朗的油畫名作人物也上了陶瓷盤子。TIM生命過客/攝
敢情這些陶瓷和咱們青花瓷還是有區別的,青花瓷是瓷器,代爾夫特做出來的是上了青白釉的陶器。
代爾夫特藍陶的原料選用的是一種特殊的黏土,制陶工人將這些黏土用水攪拌後注入事先製造好的模具中,等乾燥收縮之後,便成了最初的陶器。然後,工匠們再對陶器進行修補,讓它表面光滑、均勻。之後上上一層薄薄的釉底料,放進窯裡初次燒制。這些燒出的陶器交到畫師手上,再由畫師畫上漂亮的圖案,最後再進行燒制。
惹人喜愛的小貓造型藍陶。TIM生命過客/攝
代爾夫特藍陶與中國青瓷相較而言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藍色可以變幻出千萬種不同的層次。因此,畫師可以在陶器純白的底色上非常完美的表現出明暗,實現空間與體積的塑造,以再現油畫的效果。
美麗精巧的藍陶。TIM生命過客/攝
精美的陶瓷會讓人著迷的。難怪當年的荷蘭王室這麼青睞陶瓷,還以皇家命名代爾夫特藍陶。
荷蘭風車藍陶。TIM生命過客/攝
在眾多的藍陶作品裡,看到很多荷蘭標誌性的的元素,比如風車。
體驗手繪藍陶,繪畫過程中的愉悅感飆升
手繪藍陶。TIM生命過客/攝
走進代爾夫特藍陶廠裡的工作室,有位金髮美女正在用毛筆在陶瓷上繪製圖案,看到我們進來,她抬頭衝我們笑了,隨即又專心致志的繼續工作。在她手下精心繪製出來的陶瓷茶壺,白底藍花,清雅秀麗。
體驗手繪藍陶,繪製自己的作品。TIM生命過客/攝
工作人員帶我到另一個工作室,讓我體驗一把自己手繪藍陶作品,這個對我來說,不在話下。
不到半小時,我的古意水墨山水畫就完成了。後來,工作人員把我畫的陶瓷拿去燒制,燒製成了美麗的藍色圖案,最後郵寄給我。來到代爾夫特藍陶工廠的遊客都可以體驗到手繪藍陶的快樂。
體驗之後,我進到了工廠車間,裡面的工人在製作陶瓷毛坯。
代爾夫特無處不在的陶瓷藝術
在工廠裡四處參觀瀏覽,到處都是各式各樣的陶瓷作品。這是一幅畫有荷蘭貴族風情內容的陶瓷壁畫。
古代代爾夫特藍陶手工時代的歷史壁畫。TIM生命過客/攝
在走廊裡,懸掛著一組記述古代代爾夫特藍陶手工時代藍陶生產歷史場面的畫。這是其中一幅,描繪了過去工人在陶瓷白底上畫圖案花紋,和剛才那位女畫師一樣。
這裡陳列著一套陶瓷衣服,據說曾經被某名模穿上參加過服裝博覽會。問題是,穿上這件陶瓷衣服,不重嗎?代爾夫特市現有陶瓷廠33家,一般都已經採用現代制瓷技術精製陶瓷了。但是只有皇家代爾夫特瓷廠依然保持手工傳統製作陶瓷,製作國家禮品和接受外國訂貨。在這樣講究效率和速度的時代,還能堅持手工古法製作工藝,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