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奏響立體交通網「樂章」

2020-12-17 南方新聞網

「這是國內第一條由地方自主建設、運營的城際鐵路,我們能參與建設很榮幸。」11月30日,來自中鐵四局的建設者高興地坐上了廣清城際首班車。

在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的基礎上,經省政府批准,廣清城際(花都站至清城站)、廣州東環城際(花都站至白雲機場北站)兩條線路當日正式開始運營,「軌道上的大灣區」再下一城,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正在漸行漸近。

從清遠到白雲機場最快只需30分鐘

記者從省鐵投集團了解到,廣清城際全程38.2公裡,共設6個車站,其中,花都站、樂同站為地面站,獅嶺站、銀盞站、龍塘鎮站、清城站為高架站。廣州東環城際全程22.6公裡,共設4個車站,花都站為地面站,花城街站、花山鎮站、白雲機場北站為地下站。花都站為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換乘站,此外,該站還可換乘廣州地鐵九號線的廣州北站,白雲機場北站則可換乘廣州地鐵三號線的機場北站。廣清城際最高速度200公裡/小時,廣州東環城際最高速度160公裡/小時。

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採用「清城—花都—白雲機場北」貫通運營方式。每天6時15分清城站往白雲機場北站方向開行1列大站停列車(中間站僅停花都站),其餘列車均採用站站停方式。清城站至花都站大站停單程旅行時間約16分鐘,站站停旅行時間約33分鐘;花都站至白雲機場北站大站停單程旅行時間約14分鐘,站站停旅行時間約21分鐘。

大灣區立體交通網絡正在逐步成形

對白雲機場打造綜合交通樞紐來說,此次城際鐵路的聯通僅僅是一個開始。

9月底發布的《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樞紐整體交通規劃(修編)》提出,將要建設多層級、一體化的機場綜合交通樞紐。未來,白雲機場將引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城市軌道,形成高效便捷的多層次空鐵聯運系統。在T3航站樓設置白雲機場高鐵站,正線引入廣中珠澳高鐵和廣河高鐵,構建白雲機場輻射南北、聯通東西的「十字交叉」對外高速鐵路通道。

未來,白雲機場將實現與廣州中心城區30分鐘通達,與珠三角各城市60分鐘通達,匯聚航空、高速公路、高鐵、城軌等多種交通工具,天空、地面聯結成一個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體系。

顯而易見,城軌高鐵換乘、空鐵聯運、城市交通一站搞定樞紐建設已成為大灣區交通網絡中的重要布局。今年8月,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了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明確要求,客運樞紐總體布局方面,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內層次分明、分工合理、銜接高效的鐵路客運樞紐體系,促進對外交通、城際交通和城市交通便捷銜接換乘。

在這些樞紐站點,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要與高鐵、幹線鐵路通過樞紐換乘實現互聯互通,與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在樞紐場站換乘銜接,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珠三角新機場也都被納入未來鐵路的連接之中,一張大灣區立體交通網絡正在逐步成形。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機場群和港口群,軌道交通的連接作用十分重要,打造完善的城際鐵路網絡也是當務之急。」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金山指出。

多層次鐵路網絡支撐區域協調發展

按照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要在繼續實施並優化原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城際鐵路建設力度,做好與大灣區內高鐵、普速鐵路、市域(郊)鐵路等軌道網絡的融合銜接,形成「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多層次鐵路網絡,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廣東省內地級城市2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相鄰省會城市3小時通達的交通圈,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城際鐵路網絡建設對於整個大灣區經濟、社會、生活的一體化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劉金山指出,環大灣區城市可以通過交通網絡和整個大灣區核心城市連接,人流、物流等各種要素的流動也都更加方便。

與傳統鐵路客運相比,城際軌道交通主要是解決城市群內通勤的客流。車站間距比較小,班次比較密,不需長時間候車,快速安檢進站,這些都是城際軌道交通的優勢。廣清城際開通後,從清遠到花都最快只需要16分鐘,到白雲機場僅需半個小時。

作為目前廣東唯一的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隨著交通的逐步完善,廣清接合片區動作頻頻。截至今年6月,廣清(清城)、廣德(英德)、廣佛(佛岡)三個產業園累計籤約工業項目301個,已落地建設項目142個。

「基礎設施的連通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必須完成的重要工作。」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指出。

「建成網絡化、多層級聯運的軌道網,有助於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的報告指出,鐵路建設對大灣區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群空間格局演變帶來積極影響,多層次鐵路網絡將在推動大灣區區域協調發展,引領珠江口內灣地區核心資源,推動城市功能提升和產業布局優化,以及鞏固和強化大灣區國際樞紐門戶地位等方面帶來積極影響,為大灣區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支撐。

南方日報記者 劉倩

相關焦點

  • 《2020新年音樂會——揚帆遠航大灣區》奏響粵港澳大灣區盛世華章
    共築灣區夢想,奏響盛世華章。2020年元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重磅推出《2020新年音樂會—揚帆遠航大灣區》,迎接新年,祝福祖國。《2020新年音樂會》首次集結了深圳、廣州、香港、澳門四大交響樂團的近300位演奏者,匯聚了來自大灣區多座城市的近500人合唱團現場合唱,他們用最美妙的音樂,帶您追溯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聆聽祖國發展的鏗鏘足音、展望灣區建設的美好明天。
  • 日本中文導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前景超越東京灣
    中新社發 廖西平 攝文章摘編如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2017年7月1日,在習近平見證下,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粵港澳三地政府籤署了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 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主席宣布,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惠州作為大灣區的明星城市!
    自2019年2月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以來,一個對標世界三大灣區的第四大灣區冉冉升起,以深圳為龍頭導向核心的世界級都會圈正在成團,吸引了來自世界各方的目光    在粵港澳大灣區及深圳東進戰略實施利好下,最先受益的當屬惠陽的白雲新城片區,其以深圳福田CBD、江北CBD為對標,發揮著粵港澳大灣區東岸戰略腹地和樞紐門戶作用,具有「深圳後花園」之美譽,在惠陽政府一系列大手筆規划動作之下,也一躍成為了惠陽區重點門戶形象區。
  •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藝術節成功舉行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藝術節成功舉行   黨建網訊 為搭建粵港澳三地大學生深度交流平臺,提升三地青年群體的文化認同感與社會責任感
  • 木棉花、紫荊花綻放深圳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花開了
    木棉花、紫荊花、蓮花……象徵粵港澳的三朵花在深圳綻放。6月25日下午,灣區花正開——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深圳分會場在深圳歡樂谷拉開帷幕。記者了解到,2019年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節的主題為「灣區花正開」,活動標識以象徵粵港澳三地的木棉花、紫荊花、蓮花為意象,輔以三地共有之珠江水,組成「藝」字樣,以寓意粵港澳三地一水相依、文化融通、藝術繁榮。6月24日,灣區花正開——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在廣州大劇院舉行了開幕式晚會。
  •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舞蹈周」圓滿落幕
    在12月4日的「粵港澳大灣區舞蹈周」開幕之夜,拓藝朝陽藝術團、一個玩子、大圍屋藝術團聯袂為市民群眾奉上一場舞蹈盛宴。其中,大圍屋藝術團更在當夜首演中國青年編舞家李超的最新作品《總有一個宇宙等地球回家》。
  • 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有哪些粵港澳大灣區龍頭是誰
    政策推動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已上升到國家級戰略的層面,同時也是國內最具潛力的灣區城市群。那麼,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早在上世紀末,就出現了「灣區經濟」的概念。一般指的是圍繞沿海口岸分布的眾多海港和城鎮所構成的港口群和城鎮群,由此衍生的經濟效應被稱為「灣區經濟」。
  •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箱根」
    ■聲音佛岡是清遠面向大灣區的南大門,打造全域旅遊既是佛岡立足「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必然選擇,更是建設清遠入珠融灣「南大門」的重要抓手。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機遇,佛岡正全力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縣,打造全域旅遊的「清遠樣板」。
  • 廣西計劃新建柳州至梧州鐵路,是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客運通道之一
    廣西計劃新建柳州至梧州鐵路,是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客運通道之一 2020-12-01 19:2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發展規劃路線圖浮出水面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根據《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將建設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其中重要的一項規劃就是構築休閒灣區,依託大灣區特色優勢及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構建文化歷史、休閒度假、養生保健、郵輪遊艇等多元旅遊產品體系,豐富粵港澳旅遊精品路線,開發高鐵「一程多站」旅遊產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至此,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旅遊發展規劃路線圖終於浮出水面。
  • 粵港澳大灣區同船貨運巴士起航
    1月23日,「粵港澳大灣區同船貨運巴士」在中外運黃埔倉碼頭正式啟動。目前已開通黃埔海關隸屬老港海關—駐沙田辦事處—深圳蛇口海關之間內外貿同船運輸業務以及老港海關—黃埔海關隸屬新港海關—香港的進出口同船運輸業務。主要覆蓋烏衝、東江、沙田等貨源成熟口岸。
  • 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聚焦後疫情時代粵港澳大灣區對接...
    央廣網廣州12月8日消息(記者鄭澍)12月4-6日,「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後疫情時代粵港澳大灣區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的重要對外開放平臺,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示範區。「十四五」時期,我國面臨的新挑戰、新機遇很可能最先在大灣區體現,大灣區要勇於擔當、更好發揮支撐引領作用,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繼續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加快建成世界級城市群,切實推動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5日下午的主題論壇分三節進行。
  • 看清遠怎麼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作為最靠近珠三角的城市,依託廣清一體化以及廣佛肇清雲韶經濟圈的建設,清遠是最有機會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城市之一。」在深圳舉行的「合作謀發展、共建大灣區,深圳—清遠企業發展合作論壇」上,深圳市公平貿易促進署署長高瞻對清遠寄予厚望。
  • 粵港澳大灣區下,惠州的「龍頭」機遇在哪裡?
    作為坪山高新區的近鄰,惠陽更是與龍崗、坪山直接相連,受到坪山高新區擴區、深圳東進戰略的輻射和帶動、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在深圳1.4萬億東進戰略與粵港澳大灣區相互推動下,作為惠州惠陽區離深圳最近的地方--白雲新城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擔負起承載深圳外溢人口的角色,以「收入高、房價低、幸福感強」的特點為深惠一體化助力。
  •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開幕 三地共同唱響大灣區美好未來
    「木棉紫荊白蓮花,盛開在這裡;粵港澳大灣區在歌聲裡,迎來了最美花季……」本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主題曲《我們相親相愛》則由年逾七旬的著名詞作家瞿琮作詞,張磊作曲。正如瞿琮所言,歌曲裡深厚的家國情懷,「一切盡在歌詞中」。
  •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韓詠紅:要打造好粵港澳大灣區的品牌
    《聯合早報》副總編輯韓詠紅:要打造好粵港澳大灣區的品牌金羊網  作者:錢瑜  2019-10-22 韓詠紅髮表題為「如何讓東南亞國家更好的認識粵港澳大灣區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這些江門元素...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這些江門元素讓人振奮!》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廣東要走在全國前列,最根本的是要繼續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實。昨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 粵港澳大灣區樓盤-惠州新祺園二手房
    粵港澳大灣區樓盤-惠州新祺園二手房        九年一貫制學校環伺左右,惠州惠陽是集高端住宅。期待您在線留言或者來電諮詢。中心園林景觀2+1房,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租金都可以達到30%,AREDOCE貴族風格匠心獨造億元級東南亞風情園林。3000平米殿堂級會所!
  • 中國人壽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保險產品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12月15日,中國人壽舉辦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產品發布會,隆重推出了中國人壽粵港澳大灣區跨境醫療保險產品——「國壽粵港澳 大灣區醫療保險」。廣東銀行保險監管部門持續推動保險業主動融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國家發展戰略,印發了多份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相關文件,引導轄區金融機構通過加大各類金融產品的創新力度,加快構建大灣區特色保險產品體系, 豐富多樣化跨境金融產品供給,支持行業聚焦跨境車險、跨境醫療險、跨境理財通等重點創新領域,不斷提升粵港澳三地居民金融服務便利度,推動以現代金融支持大灣區發展
  • 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城際交通網 摁下發展快速鍵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陳惠婷 朱子榮):日前,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將在繼續實施並優化原珠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城際鐵路建設力度,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記者專訪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研究員鄧江年、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胡剛和中山大學粵港澳研究院首席專家陳廣漢,探討大灣區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