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勇拍了一部"電話劇" 演活愚忠悲情的曾可達

2020-12-17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董勇拍了一部「電話劇」

  《北平無戰事》今晚收官,戲裡每個人物都將迎來命運結局。秉持鐵血救國理想的曾可達深陷國民黨內鬥無力自拔,以自殺收場。對於扮演者董勇來說,這是他飾演的又一個鐵面形象,但人物的複雜性遠遠超出以往單純的凜然正氣的硬漢角色:寒門出身的曾可達迂拙剛直,是個忠純篤實之臣,他不善政治鬥爭,鏗鏘有餘,城府不足,而蔣經國「打虎」失敗的歷史史實也昭示了這個人物的悲劇性結局。

  哪個時代都需要曾可達

  董勇是在開機前十五天才接到導演孔笙的電話,他說,拍戲期間,他其實很緊張,壓力特別大。「我從藝十多年了,可進到這個劇組,卻覺得自己很年輕。除了劉燁、廖凡,其他演員幾乎個個見面都要叫老師。」對手戲演員多數都是自己的偶像、老師,所以董勇對自己的要求是,絕不因為自己而耽誤各位老師的時間。

  包括導演在內,一開始誰都沒想到曾可達的臺詞量如此之大,和劉燁、陳寶國等男一、男二的臺詞量不分伯仲,幾乎貫穿全劇。董勇說,劉和平的劇本非常嚴謹,演的時候哪怕改動一個「的」或者「地」,臺詞的意思或許就會不同,他在曾可達這個人物身上下的筆墨很重。

  曾可達的形象剛正清廉,他身為國防部少將,家人都在贛南老家辛勞務農,他每月把一半薪水寄回家中貼補。為了理解劉和平筆下這個忠誠而悲情的人物,董勇惡補民國史,查閱了大量資料,包括國民黨歷史、國民黨黨章、當時少壯派的心願等等。如果拋開黨派和主義的限定,董勇覺得任何時代都需要曾可達這樣盡忠職守,向一切腐敗開刀的忠義之士。「曾可達是一個忠誠的執行者,一個理想主義者,一個在國民黨危難時期想要鐵血救國、救黨的改革派骨幹。然而在那段時期,國民黨內一些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國家和民族之上,這是最可怕的,所以才會喪失民心,敗走臺灣。」董勇認為這樣的歷史教訓在不同時代都有警示作用。

  有人認為和徐鐵英、梁經綸等人比起來,曾可達鏗鏘有餘,城府不足,開場時的曾可達一派精明幹練,但遇到「建豐同志」,智商急劇下降。董勇解釋說,這樣的人物設計用意就在於抬高他的領導「建豐同志」,因為曾可達是蔣經國的死忠跟隨者和蔣經國計劃的執行者。

  跟電話演對手戲

  曾可達的內心活動有矛盾,有掙扎,有試探,有釋懷,這些細微的心理變化,要通過打電話一一展現。對於蔣經國重用方孟敖,曾可達一開始心存疑慮,卻又擔心蔣經國懷疑自己妒忌人才,既不敢進一步袒露心跡,又不能放手控制方孟敖,同時還要跟蔣經國表明自己的忠誠之意。往往在一通電話裡,曾可達的神色態度就會出現極大的起伏和轉變。

  對於劇中頻繁出現的打電話場景,有人戲稱「電話也能忙死國民黨」。董勇調侃說,他在戲裡主要的對手戲就是打電話。劇中曾可達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經典形象,就是抓起電話鏗鏘有力地說道:「我是國防部曾可達,報告建豐同志……」

  編劇劉和平把「建豐同志」蔣經國設計成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是為了增加他的神秘感,這給董勇的表演帶來不小難度,每場打電話的戲都要換景別至少拍三四遍,一個人衝著話筒說臺詞,或擲地有聲,或惶恐無奈,或喜悅,或憤怒,從頭到尾的通話面對的都是窗戶和桌椅板凳。

  「我這輩子都沒打過這麼長時間電話。」董勇說,劇中打電話的戲他足足拍了十四五天,以至於其他劇組看到這一幕都好奇地問他:「哥,你是在拍電話劇嗎?」錄到最後一天,所有電話戲都拍完了,董勇胃裡一陣難受,「連續打了十多天電話,到最後一刻,吐了。」

  董勇告訴記者,拍電話戲大多數時候只有來言沒有去語,也看不到對方的表情,所以他不但要記住自己的臺詞,還要充分理解和記住對方的臺詞,由於拍戲時「建豐同志」的話語還沒有錄製,他只能通過想像在頭腦中建立起蔣經國的話語形象。直到最後看到成片,董勇才鬆了口氣,他覺得和「建豐同志」的配音搭得挺好,他的表情和對方的講話都沒有撒湯漏水之處。

相關焦點

  • 《北平無戰事》收官 董勇:曾可達自殺是最好結局
    原標題:董勇:曾可達自殺是最好結局 》之後,又多了一部閃亮的作品,曾可達這個名字將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伴隨著董勇。在董勇心中,曾可達同樣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呼喚的人物,有人說曾可達是悲劇人物,但董勇並不這樣認為,「我們的戲已經拍到快殺青了,還沒有拿到編劇劉和平老師的劇本,所有人都特別忐忑自己人物的命運,我也曾為我扮演的曾可達設想了好幾種結局,比如去臺灣,或者留下來,但當我看到劇本裡是自殺時,我鬆了一口氣,這是我認為曾可達最好的結局,我由衷地認同編劇對曾可達的安排。」
  • 《北平無戰事》方孟敖VS曾可達 兩種理想主義的對撞
    昨天,兩個角色的扮演者劉燁和董勇接受了北青報記者專訪,解析各自「吊」著的那口氣。   董勇:還原一個鐵血救危難的忠臣   董勇出道多年,給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都是警察,正義臉和勇夫氣質是其身上的「標籤」,在《北平無戰事》這樣一部文學性極強、表演上要求極高、老戲骨林立的作品中、被委以戲份之重幾乎多過劉燁、陳寶國等男一、二號的角色,著實出人意料。
  • 電視劇《彭德懷元帥》開機 董勇擔綱主演(圖)
    著名影視演員董勇飾演彭德懷元帥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於清凡):大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日前在京舉行開機發布會。剛剛在《北平無戰事》中飾演曾可達的董勇將飾演彭德懷元帥。  據該劇製片人、軍旅編劇馬繼紅介紹,作為一部紀實風格的傳記片,《彭德懷元帥》以彭德懷的生平經歷為主要內容,從平江起義、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建國後的抗美援朝、廬山會議,彭德懷一生的重要時刻均得以還原於觀眾面前。馬繼紅稱,她希望能寫到彭德懷「心裡最柔軟的部分」,塑造一個「有血有肉有溫度、敢愛敢恨敢擔當」的偉人形象。
  • 北平無戰事曾可達原型是誰?曾可達歷史原型大起底
    北平無戰事曾可達原型是誰?曾可達歷史原型大起底時間:2014-10-27 12:48   來源:老年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北平無戰事》曾可達 《北平無戰事》曾可達原型是誰? 曾可達為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 劉和平曝陳道明錯過"曾可達"角色:因年齡不符
    原標題:劉和平曝陳道明錯過「曾可達」角色:因年齡不符   一部電視劇叫座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叫座又叫好,觀眾和業內都能接受認同的卻太少見。近日歷史題材電視劇《北平無戰事》引起觀眾和業內人士的廣泛熱議。觀眾、編劇、導演、演員都在網絡上為其叫好,這已經不僅僅是劉燁、陳寶國、廖凡等參演的影帝、視帝所能帶來的了。
  • 董勇:電影《血戰湘江》不計成本誠意足
    對於為何要出演彭德懷元帥,董勇直言「我是有打仗情結的,而《血戰湘江》又是一部完全的戰爭戲,對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也正是因為在電視劇拍攝過程中所做的功課,使得董勇在電影中的演繹更加得心應手。    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長徵實施戰略轉移以來最慘烈、最關鍵的一仗。
  • 北平無戰事劇組:「馬漢山」是正面角色走紅,「曾可達」二婚娶妻
    劉和平創作劇本就花了五六年時間,早已聲明不演電視劇的焦晃因為這部劇出山,一向以偉光正形象示人的陳寶國罕見的飾演反派。這部劇的投資高達1.5億,可大部分都花在了拍攝上。眾多老戲骨都是自降一半片酬出演,而且還都是出演配角,為年輕演員保駕護航,而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 董勇:總演正面人物對演員是個挑戰
    《重案六組》《黑洞》《絕對控制》……實力派演員董勇以各種警察形象深入人心。如今在江蘇衛視熱播的電視劇《三叉戟》中,董勇再度出演警察。近日接受媒體微信採訪時,董勇幽默地表示,與之前的警察形象相比,這次最大的不同就是老了。
  • 北平無戰事火了,曾可達老了,徐鐵英老了,而他風流倜儻像25歲
    陳寶國,1956年出生於北京,也是一位王牌老戲骨,之前出演過多部我們耳熟能詳的電視劇如《大宅門》和《公安局長》或者《漢武大帝》為我們呈現了一部又一部優秀的電視劇,如今也是62歲的陳寶國老師,也開始逐漸的變老了!倪大紅在《北平無戰事》中飾演謝培東,謝培東是特工,深深潛伏在敵人內部。
  • 北平無戰事劇組:「馬漢山」是正面角色走紅,「曾可達」二婚娶妻
    劉和平創作劇本就花了五六年時間,早已聲明不演電視劇的焦晃因為這部劇出山,一向以偉光正形象示人的陳寶國罕見的飾演反派。這部劇的投資高達1.5億,可大部分都花在了拍攝上。眾多老戲骨都是自降一半片酬出演,而且還都是出演配角,為年輕演員保駕護航,而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 《三叉戟》裡的暴脾氣董勇:年輕時也吃過直白的虧
    以至於在通過朋友繞了一個大圈找到他時,董勇都以為這是在開玩笑。不過,涉案劇撤出黃金檔後,董勇也嘗試著不同類型的角色,演農民,演企業家,演軍人,但是觀眾並不像能記住那些警察角色一樣記得這些人物。有時董勇打車,司機和他聊天,說最近很久沒看到你演的警察了,這兩年你怎麼不再拍戲了?
  • 幸福有配方沈越結局是什麼揭秘 扮演者董勇代表作品全介紹
    高顏值實力演員董勇、黃覺、劉一含、舒燕、趙子琪等在劇中的表演頗具突破。董勇一改螢屏硬漢形象,在劇中飾演了二十四孝好男人沈越,卻夾在脆弱敏感的母親和趙子琪飾演的精明媳婦徐麗之間左右為難。   黃覺飾演了踏實樸素卻不善言辭的醫生柴海青,與舒燕飾演的新時代女性沈梅展開了一段虐心曲折的感情戲。
  • 直如弦,死道邊,剖析《北平無戰事》曾可達將軍之死
    有網友曾經評論說,這部劇中最令人震撼的鏡頭無疑是曾可達之死了!私以為曾可達之死之所以令人覺得震撼,是因為他的死象徵著一個瀕臨死亡政權在自救失敗後的悲壯謝幕!就此來看,很多人都說曾可達就是建豐同志的替身,是愚忠!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據我來看曾可達是信念高於一切的人,他追隨建豐同志是因為他認為建豐同志是他的領路人,而不是因為他忠於建豐同志才做這一切。從他很多對建豐看似忠誠但卻陽奉陰違的做法可以看出來,他真正忠於的是他自己的理想,這一點和梁經倫是相似的。
  • 北平無戰事:給蔣經國賣命,自殺前私放軍糧賑災,曾可達算英雄?
    曾可達臨死前如此感慨: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王蒲忱問他還有沒有電話要打給誰,曾可達說沒有人再值得他打電話了。隨著一聲槍響,曾可達的身體開始倒下,隨之倒下的不只是一個無名英雄的隕滅,還有一個時代的終結。
  • 聽演員董勇、涓子「叨叨」老呂的故事
    11月26日,電影《呂建江》製片人、編劇孫素坤攜呂建江飾演者董勇、崔利平飾演者涓子,做客長城新媒體演播間,一起重溫公安英模、時代楷模呂建江的感人故事,回顧影片拍攝的心路歷程。電影《呂建江》編劇孫素坤(右一)攜呂建江飾演者董勇(左二)、崔利平飾演者涓子(右二),做客長城新媒體演播間。
  • 直如弦,死道邊,剖析《北平無戰事》曾可達將軍之死
    有網友曾經評論說,這部劇中最令人震撼的鏡頭無疑是曾可達之死了!私以為曾可達之死之所以令人覺得震撼,是因為他的死象徵著一個瀕臨死亡政權在自救失敗後的悲壯謝幕!就此來看,很多人都說曾可達就是建豐同志的替身,是愚忠!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據我來看曾可達是信念高於一切的人,他追隨建豐同志是因為他認為建豐同志是他的領路人,而不是因為他忠於建豐同志才做這一切。從他很多對建豐看似忠誠但卻陽奉陰違的做法可以看出來,他真正忠於的是他自己的理想,這一點和梁經倫是相似的。
  • 董勇:對「大棍子」徐國柱心有餘力不足
    隱忍的感情也從側面反映出警察的「不容易」,董勇直言警察是「需要有很崇高的理想和信仰才可以堅持下去(的)」。此前,董勇飾演過眾多警察角色,是「警察專業戶」,對此本劇導演劉海波曾說過,董勇的警察氣質已經深入人心,他站在那裡,就是一股浩然正氣。
  • 聽演員董勇、涓子「叨叨」老呂的故事
    11月26日,電影《呂建江》製片人、編劇孫素坤攜呂建江飾演者董勇、崔利平飾演者涓子,做客長城新媒體演播間,一起重溫公安英模、時代楷模呂建江的感人故事,回顧影片拍攝的心路歷程。記者 許曉星 攝電影《呂建江》由著名導演遠澮執導,陳成東、肖磊、吳萬哲、彭偉強、孫素坤編劇,著名演員董勇(飾呂建江)、涓子(飾崔利平)領銜主演。
  • 傳奇大劇《打狗棍》熱播 高明演活前清遺老
    《打狗棍》高明演活前清遺老  搜狐娛樂訊 近日,一部故事與人物堪稱「驚天動地」的英雄傳奇史詩巨製《打狗棍》在江蘇、青島等地面頻道熱播  「骨灰級」老戲骨高明此次在劇中飾演一位有些愚忠的前清遺老戴翰霆。戴翰霆是前清四品帶刀護衛,雖然四品頂戴花翎早就被摘了去,可是他對大清朝的忠誠絲毫沒有改變。本劇開篇,就是戴翰霆一條大辮子順在肩上,揮舞著青龍偃月刀與軍隊對峙的場面,格外顯眼。高明說:「劇中其他人穿的不是民初服裝就是軍裝,唯獨我穿的是清裝,因為我演的是一個前朝『遺老』,不肯跟時代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