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2時左右,我省多市再次出現中度、重度汙染天氣。空氣品質指數(AQI)全省排名最後的泰安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達到了154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PM10)176微克/立方米,出現短時重度汙染。
「以往的數據表明,兩天的重度汙染天氣,可能將一個城市PM2.5年均濃度拉高1微克以上,一兩次重汙染過程就可能抵消全年的努力。」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說。
相比2013年,我國重點區域細顆粒物(PM2.5)濃度和重汙染天數降幅明顯,空氣品質改善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但是,僅僅今年10月中下旬的一次汙染天氣,給大氣汙染防治帶來挑戰。
以可吸入顆粒物(PM10)為例。今年1—9月,全省PM10平均濃度為76微克/立方米。10月份,我省PM10平均濃度達到93微克/立方米,同比反彈5.7%。
據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處長張金智介紹,進入11月,我省經歷3次汙染過程。
——11月1日前後,地面由偏南風轉弱北風控制,擴散條件較差,我省出現大面積輕中度汙染天氣,首要汙染物為PM2.5和PM10。
——11月13日—16日,受冬季汙染物排放量增加、不利氣象條件下的汙染物區域輸送等綜合性因素影響,我省多地出現重度汙染天氣,濟南、淄博、日照等13市啟動應急響應。
——11月25日、26日前後,地面由均壓場轉弱北風控制,本地汙染疊加汙染物區域輸送,我省再次出現較大範圍的輕中度汙染天氣。
從區域來看,9日—10日區域南部鄭州、開封等15個城市首先出現汙染積累,11日廊坊達到重度汙染,保定及石家莊2個城市為中度汙染,19個城市為輕度汙染;12日保定及石家莊2個城市達到重度汙染,安陽、唐山及邢臺3個城市為中度汙染,15個城市為輕度汙染。
今年是「藍天保衛戰」收官之年,大氣汙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從汙染排放情況來看,大氣汙染防治還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項。
省生態環境廳執法局大氣室主任李繁林說,11月以來,我省啟動揚塵汙染整治專項行動,並組成暗訪組對施工工地揚塵汙染問題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並督促整改。
據統計,11月6日—8日,省生態環境廳分3組到濟南、德州、淄博等5個市進行了暗訪檢查,24日—26日,又分2組到濟南、泰安2市進行了檢查。
李繁林說,從檢查結果來看,按「六個100%」的要求,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道路保潔不到位、過往車輛導致二次起塵;施工工地土方溼法作業、出入車輛清洗等問題依然存在,這也是導致PM10濃度反彈的主要原因。
根據省住建部門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累計查處渣土運輸違法案件14215件,平均處罰0.12萬餘元;累計查處工地揚塵違法案件3305件,平均處罰0.83萬餘元。從處罰力度來說,「嚴管重罰」的工作要求並未落實到位。
「疊加因素」影響,導致秋冬季節儘管汙染排放相對穩定,但是輕中度汙染天氣仍然較多。
特別是我省處於重工業階段,基礎汙染物排放水平較高。即使日常管控到位,在不利氣象條件下仍會出現汙染。
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說,我省汙染排放強度仍處於高位,環境空氣品質還處於「氣象影響型」階段,特別是秋冬季不利氣象條件導致的重汙染天氣過程,對全年汙染物平均濃度影響大。
省資源與環境研究院副院長商博分析說,從氣象條件看,在秋冬季高溼、小風、邊界層偏低、逆溫頻發等不利氣象條件下,汙染物迅速累積,會導致一次持續時間長、範圍廣的汙染過程。
11月2日,我省啟動揚塵汙染整治專項行動,堅持邊排查、邊整治、邊見效的原則,組織對揚塵汙染源開展拉網式排查。專項行動至今年12月31日結束。
11月25日,依託「山東環境」微信公眾號,我省啟動運行了「揚塵隨手拍」系統,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揚塵汙染綜合整治。
從濟南市「揚塵隨手拍」來看,市民揚塵投訴清單不到一天就可辦結。再加上揚塵治理智慧平臺,濟南市1627家建築工地PM2.5、PM10等,均納入了遠程可視化監控。
據空氣品質預報,11月30日至12月2日,我省內陸地區將有一次以PM2.5為主的汙染過程,個別城市有達到重度汙染的風險。
【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