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些營銷號經常會編造一些聳人聽聞的事情,尤其是在歷史領域,謊言多到普通人根本沒法辨別的程度,今天為大家闢謠的就是印第安人是不是中國人後代的問題。
印第安人與中國人的相同點?
首先,印第安人和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是黃種人,因此從相貌方面看,印第安人與中國人幾乎看不出區別。其次,大部分的印第安人使用象形文字,如瑪雅文、阿茲特克文等。第三,印第安人有玉器崇拜的傳統,這和中國人是一樣的。
那麼,印第安人是中國人的後代嗎?
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印第安=殷地安,商朝又稱殷朝,所以印第安可能是商朝的移民,其實,這是典型的偷換概念。
印第安人自己並不叫自己印第安人,而是有很複雜的稱謂,有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印加人等等,那為什麼大家統稱他們為印第安人呢?
其實這是哥倫布的一個誤會,1492年,哥倫布在探索東方的航線的時候,不小心遭遇了風暴,從而偏離了航線,最終在今天的西印度群島登陸,傲慢的哥倫布一直不承認自己走錯路了,於是他把在美洲發現的人稱作:Indian,直譯就是印度人,後來大家懶得改了,就稱他們是印第安人,所以說印第安人和殷地安人壓根就沒有關係。
至於殷人東渡美洲成為印第安人就更是胡扯了,因為中國在春秋末期才發明了帆船,如果要想跨過大洋到達美洲,難度係數太高,而且就算是殷人要東渡,最先到達的一定是朝鮮和日本,事實上也是如此,在商朝滅亡後,商朝的貴族就帶人逃到了朝鮮半島,建立了「箕子朝鮮」。
至於印第安人所使用的象形文字和中國古代象形文字相似,則完全是巧合,因為在遠古時代,最早誕生的一批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後來文字在演化過程中才逐漸分離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以甲骨文為例,很多甲骨文字和蘇美爾文字就非常相似,總不能說中國人是蘇美爾移民吧。
那麼印第安人到底是怎麼到達美洲的呢?其實現代分子人類學已經證實,印第安人大概是在距今一萬到一萬五千年前,經由白令海峽(當時還是冰橋)到達的美洲,留在美洲北部的人就是愛斯基摩人,而繼續南下的一支形成了印地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