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是中國人?《山海經》有記載,專家:你看看印第安啥意思

2020-12-18 小軒說歷史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我們不再像遠古人一樣茹毛飲血,更不用冒著生命危險去狩獵。可是在遠隔重洋的美洲,印第安人一直保持著祖先的傳統,過著最原始自然的生活。印第安人可謂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民族之一,他們不但有自己的歷史與文化,而且還具備自己獨特的生存智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直以來都是世界範圍內獨特的風景線。可更令人感興趣的是,印第安人居然與中國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這種聯繫聽起來讓人目瞪口呆。

印第安人與我國有著許多相同的文化,諸如神話中的龍文化以及羽蛇文化。不僅如此,即便是下葬風俗、醫學理念以及生活習慣上,都與我國各方面大部分契合,甚至亞洲人獨有的嬰兒出生時臀部有青斑印記的現象,印第安人同樣也存在。不得不說,印第安人的身份的確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在現今主流的科學猜想中,認為印第安人其實就是中國人的後代。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歷史專家們也是有猜想依據的。

《山海經》中曾經在內容中記述了一段關於大洪水的記載,這就是大禹治水的神話故事。《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大洪水,並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因為其真實度相當高。在各個民族的神話之中,都曾有過對洪水的記載,故此來說此次大洪水是一個真實的事件。那麼如此大的一場洪水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早在1萬年前,此時太陽已經進入了低潮期,大量的太陽光已經無法順利進入地球,故此蒸騰在天空中的水蒸氣,漸漸在高海拔地區凝結成大塊的大塊的冰川,這也為後來發生大洪水埋下了重要的隱患。到了公元前4000年左右,太陽的活動周期開始變得頻繁,對地球的照射程度也相對加強。隨著溫度的急劇升高,高海拔地區積攢下來的冰川開始迅速融化,繼而流向低洼之處,演變成了一場世界性的大洪水。

如此大的一場洪水,讓陸地瞬間變成了汪洋,與此同時,根據物質守恆定律,冰川既然已經消融海洋中的水自然相對減少,故此來說,當海平面降低時,水下大大小小的島嶼開始露出海平面,這就為人類從亞洲遷移到美洲提供了方便條件。當時的殷人就居住在中原外圍,此時的他們依然是以部落的形式群居於此,還並沒有進入中原建立王朝。這場大洪水讓不少人狼狽地逃離家園,並踏上了茫茫的遷徙之路。在偶然之間,部分逃難的殷人發現了連接亞洲與美洲的島嶼鏈,這才一步步地登上美洲大地,並在此紮根繁衍。

可是故鄉依然是他們眷戀的家園,在此之後,他們還能通過島嶼戀與來自家鄉的人進行貿易往來,並親切問候留在故鄉中的親屬們。當他們問道家鄉是否安好時,同鄉們總會說一句「殷地安」,代表著家鄉一切安好,你們並不用擔心,可以好好地在此安心定居。久而久之,「殷地安」三個字也就成為了日常禮貌用語,類似於現代社會中的「你好」與「謝謝」。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殷地安」是背井離鄉人們內心最樸實的期盼。

隨著「殷地安」的普及,後代根本沒有人知道其原來的本意,只知道用口頭敘述表達,久而久之,在外人聽來,「殷地安」也就變成了「印第安」,而這群人自然而然的也就成為了印第安人。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專家們才會大膽推斷,印第安人很可能就是中國的後裔。通過現代DNA研究測定,在印第安人的血統中,的確存在著亞洲人的基因,至於他們究竟是不是如上述所言而達到的美洲,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進行最後的確定。

【參考資料:《山海經》】

相關焦點

  • 印第安人長得跟中國人一樣
    更據《詩經-商頌》記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相土」指殷商的第十一代君主,而這「海外有截」的「截」按照著名史學家翦伯贊的考據,是指北美大陸西部的地方,這就是說,在殷商時,中國已經涉足於美洲!  這些都是相關歷史文獻的記載,但是隨著各種佐證旁證以及出土文物的出現,美洲印第安人起源於中國的說法也越來越讓人信服!
  • 山海經解密:印第安人可能是商朝人的後代,商朝人曾定居美洲
    山海經解密:印第安人可能是商朝人的後代,商朝人曾定居美洲山海經是我國上古時代的一本奇書,書中所涉及到的內容非常的廣,甚至還記載到了。非洲美洲地區的事情。原以為山海經中的地圖只是我國的地圖而已,沒有想到卻是世界的地圖。
  • 印第安人文化和殷商時期文化很相似,那印第安人是中國人的後裔?
    從目前的文獻記載和考古情況來看,印第安人是否與中國人有關係,很難給出確定的答案。很多考古資料表明,部分印第安人文化與殷商時期文化有相似性。而這並不能說明印第安人就是中國人的後裔,但也不能肯定的說印第安人與殷商人毫無關係,最起碼從文化相似性上可推斷出,二者間可能存在過某些交流。
  • 印第安人的長相,很像中國人
    和中國人的血統非常的接近。 這帶來的結果,就是真正的印第安人,長的和中國人非常的相似。 這是照相技術剛發明時,拍攝下來的一個真正的純印第安女人。 你覺得像不像中國的蒙古人?
  • 揭秘:印第安人到底是不是中國人的後裔?
    印第安人是對除因紐特人(又稱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統稱,並非單指某一個民族或種族。印第安人分布於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國。印第安人是黃種人,與中國人在膚色上一致,相貌上也相類。大多數印第安人(包括愛斯基摩人)都具備黃種人的特點:頭髮色黑且直,黃皮膚、鏟形門齒,以及白種人和黑色人種所不具備的嬰兒出生時臀部的青色胎記。從直觀上看去,很多印第安人活脫脫就像一個中國人。那麼印第安人是不是中國人的後裔呢?
  • 上古奇書竟是世界地圖,史前中國人走遍全球,后羿幫印第安人射日
    可是根據世界學者的最新研究,發現《山海經》所記載的不僅僅是中國的事物,它竟涵蓋了五大洲乃至全世界所有的事物,可以說它是一張4200年前的史前世界地圖,也就是說4200年前中國人就已經走遍了全世界。《山海經》中記載了4830種千奇百怪的動物,如鹿蜀:「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旋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當康:「其狀如豚而有牙」,兕:「其狀如牛,蒼黑,一角」。專家經過比對發現它們就是斑馬、鱷龜、疣豬、犀牛,其它動物幾乎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
  • 瑪雅人是中國人後裔?北美專家研究《山海經》後,給出驚人答案
    因為,《山海經》不光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明寶典,同時也是全人類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長期以來,《山海經》也被翻譯成了諸多版本,流傳向海外,得到了很多外國學者的追捧。因此,也出現了很多非常不同的新奇觀點。其中以美國專家的觀點最為獨特,也是最被大家所接受的。在上個世紀,《山海經》曾得到美國專家的熱捧,許多專家試圖通過《山海經》來研究太平洋兩岸的文化關係。
  • 印第安人是中國人後代?別被騙了
    網上有些營銷號經常會編造一些聳人聽聞的事情,尤其是在歷史領域,謊言多到普通人根本沒法辨別的程度,今天為大家闢謠的就是印第安人是不是中國人後代的問題。印第安人與中國人的相同點?印第安人首先,印第安人和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是黃種人,因此從相貌方面看,印第安人與中國人幾乎看不出區別。其次,大部分的印第安人使用象形文字,如瑪雅文、阿茲特克文等。
  • 《山海經》對美洲落基山脈的情況有所記載
    《山海經》對美洲落基山脈的情況有所記載 2013年12月19日 12:0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耿雪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消失的殷商大軍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最開始在學術界有印第安人是殷商後代的說法,是因為美國考古學家在新墨西哥州加州和亞利桑那州多個巖壁上發現了殷商的甲骨文。因為文字及文字篆刻事件比哥倫布美洲早了2800年,所以有的專家認為是商朝人最新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準確呢?
  • 種種跡象表明:印第安人可能是中國人後裔[圖]
    在隨後舉行的亞馬遜地區印第安文化專題研討中,科考隊科學家提出觀點:居住在亞馬遜地區的印第安人有可能是中國人後裔。   根據科考隊在亞馬遜地區見到的印第安人長相和語言特點,專家指出,他們與古代中國人在諸多方面有類似之處。科學家們在各抒己見陳述觀點時還提供了如下資料:1975年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現一具3000年前的石錨,經過化驗,確認這種巖石只在中國臺灣海峽附近有,而美洲沒有。
  • 美國學者:美國原住民印第安人很有可能來自於古代中國
    美國有多項研究發現,古代中國與美洲之間存在相關性,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很有可能來自於古代中國。在新墨西哥州發現的一種石刻文上寫有中國甲骨文上的卜辭,若以象形文字來解釋為「每月以10天為1旬」。這就是很典型的甲骨文卜辭。而且這種訊息在北美的石刻文中出現,代表古代中國人在公元1000年左右就出現在美洲,因為當時中國已經廢棄不用甲骨文,它直到1899年才被發現並破譯出。」但值得注意的是,美洲原住民與亞洲人都遵循10天制的算法。
  • 學者杜鋼建:古攸縣人是印第安人祖先之一/圖
    今年5月份,杜鋼建就提出了「湖南人是印第安人的祖先之一」的觀點。認為印第安人的許多生活習慣、勞動工具都與湖南民間相似,如印第安人捕魚用的竹簍至今仍和湖南人的捕魚竹簍一模一樣,這與《山海經》記載的少昊後代移民美洲建立了少昊國吻合,而少昊國的中心正好位於湖南茶陵。因而,得出「湖南人是印第安人的祖先之一」。
  • 她沿著《山海經》所指的路旅行,發現了美洲大陸與中國的玄妙關係
    《山海經》作為上古奇書,被許多文學作品引用,也被許多史學家拿來參考,然而因為其中所描述的地理位置、生物地貌與我國大陸的情況有許多出入,再加上裡面對各種奇異禽獸的描述在我國境內更是聞所未聞,所以《山海經》也常常遭到專家的遺棄。
  • 這些證據可以表明中國人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嗎?
    在學術界也是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他們是失散的以色列部族的後裔;也有的人認為他們是來自埃及。然而最火熱的一種看法是:印第安人的祖先來自亞洲,那麼印度安人到底是不是中國人的後裔呢?英國人梅德赫斯特在翻譯中國古典文獻《尚書》時提出周武王伐滅殷紂王時可能有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風,被吹到美洲。美國學者麥可·科在1968年出版的《美洲的第一個文明》中提出:拉文塔出土的奧爾梅克文明在歷史上出現的時間,接近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大風暴發生的時間,奧爾梅克文明可能來自殷商。這個說法在民族情緒高漲的民國時期,得到了學界的廣泛支持。
  • 美洲殖民者到底殺害了多少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的後代去哪了?
    印第安人,是對除愛斯基摩人外幾乎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總稱。據說哥倫布一直堅信地球是圓的,所以一直往西也可以到達東方,而他踏上今天的西印度群島時,遇到了赤身裸體的加勒比土著,他覺得這些肯定不是中國人,應該是處於熱帶的印度人,就把他們叫印第安人,意為印度人,西班牙文叫indios,英文叫Indian,即是印度人,又是印第安人的意思。
  • 遍布美洲的印第安人,與漢人有諸多相似性,是不是中國人後裔?
    遠在美洲的印第安人在人種、文化、習俗等諸多方面與漢人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性,但畢竟隔著遼闊的太平洋,古代的技術水平有限,這些障礙看似是無法逾越的,他們真的是中國人的後裔嗎?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印第安人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群體,它泛指美洲的原住民,由分布在南北美洲的諸多部落構成,這些部落之間在多個方面具有差異性,也有諸多相似性。
  • 美洲印第安人來源之謎:與古中國大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儘管現在對於達爾文進化論和人類起源問題存在爭議,暫且存疑不論,但從近來的考古發現及人類學、語言學、史料記載等都表明:印第安人與中國大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16世紀,西班牙人何塞·阿科斯塔就提出美洲的印第安人可能是亞洲人的後裔;18世紀,俄國學者克拉契尼科夫第一次提出了古人類經西伯利亞遷至美洲並形成印第安人的假說;而我國學者賈蘭坡則認為,亞洲遠古居民經白令海峽到達美洲。
  • 美洲印第安人是蒙古人種的後裔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在遙遠冰河的時期,亞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有一塊像橋梁一樣的土地相連接,印第安人的祖先正是通過白令海峽的路橋分批來到美洲。既然印第安人來自亞洲,那麼他們與現在生活在亞洲的蒙古人種具有親緣關係是合乎邏輯的。 但事實是真的如此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您需要了解美洲印第安人與今天的亞洲人有什麼不同。二者之間其實差異很大!
  • 印第安人為何要求退出美國,回顧美國與印第安人的血腥歷史
    血淚的審判:美國獨立前後對印第安人的殘酷壓迫16世紀前後,歐洲殖民者的到來,給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根據統計,在早期殖民時代,西班牙所屬的領地便有1300萬印第安人被殺,巴西地區也有大約1000萬人被殺。而在美國成立之後,為了爭奪生存空間,雙方更是展開了激烈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