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沿著《山海經》所指的路旅行,發現了美洲大陸與中國的玄妙關係

2020-12-18 拂曉看世界

《山海經》作為上古奇書,被許多文學作品引用,也被許多史學家拿來參考,然而因為其中所描述的地理位置、生物地貌與我國大陸的情況有許多出入,再加上裡面對各種奇異禽獸的描述在我國境內更是聞所未聞,所以《山海經》也常常遭到專家的遺棄。就連司馬遷編寫《史記》時都說,《山海經》內容過於荒誕,不敢拿來參考。於是,大家對《山海經》的地理、歷史、生物研究就覺得意義太小了,轉而《山海經》被許多學著拿來當做文藝作品來欣賞,比如四庫全書就把《山海經》歸到了小說行列。

然而進入現代社會,信息發達,科技先進,有的人就重新拾起《山海經》進行地理考究,驚奇的發現,原來《山海經》描述的很可能不僅僅是中國版圖,裡面記載的許多奇異禽獸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對應的相似形象。

於是一位美國學者墨茲博士,對照著《山海經》中的描述,來了一段實地考察,按照《山海經》中的《東山經》的指引,一路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最終驚奇的發現,《東山經》描述的就是北美落基山脈周邊的地理生物情況啊!為此墨茲博士將考察記錄進行詳細編纂,形成了一本論著,叫做《幾近退色的記錄》。

墨茲將《山海經》中講到的一些神話故事,比如大羿射日,扶桑浴日,十日傳說與墨西哥和美國科羅拉大峽谷周邊的印第安部落傳說進行了對照,驚奇的發現,原來二者居然有許多相似之處。

如果果真如墨茲博士所推斷的,《山海經》是古代中國人考察了美洲之後記錄的地理志,那麼問題來了,在那個交通及不發達的古代,中國人是如何抵達大洋彼岸的呢?

於是大家紛紛猜測,說中國人在上古時期就曾到達美洲,是通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我們看到的美洲土著印第安人,面孔和亞洲蒙古利亞人種面孔特徵是相同。

更有人提出,其實「印第安」與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時誤以為的印度沒有關係,哥倫布登陸美洲後,發現當地人見面打招呼發出類似「印第安」的聲音,便稱他們為印第安人。而「印第安」口音是美洲土著見面打招呼的表達方式,其意思類似於:你好、你家人好、我們家好,也有人說這種打招呼的意思是家鄉好。家鄉是哪裡?「印第安」是後來音譯的,源於最早到達美洲大陸的人發出的「殷地安」的聲音。殷,是古代商朝首都,位於如今的河南省安陽市。當年武王伐紂,商朝滅亡周朝建立,許多商朝的舊部仍舊忠於殷商,與周對峙,最終胳膊擰不過大腿,被迫背井離鄉,遠離中原,一走就是上萬裡,到達了美洲,並在那定居下來。這也是為什麼在美洲考古發現了只有中國大陸才有的玉器,以及南美挖掘出的房屋風格與安陽挖掘的殷墟風格極為相似。身在美洲心卻仍系故土,殷地便是殷都,印第安就是殷地安。

相關焦點

  • 朱大可:中國人「發現」過美洲大陸嗎?
    所謂世界論,就是把《山海經》放入全球地理的視野下。持這種觀點的,既有中國學者,也有西方學者。中國學者中,最具代表性者首先是章太炎,章太炎很早就發表了一篇《法顯發現西半球說》,開創了中國學者探討此問題的先河。之後,衛聚賢提出,殷朝被滅以後,部分人逃到美洲,像《山海經》這樣的文獻,可能就記載了一些美洲特有的動植物和礦物。
  • 美洲大陸最早是誰發現的?(是哥倫布還是鄭和)
    美洲大陸最早是誰發現的?是哥倫布嗎?還是我們中國下西洋的鄭和呢?我最近看到一些報導,不妨讓我們看一個新的證據在1953年左右,一位美國學者默茨女士,讀過維寧翻譯的東山經(山海經其中一經)後,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東山經中所描述的山水,既然在我們國家的東部沒有找到,那有沒有可能就是位於我們國家東邊的美洲大陸。
  • 杜鋼建:《山海經》東山經地區在美洲
    《山海經》中的東山經地區在美洲。早在古攸國國王攸侯喜率領殷人東渡以前,古益國伯益等人已經繪製出包括美洲在內的《山海圖》。《山海經》文字與《山海圖》地形是一致的。  在上個世紀,美國律師學者亨莉埃特•默茨HenrietteMertz專門研究美洲土著人包括印第安人與中國古代文化史的關係。
  • 《山海經》記載的扶桑國,或許是墨西哥,中國古人發現了美洲?
    很多國人也許知道,扶桑一般指的是一棵神樹,這棵神樹在上古的神話記載中比較常見,是一棵可以通天之樹;神樹上有神鳥,名為太陽神鳥。這種神到底存不存在,世人也不知道,但在挖掘上古三星堆遺址時,就出土了一件名為「青銅神樹」的國寶級文物。但其實,扶桑除了指一種神樹之外,還指一個國家。
  • 是中國人發現美洲大陸的嗎
    ,世人普遍認為是義大利探險家克裡斯汀哥倫布,但是遍北美巖石上的古代甲骨文篆刻可能會重新改寫歷史,因為這些被證實屬於中國古代篆刻的象形文字很可能表明古代中國人比歐洲人更早到達美洲大陸。他表示這些篆刻顯示古代亞洲人大約在公元前1300年出現在美洲大陸上,這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整整提前了將近2800年。
  • 關於美洲,山海經寫了什麼?美國學者:這份地理考察報告太珍貴!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一部奇書,因為她所產生時間之久,記載內容之怪誕,人們一直認為這本就是一部異想天開的書。司馬遷對《山海經》的評價就非常差,她認為《山海經》所記載的內容都是無稽之談,其中都是無從考證的。
  • 《山海經》中這2個地名指的是哪?1個在非洲,1個在美洲!
    《山海經》中這2個地名指的是哪?1個在非洲,1個在美洲!   在中國古代,《山海經》是中國第一奇書,它的神秘讓歷代人都對它有非常大的研究興趣,也讓歷代文學家都對此書感到頭疼。而且歷代史學家對這本書都不敢妄言,就連司馬遷在《史記》中,都坦言對於《山海經》無能為力,不敢胡說。
  • 為什麼說是維京人發現的美洲大陸,而不是哥倫布發現的美洲大陸?
    咱們一起用最接地氣的風格品讀美國歷史,話說咱們所熟悉的美利堅合眾國,他是在1776年有一堆來自歐洲的白人所建立,但今天要說的故事,要遠遠早於這個時間,關於人類是從什麼時候,走的什麼路徑第1次踏上了美洲大陸這個事,一直比較有爭議。
  • 《山海經》對美洲落基山脈的情況有所記載
    《山海經》對美洲落基山脈的情況有所記載 2013年12月19日 12:0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耿雪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山海經》中的「不周山」,指的是什麼現在地方?原來就在中國
    大家都聽說過《山海經》這本書吧!對於這本書,大家見解不一。有人覺得它所寫的都是一些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發生在很久之前的、人們憑空想像的假的故事,但是也有人覺得它是一本奇書,上面記載了很多的歷史民俗和人物,這值得我們去進行深入的研究。
  • 山海經解密:印第安人可能是商朝人的後代,商朝人曾定居美洲
    山海經解密:印第安人可能是商朝人的後代,商朝人曾定居美洲山海經是我國上古時代的一本奇書,書中所涉及到的內容非常的廣,甚至還記載到了。非洲美洲地區的事情。原以為山海經中的地圖只是我國的地圖而已,沒有想到卻是世界的地圖。
  • 《山海經》講的就是盤古大陸,這些你知道嘛?
    板塊漂移,印度板塊嵌入亞歐板塊,抬高了中國西部的地勢,中國從此地勢成為西高東低。中國內陸西部湖中的島嶼變成了高山。考古發現,在中國重慶古劍山山頂發現古碼頭的痕跡,說明上古時代四川盆地是湖底,周邊的的高山是島嶼,那個年代已經有使用船的人類了。地勢抬高以後,湖水流走了,才有了四川盆地。
  • 《山海經》中描述的世界,記載了美洲、非洲、歐洲的一些地區?
    《山海經》中描述的世界,記載了美洲、非洲、歐洲的一些地區?《山海經》是我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之一,書中所描述的,不但有作者所熟悉的地區,而且有遙遠的、想像中的國度。它涉及作者對世界及大地的看法。目前對《山海經》的認識,往往擴大到整個世界,包括《山海經》記載了美洲、非洲、歐洲乃至全世界的一些地區,小編認為這種做法有一定道理,但具體研究的時候應當謹慎從事,不能天馬行空地任意發揮。從地理學的角度看,《山海經》的主要部分是「山經」,分為《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和《中山經》,這是把當時所能知道的山脈河流,分成五個大區來分別闡說。
  • 《山海經》可能是一世界地圖!美洲早在5千年前就被中國人踏足了
    然而對於全書所涉及的事物的真實性,歷年來專家學者眾說紛紜,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曾說,《山海經》裡面的內容過於荒誕,不敢拿來參考,清朝人編撰《四庫全書》時,也認為《山海經》百無一用,把它列入了小說的範疇。
  • 《山海經》裡中國人早就發現了新大陸,顛覆傳統認知,今已被證實
    20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學者亨利埃特默茨女院士按照《山海經》的路線和方向,對北美的道路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然而,令她驚訝的是,她按照書中的路線走了,實際上還有一張路線圖。山山峰、動物、植物等等,幾乎和所描述的吻合。哥倫布不是發現了新大陸嗎?山海經早有什麼記載嗎?
  • 《山海經》裡記載了2000多處地方,最遠到了美洲,專家:證據確鑿
    《山海經》裡找到的美洲山脈,是怎麼回事?上個世紀40年代中期,中美頻繁互動。很多美國學者來到中國進行調研,由此,很多美國學者接觸到了《山海經》。只不過,大多數美國學者和之前中國人認為的一樣,都認為這只是古代中國先民的一種想像罷了。
  • 山海經又一驚人發現,書中記載了太空人?可能是古時候的一位君主
    山海經又一驚人發現,書中記載了太空人?可能是古時候的一位君主《山海經》這本書是一本十分神奇的書,他的原文十分的生澀難懂,導致後代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描述的到底是一件什麼樣的事情,所以自秦末以來,非常多的人都在研究《山海經》這本書,包括現在我國很多的專家學者。因為書中所記載的事情,實在是太具有神話色彩了,令人無比的嚮往。並且所有人都想知道《山海經》中所描述的那個世界是否真實地存在過。
  • 到底是誰第一個發現了美洲大陸?肯定不是教科書裡的哥倫布!
    在我們的教科書上,一般都會寫著「1492年,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第一個踏上了美洲大陸,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美洲的人」,而這種說法顯然是不準確的。那麼,是誰第一個發現了美洲?2006,北京和倫敦的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同時展出了一張1763年繪製的附註有永樂16年(1418年)的中國航海地圖。該地圖詳細的繪製了美洲、歐洲、非洲的輪廓,並對澳洲土著人、美洲土著人的外貌特徵有詳細的描述。基於這些證據,很多人堅信鄭和比哥倫布更早發現了美洲。不過關於這方面的證據並不充分,而在鄭和之前也早有人到達過美洲。
  • 山海經中寫了四條美國山脈,三千年前的神像刻有「武當」二字!
    我最早知道《山海經》與美洲有關係一事,是在連雲山所著《誰先到達美洲》一書中,讀到介紹: 美國學者墨茲博士研究了《山海經》一書,根據經上所說《東山經》在中國大海之東,日出之處。他查出美國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脈,喀斯喀特山脈,內華達山脈,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與《東山經》所記載的四條山系的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動植物、山與山的距離等,完全吻合…… 真是令人驚訝:一個美國人,去研究連中國學者都難以讀通的《山海經》,並且據此實地勘察,發現了中國古人早已到達美洲!
  • 《書香威海》|走進奇幻世界——《山海經》
    大家對未解之謎往往都有天然的好奇,《山海經》的未解之謎就特別多。《山海經》是一部令人困惑的奇書,被很多人認為「荒誕不經」。後人從來沒有放棄對它的探究,秦始皇相信《山海經》的內容,尤其「不死藥」的傳說,他曾派徐福到海外仙山尋找不死藥,世上真的有不死藥嗎?連司馬遷都說過「《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