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名杯」唐山十大名山評選結果揭曉
此次「金名杯」唐山十大名山評選活動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唐山勞動日報社承辦,唐山金名學校(衡水一中唐山分校)冠名協辦。活動進一步挖掘唐山的自然文化資源,多角度展現唐山市生態風貌和文化底蘊,提升「唐山周末」旅遊品牌。此次活動網絡評選階段在12月10日至12月14日展開,由公眾及網民對推薦的名山通過「唐山+」客戶端、唐山晚報微信公眾號進行網絡投票。
-
遵化這兩座山名列唐山十大名山!
沿山路而上,奇峰異石隨處可見,諸如石猴拜壽、靈龜出動、鱷魚探頭、雲天佛國等等,無不惟妙惟肖。景區中心有飛瀑、飲馬兩眼山泉。更為稱奇的是棲雲寺東側有一古井,水深保持在5米左右,澇不深,旱不淺,水質純正,清涼爽口。
-
遵化這兩座山名列唐山十大名山~
沿山路而上,奇峰異石隨處可見,諸如石猴拜壽、靈龜出動、鱷魚探頭、雲天佛國等等,無不惟妙惟肖。景區中心有飛瀑、飲馬兩眼山泉。更為稱奇的是棲雲寺東側有一古井,水深保持在5米左右,澇不深,旱不淺,水質純正,清涼爽口。
-
言說歷史|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對認識夏朝歷史有重大意義!
早在20世紀中葉,著名史學家范文瀾先生根據《竹書記年》中的傳說和《史記》的記載,將夏代列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然而,單靠文獻資料研究夏代歷史,許多問題很難,甚至不可能得到解決。而考古發現無疑對認識夏代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
-
潁東嶽家湖,正在考古發掘!史前文化遺址……
>潁東區嶽家湖史前文化遺址考古發掘現場,檢查指導工作。專家們仔細察看了發掘現場,並詳細詢問了前期發掘的情況,察看了出土的文物標本。專家一致認為,嶽家湖史前文化遺址的發現,對研究認識皖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要科學做好下一階段的發掘工作。
-
陝西:史前中國第一大城現祭壇遺址(組圖)
原標題:陝西:史前中國第一大城現祭壇遺址(組圖)所以像石峁遺址這樣,把城牆修築的「曲裡拐彎」的,確實堪稱另類。 曲裡拐彎的城牆 從2013年4月20日至11月15日,陝西省的考古人員繼續對位於榆林市神木縣的「史前中國第一大城」石峁遺址進行考古發掘。位於石峁城址外城東門南北兩側的城牆區域內,則是本次發掘的重點。
-
天下唐人出唐山?唐山遷安可能是黃帝故都
唐山境內現存多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如遷安爪村、玉田孟家新泉、灤縣灰山、遵化君子口等地。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主要有遷安安新莊、遷西西寨、唐山市區大城山等地,以及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牛河梁文化等,是距今 1萬至4萬年的人類早期文明。從甲骨文、古文字、天文學史及《詩經》《山海經》《明清方志》等估計考察,遷安有可能是當年的黃帝故都。
-
戰國時期雙室房屋遺址驚現唐山!
這是繼唐山東歡坨遺址戰國房屋之後的再次發現,其中內外雙室房屋屬唐山地區首次發現,填補了我市該時期房址研究的空白,豐富了本地區歷史文化內涵。近日,記者跟隨文研所考古隊來到彩亭橋鎮四合橋遺址,一訪神秘的考古現場。
-
掀開歷史的面紗 開封市考古發掘明代周藩永寧王府遺址
遺址出土遺物場景開封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厚。歷史的車輪在滾滾向前的同時,也沉澱了無數風流人物的軼事,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物。在考古隊中,像他這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是這次發掘工作的主力軍。「根據現場勘探發現的這個地層關係,咱們這次搶救發掘的應該是一處明代建築遺址,目前揭露的主要是一處大殿基址,這個大殿基址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大殿上是這種方磚鋪地,大殿前有這種青石臺階,還有非常規整的條磚鋪地,應該是建築規格非常高的一個建築。」
-
【泰國旅遊】大城Ayuttiya ——曼谷市郊歷史文化底蘊一日遊
-
武當山今天重磅發布!對五龍宮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如今人們即將揭開它神秘的面紗9月8日上午武當山五龍宮遺址考古發掘開工儀式在五龍宮景區舉行根據現場測量數據,本次遺址發掘區域南北長約95米,東西寬約53米,計劃實際發掘5000平方米。待試掘區域得到國家局驗收後,在對五龍宮進行全面考古清理、發掘。
-
大型文化遺址:證無錫的歷史根脈
考古發現是從物質意義上的對歷史的發掘,用客觀存在的歷史遺存來見證已然湮滅的歷史、文化的根源。無錫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有眾多的歷史記載和民間傳聞,但長久以來一直缺乏具有深厚說服力的考古發現。近些年來,隨著一批大型文化遺址的相繼發現,無錫的遺址考古揭開了全新一幕,發掘了一批足以見證歷史、見證輝煌的歷史遺存。
-
2014年度崧澤遺址發掘成果展在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開幕
東方網記者程琦、實習生李小燕2015年8月10日報導:今天下午,由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和河南大學共同主辦的「再叩崧澤之門——崧澤遺址2014年度發掘成果展」在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開幕,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長褚曉波,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河南大學副校長張寶明,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長張嵐等出席了開幕式,以總結和展示此次考古發掘成果
-
半坡遺址的發現、發掘與建館
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文物、國之重寶的薈萃之地:而且也是我國史前時期先民們最早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區,一百萬年前的藍田猿人,二十萬年前的大荔人等舊石器時代遺址都是我國古人類、古文化的典型代表,星羅棋布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更是我國原始氏族社會的縮影。所以、人們往往稱之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
永遠的記憶:唐山地震遺址公園
唐山地震遺址公園,每天來到這裡的人非常多,因為馬上就要到7月28日了,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很多經歷過或者在地震中失去家人的人們,都會在抗震紀念牆下駐足觀望,尋找牆上刻下的名字,為了這永遠的記憶,唐山地震遺址公園內的抗震紀念牆下,還未到紀念日當天,就已經擺放了很多鮮花,為了這難以忘卻的記憶,這裡值得打卡!
-
2500年前第一座蘇州古城闔閭大城究竟在哪裡?
通常蘇州建城史都要從伍子胥主持修築吳都闔閭大城講起,吳王闔閭在公元前515年通過政變即位,到公元前496年伐越傷重不治,在位19年,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闔閭大城就是在其即位初年由相國伍子胥主持修建,伍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盡心竭力地建造了氣勢宏偉的吳國新都城,也就是今天蘇州城的前身——闔閭大城。
-
「金名杯」唐山十大名山評選投票開始了!
2.大城山大城山原名唐山,素有唐山古文化發祥地之譽。1955年春,人們陸續在大城山中發現古代文化遺存,獲陶、石、骨、蚌、銅器568件,專家鑑定後,確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址被命名為「大城山龍山文化遺址」。
-
參觀高棉和斯裡蘭卡風格的大城遺址,享受深厚底蘊文化薰陶
大城歷史公園囊括了大城三分之二的遺蹟,包括大城王朝時期的王宮(即大城府遺址)、寺廟、博物館等共95處遺址,其中67處已淪為殘垣斷壁,僅有4座寺廟仍在使用,大城寺廟多為高棉風格及斯裡蘭卡風格。公園內還有大面積的草地、水塘等,需要用一整天或更久才能看完全部,內設餐廳和旅店。
-
鄖縣青龍泉遺址發掘 文化層堆積豐厚
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記者張培鐵、通訊員董鋒、周興明)經過近7個月發掘,鄖縣青龍泉遺址已出土灰坑193個、房子25座、甕棺22個、墓葬46座和大量陶器、石器、骨器。19日,負責該遺址發掘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告訴記者,已出土的文物顯示,該遺址文化層堆積豐厚,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三個文化層,在此呈三疊層分布,十分罕見。
-
穿越暹羅時光——大城
大城作為世界文化遺產(World Cultural Heritage),遺址廣布,規模宏大,蒼涼古樸。回望大城遺址的前世,曾經的繁華鼎盛,萬塔之邦,通商四海,財聚亞歐,恍若日月輪迴……塔米卡拉特寺遺址,不知公雞在泰國文化中的寓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