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迎亞運「蔚藍·天」第二屆中國(杭州)移動源排氣汙染防治高峰論壇暨杭州市社會環境檢測機構崗位技能大比武在杭州舉行。活動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宣傳部、杭州市總工會、杭州市生態環境局、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指導,杭州日報報業集團、副省級城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各省市生態環境部門、環保產業協會和杭州市政車輛使用單位、汽車製造商、汽車維修企業、汽車檢測機構等200餘人參加。
01
開幕致辭 總結展望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羅毅在致辭中強調,綠色是當今中國發展的亮麗底色,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全國上下堅持新發展理念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不動搖,「十三五」期間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取得了重要進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廣大企事業單位要堅持走創新發展的道路,堅持專研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積極投身「十四五」生態環境工作並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杭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沈海峰在致辭中介紹了近年來杭州治氣工作成效和移動源汙染防治舉措,包括實施國三柴油車淘汰補助和區域限行政策、在全國率先實施新上牌重型柴油車車載排放診斷系統(OBD)聯網監管和免檢政策、在全省率先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系統建設、生態環境數字駕駛艙和「便民車檢」兩個應用場景入選2020年全國20個優秀數字生態應用案例等,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市民藍天幸福感不斷增強。今年1-11月,市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5.2%,空氣優良率同比上升15.0個百分點。
02
主旨演講 經驗分享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院長賀克斌作了題為《我國中長期空氣品質改善與移動源汙染治理》的主旨報告。
報告指出,當前,我國正處於基本完成酸雨汙染治理、持續深入PM2.5汙染治理、儘快遏制臭氧汙染上升趨勢的階段。改善空氣品質需要推進兩個協同治理,一個是PM2.5與臭氧汙染的協同治理,另外一個是大氣環境與氣候的協同治理。
賀克斌強調,控制臭氧濃度,要做到VOCs和NOx的協同減排。降低VOCs排放,要重點做好溶劑使用和工業領域VOCs的源頭替代、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尤其是減少使用芳香烴、烯烴、炔烴等對臭氧生成貢獻較大的物質。在NOx排放中,移動源排放佔比很高。貨運結構不合理、排放超標、油品問題等是造成移動源汙染物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通過聯網大數據平臺支撐,採取優化交通結構和柴油貨車結構、做好非道路機械編碼登記和達標管理、強化油品監管,落實監督檢查、遙感監測、視頻監控、信息報送等手段,是移動源攻堅的主要對策。
賀克斌指出,治理空氣汙染和應對氣候變化在目標措施等方面具有協同效應,協調相關政策和行動將更好地發揮協同增效的作用。目前,加快禁售傳統燃油汽車、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國際共識。要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落實好基礎設施、車輛技術、充電策略、續駛裡程、區域電網結構等工作,加快推進車輛清潔化。
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伏晴豔分享了上海交通環境監測在大氣汙染防治中的應用經驗,乾貨滿滿的演講令在場與會者受益匪淺。
03
報告發布 企業行動
會上首次公布杭州典型車輛清潔化測試結果分析報告,實測結果顯示,國六天然氣車汙染物排放均能達到標準要求;國六天然氣車排放與國六柴油車相當,但明顯小於國五柴油車;新能源、清潔能源貨車動力性能較好。
在長三角主要城市移動源在線監管及汙染治理技術應用推廣交流上,「長三角主要城市OBD在線聯網倡議書」發布,杭州市環保產業協會分享對移動源OBD在線技術的「杭州經驗」。
助力綠色亞運,企業在行動。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製造企業與車輛使用單位現場籤約,還有來自全國的11家環保上下遊產業鏈的企業帶來了包括新能源(清潔能源)汽車(機械)、移動源排氣汙染治理設備、OBD在線終端產品等最新的技術和產品的展示。
04
技能比拼 大展身手
今年杭州市社會環境檢測機構崗位技能大比武也同步在峰會啟動,大比武理論考試、非道路移動機械檢測大比武在現場進行。
原標題:《第二屆中國(杭州)移動源排氣汙染防治高峰論壇舉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