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淶源的拒馬河源頭

2020-08-27 京南拍客

河北淶源的縣城不是很大,四面環山。夏天也不用開空調,號稱「涼城」,景點也不少。晚上下班驅車來到了淶源縣城的拒馬河源頭,位置在於G108國道的路北,路邊有一塊景觀大石頭刻有「拒馬源頭」四個紅色的字。

拒馬河《水經注》裡「巨馬河」出代郡廣昌縣淶山。淶源曾名為廣昌縣,隸屬於代郡。淶山分為七個山峰,又名為「七山」。

拒馬河古代稱為「淶水」,大約在漢代改稱「巨馬」,有水大流急如巨馬奔騰之意。以後漸漸寫作「拒馬」。

拒馬河發源於發源於河北淶源縣太行山東麓淶山,流經易縣紫荊關、淶水縣、北京十渡、到張坊分兩支北支流大石窩鎮、涿州百尺竿鎮至東茨村注入白溝河。南支拒馬河流經淶水,定興,匯入易水河,與白溝河匯合併入大清河,歸入海河,流至渤海。

公園水池裡的小島還有一個王二小的雕塑。據聽說王二小是淶源一個小山村的,抗日時把日本人引入我軍包圍圈,被日本人殺害了。立在公園很有教育意義,小小年紀就知道深明大義。

現在的拒馬源頭是個公園,水池都有木護欄圍著。水池也不算小,可以在裡面可以划船。公園裡綠樹成蔭,水池邊有一棵很粗的柳樹幾乎倒在地面,枝丫卻向上生長,此處真是絕佳的風景。



公園裡有橋有亭有水池,讓人一看仿佛在江南水鄉。儘管遊人不少,卻顯得很幽靜。

聽人說曾經的拒馬河源頭泉眼密布成群,泉區林地隨手一刨即可成泉,泉水頂著細沙翻湧,成為一大景象。很可惜現在是看不到了。

拒馬源公園最北面是寺廟泰山宮和興文塔。泰山宮始建唐代貞觀年間,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宮內有塔「興文塔」,距今有1200多年,建築風格五級八角,實心磚仿木結構。



相關焦點

  • 房山拒馬河為啥叫「拒馬」河?
    淶源縣城東南有一處十餘畝方圓的池塘,整個大池塘就像燒開了的一鍋開水一樣,串串水珠向上翻湧,這個池塘一直以來被視為是拒馬河源頭。池塘北面建有一座閣院寺,寺內有一座「興文塔」,據記載該塔始建於公元744年(距今1270年),當初修建這座塔的目的主要用於壓住拒馬河源頭使其減少出水量,使下遊百姓免受水患。
  • 【大美房山】拒馬河為啥叫「拒馬」河?拒馬民謠你聽過嗎?
    淶源縣城東南有一處十餘畝方圓的池塘,整個大池塘就像燒開了的一鍋開水一樣,串串水珠向上翻湧,這個池塘一直以來被視為是拒馬河源頭。池塘北面建有一座閣院寺,寺內有一座「興文塔」,據記載該塔始建於公元744年(距今1270年),當初修建這座塔的目的主要用於壓住拒馬河源頭使其減少出水量,使下遊百姓免受水患。
  • 【看淶源】淶源縣拒馬源頭傳奇
    淶源曾名廣昌縣隸代郡,淶山一山分七峰,又名"七山"。《廣昌縣誌》中說:"拒馬河源,在縣城南半裡,出七山下"。拒馬河古稱淶水,約在漢時,改稱"巨馬",有水大流急如巨馬奔騰之意。後漸寫作"拒馬",相傳曾因拒石勒之馬南下。無論"巨馬"、"拒馬",均言其水勢之大。
  • 探尋淶源的浪漫基因
    有專家在研究淶源拒馬河源頭地區的文化時發現,「七」字十分突出,縣城南側的山,俗稱南山,因山有七峰而被稱作七峰山,又簡稱七山,同時演繹出楊六郎練兵插旗的傳奇故事
  • 京西夏都---河北淶源白石山一日遊
    ◎商業合作電話:0312-7355318◎淶源信息網唯一網址 www.lyx58.com         從北京出發乘火車到淶源縣,玩白石山、瞻仰王二小雕像、尋訪拒馬河源頭;從淶源到空中草原、飛狐峪,到蔚縣,觀蔚縣古城,遊覽小五臺金河景區
  • 世界地質公園河北淶源白石山災後重生 夏景迷人
    世界地質公園河北淶源白石山災後重生 夏景迷人     17日,記者拍攝的世界地質公園河北淶源白石山「飛來靴」奇景。
  • 河北淶源突發龍捲風掀翻充氣城堡,致2兒童死亡7人受傷
    河北淶源突發龍捲風掀翻充氣城堡,致2兒童死亡7人受傷 北京青年報 圖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淶源縣委宣傳部獲悉,5月2日14點50分許,淶源縣拒馬源廣場附近突發龍捲風
  • 尋找河北最美秋天 秋賞最炫彩美景地匯總
    尋找河北最美秋天 秋賞最炫彩美景地匯總 河北的秋天給人的感覺是五顏六色的,觸手可及的,不想內蒙那麼短暫,也不像南方那麼的遲來,有柔軟的雲朵,有飄渺的雲間仙境,齊聚南北方秋色之精華,讓我們一起尋找河北的最美秋天!
  • 拒馬有源頭,沁潤京津冀!
    謝謝關注「淶水戶外聯盟」公眾號拒馬源頭位於淶源縣城南和城東。
  • 河北「涼城」淶源「消夏嘉年華」啟幕(圖)
    麗人行》表演者身段婀娜,一眼醉芳容,一顰一笑盡風情……來自石家莊的大學生劉芳說,她是和父母一同到淶源避暑度假的。「這裡有卡丁車、旋轉木馬等趣味兒童遊樂場,有草編、面人、糖畫等民間藝人展演。湖區內綠植如茵,花香襲人,景觀橋別具風格,湖面碧波蕩漾,真有江南的感覺。」
  • 淶源人都要頂起來!
    >中文名稱:淶源英文名:Laiyuan County語言:北方方言河北次方言-淶阜小片電話區號:(+86)0312面積:2448平方公裡人口:27萬人(2006年)>所屬地區:河北省保定市行政區類別:縣著名景點:仰韶文化遺址、白石山、拒馬源、十瀑峽、閣院寺等這就是大淶源,我們深愛的淶源!!!
  • 河北淶源:京津冀白石山登山暨太極拳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寇國瑩) 11月1日,京津冀中國體育彩票「白石山」登山暨太極拳交流活動在河北省淶源縣白石山景區成功舉辦。來自京津冀地區以及華北電力大學、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河北大學、保定學院等10所駐保定高校的40多支代表隊1400多名登山愛好者、太極拳愛好者登頂白石山,進行國際太極拳展演、太極文化交流等活動。體操世界冠軍範紅斌、桌球帕運會冠軍葛楊等11名體育冠軍現場助陣。
  • 河北有條拒馬河,沿途全是世界級風景區
    拒馬河是河北省內惟一一條長年不斷的河流,為北京市五大水系之一,大清河支流。《水經注》記:「巨馬河出代郡廣昌縣淶山」。淶源曾名廣昌縣隸代郡,淶山一山分七峰,又名「七山」。《廣昌縣誌》中說:「拒馬河源,在縣城南半裡,出七山下」。拒馬河古稱淶水,約在漢時,改稱「巨馬」,有水大流急如巨馬奔騰之意。後漸寫作「拒馬」。
  • 美麗保定,大美淶源
    美麗保定,大美淶源。今天,請大家跟著我的步伐來到我的家鄉——淶源。在這裡,由於海拔較高,整個夏天都特別涼爽,所以,也有了「涼城」這個美稱,在城外,拒馬源河緩緩流淌,「淶源」這個名字也正是因為地處拒馬河源頭而得名。
  • 淶源的國之瑰寶 山城的歷史地標
    她是人們對一方文化振興的世代期許和寄託,她是遠方遊客慕名而來的淶源歷史性地標,她是國之瑰寶——「興文塔」。說起「興文塔」的歷史淵源,要追溯到漢朝時期。淶源由於盛產銅礦,所以從漢高祖時就為皇家鑄錢,也因此帶動了採礦業。當時,從浮圖峪到銀坊一帶的山裡,採礦業很是興盛,而泉坊一帶的冶煉也沒有停歇過。
  • 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看完真想去一次!
    地質公園以白石山白雲質大理巖峰林為主要特徵,輔以十瀑峽瀑布群和拒馬源泉群等地質遺蹟。   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集變質巖峰林地貌、泉水景觀、生態系統、人文歷史等諸多旅遊資源為一體,這裡四季泉水噴湧,周邊垂柳成蔭,並有寺塔相伴,環境清幽。其外圍景觀豐富,有閣院寺、明長城等,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景觀相結合,是參觀、休閒的旅遊勝地。
  • 淶源的白石山和空中草原都熟悉,可這些頗有特色的景區知道嗎
    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位於太行山、燕山、恆山三山交匯處,是拒馬河的發源地,拒馬河上段古稱淶水,取淶水源頭之意而名淶源。拒馬源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位於淶源縣城的南面和東面,總面積600公頃。其中淶水源(北海泉)位於縣城東關村,易水源(南關泉)位於縣城南關村,拒馬河源(旗山泉)位於縣城附近的旗山腳下。拒馬源泉群是拒馬河的源頭,也是拒馬河的主要水源。大量泉水從淶源縣城一帶冒出地面後就形成了拒馬河。
  • 太行深處 荒草叢中 深山古道五回嶺隱沒其中 從河北易縣到淶源
    五回嶺所處的山脈,橫亙於從淶源縣城至紫荊關的拒馬河馬麓,可以說是這條交通要道的重要屏障。這裡山勢高聳,又是兩條水系的分水嶺。從南側的易縣橋家河,翻越五回嶺,到淶源縣的浮圖峪,就和拒馬河所在的淶源到紫荊關一線銜接上,人們稱這一段為五回道。一看地圖便知,五回道的關鍵節點就在五回嶺。
  • 適合短假期旅行的易縣清西陵、太行水鎮、紫荊關和淶源白石山
    「荊關紫氣」、「拒馬奔濤」、「雲蒙疊翠」、「奇峰夕照」、「峨嵋晚鐘」、「福山捧日」、「華蓋煙嵐」、「易水寒流」,西陵八景絕非浪得虛名。紫荊關紫荊關是長城的關口之一,在歷史上是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