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故事 | 水潤羊城,荔枝灣湧

2021-02-26 舊愛廣州

「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荔枝灣湧是廣州一著名景區,它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泮塘一帶,是西關湧和荔枝湧幾條河汊的總稱。

圖文轉載來源:名城廣州(微信號:fhcc-gz)

水是城市的血脈,城市的發展一刻不能離開水,以數百條河湧來承載水城記憶,見證廣州城建歷史,自古以來,廣州就是一座水城,交織的河湧仿若城市經脈一般盤活了整座廣州城,「六脈皆通海,青山半入城」。

湧,用於動詞時作為「湧(yǒng)現」之意,即是如水湧般出現。而當其讀作chōng時用作名詞,表示「河汊」之呼名,在粵語中常用於河湧之名。

廣州西關的荔枝灣湧(chōng),有著典型嶺南水鄉的特色,隱藏在繁華喧鬧的都市中的詩意幽雅之地。

荔枝灣的歷史可追溯到2200多年以前,作為廣州最早對外通商口岸的誕生地,荔灣一直以來被譽為廣州的「千年商都」。

一座座經過重新修葺的石拱橋既承載過歷史變遷,後來幾經滄桑,荔枝灣終於復得美景,也展示著現今舊顏變新顏的萬千氣象。

由於西關行商富賈多聚居西關湧的泮塘段附近,並陸續在此修築園林宅邸,遊人也因此而至。因為泮塘村一帶的田野也廣植荔枝,於是泮塘附近的西關湧也開始被稱為「荔枝灣」。

荔枝灣湧嚴格來說不是一條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廣州城西,今天的荔灣路、中山八路、黃沙大道、多寶路、龍津西路一帶的江畔溼地中縱橫交錯的水系的總稱。

大部分地主為水田、魚塘,以「泮塘五秀」著稱。沿荔枝灣湧河道可出珠江。乘「畫舫」遊河啖荔,即為廣州人最喜愛的「荔枝灣遊河」。

荔枝灣的興起與繁盛

歷史上的荔枝灣湧故道北至洗馬湧,和象崗西面的芝蘭湖(現流花湖)相通,南至黃沙注入珠江,是廣州市歷史袤久的風景名勝,素有「小秦淮」之稱。 

在唐代,那裡建有著名的園林名勝「荔園」,南漢時,又建有皇家園林「昌華苑」,每當荔熟之時,皇帝與妃子及臣子在那裡賞荔遊樂,稱「紅方宴」,飽啖紅荔。

後來由於人為與自然的種種因素,發生了許多變化,但荔枝灣在歷史的風雨中跋涉了千百年卻依然存在,在荔灣湖公園內保留著一段長約400米的故道。

兩岸古樹嵯峨,濃蔭掩映,一派嶺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歷史風情,彌足珍貴。不僅是嶺南水鄉風情的典型代表,更蘊承了千年的西關文化精髓。

荔枝灣的衰敗


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隨著廣州城區的擴展,城市人口逐漸增加,荔枝灣河溪兩面成為菜農、貧民聚居之地,居民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樹。

△20世紀40年代的荔枝灣(圖源於百度)

加上四十年代末期荔枝灣附近成為了廣州市近代工業的基地,造成了河湧汙染,水質持續惡化,再也難以適應荔枝樹的生長。

△20世紀40年代的荔枝灣(圖源於百度)

荔枝灣的消亡


1958年建立了荔灣湖公園,保留了部分湖泊和水道,河道仍能被通逢源橋,南至多寶橋,但水系的各條支流被填平變成街道。

隨著周圍的工廠建立和人口聚居,荔枝灣水系已經淪為大汙水池,1985年前後,荔灣湖至多寶橋的水道被覆蓋

1992年,隨著泮溪酒家至逢源橋的最後一段水道被覆蓋,荔灣湧的名稱徹底成為歷史。 

荔枝灣的新生


1999年,荔灣區政協提出了關於「復建荔枝灣故道」的提案,並在2009年正式實施,1992年填埋的最後一段河道重見天日。

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灣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湧,曾經的荔枝灣湧迎來新生,從歷史重回現實。荔枝灣工程也成為廣州亞運的「代表作」和珍貴遺產。

現在的荔枝灣

現在的荔枝灣湧,富有嶺南水鄉特色,沿著河湧緩緩行走,小橋流水,廊橋樓閣。華燈初上,遊人乘花艇夜遊荔枝灣湧,在大紅燈籠的映照下,荔枝灣湧別有一番嶺南水鄉的愜意。

附近有不少名勝古蹟:包括荔枝灣湧、荔灣湖、仁威廟、文塔、小畫舫齋、海山仙館、梁家祠及多位名人故居。

還有著名的泮塘酒家,附近還有泮塘路,也是地道的美食街!

蛻變後的荔枝灣湧,綠草如茵,佳木蔥籠,層臺疊翠,一派嶺南園林風光。已逐步形成了一個綜合性的文化、娛樂、遊玩的景區。

圖文來源 | 名城廣州(微信號:fhcc-gz)

策 劃 I 鄭   宇    甘志明

撰 文 I 李玲玲    孫海剛    吳穎婷    甘志明

編 輯 I 曹一月    焦一璐    張一者    李文清

編輯 | 咩咩

相關焦點

  • 廣州老照片:追尋荔枝灣湧的前世今生
    這是昔日廣州西關荔枝灣的寫照,也是歷代廣州人的溫馨記憶,荔灣區亦得名於此。 荔灣漁唱 一半荷塘一半溪荔枝灣始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南越時期,一直是廣州著名的風景名勝地,一度成為殷商顯貴、騷人墨客集聚遊玩之地。
  • 荔枝灣天下廣州荔枝灣湧美食街
    相傳在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派遣陸賈至廣州向趙佗勸降,當時陸賈在現在的西村為駐地,他在駐地的附近,沿著溪灣種植荔枝及開闢蓮塘,這就是荔枝灣的由來。五代南漢後主劉鋹在荔枝灣建造顯德園(今昌華苑),方圓20餘裡,每當荔枝熟時便與群臣遊宴,稱為「紅雲宴」。顯德園已毀於北宋初期。元朝以昌華苑為御果園,改種檸檬,製成「渴水」,列為著名貢品之一。
  • 荔枝灣帶你看世界追尋荔枝灣湧的前世今生
    ☀ 荔枝灣西關文化寶地 ,90%的廣州人知道後都關注了!荔枝灣復古開新,柳樹飄揚,樹蔭與湖水相映,不只吸引了聞名而來的遊客,悠閒逸致的生活更得益了居民。讓我們透過這些荔枝灣湧的歷史影像,追憶老西關記憶中念念不忘的童年情懷。「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這是昔日廣州西關荔枝灣的寫照,也是歷代廣州人的溫馨記憶,荔灣區亦得名於此。
  • 廣州荔枝湧,一灣溪水綠,探尋重生的「羊城八景」
    ,其有新舊之分,舊的荔枝灣據傳在廣州建城之前就已存在,位於荔灣路駟馬湧彩虹橋附近。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荔枝灣是新的,也有幾百年歷史了,始於清末,位於龍津路到多寶路一帶。明代,荔枝灣為文人傳頌,」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並以「荔灣漁唱」被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 廣州荔枝灣湧風貌
    荔枝灣,全名荔枝灣湧,是廣州一著名景區,地處在廣州市城區的西域,在今荔灣路的荔溪東的起向偏西南。荔枝灣湧並不是一條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廣州城西,現今的荔灣路、中山八路、黃沙大道(北段)、多寶路(西段)、龍津西路一帶的江畔溼地中縱橫交錯的水系的總稱。
  • 荔枝灣,又叫荔枝灣湧,是廣州一著名景區
    荔枝灣,又叫荔枝灣湧,是廣州一著名景區。荔枝灣湧嚴格來說不是一條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廣州城西,現今的荔灣路、中山八路、黃沙大道(北段)、多寶路(西段)、龍津西路一帶的江畔溼地中縱橫交錯的水系的總稱。荔枝灣附近景點很多,梁家祠佔地面積700多平方米,為三進深的大祠堂,祠內石刻記載始建於明代。2002年經市政府批准為登記保護文物單位,現在是荔枝灣文化休閒區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內有荔枝灣歷史變遷展覽。廣州市文津古玩城由廣州市供銷社日雜倉改建而成,容納400多戶商鋪。
  • 【廣州古今】追尋荔枝灣湧的前世今生(下)
    ,一面品嘗嶺南佳果,還有魚片粥、艇仔粥、炒田螺等風味小食……於是,荔枝灣在眾民心中更成了一處天堂樂園,人間仙境,是一個展現廣州西關風情的旅遊勝地。復湧治水 老街坊的新童話1999年,荔灣區政協提出了關於「復建荔枝灣故道」的提案。為迎接亞運,2009年正式實施,1992年填埋的最後一段河道重見天日。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灣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湧,曾經的荔枝灣湧迎來新生。
  • 探尋秋天的廣州西關荔枝灣湧
    這個秋天隨友人到廣州探尋古蹟和美食,曾經因為出差的緣故常去廣州看看商圈變化。但一直沒時間去西關一帶景區看看,這次終於有機會好好了解這片帶著濃濃廣州歷史氣息的地方。廣州荔枝灣位處西關腹地,荔灣區之名由此而來,為歷代名人、名園故所以及千年名勝。
  • 荔枝灣湧,水光中的老廣州嚮往,帶您走進西關大屋的古樸魅力
    位於泮塘的荔枝灣湧,是西關湧的一部分。在過去,廣州城西門外的西關北部叫上西關,南部稱為下西關,下西關湧流淌於現今的龍津西路、多寶路(西段)、黃沙大道(北段)一帶,河湧沿岸的下西關曾是富商權貴的聚居地,此地從清末起被稱為新荔枝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荔枝灣湧吧。
  • 廣州荔枝灣「水神祈福」
    手機抓拍祈福儀式  朱文海 攝    昨夜今晨,羊城下起了連續暴雨。應景的是,今天上午,荔枝灣景區以一場別開生面的「水神水上祈福」拉開了第四屆老廣州民間藝術節「三月三 荔枝灣」的序幕。這是近年來首次從水上恭迎水神北帝。    上午9時,仁威廟廣場上旌旗招展,熱鬧非凡,伴隨著鑼響,來自泮塘村和西郊經濟發展公司的8頭醒獅表演「採青」,拉開了北帝水上祈福啟動儀式。
  • 你不能不知道的荔枝灣湧四個看點!
    荔枝灣湧被列為羊城八景之一「荔灣漁唱」。清嘉道年間,嶺南一代名園「海山仙館」,宛如人間仙境鑲嵌其間,「夏日,泊畫船綠蔭下,枝葉蔭覆,渺不知人間有盫蒸氣。」雖然她後來由於人為與自然的種種因素,發生了許多變化,但荔枝灣在歷史的風雨中跋涉了千百年卻依然存在,在荔灣湖公園內保留著一段長約400米的故道。兩岸古樹嵯峨,濃蔭掩映,一派嶺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歷史風情,彌足珍貴。
  • 這個地方可以來,廣州荔枝灣湧
    廣州是座古城大家都知道,但要真正去了解古老的風土人情,有個地方值得一去,那就是荔枝灣湧。由於灣畔兩岸景點眾多,所以不能說的太細,挑個最具代表的說說吧!當你看到一塊刻有『荔枝灣』3個大字的石頭時,就代表荔枝灣湧遊開始了。
  • 玩轉廣州-荔枝灣湧,再見你時已經完全變了模樣
    小編相信,提起荔枝灣湧很多人都會想到現在的荔枝灣湧是多麼地美麗和富有廣府氣息。但是在幾年前,荔枝灣湧還是一條讓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的臭水溝,不僅河湧上面全是路人扔的垃圾,而且還有許多生活廢水直接排到了河湧裡,讓整條河湧的水質變得又黑又臭。
  • 廣州最適合旅遊的景點,不去一定會後悔,不是荔枝灣也不是白雲山
    廣州最適合旅遊的景點,不去一定會後悔,不是荔枝灣也不是白雲山 廣州,中國的南大門,地處亞熱帶溼潤氣候區,著名的花城。廣州市是現代史潮匯注之地,現代工業發展迅速,旅遊資源相當豐富。廣州是個歷史名城,有著二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歷來都走在變革開放的前沿。
  • 荔枝灣湧突然被染黑,官方緊急恢復水質
    本期上榜6月25日,廣州市民梁先生向南都「記者幫」反映,荔灣區荔枝灣河道突然湧出大量汙水,將整條河道染黑,還有很多樹葉和垃圾漂浮在水面,汙水飄出的惡臭對沿岸居民遊客影響很大。走訪:汙水入湧 綿延兩公裡梁先生住在荔灣區永慶坊,6月25日他發現荔枝灣湧水質變得烏黑,散發出惡臭。前來粵劇藝術博物院遊玩的遊客們都捂著口鼻。「荔枝灣一帶是廣州經典旅遊景區,現在汙水那麼臭,有損咱們景區的良好形象。」梁先生說。
  • 2月7日去荔枝灣湧看「水上花市」
    信息時報記者 陳文杰 攝  昨日,記者從荔灣區花市辦獲悉,今年花市牌樓主體以橫跨於荔枝灣湧上的龍津橋為原型,輔以荔枝灣湧的文塔、西關大屋的模型等,凸顯「十裡荔枝灣,千年西關情」的文化品牌。  牌樓:「龍津橋」為原型  據了解, 本次花市搭建主、副兩個牌樓,其中中山七路、荔灣路口交界處搭建「廣州荔灣區傳統迎春花市」主牌樓。  主牌樓主體是以橫跨於荔枝灣湧上的龍津橋為原型,經藝術變形設計而成,風格古樸,體現荔灣區濃厚的文化底蘊及西關地區特色。
  • 廣州荔枝灣兩千多年的歷史,走進西關大屋感受西關風情
    荔枝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是著名的夏季休閒場所,被稱為「小秦淮」。廣州市荔灣區以荔枝灣而得名。荔枝灣位於廣州的西北角。它曾經是南海縣恩州堡的盤塘鄉。它通過水與花地和芳村分隔開。海灣水的出口可以通往石門和拜恩丹。河上有個大潭沙。這也是一個自然的遊樂區。根據屈大鈞的《廣東新語》的說法:「陸氏家族首先來到廣東南嶽,在番yu西湖建了一座城市,等待(趙)擴張。它的名字叫陸家市。位置在西部。
  • 在廣州西關荔枝灣湧附近走走,探訪西關風情,領略嶺南文化
    廣州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地區之一,這是我在廣州旅行時拍到的荔枝灣以及附近的小巷子。荔枝灣全稱應該是荔枝灣湧,曾有古詩寫道「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也是荔灣艇仔粥的發源地。廣州西關應該也是這一帶吧。這裡已經成為了廣州嶺南風格的一個重要景點之一。
  • 《我愛你中國》詞作者揭秘:「淙淙的小河」是荔枝灣湧!
    瞿琮將軍透露,歌詞裡提到的「藍天」「淙淙的小河」,其實都源自廣州。《我愛你中國》是電影《海外赤子》中的一首插曲。由於電影的上映時間是1979年,所以很多人也認為,《我愛你中國》這首歌創作於1979年,瞿琮透露,事實上他並不是為電影專門寫的歌詞,而是在兩三年前就寫好了,並且一直把文稿放在床頭。
  • 荔枝灣湧名氣大差評多,夜遊「短板」要如何補齊?
    營業時間短 景點不開放 荔枝灣湧頻見「差評」 位於廣州荔灣區內的荔枝灣湧,歷史悠久,灣湧沿岸有諸多非遺活化項目。荔枝灣湧雖文化元素滿滿,但在遊客眼中卻平平,攜程旅遊網的廣州景點排名中,荔枝灣湧僅排名第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