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老照片:追尋荔枝灣湧的前世今生

2021-02-07 廣州城事通
點擊「廣州那些事」微信關注我喲

☀ 定期推送廣州本土文化,同城活動,吃喝玩樂,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廣州最接地氣、重服務的本地微信平臺!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荔枝灣復古開新,柳樹飄揚,樹蔭與湖水相映,不只吸引了聞名而來的遊客,悠閒逸致的生活更得益了居民。讓我們透過這些荔枝灣湧的歷史影像,追憶老西關記憶中念念不忘的童年情懷。

「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這是昔日廣州西關荔枝灣的寫照,也是歷代廣州人的溫馨記憶,荔灣區亦得名於此。

荔灣漁唱 一半荷塘一半溪


荔枝灣始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南越時期,一直是廣州著名的風景名勝地,一度成為殷商顯貴、騷人墨客集聚遊玩之地。在唐代,那裡建有著名的園林名勝「荔園」,南漢時,又在周門建有皇家園林「昌華苑」,每當荔熟之時,皇帝與妃子及臣子在那裡賞荔遊樂,稱「紅方宴」。周門至今仍有一處叫「西園地」的地方。明代,這裡被列為羊城八景之一「荔灣漁唱」。

民國時期(約1947年)的荔枝灣一景色。

荔枝灣的荷塘。(黃勉持提供)

昔日的泮塘荷塘邊,是人們消閒的好去處。(黃勉持提供)

二十世紀80年代的荔枝灣,逆光下的荔枝灣湧,榕樹婆娑、波光粼粼、木船搖曳,一派南國水鄉美色。(龐偉攝)

昔日兩岸停泊著遊艇的荔枝灣。

昔日荔枝灣上遊河的情景。

20世紀30年代,一艘小遊艇在經過荔枝灣的河湧,在岸邊還有些水牛在嬉戲。

海山仙館 商賈名流浮世繪


到了清朝,十三行商人等富商巨賈紛紛在泮塘下西關湧沿岸營建花園豪宅,吸引遊人觀賞,這裡也開始被稱為(新)荔枝灣,逐漸取代了原來的荔枝灣。嘉道年間,富商潘仕成的嶺南一代名園「海山仙館」,宛如人間仙境鑲嵌其間,「夏日,泊畫船綠蔭下,枝葉蔭覆,渺不知人間有盫蒸氣。」每當「荔枝紅熟,綠樹叢中,如綴如繒,遊人乘畫舫泛舟溪中,歌吹相鑑。」這一情景一直延續到解放初。

裝飾豪華的「紫洞艇」,常常是達官貴人宴飲的地方。

20世紀30年代的文塔。

攝於20世紀20年代的泮塘。泮溪:一半是塘,一半是溪。

1959年,由荔灣湖公園望向泮溪酒家。

70年代末80年代初拍下的荔枝灣最後的花艇。阿婆吃力地劃著殘破的花艇,仿佛帶著歲月的滄桑,或昔日的輝煌,一槳一槳划進了歷史的博物館。 圖/ 駱昌威 文/林洪浩

西關人家 地道廣府風情畫

到了近代,每每在荔紅荷香、月明風清的夏夜,遊客們坐在畫舫遊艇上,往來穿梭於鍾靈毓秀的荔枝灣,一面臨水憑風賞月,一面品嘗嶺南佳果,還有魚片粥、艇仔粥、炒田螺等風味小食……於是,荔枝灣在眾民心中更成了一處天堂樂園,人間仙境,是一個展現廣州西關風情的旅遊勝地。

泮塘水鄉,河湧遍布,每年五月端午,出動龍舟。圖為泮塘鄉民的龍舟競渡。

1988年美國攝影大師埃迪·亞當斯在西關人家做客,在廣州度過了一個春節。

1988年,美國攝影大師埃迪·亞當斯鏡頭下的西關人家風情。

1988年,美國攝影大師埃迪·亞當斯鏡頭下的 醒獅賀新春。1988年,美國攝影大師埃迪·亞當斯鏡頭下的新年燃爆竹。1988年,美國攝影大師埃迪·亞當斯鏡頭下的新年逛花街。

1988年,美國攝影大師埃迪·亞當斯鏡頭下的西關人家,男主人是一位嶺南派老畫家。
1988年,美國攝影大師埃迪·亞當斯鏡頭下的新年:高高興興過春節。1988年,美國攝影大師埃迪·亞當斯鏡頭下的新年:除夕團年飯。

1988年,美國攝影大師埃迪·亞當斯鏡頭下的 西關人家。

以上為荔灣區檔案館館藏荔枝灣老照片

復湧治水 老街坊的新童話

1999年,荔灣區政協提出了關於「復建荔枝灣故道」的提案。為迎接亞運,2009年正式實施,1992年填埋的最後一段河道重見天日。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灣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湧,曾經的荔枝灣湧迎來新生。

荔枝灣湧夜光舞龍迎元宵 記者 駱昌威 攝


荔枝灣湧復興西關小吃,從利用蓮藕、馬蹄、茨菇等「泮塘五秀」製作的砵仔糕、馬蹄糕、馬蹄爽到雞仔餅等各類傳統知名小吃一應俱全。 記者 駱昌威 攝影

《西關小姐》劇組演員遊荔枝灣湧 記者 駱昌威 攝

復湧後的荔枝灣再現南國水鄉的美景。 記者 駱昌威 攝


每年端午節,來自廣州各區及佛山鹽步龍船聚集荔枝灣湧巡遊,觀眾如潮,熱鬧非凡。記者 駱昌威 攝

節日期間流光溢彩的荔枝灣新年燈會 記者 駱昌威 攝

經過整治之後的荔枝灣如今天更藍、水更清、樹更綠、人更和。 記者 黎旭陽 攝

荔枝灣湧再造"嶺南水鄉"風情,治水,不單單是改善人居環境,也把廣州的歷史文化提煉出來。隨著市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那鳥兒成群飛來栖息,歌舞文藝同匯集的景象不再是一個童話,它將會成為真實,那是一個方向,寄託著廣州人的願望。


廣州
既熟悉又陌生的成熟!!!!!!


來源:大洋網

相關焦點

  • 【廣州古今】追尋荔枝灣湧的前世今生(下)
    ,一面品嘗嶺南佳果,還有魚片粥、艇仔粥、炒田螺等風味小食……於是,荔枝灣在眾民心中更成了一處天堂樂園,人間仙境,是一個展現廣州西關風情的旅遊勝地。復湧治水 老街坊的新童話1999年,荔灣區政協提出了關於「復建荔枝灣故道」的提案。為迎接亞運,2009年正式實施,1992年填埋的最後一段河道重見天日。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灣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湧,曾經的荔枝灣湧迎來新生。
  • 廣州荔枝灣湧風貌
    荔枝灣,全名荔枝灣湧,是廣州一著名景區,地處在廣州市城區的西域,在今荔灣路的荔溪東的起向偏西南。荔枝灣湧並不是一條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廣州城西,現今的荔灣路、中山八路、黃沙大道(北段)、多寶路(西段)、龍津西路一帶的江畔溼地中縱橫交錯的水系的總稱。
  • 荔枝灣,又叫荔枝灣湧,是廣州一著名景區
    荔枝灣,又叫荔枝灣湧,是廣州一著名景區。荔枝灣湧嚴格來說不是一條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廣州城西,現今的荔灣路、中山八路、黃沙大道(北段)、多寶路(西段)、龍津西路一帶的江畔溼地中縱橫交錯的水系的總稱。荔枝灣附近景點很多,梁家祠佔地面積700多平方米,為三進深的大祠堂,祠內石刻記載始建於明代。2002年經市政府批准為登記保護文物單位,現在是荔枝灣文化休閒區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內有荔枝灣歷史變遷展覽。廣州市文津古玩城由廣州市供銷社日雜倉改建而成,容納400多戶商鋪。
  • 廣州故事 | 水潤羊城,荔枝灣湧
    「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荔枝灣湧是廣州一著名景區,它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泮塘一帶,是西關湧和荔枝湧幾條河汊的總稱。
  • 探尋秋天的廣州西關荔枝灣湧
    這個秋天隨友人到廣州探尋古蹟和美食,曾經因為出差的緣故常去廣州看看商圈變化。但一直沒時間去西關一帶景區看看,這次終於有機會好好了解這片帶著濃濃廣州歷史氣息的地方。廣州荔枝灣位處西關腹地,荔灣區之名由此而來,為歷代名人、名園故所以及千年名勝。
  • 玩轉廣州-荔枝灣湧,再見你時已經完全變了模樣
    小編相信,提起荔枝灣湧很多人都會想到現在的荔枝灣湧是多麼地美麗和富有廣府氣息。但是在幾年前,荔枝灣湧還是一條讓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的臭水溝,不僅河湧上面全是路人扔的垃圾,而且還有許多生活廢水直接排到了河湧裡,讓整條河湧的水質變得又黑又臭。
  • 荔枝灣天下廣州荔枝灣湧美食街
    相傳在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派遣陸賈至廣州向趙佗勸降,當時陸賈在現在的西村為駐地,他在駐地的附近,沿著溪灣種植荔枝及開闢蓮塘,這就是荔枝灣的由來。公交線路:路線一:泮塘公交車總站:離荔枝灣1分鐘(途經車輛:2路66路)路線二:市三宮公交車站:離荔枝灣2分鐘(途經車輛:夜6路8路夜39路55
  • 這個地方可以來,廣州荔枝灣湧
    廣州是座古城大家都知道,但要真正去了解古老的風土人情,有個地方值得一去,那就是荔枝灣湧。由於灣畔兩岸景點眾多,所以不能說的太細,挑個最具代表的說說吧!當你看到一塊刻有『荔枝灣』3個大字的石頭時,就代表荔枝灣湧遊開始了。
  • 在廣州西關荔枝灣湧附近走走,探訪西關風情,領略嶺南文化
    廣州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地區之一,這是我在廣州旅行時拍到的荔枝灣以及附近的小巷子。荔枝灣全稱應該是荔枝灣湧,曾有古詩寫道「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也是荔灣艇仔粥的發源地。廣州西關應該也是這一帶吧。這裡已經成為了廣州嶺南風格的一個重要景點之一。
  • 荔枝灣湧突然被染黑,官方緊急恢復水質
    本期上榜6月25日,廣州市民梁先生向南都「記者幫」反映,荔灣區荔枝灣河道突然湧出大量汙水,將整條河道染黑,還有很多樹葉和垃圾漂浮在水面,汙水飄出的惡臭對沿岸居民遊客影響很大。走訪:汙水入湧 綿延兩公裡梁先生住在荔灣區永慶坊,6月25日他發現荔枝灣湧水質變得烏黑,散發出惡臭。前來粵劇藝術博物院遊玩的遊客們都捂著口鼻。「荔枝灣一帶是廣州經典旅遊景區,現在汙水那麼臭,有損咱們景區的良好形象。」梁先生說。
  • 廣州沙面島的「前世今生」
    沙面作為廣州熱門的旅遊景點 遊客對島上的老建築大都停留在觀感層面 不知道這個小島藏著多達54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荔枝灣湧名氣大差評多,夜遊「短板」要如何補齊?
    營業時間短 景點不開放 荔枝灣湧頻見「差評」 位於廣州荔灣區內的荔枝灣湧,歷史悠久,灣湧沿岸有諸多非遺活化項目。荔枝灣湧雖文化元素滿滿,但在遊客眼中卻平平,攜程旅遊網的廣州景點排名中,荔枝灣湧僅排名第35。
  • 遊荔枝灣湧,參觀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地方
    中山紀念堂見證了廣州歷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如今則是演出的重要場所。建築很有特點,是以前的會場,很有氣勢,坐在裡面猶如革命呼聲就在耳旁。中西建築結合的典範之作,紀念偉大的孫中山。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是中山市知名景點之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外四個金色醒目大字「天下為公」,是遊客爭相拍照留念的地方。這座展館不只是學習愛國主義精神的場所,也是了解孫中山生活的好地方。
  • 老照片牽出洗馬橋前世今生
    本期,一張老照片帶你穿越到民國,去看那時「風華正茂」的「省高橋」,它就是今洗馬橋的前身。   洗馬橋現「原形」湘江河上排序第一  這張老照片的持有人趙先生說,照片是他偶然從一本舊書中翻出來的,希望「老照片·遵義事」欄目,能讓更多市民了解洗馬橋的過去。
  • 生活隨筆‖荔枝灣湧
    荔枝灣湧,看著緩慢流淌的水流,驚詫於南北方用字的差別。百度一下湧字,才發現是個多音多義字,yong\chong,湧(chong)〈方〉∶河汊,好像此處應為荔枝灣湧(chong),學識淺了!       橋左邊湧道延伸無盡,遠處還有石橋搭在水面兩側,兩岸人頭攢動。橋右邊不遠即是湧道盡頭,兩岸人也較少,橋下湧岸邊面水而立一兩層青磚小塔,窄小的紅漆木質塔門緊閉,是因為過年?抑或平時也不開放?不知哪位仙家居於塔內。
  • 你不能不知道的荔枝灣湧四個看點!
    荔枝灣湧被列為羊城八景之一「荔灣漁唱」。清嘉道年間,嶺南一代名園「海山仙館」,宛如人間仙境鑲嵌其間,「夏日,泊畫船綠蔭下,枝葉蔭覆,渺不知人間有盫蒸氣。」雖然她後來由於人為與自然的種種因素,發生了許多變化,但荔枝灣在歷史的風雨中跋涉了千百年卻依然存在,在荔灣湖公園內保留著一段長約400米的故道。兩岸古樹嵯峨,濃蔭掩映,一派嶺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歷史風情,彌足珍貴。
  • 荔枝灣湧河長葉輝:一年巡河314次,總裡程751公裡
    文/圖 羊城派記者 何偉傑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到訪廣州荔枝灣畔,提出要以「繡花」的功夫留住城市記憶。作為荔枝灣湧的河長,葉輝對總書記的諄諄囑託銘記於心。去年,葉輝一年巡河314次,總裡程751公裡,曾被評為廣州市十佳河長。
  • 200張老照片訴說北京東四胡同的"前世今生"
    一張張展示東四胡同「前世今生」的照片,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走進展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元代的北京地圖,圖上可以看到東四街道所轄區域屬於當時的寅賓坊、穆清坊。如今,胡同仍保留著元代的格局。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老照片中,還可以看到東四牌樓當年的威儀。社區居民劉先生對記者說:「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對東四的記憶卻越來越模糊。看過今天的展覽,往事的回憶一下子清晰了起來。」
  • 說說暢遊:荔枝灣湧很好玩,約嗎?
    今天小編跟大家介紹廣州一處可圈可點的美麗景色,不需要過多的衣服的裝逼,小夥伴們也會喜歡這裡,希望這裡更加讓小夥伴放下旅遊裝逼的格調,一起欣賞它的靜與美。它是哪裡呢?它就是荔枝灣湧,這個地方有什麼讓小編推介的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廣州荔枝灣景區2013年國慶節活動推介
    廣州荔枝灣景區2013年國慶節活動  時間:國慶七天  地點:廣州荔枝灣  荔枝灣景區:國慶七天將舉辦尋找嫦娥大行動、「水上燈匯」、把月亮帶回家、燈謎競猜湖畔賞月、中國古船木展覽、月下音樂會等,現場同時抽獎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