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西北
是沙漠戈壁的荒涼寂寥
是高山草原的偉岸廣袤
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磅礴
是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的蕭瑟
板塊碰撞造就高山
河流衝積始成平原
西北的每一處景觀
都是自然雕琢的結果
而風,卻為西北吹出一片神秘世界
它便是「雅丹「」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
斯文赫定在新疆羅布泊探險時
將這種成群分布、2-3米高的特色地貌稱為「Yardang」
維語中「具有陡壁的小丘」
漢語譯為「雅丹」
中國雅丹地貌主要分布示意
那麼這種形態各異的特色地貌
是如何形成的?
他們又為何多分布在乾旱的西北呢?
風和水的造就
約6500萬年以來
由於印度板塊向亞歐板塊的俯衝碰撞
青藏高原快速隆起
中國三級階梯的地貌格局逐漸形成
中國青藏高原-西北主要山脈分布示意
風來
由於數條山脈的阻擋
北上的印度洋暖流無法到達
中國的西北開始變得乾旱
但南來的西伯利亞寒流卻越過平坦的蒙古高原到達這裡
它們形成寒冷的冬風
冬季過後氣溫回暖
上升的空氣造成的空心負壓
亦常常形成「就地起風」的現象
中國青藏高原-西北主要山脈及冬季風向分布示意
水來
而雅丹地貌形成的另一個原因
便是水
中國西北的水源大多是冰川融水
發育的河流多為季節性河流
少量的降雨
亦會形成突發性的洪水
到此,雅丹地貌形成的兩大原因風和水到齊
西北洪水過後的戈壁灘
地面上的巖石
在地殼應力的作用下
會形成節理與裂縫
伴隨著河流流水與臨時性的洪水
巖石表面上會形成衝溝
衝溝的高岸巖石便是雅丹形成的基礎
白天的烈日炙烤
晚間的寒冷陣風
使得西北地區晝夜溫差大
巖石發生熱脹冷縮
孔隙中的鹽水使得巖石中的礦物質發生溶解
物理與化學風化巖石變得更加脆弱極易坍塌
雅丹地貌初見雛形
雅丹形成簡化示意圖 注意一般認為「風成雅丹,流水丹霞」,雅丹為音譯,而丹霞則是指砂巖氧化後展現
荒涼的戈壁灘上,凌厲的風常年盛行
它們揚起漫天的沙塵
這些大大小小的沙礫
如同一個個刷子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的打磨著高岸上的巖石
風蝕之後,巖石中軟弱的部分被帶走
形成各異的形狀
雅丹地貌就此形成
(註:雖然雅丹地貌各色各異,但總呈不對稱性,迎風面陡,背風面緩。從下圖可以看出,圖左上方的呈北東-南西走向的雅丹與盛行風向平行,雅丹多為條狀連續性好。而右下方的呈北西-南東走向的雅丹與盛行風向垂直,雅丹多為分散零落,不連續。)
雅丹地貌走向與盛行風向的關係
有趣的是,這種自然雕琢的結果
往往與人類社會產物有諸多相似
他們有的似桌、似飛簷、似雕塑、似寶塔
風在荒涼的戈壁創造出了另外一個世界
巖石為風所侵蝕
風也因巖石改變方向
進入雅丹地貌
人們常常聽到如同鬼哭狼嚎一般的風聲
加之以天然形成的各種地貌
於是雅丹便有了神秘的「魔鬼城」外號
(注意雅丹上的水平紋路為砂泥巖沉積時形成的平行與水平層理,垂直的裂縫應為巖石節理,表明構造作用在雅丹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僅在形成初期使得巖石抬升,亦在後期加劇了雅丹的風化剝蝕。)
西北雅丹風貌
雄偉壯麗的雅丹
莫高窟西北方約150公裡處
庫姆塔格沙漠的東端
甘肅敦煌雅丹
其東西長25公裡,南北寬13公裡
這裡是中國最雄偉的雅丹地貌
更新世發育的呈棕紅色的河湖相泥沙巖
在風蝕水磨的作用下
形成了千姿百態各式各樣的地貌
他們中有的
如城堡
敦煌雅丹地質公園城堡狀雅丹
如獅身人面
敦煌雅丹地質公園獅身人面雅丹
如萬艦出海
敦煌雅丹地質公園如萬艦出海般的雅丹地貌
如孔雀玉立
敦煌雅丹地質公園孔雀狀雅丹
詭異奇絕的雅丹
斯文赫定18世紀末在羅布泊探險時
當地仍湖泊密布
其進入亦需要乘船進入
而至近代因環境的變化
羅布泊地區的湖泊全部消失
羅布泊衛星圖
這片曾經生機勃勃的地方
似乎自被發現伊始就蒙蓋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曾經繁榮的小河河谷
美麗的樓蘭美女
繁榮的文明一夜之際消亡無蹤
從此沉睡千年
只留下荒涼戈壁與這林立的雅丹
羅布泊龍城雅丹
羅布泊雅丹景觀主要分布於三處
即孔雀河下遊龍城雅丹、樓蘭古城雅丹及白龍堆雅丹
龍城雅丹位於羅布泊北部
由於常年受到同一風向的侵蝕
巖石酷似「巨龍」形狀
羅布泊白龍堆雅丹
白龍堆雅丹位於羅布泊東北部
白龍堆的土臺以砂礫、石膏泥和鹽鹼等成分構成
顏色呈灰白色,有陽光時還會反射點點銀光,似鱗甲般
被古人將這片廣袤的雅丹群稱為 「 白龍 」
由此向西至新疆
雅丹則更添神秘感
新疆烏爾禾魔鬼城,又稱烏爾禾風城
常年狂風不斷
白堊系的湖相巖石被雕琢成奇形怪狀的模樣
新疆烏爾禾魔鬼城雅丹景色
遠望烏爾禾風城
如同一座巨大的城池
千年的風霜之下,他雖然已經沒落
但其中的亭臺樓閣、王榭宮殿
似乎還在訴說當年王朝的繁華
而每當風沙來襲
總是漫天黃沙、鬼哭狼嚎
周圍卻一片死寂,置身其中不禁心驚膽顫
另類雅丹
新疆吉木薩爾五彩城雅丹景色
在新疆北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東部的吉木薩爾
坐落著一座美麗的五彩雅丹
脫去了雅丹固有的顏色
在一片侏羅系煤層之上
繡出了一片「紅、橙、黃、綠、黑」的多彩世界
雅丹地貌多呈黃灰色
與其多在的戈壁沙漠自成一體
而五彩城雅丹
卻在煤層被剝蝕或燃燒後
留存下來了一片斑斕色彩
黃昏降臨,萬丈彩霞映襯下
五彩丹霞反射出五彩陽光似乎讓人似乎置身於童話世界一般
五彩雅丹可謂雅丹中的另類
但必為最美之雅丹
五彩城雅丹景色
然而雅丹總是處於荒涼的戈壁沙漠之中嗎?
自然的神奇就在於總是能把互不相干的東西聯繫到一起
蔚藍色的湖泊
成群的水鴨,翩躚起舞的天鵝
湖中一個個如同「鯨」狀的雅丹小島
青海柴達木盆地內,南八仙雅丹群
巖石在經歷數千萬年的風蝕之後
為雪山融水所圍
便形成了這種奇特卻又美麗的景觀
青海水上雅丹景色
除以上外在廣袤的西北大地上
還有許多尚未發現的雅丹景色
有的正在風蝕水磨之下形成雛形
有的已成暮年為沙漠包圍
總之
自然的塑造總在持續
我們驚嘆其的鬼斧神工
更重要的
放眼於廣袤、蕭瑟、荒涼的西北大地
每個人總會有屬於自己的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之感懷!
參考文獻:
[1] 楊更. 新疆雅丹地貌分布特徵淺析[J]. 四川地質學報, 2009, 29(S2):286-290.
[2] 牛清河, 屈建軍, 李孝澤,等. 雅丹地貌研究評述與展望[J]. 地球科學進展, 2011, 026(005):516-527.
[3] 王金. 敦煌.雅丹地貌[M].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5.
[4] 牛清河. 雅丹地貌形成發育過程研究——以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區為例[D]. 2011.
[5] 王帥, 哈斯. 風蝕地貌形態與過程研究進展[J]. 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2009(01):104-109.
原創圖鑑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