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松園別館」,只見眼前綠意盎然。園區內處處可見濃密參天的松樹,區內一片幽靜、空靈。「松園別館」草地寬闊佔地約五百餘坪,入口處的庭院有挺拔的黑松樹約50餘株,後方庭院除了戰時避難壕等建築外,也分布了許多老松。園內松木林立,幽雅恬靜,與館名「松園別館」相呼應。
「松園別館」位於花蓮美侖山右側,背山面海,為日據時代軍事建築物,當時的用途是用來作為軍事指揮中心與高級軍官的休憩所。地形上由於天然制高點的優勢,讓視野可直接遠眺北部濱海的美侖溪入海口,花蓮港及北太平洋的海景也都一覽無遺,因此當時的日軍會在此規劃建立花蓮最重要的軍事指揮中心。傳言中日本的神風特攻隊在出徵時會在此接受天皇賞賜的「御前酒」,為「松園別館」增添許多想像空間,目前「松園別館」是花蓮縣僅存最完整的日據時代軍事建築物。
2000年經花蓮縣政府整建後,編定為「歷史風貌特區」。歷經了半世紀的滄桑,在褪去沉重的軍事外衣後,松園重新整修後於2004年對外開放,由專業團隊打造專業的藝文展演空間,為朝向藝文跨領域合作機制之文化創意產業實驗園區而努力;松園自2008年起連年舉辦太平洋詩歌節,邀請余光中、楊牧、陳黎、陳克華等多位華語文壇重量級的老中青三代詩人與文學家齊聚太平洋岸,為松園注入豐沛的文化能量。
濃密的松林是松園最大的特色,日本人當年在整片臺地栽種約100多株的琉球松,其用意是遮掩及防風,百年來松樹們像綠色大傘般撐起,與蔚藍海岸和寧靜的天空形成浪漫風情。然而近年由於颱風、病蟲害與土質病變等威脅,保護園區如今僅存32棵老松樹,松園定期會有樹醫師前來看診,給予適當治療。
除了松樹之外,尚有許多原生植物蔓生整個園區,如:血桐、蕨類、芒草、榕屬植物等,其中以榕屬植物的纏勒現象最為特殊,各種大小雀榕穿過水泥牆,深入建築物內繼續蔓延;後院生態池的水生植物更是生趣盎然,而自然生態與歷史空間交織融合的特殊面貌,正是松園最獨特的美。
目前「松園別館」在一、二樓的室內藝術展示空間,不同時期皆會有不同的展覽。別館的後方還有一處涼亭供民眾休息納涼,讓民眾可在此感受前日本高級軍官相同的閒情逸緻,並且在入口旁的小建築內也經營著咖啡蛋糕店,讓來此遊覽的遊客除了可以沿著園區恣意走走、俯瞰花蓮市景與美侖溪口以外,也可以在此體驗花蓮的懶人悠閒。(人民網採訪團隊:羅華、肖紅、滕力、劉青、劉潔妍於臺灣報導)
旅遊信息:
電話:03-8348777
傳真:03-8344428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水源路26號
營業時間:9:00-18:00(農曆除夕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