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約旦、伊拉克、伊朗和沙特什麼關係,為什麼彼此不和

2020-12-12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近日,隨著美英法對敘利亞進行精準打擊,中東局勢再次牽動世人神經。作為敘利亞鄰國的約旦、伊拉克、伊朗和沙特等國家反應不一。伊朗對敘利亞進行了旗幟鮮明的支持,沙特站在了美國的一邊,而約旦則保持了沉默,黎巴嫩、土耳其等國家也紛紛表明態度。那麼敘利亞、約旦、沙特等幾國什麼關係?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說一下。

中東位於亞洲的西南部,是一個面積非常遼闊的區域,傳統意義上泛指西亞。這裡是人類古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歷史上曾出現了蘇美爾、阿卡德等多個強盛的帝國和文明。中世紀,中東主要受兩大勢力影響,一個是西部的拜佔庭(東羅馬),一個是西部的波斯(安息、薩珊),也就是現在的伊朗。兩個帝國為爭奪西亞霸權打了四百多年,雙方互有勝負,誰也沒有佔到多大便宜。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崛起,他們在穆罕默德和伊斯蘭教的感召下,進行了瘋狂的擴張,消滅了波斯,打敗了拜佔庭,建立了地跨歐亞非的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帝國之一,和大唐王朝東西並立。後來,阿拉伯帝國分裂,不過伊斯蘭教已經伴隨著阿拉伯人的擴張傳播到了歐亞非的很多地方。13世紀,蒙古人崛起,他們把勢力擴張到西亞,他們摧毀了沒落分裂的阿拉伯集團。蒙古人衰落後,突厥人取代蒙古人,成為西亞的霸主。突厥人中的奧斯曼部落統一了西亞大部分地區,建立了地跨歐亞非的強盛帝國。當時除了桀驁不馴的波斯幾乎中東所有國家和部落都臣服於奧斯曼帝國。由於奧斯曼帝國強行把中東各民族揉到一起,因此國內矛盾叢生,宗教、民族、政治等矛盾非常嚴重。

19世紀,奧斯曼帝國衰落,以英法俄為首的西方殖民國家不斷向中東滲透,他們一心想要肢解奧斯曼帝國。俄國人不斷向土耳其人發動進攻,吞併了外高加索和黑海等地。而英國則搶佔了賽普勒斯、科威特、阿拉伯半島南部(葉門和阿曼)、埃及、蘇丹等地,還和俄國在波斯劃分了勢力範圍。只有奧斯曼帝國和臣服於奧斯曼帝國的阿拉伯半島內陸的遊牧部落沒有完全掌控在歐洲列強的控制下。為了整垮奧斯曼帝國,英國大力扶持在中東擁有巨大影響力的阿拉伯貴族。阿拉伯半島有三大貴族,一個是漢志的哈希姆家族,另外兩個是內志的拉希德家族和沙特家族。其中,拉希德家族依附於奧斯曼帝國,拉希德家族在奧斯曼帝國的幫助下趕走了沙特家族,控制了整個內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斯曼帝國加入了同盟國。在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幫助下,奧斯曼帝國在中東向英國發動全面進攻。由於奧斯曼帝國攻勢強大,英國人為改變不利局面,大力扶植哈希姆家族,讓他們在阿拉伯世界發動起義,英國人承諾戰後幫助他們建立一個幅員遼闊的阿拉伯帝國。哈希姆家族得到英國的承諾後,很快在阿拉伯半島發動阿拉伯大起義,阿拉伯人起義迫使土耳其收縮兵力對付國內的叛亂。協約國軍隊趁機反攻,在阿拉伯人的幫助下,奧斯曼帝國被趕回了土耳其半島。哈希姆家族則趁機在阿拉伯半島西部建立漢志王國,在約旦建立約旦王國,在敘利亞建立敘利亞王國,哈希姆家族族長海珊的三個兒子分別充當三個國家的國王。但由於英國人不願意讓阿拉伯世界統一,所以和法國人合謀,把敘利亞給了法國人。法國人驅逐了敘利亞國王費薩爾,費薩爾沒辦法跑到了英國。英國人為補償費薩爾,就把他派到由英國託管的伊拉克當國王。

1924年,沙特家族佔領漢志,將哈希姆家族趕出阿拉伯半島,沙特家族統一了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約旦因此和沙特的關係一直不怎麼和睦。而1958年,伊拉克的哈希姆王室也在政變中被推翻,哈希姆家族僅剩下了約旦一家。約旦的哈希姆王室之所以統治比較穩固,一方面是約旦國小民弱,另一方面哈希姆家族和國民一樣,都屬於遜尼派,不像伊朗、敘利亞和伊拉克大部分國民屬於什葉派。正是因為宗教因素,所以伊朗和敘利亞走的非常近。此外,黎巴嫩也和兩國走的非常近,因為黎巴嫩就是從敘利亞分出來的。二戰時期,由於法國無力維持在敘利亞的統治,因此把敘利亞一分為二,分成黎巴嫩和敘利亞。敘利亞不承認黎巴嫩,並在1976年吞併了黎巴嫩,還扶植了真主黨。伊拉克作為什葉派佔主體的國家,情況比較特殊,屬於遜尼派統治佔人口多數的什葉派,所以雖然伊朗和伊拉克不是一個民族,但伊朗總想「解放」伊拉克,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就是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伊拉克、伊朗和沙特幾國的由來,也是幾國關係錯綜複雜的根源。

二戰後,由於美蘇插手中東事務,沙特、黎巴嫩、伊朗和伊拉克成為了美國的跟班,敘利亞則站到了蘇聯的一邊。1958年,伊拉克革命後轉投蘇聯懷抱。而伊朗在1979年革命後也和美國劃清了界限,成為了鐵桿的反美國家。蘇聯解體後,面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威脅,敘利亞、黎巴嫩、伊朗三個什葉派反美國家綁到了一起。伊拉克則因為入侵科威特,被美國打垮了。現在不服的只有敘利亞和伊朗,伊朗是中東大國不好對付,所以美國只能從敘利亞下手。敘利亞後面有伊朗和俄羅斯支持,美國策動的反政府軍打不過敘利亞政府,所以只能親自動手,聯合英法等盟友收拾敘利亞。敘利亞雖然不大,但形勢複雜,美國打擊敘利亞的霸道行動無疑讓中東局勢更加複雜。美國打著維護世界和平的幌子,在敘利亞興風作浪,這就是美國自詡的「世界警察」。

參考資料:《美國史》、《東方·劍橋世界歷史文庫》、《全球通史》

相關焦點

  • 敘利亞、約旦、伊拉克、伊朗和沙特什麼關係,為什麼彼此不和
    文/寂寞的紅酒近日,隨著美英法對敘利亞進行精準打擊,中東局勢再次牽動世人神經。作為敘利亞鄰國的約旦、伊拉克、伊朗和沙特等國家反應不一。伊朗對敘利亞進行了旗幟鮮明的支持,沙特站在了美國的一邊,而約旦則保持了沉默,黎巴嫩、土耳其等國家也紛紛表明態度。那麼敘利亞、約旦、沙特等幾國什麼關係?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說一下。中東位於亞洲的西南部,是一個面積非常遼闊的區域,傳統意義上泛指西亞。這裡是人類古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歷史上曾出現了蘇美爾、阿卡德等多個強盛的帝國和文明。
  • 約旦和伊拉克什麼關係,1958年兩國為什麼要合併
    文/寂寞的紅酒約旦和伊拉克是中東地區的兩個國家,是中東地區兩個比較有影響力的國家。兩國山水相連,唇齒相依,歷史上,兩國關係一直不錯。1958年兩國甚至進行了合併,成為了一個國家。那麼兩國什麼關係,1958年為什麼要合併?
  • 敘利亞屬於中東,為何中東的沙特、以色列、土耳其,都跟它過不去
    提起中東國家,那可是非常華麗的一系列國家,什麼沙特、伊朗、土耳其,包括約旦、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葉門、阿曼……總之,細數數不到二十個國家也差不多了。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些中東國家,似乎有些散,他們之間的和睦程度不夠,比如說敘利亞,就一直在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 約旦海岸線26公裡,一部分從沙特交換來,代價有多大?
    如果看比例尺小的地圖,這兩個國家是基本沒有海岸線的,這就是伊拉克與約旦。更有意思的是,伊拉克和約旦還是鄰國。伊拉克夾在土耳其、敘利亞、約旦、沙特、科威特、伊朗之間,像一個瓶口朝向東南的大肚瓶子。伊拉克的「瓶口」非常狹窄,被伊朗和科威特「擠兌」的只有60公里海岸線。更讓伊拉克鬱悶的是這60公里海岸線,還被科威特的布比延島擠得無法修建一座像樣的港口。
  • 敘利亞屬於中東,為何中東的沙特、以色列、土耳其,都跟它過不去
    提起中東國家,那可是非常華麗的一系列國家,什麼沙特、伊朗、土耳其,包括約旦、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葉門、阿曼……總之,細數數不到二十個國家也差不多了。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些中東國家,似乎有些散,他們之間的和睦程度不夠,比如說敘利亞,就一直在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 佟文立:為什麼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短短一周時間內,石油價格上漲、伊朗出兵、庫德自治等問題全部浮出臺面,關於中東地區國家版圖將重新構造的預測也公開出現。但在西方學術界,這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連俄羅斯智庫也預測過伊拉克最可能的前景是一分為三,而這一切都可以從中東地區的歷史脈落中找到淵源。
  • 為何美國不反對沙特的君主專制,卻盯著敘利亞、伊拉克等共和國?
    去年10月沙特 異見記者卡舒吉在該國駐土耳其領事館內慘遭殺害,並被截肢,屍骨至今下落不明。西方社會紛紛表示譴責,歐洲各國更是直接宣布暫停對沙武器出口,然而作為西方世界的領袖的美國卻並沒有什麼太大反應,甚至沒有對沙特王室進行譴責。
  • 約旦海岸線26公裡,12公裡是從沙特換來的,代價是什麼?
    如果看比例尺小的地圖,這兩個國家是基本沒有海岸線的,這就是伊拉克與約旦。更有意思的是,伊拉克和約旦還是鄰國。伊拉克夾在土耳其、敘利亞、約旦、沙特、科威特、伊朗之間,像一個瓶口朝向東南的大肚瓶子。伊拉克的「瓶口」非常狹窄,被伊朗和科威特「擠兌」的只有60公里海岸線。更讓伊拉克鬱悶的是這60公里海岸線,還被科威特的布比延島擠得無法修建一座像樣的港口。
  • 為什麼伊朗閉口不談蘇萊曼尼為什麼要去伊拉克?
    蘇萊馬尼在抵達伊拉克之前先是在敘利亞待了一些時間,然後他乘坐客機於3號凌晨抵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在此次前往伊拉克的過程當中,蘇萊馬尼對於自己的行程是高度保密的,選擇在凌晨進入伊拉克,這也是為了避開外界的視線。
  • 敘利亞周邊鄰國,對巴沙爾政權的態度,體現中東國家關係的複雜
    自敘利亞爆發內戰後,巴沙爾政權在國際社會中的遭遇,讓世人明白什麼叫世態炎涼。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樣,充滿著複雜的態度。美國、歐盟和奧拉伯國家聯盟等國家和組織都希望巴沙爾政權垮臺,而 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家則希望敘利亞保持穩定。
  • 佟文立:為什麼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短短一周時間內,石油價格上漲、伊朗出兵、庫德自治等問題全部浮出臺面,關於中東地區國家版圖將重新構造的預測也公開出現。但在西方學術界,這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連俄羅斯智庫也預測過伊拉克最可能的前景是一分為三,而這一切都可以從中東地區的歷史脈落中找到淵源。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美國與伊朗當然是宿敵,這幾十年一直這樣。在很多人印象中,沙特和伊朗有著相似的標籤:兩國都是政教合一國家,國內宗教氛圍濃厚;都是石油大國,靠石油就能很土豪。但為什麼沙特和伊朗不共戴天,沙特卻是美國的小弟?有人說,中東就是「三個國家一臺戲」。美、伊、沙三國上演的可是連續劇,一播出就是好幾十年。
  • 同在中東的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但為什麼沙特和伊朗不共戴天,沙特卻是美國的小弟?有人說,中東就是「三個國家一臺戲」。美、伊、沙三國上演的可是連續劇,一播出就是好幾十年。這齣戲中,三國有過哪些恩怨情仇?如今殺來殺去的敵國有過哪些曾經的「好兄弟」情誼?
  • 約旦海岸線26公裡,一部分從沙特交換來,代價有多大?
    如果看比例尺小的地圖,這兩個國家是基本沒有海岸線的,這就是伊拉克與約旦。更有意思的是,伊拉克和約旦還是鄰國。伊拉克夾在土耳其、敘利亞、約旦、沙特、科威特、伊朗之間,像一個瓶口朝向東南的大肚瓶子。伊拉克的「瓶口」非常狹窄,被伊朗和科威特「擠兌」的只有60公里海岸線。更讓伊拉克鬱悶的是這60公里海岸線,還被科威特的布比延島擠得無法修建一座像樣的港口。
  • 同為阿拉伯國家,沙特為何敵視敘利亞
    1980年代初出版的一本供敘利亞學校使用的教科書中,「敘利亞國土」一詞成了一個歷史地理概念,根據這本教科書,敘利亞的國土在戰後被劃分為4個「小國」,即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和巴勒斯坦,其中,「巴勒斯坦不僅是阿拉伯故土的一部分,而且是南敘利亞的主要組成部分」,敘利亞和約旦是「一個人民、一片土地」,敘利亞和黎巴嫩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
  • 為什麼伊朗閉口不談蘇萊曼尼為什麼要去伊拉克?
    蘇萊馬尼在抵達伊拉克之前先是在敘利亞待了一些時間,然後他乘坐客機於3號凌晨抵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在此次前往伊拉克的過程當中,蘇萊馬尼對於自己的行程是高度保密的,選擇在凌晨進入伊拉克,這也是為了避開外界的視線。
  • 體壇:敘利亞國家隊確認9月將與伊朗、伊拉克進行熱身賽
    虎撲7月7日訊 據《體壇周報》報導,敘利亞足協官方宣布,敘利亞國家隊確認將於9月份與伊朗、伊拉克進行熱身賽。相關報導稱,作為中國男足在世界盃預選賽40強賽小組賽中最強勁的對手,敘利亞足協卻正式宣布:9月將利用國際足聯原先擬定的國家隊比賽窗口安排兩場熱身賽,分別將做客伊朗和伊拉克,與這兩國國家隊各進行一場熱身賽。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美國與伊朗當然是宿敵,這幾十年一直這樣。在很多人印象中,沙特和伊朗有著相似的標籤:兩國都是政教合一國家,國內宗教氛圍濃厚;都是石油大國,靠石油就能很土豪。但為什麼沙特和伊朗不共戴天,沙特卻是美國的小弟?有人說,中東就是「三個國家一臺戲」。美、伊、沙三國上演的可是連續劇,一播出就是好幾十年。
  • 沙特與卡達握手言和 伊朗脖子上的繩套又被美國收緊一些
    從伊朗的角度來看,沙特與卡達的和解顯然不是什麼好消息,兩者之間過去的矛盾為伊朗提供了外交施展的空間,而雙方一旦握手言和,這兩個同為美國盟友的國家會如何對待自己就不太好說了。沙特與卡達有什麼矛盾?沙特在這一輪顏色革命之中感受到了強烈地威脅,尤其是巴林的王權險些被顛覆以及埃及政權的丟失讓沙特怒不可遏,這一次卡達再一次選擇了讓步驅逐了國內的穆斯林兄弟會成員才算了結。但卡達仍然沒有停止自身影響力的擴張,卡達積極地參與到了敘利亞、葉門和利比亞的內戰當中,與沙特支持的一派唱反調。
  • 約旦在敘利亞戰爭中,具有什麼樣的立場和作用?看完後明白了!
    約旦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它是一個小國,西面緊靠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東面與伊拉克接近,北方是敘利亞,而南方則是沙特王國。處於伊拉克,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三大熱點地區的中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雖然約旦是個小國,人口不多,也沒有許多中東國家擁有的石油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