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旅遊時代下,單純依靠多年來慣性思維下積累的固有模式漸漸失效,夜間項目也不再是簡單把燈光、音響或者舞美手段堆在一起。如何通過新奇特別的方式賦予夜遊體驗生命力,文旅項目如何結合傳統文化的創新和轉化,創作出讓遊客喜歡的夜遊產品?
5000㎡戶外花園煥發東方奇幻色彩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新媒體演藝創新研究所所長王之綱團隊與橫琴創新方達成一致共識,攜手探索以文化為本,將餐飲、娛樂、住宿、零售、文化、藝術等不同表現業態的產品進一步整合,打造全方位行浸式互動體驗新樂趣。
這一次,他帶領的團隊將在橫琴創新方戶外花園空間裡,打造一項集奇幻互動、功夫、美食與夜間遊樂為一體的大型行浸式互動光影體驗——「奇幻功夫夜」。王之綱和他的團隊經過一系列數字新媒體技術的打造,將煥發5000平方米的戶外中庭花園生機,一道道由功夫動物與遊客共同製作完成的美食奇幻旅程即將從這裡出發。
在「奇幻功夫夜」項目位於在珠海橫琴創新方5000平方米中心花園內,每天將為遊客開啟 14小時超長遊覽模式,白天的中庭花園利用古代中國的勾欄瓦肆結構與沉睡的功夫動物綠雕,以解構與重組的方式打造了帶有東方奇幻色彩的後現代場景。夜晚的花園則被魔法賦予魔幻現實主義意境,從睡夢中甦醒的功夫動物邀請遊客共同參與一場關於功夫與美食的冒險旅程。
奇幻功夫夜共設置:奇琴幻境、手環集市、功夫村落、日暮炊屋、石頭物語、流溪澗口、千重門、雲霧山谷、投壺神殿、滿月門等十餘個體驗區域,並藉由動態光影互動裝置、全息投影、體感遊戲、全景音樂等各種表現手段,打造了一條以中國功夫與中華美食為主線的故事軸線,演繹出橫琴島獨有的奇幻風景。
展現橫琴之美
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精神
「奇幻功夫夜」故事背景設計以橫琴島為起源,構築了一段發生在橫琴島上關於功夫與美食的奇幻冒險之旅。相傳橫琴島存在一個「奇幻空間」,其中央佇立著一座「五指山」,山下的功夫村落「五指村」中生活著一群熱愛美食的「功夫動物」。故事中「五指山」設計靈感則源自橫琴創新方一期建築外觀如同「五指山」造型,而橫琴島內的「天沐河」則養育著這一群功夫動物。
故事世界觀中把建築比喻成山峰,遊客則化身角色為五指山的村民,在故事中,動物們團結協作,與自然和諧共處。同時,也通過故事敘述將橫琴島塑造成為祥瑞的福地。項目故事通過地理建築與文化傳統元素的結合,為來到橫琴體驗項目於的遊客帶來更深的代入感,增添身臨其境的感覺。
角色互動體驗理解如何表達「愛」
對於「奇幻功夫夜」中的角色的打造,王之綱及團隊運用了大量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所有的角色形象取材自山海經、五禽戲、十二生肖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其中,兔子、猴子為十二生肖文化的代表,而老虎、鶴鳥則是華佗五禽戲的典型動作範式,集中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此外,饕餮來源於《山海經》,為「奇幻功夫夜」項目引入了典型的神話要素,並以可愛的形象對饕餮原有的貪婪形象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顛覆。
除了為項目的角色設定注入了情感,「奇幻功夫夜」在項目布局設計上,也運用了戲劇舞臺的方法。將室內場景室外化,在創新方室內商場中營造了擁有神話屬性的樹木,從天而降的飛流瀑布等;同時將室外場景室內化,在中庭室外廣場中營造了日暮炊屋、投壺神殿等室內場景。
「運用動物角色的同時,我們還做了一些綠雕。這些綠雕在白天可供遊客觀賞合影,而夜間他們又煥發出新的一層炫彩效果。」日和夜都具有不同的屬性,能讓遊客獲得不同的旅遊體驗。
創新光影互動體驗點亮文化旅遊「夜經濟」
橫琴被國家定位為「國際休閒旅遊島」,肩負助力澳門產業轉型升級的任務,任重道遠。然而縱觀目前橫琴島上,夜間遊樂項目資源卻相對匱乏,夜間體驗項目相對沉寂。大型行浸式光影互動體驗項目「奇幻功夫夜」的推出不僅在新媒體技術與文化啟迪上帶給遊客新的體驗,也是創新方助力橫琴推動夜間旅遊經濟發展的一次創新性探索。
王之綱指出,「奇幻功夫夜」項目日後將有效地發揮「粘合劑」的作用,豐富的夜遊體驗能讓遊客願意花更長的時間留在橫琴。
一項成功的夜遊項目,不是單一元素的存在,它是跟豐富的、多層次的商業業態的結合。王之綱說,夜遊項目提供亮點,提供價值體驗,提供傳播點,提供能讓遊客所形成的心理滿足感,「這些是夜遊核心的文化產品,但同時它也需要很豐富的層次的消費體驗配套提供支持。」
創新方是一站式文旅綜合體,在這種氛圍中,王之綱打了個比喻:「奇幻功夫夜」項目的推出將成為一道「粘合劑」,直接聯動創新方旗下其他項目,打造出一個更完整、更豐富的現代大型商業旅遊綜合體。裡面集體驗,超長續時,極致享受於一身。
王之綱介紹,「奇幻功夫夜」項目將分為一期和二期進行開發。一期項目將自今年春節除夕夜(2月11日)起和廣大遊客見面。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陳治家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陳治家 通訊員:陳婕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