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空調「內外循環·出風檔位」的四季標準詳解

2020-12-18 汽車科學島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內容概述:

內外循環淨化系統溫度溼度與循環模式的關係安全駕駛與循環模式的關係汽車空調應當使用外循環還是內循環?這是個存在普遍錯誤理解的問題。一般認為外循環是吸入外部的空氣,控制質量可能會比較差;而內循環是「過濾淨化」車輛內部的空氣,空氣標準就像是給汽車「戴上口罩」。

然而真實情況可能與想像的完全不同,大部分車輛的內循環其實是不經過空氣濾清器(濾芯)的;因為默認的是車內空氣品質會比較好,也就是無需經過過濾。所以鼓風機只是將空氣在車內吹動到規則循環,經過蒸發箱製冷或者暖風水箱制熱即可,這種模式並不理想但在夏季確實會比較節油。

原因為外部空氣的溫度比較高,高溫空氣吹過蒸發器時會很大程度的造成蒸發器升溫;而製冷的原理是通過製冷劑(四氟乙烷)的形態轉化吸熱蒸發器熱能使其降溫,快速的被升溫就要加速循環的強度。說白了就是壓縮機始終要以高功率運行而損耗發動機的扭矩,動力減弱後只能通過拉升轉速補償動力,這就會比較費油了。

然而車內空氣經過冷卻後的升溫速度會很慢,相對低溫的空氣不需要很大程度的降溫,對於壓縮機的功率要求也就不高了。所有使用自動空調系統的汽車(可變排量壓縮機),中短途代步時可以以內循環為主,而長度駕駛還是建議用外循環。

【外循環】是從車外抽入空氣,經過蒸發器或暖風水箱調整溫度後送入車內;理論上只要是合格的汽車都應該為外循環加入「空氣濾清器」,因為外部空氣中含有的雜質會比較多,比如懸浮顆粒物(PM2.5)與灰塵。

所以外循環總是會經過過濾的,進風口往往在前檔車窗下沿的塑料飾板位置,有些車輛要打開發動機蓋才能看到進風口,濾清器一般都在這一位置。不過也有些汽車的濾清器是從副駕駛的手套箱位置更換,不同的設計取決於車型或設計習慣。

綜上所述,外循環模式其實會更加的純淨,經過淨化後的空氣遠比車內渾濁的空氣體驗更好;至於對油耗的影響不再贅述了,不過需要了解的是只有使用冷空調時,外循環才會增加耗油量哦。

汽車暖風空調的加熱原理是「廢熱利用」,指通過正常駕車時必然會加溫的防凍冷卻液,以其100℃左右的高溫把水箱加大到相當的標準。此時打開暖風不論溫度調整到多少度,防凍液與水箱的溫度都不會快速的被降低;所以即使用外循環模式制暖,車內的空氣同樣會快速升溫且能夠淨化車內空氣。

01重要知識點-A

關於不同季節使用的內外循環的問題應當有答案了,只是還不夠清晰。夏季使用使用內循環時,應該使用的出口風模式為「上部往上吹」,因為低溫空氣的溼度很大!

外部空氣的溫度越高承載水分子的能力就越強,說白了就是高溫空氣溼度高(暖溼概念);熱空氣進入蒸發箱後會與低溫蒸發器接觸,水蒸氣遇冷會凝結尾液態水,家用空調的小水管就是為排掉這些「冷凝水」。汽車的蒸發箱也是有下水口的,所以怠速停車時才會看到底盤有水流出。

重點:夏季駕車的冷風溼度很高,密度則會大於車內的空氣;所以冷風一定是會下沉的,那麼把出口風調整到底部當然製冷效果會變得比較差,但是直接吹向面部或上半身也容易感冒。只有調整到前排出風,並且將扇葉往上反轉才會有良好的感受。

能不能調整到吹前檔車窗呢?夏季並不適合用這個出風檔,因為低溫空氣會快速的為前車窗降溫;溫度過低後會造成車外空氣的水蒸氣凝結到車窗上,外部是會出現水霧的,這就是夏季用車的空調注意事項。

【暖風空調】在冷啟動後的加熱階段中,因防凍冷卻液的溫度還不是很高,此時用外循環會出現升溫速度較慢的問題;所以行駛熱車階段要用內循環,待溫度達到理想標準後再切換到外循環。

出風口應當選擇「前檔和腳部」出風檔,原因在於暖風的密度是很小的;首先外部低溫空氣的溼度就會很低,北方城市所謂的「乾冷」也是這個道理;其次空氣經過高溫的暖風水箱後,水蒸氣會被烘乾。所以進入車內的空氣很乾燥,比車內溼度較高的空氣相比更輕;那麼出風口如果用夏季標準的話,腿部是很難感受到溫暖的;調整到腳部出風會隨著暖氣流的上升,實現車內整體的溫暖。

兼顧前檔出風的原因是防止車窗起霧,車內的空氣溼度會因呼吸而出現大量水蒸氣,在冬季駕車時感覺乾燥主要是暖風迎面直吹,如果正確調整風擋不僅不會感覺乾燥,甚至還會絕對車內有些「黏乎乎」。

此時車內空氣流動到前檔就有可能凝結出水珠,因為前檔會持續的受外部低溫氣流的影響而降溫;即使前檔是雙層夾膠玻璃也不例外,這就成為了汽車製冷系統中的「天然蒸發器」。所以為方式出現冷凝水(霧)則要就兼顧前檔出風,暖氣流會加熱前檔降低凝結水的能力,同時還能夠通過氣流烘乾似車窗。

02重要知識點-B

短途駕駛·內循環長途駕駛·外循環內循環是不宜長時間使用的,因為會相當程度的隔絕內外空氣的交換。而呼出的氣體比吸入的氣體組成會有很大變化,其中二氧化碳(CO2)會有133倍的增長,水蒸氣也會增長很多倍。溼度與車窗凝結水的話題不再贅述了,重點聊一聊CO2。

CO2本身是沒有任何毒性的分子,不過在空氣中的濃度越高,就會造成吸入空氣中O2(氧氣)濃度的下降。說白了就是此長彼消的關係,即使車內的氧分子含量仍舊很多,因為呼出氣體的O2比例仍為16%,常壓空氣標準為21%,呼吸的耗氧量是不大的。但CO2-133倍的增長基本等於吸入空氣O2的同比例下降,如果長時間使用內循環則會出現缺氧的問題。

(疲勞駕駛除時間過長等主觀因素以外,短至數小時的駕駛大都因為缺氧才會感覺乏力)

關於汽車空調內外循環的話題就聊到這裡,最後再普及一個「氣味」的問題。夏季使用空調時會讓蒸發箱和管路變得非常潮溼,因為有冷凝水的存在;而潮溼的環境很容易滋生黴菌,這黴菌孢子腐爛後就會出現異味,氣味是使用內外循環都改變不了的。

但是在夏季時只有沒啟動發動機之前打開風機才會嗅到黴味,啟動後隨著冷風的出現就會消失,冬季使用暖風也會比較明顯,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高溫會讓分子運動更加活躍,所以暖空氣會讓氣味更加明顯,低溫空氣會讓分子活力降低,氣味也就不會很突出了——比如冬季的衛生間是不是比夏季氣味好一些,尤其是上世紀比較多見的旱廁更有這種現象。

處理異味的方式很簡單:將空調調整到最高溫度,風量打開到最大;之後打開車門車窗,通過暖風可以清理掉黴菌,這是成本最低且很有效的方式,就聊這些了。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汽車空調內外循環不會用,我只開空調Auto費油嗎?
    對於剛買人生第一輛車的新車主來說,可能對車上的所有按鍵功能不是都了解,有的功能甚至開到報廢換車都不一定去用,但像有些我們常用的功能比如汽車空調的內外循環的使用,新車主們平時開空調時估計都是直接打開Auto什麼內外循環都忽略不管了,告訴新手司機們這樣開空調是比較費油的,那我們平時到底要怎麼使用空調才能更省油呢
  • 內外循環怎麼用 教您正確使用汽車空調
    種種數據可見汽車空調的重要作用,如何正確使用內外循環、空氣淨潔機是否有用、如何避免汽車尾氣中毒等等一系列問題需要去了解。這次,編輯將會在空調系統原理上為大家拆分講解。  在文章開篇處,我們要先簡單介紹關於空調的製冷過程以及內外循環的氣流走向,因為在熟悉完這些原理後有些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 【平涼吉通】如何正確使用空調內外循環功能
    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車友們在行車過程中,沒有正確使用內外循環引起的。在城裡行車遇到擁堵的情形時,車內會充滿尾氣味,這就是由於使用外循環造成的。內循環—阻隔汙濁氣體內循環狀態是關閉了車內外的氣流通道,不開風機就沒有氣流循環,開風機時吸入的氣流也僅來自車內,形成車輛內部的氣流循環。
  • 『電動「祺」觀』夏季開空調太耗電?原來電動車空調是這樣製冷的!
    ■ 電動車空調製冷原理電動汽車的「製冷系統」與傳統汽車在大思路上沒有質的區別,只是在實現製冷的方式上產生了不同,準確地說,電動汽車的製冷手段更加豐富,我列舉3個目前比較主流的電動汽車製冷方式——「電動壓縮機製冷」、「餘熱製冷」和「熱電製冷」。
  • 如何正確的使用汽車的內外循環?不開空調也要記得開啟!
    汽車空調有內循環和外循環,但是到底什麼時候使用外循環,什麼時候使用內循環呢?對於內循環和外循環的使用,有些駕駛員朋友是沒有搞清楚的。其實,總結起來很簡單,就是空氣品質比較好的時候使用外循環,空氣品質比較差的時候使用內循環,平時沒有使用空調也應該將空調調整為外循環。
  • 車子關掉空調,開啟外循環,為什麼還會有熱風吹出?
    前幾天小途開車回家的時候,車內空調為關閉狀態,汽車開到外循環,仍有熱風吹出,小途很是不解。回到家中便查驗了許多資料,在這裡為同樣有這個問題的大家簡單的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工作原理最後來說說原理問題,空調系統分為自動空調和手動空調,先說自動空調!內外循環是用電機拉動通風道內的隔板,而手動空調則是用到拉線通過物理方法拉動隔板。
  • 教你正確使用空調內外循環,老司機都要認真聽
    據報導稱,前不久某情侶在車內開空調睡覺,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望大家以此事件引以為戒。很多車友關於車子開內循環還是外循環有點蒙圈,如果使用的不科學的話效果往往是相反的,甚至許多老司機都會中招,那麼空調的內外循環有什麼不一樣呢,什麼時候該開哪個?
  • 空調內外循環,通過亮燈來分辨!循環用好,省油安康!
    空調系統的內外循環按鍵,一般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內外循環按鈕不在一個按鍵上,分別控制內外循環狀態,燈處於亮起狀態,代表該功能模式正在工作。第二種為內外循環功能在一個按鍵上,在空調控制面板上有一個小汽車的形狀內部有一個循環的箭頭,這就是內循環開關,也是內外循環的切換卡關。當指示燈亮起狀態下時處於內循環狀態。指示燈不亮時處於外循環狀態。空調內循環模式的作用為防止車外空氣進入車內。
  • 汽車百科知識「空調系統」:壓縮機功率與動力,增加油耗的原理
    知識點:汽車空調與家用空調的「製冷系統」原理相同,均利用壓縮機驅動製冷劑以「蒸發吸熱」的原理實現降溫。汽車空調壓縮機的功率一般在3kw左右,功率折算為馬力只需要「×1.36」即可。也就是說壓縮機的馬力一般為4PS上下,這對於汽車而言並不會達到影響正常行駛的程度。
  • 汽車空調怎麼調整能夠省油呢?
    摘要:汽車空調壓縮機類別,測試類別方式,節油控制模式,冬夏合理的檔位。如何使用汽車空調系統節油?解析這一問題首先要對空調製熱製冷的原因有所了解,其次要對壓縮機類型進行測試才可以找到正確答案。01定頻&變頻汽車空調同樣可分為「定與變」,普通手動控制的空調系統多為【定排量壓縮機】,這種機器的特點只要打開就會按照固定功率運行
  • 以家用空調為基礎:解析汽車空調「冷暖原理」-冬季不需要開A/C
    內容概述:A/C開關的功能,暖風空調的「水暖原理」。汽車空調系統比較古怪,其製冷原理與家用空調相同,制熱原理卻完全不同。而且使用家用空調只需要按照遙控器的按鍵說明切換冷暖模式,但是汽車空調面板卻沒有這些按鍵,那麼如何切換呢?「A/C」開關是打開製冷模式的按鍵,功能是連接空調壓縮機電路,打開(按鍵燈亮)後壓縮機通電。此時壓縮機內部結構的電磁離合器與壓縮機帶輪吸合,帶輪由發動機曲軸帶動運轉,從而實現吸合後壓縮機獲得動力而驅動製冷劑流動。這是空調製冷的結構與原理,參考下圖。
  • 燈亮是內循環還是外循環?汽車空調這兩個按鍵,你真的會用?
    汽車空調都有內外循環,就是為了讓我們在開車過程中能保持車內空氣的流通,然而很多新手車主都傻傻分不清內外循環。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一般來說,我們車子都有明顯的內外循環兩個按鍵,只要摁亮它,就能打開相應的循環模式。
  • 油耗與汽車空調暖風的關係,冬季油耗為什麼會升高?
    汽車開空調會升高油耗似乎是普遍認知,但是會升高油耗的只是「冷空調系統」。原因為製冷需要發動機帶動壓縮機運轉,通過壓縮製冷劑在管路內流動,以「氣態·液態·氣態」的三次形態轉變(蒸發吸熱原理)降低蒸發器溫度,之後通過冷鼓風機將熱空氣吹過蒸發器降溫後送入車內即為冷風。
  • 燈亮是內循環還是外循環?汽車空調這兩個按鍵,你真的會用嗎?
    汽車空調有內外循環。為了在駕駛過程中維持車內空氣流通,然而很多新手車主卻都傻傻分不清內外循環。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內外循環模式按鈕的使用方法。一般來說,我們的車有兩個明顯的內外循環按鈕,只要按一下它,就可以打開相應的循環模式。
  • 冬季啟動車輛,如何使用內外循環?用錯油耗高一半
    到了冬天,我國大部分城市的氣溫都越來越低,很多車主冷車啟動車輛的時候都比較糾結,啟動車輛後到底該怎麼使用空調呢?冷車啟動時使用空調有一定的技巧,如果車主用錯了空調或者是開錯了內外循環,只會導致油耗越來越高。
  • 汽車空調不製冷的原因,汽車空調保養方法
    汽車空調工作原理汽車空調製冷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貯液乾燥器、膨脹閥、蒸發器和鼓風機等組成。各部件之間採用銅管(或鋁管)和高壓橡膠管連接成一個密閉系統。製冷系統工作時,製冷劑以不同的狀態在這個密閉系統內循環流動,每個循環有四個基本過程:1、壓縮過程壓縮機吸入蒸發器出口處的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體,把它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排出壓縮機。
  • 汽車空調工作原理詳解
    汽車空調工作原理汽車空調是汽車上的一種裝置,它可以對我們的車廂內空氣進行製冷、制熱、換氣和空氣淨化等,由於汽車是一個比較密閉的空間,所以長時間空氣的不流暢會讓我們產生疲勞感,這樣對於駕駛員來講也是一個困擾,不能很好的開車,嚴重的還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現在空調裝置都已經成為了衡量汽車功能是否齊全的標誌之一。
  • 汽車空調各按鍵都有什麼用?趕緊記下來吧!
    空調在炎熱的南方地區可以說是一大續命神器了,不僅是家庭必備,同時也是汽車最基本的一個配置了,那麼關於汽車空調的各種按鍵,你真的全都知道有什麼作用嗎?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首先現在車上的空調有自動空調和手動空調兩種形式,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查看空調控制區域有無"AUTO"鍵,有即為自動空調,否則就是手動空調。
  • 汽車變速箱換油:「重力法&循環法」哪種更好?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不過真正體現重要性的是變速箱的總成更換成本太高,動輒數萬元的開支讓用戶不得不投入很大的精力與費用去養護它;其中「循環換油法」就是這種心態催生的產物,但是真的有意義嗎?所謂「重力換油」指擰掉變速箱的放油螺絲,依靠引力將油液從總成內吸出。很多人認為重力換油吸不乾淨,因為箱體內的結構非常複雜,尤其是電磁閥位置的複雜結構可能會殘留機油。然而機油是液態不是固態,十分鐘放不乾淨就多放一會唄;而且更換濾清器時就能夠有效地將殘留油液放空了,在拆卸油底殼時更是能把吸附磁鐵上的金屬屑清理乾淨。
  • 汽車「冬季除霧」知識共享:四塊車窗有兩種方式
    正確方式:想要有效並且長時間的除霧,爭取的選項應當是「暖風+前檔腳部出風」;因為從管路中出吹的暖風是乾燥的,外部低溫空氣含有的水分,會被上百攝氏度的暖風水箱烘乾。那麼這些暖風持續在前檔內側則會形成「風牆」,溼度高的車內暖空氣就無法與前檔有效接觸,同時暖風也可以及時烘乾前檔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