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真是被冤死的嗎?趙構退位時的一句話,道破不得不殺他的原因

2020-12-15 溫故淮史

歷史流傳的故事都有著獨特的韻味,細細品來能夠感受到別致的美感。很多故事都是家喻戶曉的存在,憑藉廣泛的傳播度而被大家知曉。比如說起「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就是如此,嶽飛一腔熱血為國家安危,卻沒想到落得這樣的下場,這樣的結果也讓不少人傷心難過。要說嶽飛去世非常難過的,趙構是擁有姓名的。

1103年嶽飛出生,到1142年去世,在嶽飛39年的人生中,保家護國可以說是嶽飛一直不斷努力的事情。嶽飛是趙構的有力部下,對於趙構來說嶽飛也是很重要的。在紹興七年(1137年)二月,嶽飛奉詔入朝,覲見高宗趙構。

1137年9月至10月期間有諜報稱金國即將放歸趙諶,嶽飛非常擔心便向趙構提議立養子趙瑗(即後來的宋孝宗)為皇儲。這樣的提議在趙構看來很是不贊同,並為此斥責嶽飛。這一段故事據後來學者分析為兩者矛盾加深的原因之一。

雖然後來嶽飛由於帶兵有功,計謀得當不僅將農民起義得以鎮壓,也收復了一些失地。這樣的舉動使得趙構對於嶽飛也越來越看重。只不過嶽飛希望將所有的失地都得以收復,所以對於金國的進攻是希望可以直擊要害的。但趙構的想法相對來說更加保守迂迴,對於嶽飛這樣的行為認為還是太過冒險。因為嶽飛不贊同趙構的想法,領導者多疑,這在趙構心裡也埋下了疑心。

嶽飛由於軍功越來越大,並且對於兵權的掌控權利也越來越大,這在趙構看來也日益成為了一種威脅。回顧秦檜陷害嶽飛這段故事,為什麼秦檜可以成功完成陷害,其實也是巧妙的抓住宋高宗的疑心,才使得嶽飛被陷害。在事情發展的後來宋高宗召想要召回嶽飛時發現嶽飛不回來發出十幾道令牌,可惜最後嶽飛也沒有出現了。

嶽飛慘死風波亭在現在看來都是非常可惜的。不過當時的戰事嚴峻,南宋面臨的處境不是只靠嶽飛一人就可以力纜狂瀾的。北方連年在發生戰事,民不聊生壓迫嚴重,沒有足夠的糧草軍餉只能夠通過壓榨南方農民勞作來作為後勤補給。

對於趙構來說國情如此艱難,一味打仗是沒有好處的,而且會讓處境越來越糟糕。只能求和上供金國了。嶽飛最後的下場後世都把錯誤怪罪於秦檜。秦檜固然可恨,但事件的發生是雙方的共同作用,嶽飛自己也有一定的原因的。

他與宋高宗之間的矛盾是由於趙構疑心過重而逐漸加深的,嶽飛在此之中的很多表現也有太過莽撞的因素在其中。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趙構傳位於太子趙昚,在彌留之際留下一句「朕,失德甚多」。在孝宗繼位後也為嶽飛恢復了名分。這樣看來,其實在趙構的心裡也是有後悔過的吧,不然沒有趙構的授意也不會有這樣的舉動了

相關焦點

  • 嶽飛偶遇一道士,道士說的一句話,直到他臨死前才想明白
    嶽飛偶遇一道士,道士說的一句話,直到他臨死前才想明白   當時嶽飛所處的時期,是在北宋滅亡之後,趙氏皇族南渡後面又擁有大批金兵在後面追殺
  • 歷史上的嶽飛是個怎樣的人?趙構為什麼要殺嶽飛?
    趙構作為南宋的開國皇帝並非昏庸無能之輩,相反,他文武雙全,頗有才幹,《宋史》甚至將其讚譽為「中興之主」,如此人物當不會自斷臂膀,自絕江山,所以他殺害嶽飛這件事必然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背後必有隱情,要想弄清個中原委 需得了解歷史上真實的嶽飛 嶽飛1103年出生於河北湯陰一個普通農家,因其出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故得字
  • 殺嶽飛的趙構遺臭萬年,殺韓信的劉邦和呂后,為何沒遭唾罵
    因為嶽飛是民族英雄,趙構殺他,這個行為就觸犯了當世以及後世人的敏感情緒。這不止是昏君殺忠臣的問題,而是昏君殺英雄的問題,還殺死了驅除蠻夷、恢復中華的希望。劉邦和呂后殺韓信卻沒遭罵。一個原因:韓信是爭霸英雄而不是家國英雄,韓信沒能附加更多的意義。
  • 趙構冤殺嶽飛:就是要拿回兵權,鞏固自己高高在上地位的前奏
    當然,也有人認為趙構早期對金國俯首稱臣,每每都是"臣構言"云云,後來殘害忠良,任用秦檜等佞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惡棍。趙構冤殺嶽飛,就是他要拿回兵權,鞏固自己高高在上地位的前奏。 (一)、生性怯懦,而又不喜大權旁落 "韓世忠、嶽飛之功,非不知賞也。
  • 嶽飛的真實死因,只因錯說了一句話,觸碰了宋高宗趙構的逆鱗
    那是什麼原因讓趙構下定決心,處死嶽飛的呢?究其原因,其實和嶽飛所說的一句話有關。 宋高宗要誅殺嶽飛的第一個原因:靖康之恥發生時,宋朝有著數百萬的軍隊。但在面對金兵入侵時,地方官卻大多持觀望的態度。
  • 嶽飛被冤殺後,秦檜和趙構是如何對待嶽飛妻兒的?
    ——趙孟這首詩是用來紀念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嶽飛而作的,最後兩句的意思是,不要向西湖高歌嶽飛的故事,否則連這天地山水都會忍不住悲痛的。可見後世之人對嶽飛冤死的惋惜與同情。1122年,嶽飛就進入了軍隊。1126年,金兵圍困宋欽宗於開封,還是康王的趙構命劉浩馳援開封,而嶽飛此時正在劉浩麾下。他引一支小隊連斬敵將擊退金兵,於此戰中嶄露頭角。1127年,靖康之變發生,北宋徹底覆滅,趙構即位建立南宋,朝堂之內莫不主張避戰求和。
  • 歷史上真實的嶽飛是怎樣的?趙構為何要殺他?網友:換我也這麼幹
    每每說到「精忠報國」這四個字,相信許多人的腦海中都會不自覺的浮現出「嶽飛」這個名字。嶽飛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南宋名將,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屢屢收復河山的民族英雄,最終卻落了個謀反的罪名,含冤被殺。
  • 民族英雄嶽飛之死,究竟是真的冤死,還是歷史必然?
    當然,嶽飛並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在對抗金人進攻中,他的一生本領為祖國做出的卓越貢獻,但最後卻含冤而死,一代民族英雄卻落得如此下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嶽飛出生寒門,卻一身本領,他喜歡兵法和射箭,正是戰爭中所必需的軍事人才。他熟讀兵法,年紀輕輕竟能拉三百宋斤的弓,這在當地引起不小反響。
  • 嶽飛被秦檜冤枉致死,趙構卻說了這句話,到底是何用意呢
    趙構為何要說這句話呢?到底是什麼用意呢。嶽飛是抗金名將,民族英雄。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但是卻落得個悲涼下場。12道金字牌下令嶽飛班師回朝,遭到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被殺害。很多人說起這段歷史都是恨鐵不成鋼,嶽飛你手握十萬虎狼之軍,為何偏偏甘願赴死。一直以來大家對秦檜都是恨之入骨,但是真正想要殺嶽飛的是秦檜嗎?主和派最大的首領是趙構啊。
  • 嶽飛墓前陪伴他的人,除了秦檜還有四個人,他們分別是誰?
    秦檜一聽「恍然大悟」,於是便設計將嶽飛謀害了。 可以說,嶽飛之所以被謀害,秦檜之妻王氏是脫不了干係的,若非她的一句話,或許嶽飛的結局會不同。 那麼,其他三人又是何人呢?
  • 精忠報國的嶽飛,為何會被宋高宗猜忌?他遇害的原因有哪些?
    嶽飛為什麼會被誣以莫須有的罪名,慘死風波亭?。今天就將剝開高宗怕篡權,秦檜害忠臣的傳統觀點,看看其中盤根錯雜的種種原因,最終導致了這樣一名英雄,並沒有死在保家衛國的戰場之上,卻死在了奸臣編造的罪名上。北宋崇寧二年,嶽飛出生於相州湯陰縣的一個普通農家,傳說嶽飛出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故父母給他取名飛,字鵬舉。
  • 趙構授意秦檜,藉口殺掉嶽飛,是為了給金國表忠心嗎?
    近年來,有些人對嶽飛之死說法不一,也有人極力為秦檜翻案。嶽飛之死,與秦檜一點關係都沒有是說不過去。雖說生殺大權在皇帝手裡,但殺一個在百姓中的抗金英雄。還是要找一個所謂藉口,趙構就是利用秦檜找到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為藉口,把嶽飛殺害。所以嶽飛之死,秦檜是要負歷史責任的。
  • 嶽飛為四大中興大將之首,立下赫赫戰功,為何趙構容不下他?
    1142年1月27日,一代名將——嶽飛最終因「莫須有」的罪名,被殘害於獄中。遍觀宋朝歷史,這幾乎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宋朝似乎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不殺大臣,不可殺士大夫。而在宋朝318年的統治歷史中,也極少有大臣被處死的例子。而嶽飛作為南宋名將、戰功赫赫,卻被趙構一旨處死,這讓人疑惑。
  • 嶽飛朱仙鎮大捷到底是真是假,十二道金牌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真相
    可我們也許應該畫個問號:這些雄壯或悲情的一幕幕,當真是發生在九百年前華夏大地上的歷史嗎?嶽飛在節節勝利時的班師,真的是源於十二道金牌的催逼嗎?想要解答這個謎題,還要從宋軍朱仙鎮大捷說起。所謂「不得入鋪」,意為金牌郵件進行傳遞時,不得在驛站交接,而只能在馬背上傳遞,從而大大提升信息的傳遞速度。金牌制度始於北宋元豐六年,往往由內侍省派人遞送,十二道金牌,自然是命令萬分緊急重要的旨意了。高宗為何要召回嶽飛?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眾說紛紜。從「迎回徽欽二聖」給皇帝添堵,到懼怕嶽家軍擁兵自重,再到勸立儲而遭猜忌。
  • 嶽飛天天嚷嚷著要迎二聖回朝,錯,這是趙構不得不提的口號
    「迎二聖回家」說800餘年來,各個時代的專家學者們總結出了各種各樣理由,試圖還原當時趙構的思維。其中「迎二聖回家」幾乎成了公認的一個原因,嶽飛天天念著要把徽欽二帝救回來,真要是成功了,置趙構於何地?難道要把皇位讓給老爹、大哥嗎?如不讓的話,置封建禮法於何地?
  • 拿嶽飛換韋太后划算嗎?趙構的如意算盤為何打錯了?美其名曰孝道
    趙構這個人還是比較孝順的,所以運氣也不會太差。當靖康之難發生以後,宋徽宗和他的所有妻兒都被金人擄走後,唯獨不在開封的趙構,成了漏網之魚,前往臨安建立了南宋。趙構拿嶽飛的性命作為和談的籌碼的確可恥。趙構急切地希望將母親韋太后給接回來,但是金人始終都不放人。為此趙構和金人私底下進行交易,只要把韋太后放回來,那麼趙構就殺掉金人最痛恨的敵人嶽飛。這種無恥的交易,實在是讓人看著心煩。為了達成議和的條件,趙構事先解除了嶽飛、韓世忠、張俊等人的兵權,所以要殺嶽飛就輕而易舉了。
  • 嶽飛那麼厲害,若當時趙構全力支持他,能收復失地,趕走金人嗎?
    北伐我想起秦將王翦,同樣手握重兵遠赴萬裡作戰,嶽飛的結局和他卻有天壤之別!嶽飛的勇和謀全用在打仗上,朝中政局態勢才是功名利祿生死存亡的根基。可惜,在這方面,嶽飛是糊塗的。金人很聰明,擄走前任皇帝,讓現任趙構不敢放開手腳去打。這都是權謀之交,北伐也不過是做做樣子以附民心,真要放手去幹,也要百年後。嶽飛這個二愣子,自己把自己往斷頭臺上送,倒是委屈了秦檜,跪了千年。王權面前,眾生皆螻蟻。
  • 嶽飛憑什麼被殺啊?
    嶽飛被殺是一個老生常談的歷史話題,一般認為是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嶽飛。其實不然,真正要殺嶽飛的是宋高宗趙構,秦檜只是被趙構當槍使而已。趙構殺嶽飛的原因,其中有一層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攘外必先安內」。南宋朝初建,趙構作為第一任皇帝,一窮二白,急需掌控嶽家軍的軍權才是其最終目的。
  • 秦檜是趙構的替罪羊,為何大家還如此痛恨他,他到底冤枉不冤枉?
    我們明知道秦檜是趙構的替罪羊,為何大家還如此恨他,他冤枉嗎? 在杭州嶽飛墓地前,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的鑄像袒臂反剪跪著,這是歷史對殺害嶽飛的漢奸秦檜及其幫兇的判決。奸惡已成為秦檜的代名詞,儘管時間已過了八百多年,人們對這個殺害嶽飛的劊子手仍唾罵不已。
  • 宋高宗為什麼一定要置嶽飛於死地?|趙構|秦檜|韓世忠|宋欽宗_網易...
    但是嶽飛究竟是為何被殺?一些學者認為,宋高宗才是殺害嶽飛的真正兇手。秦檜只是迎合高宗的意思,代替高宗承罪而已。當時審問嶽飛的大理寺官員何鑄,向秦檜辯白說:嶽飛實在無辜,為什麼一定要殺。秦檜說:此上意耳。  ?那麼,宋高宗為什麼一定要殺害嶽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