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價格上漲的利弊以及機遇

2020-12-20 中時通

大豆價格的上漲,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有利面:

①國產大豆價格的上漲,與進口大豆的價格拉開了一定的價差,有利於我國國內跟國外兩個市場的形成,讓國產大豆走進獨立行情的圈子,成為獨立的大豆市場。

大豆的上漲增加了農民的收益,我國從2019年實施大豆振興計劃以來,我們可以發現大豆的種植面積增加的並不多,東北地區還是以玉米為主。目前加上補貼來看,大豆的種植收益就超過了玉米的種植收益,大豆價格的上漲,能夠調動起農民大豆種植的積極性。

弊端:其實大豆價格上漲的不利面,沒有那麼複雜,國產大豆的終端消費主要是以食品為主,即使價格上漲帶動了物價波動,也沒有很大的影響。

主要是因為近期大豆上漲,導致部分不法分子將為了高額的利潤,將進口轉基因大豆摻雜在非轉基因的大豆市場中,而我國為了保證食品安全,是禁止轉基因大豆流入食品市場的。

那麼機遇在哪?其實主要是抓住國家政策調整的機遇,像2015年開始的農業供給側改革,2016年取消玉米收儲制度,減少玉米種植面積,增加大豆種植。在此之後各地區的一號文件都對我國國產大豆的市場有一個很高的關注度。另外一個機遇就是我們現在國內還不允許種植轉基因的大豆,所以說我們國內整個國產大豆市場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乾淨的,還是以非轉基因大豆為主,給大豆種植提拱了很好的環境。

來源:中時通

相關焦點

  • 國內大豆價格高位下跌 國際價格持平小幅上漲
    原標題:國內大豆價格高位下跌 國際價格持平小幅上漲   農業農村部發布《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月報》,報告內容如下 :   [後期走勢]國內方面,國儲拍賣持續供應,華北、東北新季大豆即將上市,預計國內大豆價格將繼續回落;國際方面,中美同意繼續推動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落實,未來幾個月美國大豆出口前景持續向好
  • 玉米、小麥、稻穀、大豆價格瘋狂上漲,是脫韁了嗎?
    麵粉消費大增也進一步催生了原糧小麥的上漲。從4月1日開始小麥搶購潮已是顯而易見,4月5日山東、河北多家面企開啟上漲模式,華北面企最高的小麥收購價格達到了1.24元/斤,創年後收購價格的新高。 優質麥價位更高。
  • 好消息:東北大豆玉米跌不動了 局部玉米價格重新上漲
    目前的玉米行情,在經歷了前兩周吉林和黑龍江的定向拍賣後,價格並沒有出現太大幅度的回落,本周即將舉行的10萬噸拍賣更難對市場構成威脅,因此,在上周末開始,中儲糧部分庫點重新高價開收玉米,包括中糧、天成等在內的玉米深加工企業也陸續出現跟價上漲的局面。再來看看大豆。
  • 2018年新大豆也要開收了 東北產區交易漸趨活躍價格上漲
    目前各地新玉米收購價格已經陸續公布,而備受東北豆農關注的新季大豆收購也將在近日展開,為方便豆農了解國內大豆現貨市場行情,每日糧油收集了一些最新消息供大家賣糧參考。自對美國大豆加徵關稅以來,我國國產大豆市場也開始交易活躍,多地豆價較前期上漲百十元每噸左右。據悉目前吉林地區大豆收購3440-3500元/噸,內蒙古地區3500-3520元/噸,山東地區3600-3800元/噸,河南地區3500-3560元/噸,黑龍江則在3400-3500元/噸。
  • 2017年國產大豆行情盤點 春節過後國產大豆價格有望回暖
    2017年國產大豆價格行情較2016年的折線形相比,走勢相對平滑,呈半圓形,價格整體漲幅較小,年初市場均價3697元/噸,年末市場均價為3708元/噸,價格上漲0.31%。 第一階段,價格持續上漲期:1-3個月。第二階段,窄幅振蕩期:4-9月。第三階段,大幅下滑期:10-12月。 第一階段,價格持續上漲期:1-3個月,1月初大豆均價3697元/噸,3月末大豆均價3807元/噸,上漲2.98%。
  • 巴西大豆:國內的價格竟然比運到中國的價格還高!
    繼中糧返售巴西大豆之後(詳見《因巴西大豆價格上漲 中糧將採購的巴西大豆又賣了回去 》),巴西大豆市場又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局面。據悉,上周四晚間巴西和我國買家達成的幾筆大豆CFR價格(即到我國口岸的價格)要比帕拉納瓜港口的產地報價每噸低了1到1.5美元,因為今年早些時候以低得多的價格籤訂合同的貿易商試圖鎖定利潤。實際上,近段時間由於巴西雷亞爾匯率走強,加上其中部地區將出現有益降雨,巴西大豆已經連續第三周下跌。
  • 生意社:臨儲成交價格下滑 國產大豆漲勢受阻
    生意社07月20日訊   據生意社監測:7月以來,國產大豆價格大幅上漲過後陸續小幅回調,漲勢受阻。月初,國產大豆在臨儲大豆拍賣價格刺激下,價格持續上漲。臨近月中,因臨儲大豆拍賣成交價格下滑,國產大豆價格陸續回調。截止7月20日,國產大豆市場均價5313元/噸,價格上漲4.18%。
  • 內蒙古官方正式發布2017年玉米大豆價格走勢預測
    2017年糧價走勢預測:玉米市場庫存量大,價格以低位運行為主,但不排除在輪儲結束,以及農民集中售糧期結束後,市場價格會出現明顯波動的可能性;大豆市場價格受需求不足和運輸限制,以及國際大豆市場預期的影響,也將以低位運行為主,但是今年東北大豆受旱情影響品質下降,尤其是優質大豆減產,很有可能造成階段性貨源不足,價格出現階段性波動上漲。
  • 大豆價格創18年新高!中國對美進口激增200%,價格卻越來越貴?
    據黑龍江省大豆協會11月30日消息,當前國內大豆價格已是「乘風破浪」,代表國產大豆價格的黃大豆1號(豆一)期貨主力連續合約最高已漲至5574元/噸,較年初上漲44%,創18年新高;省內部分區域的豆價已突破2.6元/斤,比去年同期上漲了50%左右。
  • 美國、巴西大豆運輸對價格的影響
    每年大豆收穫運輸季節,成千上百的沿河糧庫把汽車和火車運來的大豆集中起來,轉入駁船,每隻駁船可裝運1500噸,一般6—30隻駁船組成拖船隊駛向下遊的紐奧良等河港。大豆從駁船轉運至遠洋貨船,再出口到世界各地,只有少量大豆通過鐵路運到墨西哥灣港口。美國發達的鐵路系統一般不會與駁船運輸發生衝突,因駁船價格優勢明顯。
  • 美國巴西大豆玉米「暴漲」不停,意外掀起中國豬肉價格「狂潮」
    據悉,由於巴西大豆價格上漲,我國中糧集團曾將一批巴西大豆賣回巴西。,從我國開始進口大豆以來,可以說每年的價格都在上漲。 大豆價格上漲,我國大豆種植者只能創收190億元,與進口大豆相比,這是微不足道的。大豆價格上漲意味著用作育種行業飼料原料的豆粕價格將上漲。
  • 農產品價格呈季節性波動上漲走勢
    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舉行主題為「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的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在節日消費拉動和生產流通成本增加支撐下,預計農產品總體價格將呈季節性波動上漲走勢,但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
  • 近期玉米、大豆、礦產價格明顯上揚,專家表示——
    針對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上漲,專家認為,2021年是全球經濟發展關鍵年,大宗商品供求格局可能趨緊,通脹上行風險值得討論,但大宗商品漲價幅度預計可控。同時,在大宗商品價格上行情況下,投資者應重點關注並配置順周期資產,包括海運、造船以及大宗商品的礦山、能源等資產。 「最近玉米和大豆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帶動飼料出廠價格有一定上漲。」
  • 宏觀|國產大豆走出獨立行情
    作者:張立偉 王遼衛 鄭祖庭2020年上半年國產大豆價格大幅上漲,進口大豆價格震蕩下跌;三季度國產大豆價格高位回落,但進口大豆價格大幅上漲。今年國產大豆價格走出獨立行情,與進口大豆之間價差大幅擴大,進口大豆與國產大豆「兩個市場」的格局初步形成。應當抓住當前有利時機,擴大國產大豆優勢,推動國產大豆產業健康發展。
  • 2019糧食補貼金額出爐,我們從糧補預測一下水稻,大豆玉米的價格
    玉米的補貼是79.4元,大豆補貼高於玉米補貼200元就是279.4元。我們看到今年的玉米補貼明顯的高於去年的玉米補貼,而大豆補貼低於去年的補貼金額。水稻的補貼還沒有具體的金額,我們預計今年的水稻補貼很可能少於去年的金額,也就是河水稻120元/畝左右,井水稻80元/畝左右,這是我們的預測補貼數額價格。我們結合今年的補貼金額分析一下水稻,玉米,大豆價格的走向。
  • 2020年10月大豆市場供需形勢分析:預計新豆價格高位震蕩
    國內大豆價格下跌,國際大豆價格持續上漲。國內新豆收穫接近尾聲,市場需求旺盛,農戶惜售情緒較重,預計新豆價格高位震蕩;國際方面,美豆新作供應偏緊,南美降水成為關注焦點,若產區天氣改善,市場炒作將有所減弱,預計未來國際大豆價格仍將高位震蕩。
  • 飼料成本上漲 雞蛋價格受支撐
    原標題:飼料成本上漲 雞蛋價格受支撐
  • 三季度國內食用植物油價格普遍上漲,金龍魚、魯花提價
    對於漲價的具體原因,農業農村部表示由於上半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食用植物油價格大幅下跌,三季度食用植物油價格仍屬恢復性上漲。此外,玉米、大豆等原材料價格的波動,也是近期食用油產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 缺乏新鮮利多提振 豆油價格難以繼續順利上漲
    雖然當前豆油庫存不高,後續仍存在元旦、春節的消費需求,但市場已經缺乏新鮮信息提振,難以繼續順利上漲。隨著國內棕櫚油、大豆等油脂油料進口到港增多,一旦國內各地餐飲行業對豆油補貨結束,需求轉淡,則豆油價格必然會承壓。因而初步預計,國內豆油市場已經進入波動劇烈的「魚尾行情」。
  • 中國大豆"崛起",這些人受益……
    今年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從7月份我國對美大豆加徵25%關稅後,進口成本上漲,國內進口大豆加工企業紛紛不再採購美國大豆,這意味著今年年末和來年年初可能大豆供應或較往年同期收緊。對於這部分缺口,中國企業是如何應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