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價格吧。
我們首先來看玉米。今日吉林新天龍實業漲1分,20水1.1877元,30水1.0276元;中糧公主嶺黃龍漲20元,三等14水2530元/噸,25水1.098元;山東莒南魯潤漲10元,執行2570元/噸;日照金禾博潤漲10元,執行2610元/噸;臨沂綠洲中慧落10元,執行2620元/噸。
目前的玉米行情,在經歷了前兩周吉林和黑龍江的定向拍賣後,價格並沒有出現太大幅度的回落,本周即將舉行的10萬噸拍賣更難對市場構成威脅,因此,在上周末開始,中儲糧部分庫點重新高價開收玉米,包括中糧、天成等在內的玉米深加工企業也陸續出現跟價上漲的局面。
再來看看大豆。
今年的大豆絕對屬於明星品種,漲跌幅度大,盤子小,深受各方市場參與者的歡迎,行情大開大合之間頗有賭場的刺激感。據悉,新豆上市期曾有4000多元去做套保的,也有短短幾個月資金從千萬翻倍至上億元的。
從近段時間來看,目前黑龍江國產大豆塔糧2.65-2.75元居多,毛糧2.5-2.6元左右,關內淨糧價格在3元左右,已經穩定了幾天,此外,天津港加拿大非轉基因大豆報價5600-5800元/噸,進口轉基因大豆受美盤影響出現漲價,當前港口美灣毛糧4850-4900元左右,烏拉圭4900元左右。
整體來看,進口市場現在全球都在操作中國需求,而國產大豆市場則明顯受進口大豆流向監管影響,食用領域供應緊張,在資金的配合下保持強勢。
針對目前的行情,有很多人都是懵圈的,此前,每日糧油也曾想過跳出糧食本身去看市場,當時做了關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下的糧食走勢回顧(詳見《資金轉移主產區玉米價格持續回落 2008年的暴跌行情會否重現》),儘管當前市場表現的依舊是漲漲落落,但從內心仍感覺來自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仍未消除。
回顧今年走過的大環境,和2008年相比,更加嚴峻,疫情影響下的經濟滯脹壓力很大,作為普通消費者可能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食品價格接連出現上漲,不但小麥、玉米、大豆這些主糧,小品種的姜蒜蔥,甚至白菜價格都比往年要高。
而且,相對於糧食等大宗商品,這些小品種的農產品市場形勢,資金介入的趨勢更為明顯。
從國內看是房地產資金轉移、出口需求不振,導致的熱錢轉移,從國際市場來看,疫情對整個產業的消費抑制後果才剛剛顯現。
所以,今年的糧食市場,遠不是供需結構失衡、局部糧食減產這麼簡單的事。
回顧2008年,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LBHI)申請破產保護,連帶著其在50個國家擁有2985個的法人實體也陷入其中,雷曼兄弟特別金融公司(Lehman Brothers Special Financing Inc.,LBSF)和雷曼兄弟國際(歐洲)公司(Lehman Brothers International(Europe),LBIE)一個在美國,一個在歐洲,就掌控了其大部分全球業務,最終導致這場「美國製造」的金融風險擴散至全球。
這一年,每日糧油小編也是第一次知道系統性風險。這種風險和我們理解的商品市場供需關係不同,它是一種「錢不能生出更多錢」的矛盾。
實際上,金融市場從來都是頂級精英人才的聚集地,他們做著錢生錢的生意,也承受著巨大的風險,成功就是一本萬利,失敗了就是被淘汰——可能說的直白,但事實就是如此。
作為精英人士,對市場的風險更為敏銳,因此,在2008年崩盤之前,能抽出來的資金都在向大宗商品市場轉移,沒題材也要炒作個出來。
當年原油價格最高炒到每桶145.29美元、國際煤炭價格達到每噸184.51 美元、國際糧食市場因供應問題局部發生騷亂、食用油最高達到16000元/噸、大豆價格畢竟6000元……
價格被炒作時,到處都是供應的短缺。
但也就幾天的時間,隨著雷曼暴雷,一切歸零。那一年,在國內期貨市場流傳最廣的是,價格上漲之際,一位不懂期貨的老太太用股票炒作手段,一路買買買,資金半年內從4萬做到1450萬,隨後一連串的跌停行情下,被強行平倉回到起點。
對於這種可能出現的系統性風險,作為普通人,我們是遠遠要落後於資本市場,甚至可以說根本不懂,但這不妨礙我們將經歷過的2008年做一次對比。
截止目前,至少我們已能在糧食、鐵礦石上嗅到一絲不安的氣息……
所以,面對今年的行情,很多人希望每日糧油給一個參考意見,其實這個意見我們早已給出——落袋為安。
在我們想要更大的回報時,需要睜開眼睛看看——今年的錢好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