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七彩丹霞屢遭遊客破壞 無知行為引發憤慨

2020-12-12 人民網

有詩曰:丹霞,讓我再看你丹霞,讓我再看你一眼,不,一眼如何能夠……一眼怎能夠看盡丹霞絢麗無比的美?在這旅遊旺季,全國各地遊客都來到被譽為「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的張掖,打卡大自然賦予這片土地神奇的彩色丘陵,它們,已存在地球600萬年。

然而,最近的七彩丹霞卻是屢遭遊客的破壞,女遊客翻越護欄腳踩丹霞地貌拍照,還有遊客光腳踩碎那絢爛的土地,還拍視頻炫耀稱「很爽」,還發文恬不知恥說:「踩一腳要60年恢復,我們不知踩了多少腳」他們去的是後山,也就是逃票進入沒有開發地帶,你逃票可以原諒,但故意破壞人類共同的自然遺產無法原諒!這種無知的行為引發所有人憤慨!可惜的是,當景區管理人員得知此事,他們已消失......

8月28日,兩段遊客踩踏七彩丹霞巖體的抖音視頻在網絡熱傳。兩名男子和一名女子行走在七彩丹霞巖體的表面,其中一名黑衣男子把鞋脫掉拎在手裡,光腳踩在巖面上。

還有一名錄視頻的男子,光著腳踢起巖體表面的沙土,並不時在嘴裡說著「我破壞了六千年的(原始地貌)」。

抖音網友「現場當事人」曾將視頻上抖音平臺,並附上文字稱:「不是有一個新聞說踩了一腳,要用六十年恢復,我們幾個不知道踩了好多腳,我還弄了沙子。」隨後,該網友又將視頻再次上傳到抖音,並附文字稱「重要的是發兩遍,我們去的後山不用給門票,比給門票的還要好看」。

兩段視頻熱傳後,他們的行為引起了網友的極大憤慨,紛紛通過微博,微信投訴舉報的方式討伐譴責。

他們步步出格,明知一個腳印恢復需60年,還要故意挖個坑,這一腳一個坑,讓多少人心痛無比!

中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研究會終身名譽會長,著名地理學家黃進教授題詞:「彩色丘陵中國第一」2005年11月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2011年又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是「全球25個夢幻旅行地」之一, 是「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是「中國最美的六處奇異地貌」之一。

但踩一腳恢復期需要60年。目前,視頻已被刪除。事後,抖音網友「現場當事人」發視頻道歉稱:「不知道那個(丹霞巖體)不能踩,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已經自首。」道歉視頻顯示的是一處派出所的入口處。有媒體聯繫到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宣傳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已經關注到遊客踩踏七彩丹霞巖體的事情,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前幾天,在張掖丹霞地質公園裡遊玩的一位女遊客,她不顧周邊「禁止翻越」警示牌和其他遊客提示,一腳翻越棧道護欄,進到內部直接踩在護欄外幾十米的保護區地表拍照 。

就在景區周圍工作人員告知丹霞地貌屬不可再生資源,一個腳印地表需要60年才可能恢復原貌,並再三要求女遊客「出來」的時候,女遊客卻反駁「叫什麼叫啊我又不是聽不見,這不就出來了麼!」也許十分鐘後,她的朋友圈裡,會出現她和丹霞地貌的最美合影。但這份美景,她真心配不上。

踩踏丹霞的事時有發生多次曝光,依舊引不起這種人的注意,可見,其心之醜!景區的大門擋不住,景區欄杆擋不住,映射其行卑劣!

看到上述這樣的遊客,只想不客氣的說一句:丹霞不歡迎你!張掖丹霞美麗而又脆弱,或許對於它來說,僅僅一個腳印就能將它毀滅。

很多人說,旅行見人品。你是怎樣的人,你有怎樣的素質,出去玩一次,也許就一目了然。聽一次演唱會,偌大的體育場變成垃圾場。過一個十一長假,高速公路變身飲料瓶處理站。大型活動之後的一片狼藉,光芒閃耀下背後是黯然失色。之前微遊君就因景區垃圾問題寫過一篇《滾蛋吧!垃圾君!》總有人覺得,我就隨便扔了一下,不算什麼的。可是每個人都這一下隨便,卻可以改變世界。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同樣的,當我們的世界被垃圾吞噬時,沒有一個人可以脫身。

想想那些站在懸崖峭壁的景區清道夫,想想那些被海洋垃圾吞噬的稀有生物,想想那個狂歡過後遍地狼藉的場面。你的心,會不會感覺到有點痛?那個被你隨手丟掉的,不只是垃圾,更是你的素養。別讓你的素養,配不上你曬出來的美景。更別讓自己變成這個社會最想丟棄的垃圾。

像發生的這件事,已經不單單是「素養」的問題,這種行為已經涉嫌違反《旅遊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旅遊法》第13條規定:「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旅遊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遊文明行為規範。」因此,不得破壞景區和生態環境,是遊客應盡的義務。

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刻劃、塗汙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蹟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還可能觸犯刑法,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還記得陝西人李文春嗎,他「創下」長達10年不文明記錄的期限。2015年五一假期前夕,在吳起縣勝利山景區內,李文春攀爬紅軍雕塑照相,被其他遊客拍照記錄後在網上傳出,引起公眾廣泛譴責,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根據《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將該名遊客列入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信息保存期限自2015年5月4日至2025年5月3日。

引以為戒吧!不要將你的無聊、無知、無賴、無恥、無下限展示給我們,我們回敬給你的只能是譴責、鄙視、抗議,甚至將列入「黑名單」,或者繩之以法!

我們可以包容所有的無意之過,但我們絕對鄙視這種無底線的惡人!你的這種行為,不僅挑戰了道德底線,必然還要受到法律制裁,對你的惡行,我們強烈譴責!丹霞不歡迎你,所有景區都不歡迎你,因為你的素質不配!你的下作已經關上了觸摸文明美麗的大門!還美景之美,還旅行之真諦。

圖文來源:甘肅省旅遊發展委員會

(責編:田虎、連品潔)

相關焦點

  • 七彩丹霞屢遭遊客破壞 景區計劃明年實名購票
    原標題:七彩丹霞為何屢遭遊客破壞? 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宣傳部門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經過現場勘查,四名涉事遊客翻越景區護欄,到達景區未開放區域,對彩色丘陵地質地貌進行了人為破壞。目前,四名涉事人員已經主動到當地派出所投案自首。   景區工作人員表示,類似的不文明行為在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多有發生,由於沒有執法權,景區在查處此類行為上有困難。景區計劃在明年年初實行遊客實名制購票,不文明的遊客將會被拉入黑名單。
  • 七彩丹霞為何屢遭遊客破壞?景區無執法權只能勸阻
    七彩丹霞為何屢遭遊客破壞?  景區表示無執法權對違規遊客只能勸阻教育 計劃明年實名購票 或將不文明遊客列入黑名單  當事人將破壞丹霞地貌的行為拍成視頻發在抖音上,隨後引來網友聲討  8月28日,幾名遊客逃票進入景區踩踏張掖丹霞巖體的視頻在網絡熱傳,眾多網友對視頻中的行為和遊客表示譴責。
  • 遊客破壞七彩丹霞地貌 還感嘆「我破壞了六千年的(原始地貌)」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發生一起多人破壞丹霞地貌事件。8月28日,七彩丹霞景區一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證實多名遊客闖入景區破壞丹霞地貌,目前當地國土局、警方已介入調查,地質專家正在對被破壞處進行評估。此前,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經營開發部李姓部長告訴澎湃新聞,景區內的丹霞地貌形成於侏羅紀白堊紀時期,表面由細砂巖和泥質巖構成,極易被風化侵蝕,「很多遊客誤以為它和普通山體一樣,但它其實是類似古化石一樣的存在」。她表示,為了保護丹霞地貌,景區方面在門票、旅遊大巴、觀景棧道上都設有保護山體的溫馨提示,但旅遊旺季時,部分遊客為達到理想拍攝效果無視景區提示。
  •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地貌奇觀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地貌,是自然的奇觀,是我國國內惟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的景觀複合區。甘肅張掖丹霞世界地質公園群峰蜿蜒,面積有536平方公裡,分為七彩丹霞景區、冰溝丹霞景區,其中七彩丹霞景區面積約200餘平方公裡。七彩描繪有奇觀,三分寫意驚心目。
  • 甘肅張掖:熱氣球飛舞七彩丹霞
    7月26日,百具熱氣球在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上空飛舞,與色彩豔麗的丹霞交相輝映,蔚為壯觀,吸引大批遊客觀賞。當日,第二屆中國·張掖七彩丹霞(國際)熱氣球節在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拉開帷幕,100具熱氣球將舉行4個場次集中飛行表演和
  • 100具熱氣球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放飛 遊客眾覽「彩虹山」
    2019年7月19日,甘肅張掖,為期兩天的首屆中國·張掖七彩丹霞熱氣球節在七彩丹霞景區啟幕,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名熱氣球運動員駕乘100具熱氣球,從七彩丹霞景區3處起降點同時起飛,飛越整個景區,上演了一場熱氣球與七彩丹霞的唯美邂逅。
  • 甘肅張掖:「十一黃金周」首日七彩丹霞吸引遊客16000多人
    2020年10月1日,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內人頭攢動,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欣賞獨特的丹霞地貌,領略西北壯美景色。2020年10月1日,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遊客在拍照留念。2020年10月1日,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遊客在拍照留念。
  • 600萬年的七彩丹霞被逃票遊客踩踏,竟拍抖音視頻炫耀
    前些天,兩段遊客踩踏七彩丹霞的抖音視頻突然火了起來。這兩段視頻在暑期旅遊的尾聲被熱傳後,迅速引起了,媒體和廣大網友的極大憤慨,中央電視臺新聞1+1還專門做了一期節目,揭露這樣的不文明旅遊行為。當然對於很多沒有去過西北的人,並不了解張掖七彩的丹霞的美,今天我就帶大家走進張掖,走進七彩丹霞,見證不一樣的自然之美。
  •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牽手」熱氣球 遊客眾覽「彩虹山」
    楊豔敏 攝7月19日至20日,為期兩天的首屆中國·張掖七彩丹霞熱氣球節在甘肅省張掖市七彩丹霞景區啟幕。當日,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名熱氣球運動員駕乘100具熱氣球,從七彩丹霞景區3處起降點同時起飛,飛越整個景區,上演了一場熱氣球與七彩丹霞的唯美邂逅。
  • 甘肅張掖:「飛天」熱舞七彩丹霞 引來遊客圍觀
    來源:張掖日報2020年7月27日,由「飛天如意」表演團隊在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觀景平臺表演「飛天」舞蹈,衣裙飄曳、舞姿輕靈仿若仙女下凡,為七彩丹霞再添一道靚麗風景,同時,也引來眾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駐足圍觀。
  •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迎來暑期旅遊旺季
    來源:IC photo2020年8月7日,甘肅張掖,大批遊客在七彩丹霞景區觀光遊覽。隨著跨省旅遊團隊市場的有序開放,大批遊客從全國各地奔至沓來。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日遊客接待量持續超過1.1萬人次,景區單日遊客接待量也從日1.44萬人次調整為2.4人次。當天是立秋節氣,儘管夜幕即將降臨,七彩丹霞景區的遊客仍然陸繹不絕。
  •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熱氣球唯美邂逅「彩虹山」
    7月26日,為期12天的第二屆中國·張掖七彩丹霞(國際)熱氣球節開幕式在七彩丹霞景區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潤強、市政府副市長於永梅等出席開幕儀式。當日,共有100具熱氣球從七彩丹霞景區4處起降點同時起飛,飛越景區,上演了熱氣球與七彩丹霞的唯美邂逅。
  • 甘肅張掖:「十一黃金周」首日 七彩丹霞吸引遊客16000多人
    2020年10月1日,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內人頭攢動,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欣賞獨特的丹霞地貌,領略西北壯美景色。今年「十一」假期和中秋節疊加,形成八天的超級黃金周,長假第一天,甘肅張掖天氣晴朗,氣候涼爽適宜出遊,全國各地遊客慕名而來,領略大自然雄奇壯觀的景色,飽覽祖國大好河山,通過旅遊慶祝國慶節
  • 張掖七彩丹霞景區遊客接待量逐步攀升
    甘肅經濟日報張掖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趙吉仁 通訊員 張文斌)7月14日晚,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7月14至16日,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分別接待遊客5922、5990和8348人,遊客接待量逐步攀升,恢復至去年同期的50%。 據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跨省團隊旅遊市場的有序開放,讓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旅遊業迎來新的生機,各大OTA平臺國內跟團遊、自由行瞬時搜索量比開放前暴漲500%,國內遊客暑假旅遊意願迅速被激發。
  •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百具熱氣球飛舞
    來源:張掖日報2020年7月26日,百具熱氣球在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上空飛舞,與色彩豔麗的丹霞交相輝映,蔚為壯觀,吸引大批遊客觀賞。當日,第二屆中國·張掖七彩丹霞(國際)熱氣球節在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拉開帷幕,100具熱氣球將舉行4個場次集中飛行表演和20個場次的常態化飛行表演。(記者 成林)
  • 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上演飛天與七彩丹霞的唯美邂逅
    5 月 1 日,省公航旅集團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內遊人如織,喝彩聲此起彼伏,七彩丹霞與靈動飛天的唯美邂逅引來遊客陣陣掌聲。張掖七彩丹霞與飛天是甘肅旅遊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中的兩張靚麗名片。為助力張掖旅遊復工復產,帶動景區周邊的經濟復甦,展現祖國大好河山與傳統文化的融合魅力,實現七彩丹霞與靈動飛天兩張甘肅旅遊名片的唯美邂逅,省公航旅集團張掖七彩丹霞景區邀請甘肅省歌舞劇院在職舞蹈演員,大型經典民族舞劇《絲路花雨》主角 " 英娘 " 扮演者周虹領銜的飛天舞表演團隊,在七彩丹霞景區內進行為期 3 天(5 月 1 日— 5 月 3 日),6 個場次的飛天舞表演,讓省內外遊客在欣賞七彩丹霞絢麗色彩的同時感受甘肅文化藝術的魅力
  • 遊客破壞七彩丹霞 男子光腳踩巖面 專家:一個腳印需60年才恢復
    原標題:破壞張掖七彩丹霞地貌2名涉事人員已自首 鍾欣 攝   甘肅張掖市政府新聞辦28日披露,當日18時,破壞張掖丹霞地貌的2名涉事人員到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公安局自首。根據公安部門最新調查結果,破壞景區山體的遊客共有4名。自首的2人分別為某省許姓(17歲)、李姓(20歲,抖音視頻發布者)男子,其餘2人身份正在核實中,有關調查工作正在全力開展。
  • 這一天,過兩萬人同遊丹霞 張掖七彩丹霞景區傾力打造甘肅首家文旅...
    這一天,過兩萬人同遊丹霞張掖七彩丹霞景區傾力打造甘肅首家文旅上市企業七彩丹霞盛景。景區供圖每日甘肅網8月19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劉小雷)張掖七彩丹霞景區在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下,搶抓機遇,創新思路,積極促進文旅市場復甦發展。
  •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 單日遊客接待量突破 2 萬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 單日遊客接待量突破 2 萬 2020-09-15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去甘肅張掖 看七彩丹霞
    不到7點,我們已經從祁連縣城出發,目的地是甘肅的張掖丹霞景區。這一段大約有240公裡,大概需要4個小時左右,前半段依舊是在祁連山脈中穿行。今天是個大晴天,碧空如洗,沒有一絲雲彩。行車80多公裡後,我們告別青海,進入甘肅的民樂縣。民樂一帶在歷史上既是胡漢各民族來往徵戰的地方,也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