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牛,循環牛,A股仍在牛背上……27家券商「策論」A股,最高看至4800...

2021-01-10 財聯社

財聯社(深圳,記者鄒晨輝)訊,僅有14個交易日,A股2020年即將收官。回顧2020年,年初在國內外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下,A股開局可謂坎坷,上證指數先後兩度跌至2600點附近,一度讓市場投資者感到悲觀。

但在央行逆周期貨幣政策調節以及市場充裕流動性的加持下,隨著7月券商集體大漲拉升,A股可謂年中燦爛,全年上演了流動性和盈利預期拉鋸戰,上證指數在12月也創下年內新高的3465.73點,不少行業板塊漲幅喜人。

展望2021年,A股將如何演繹?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哪些行業板塊存在配置機會?近期,包括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廣發證券在內27家券商均召開2021年A股投資策略會。財聯社記者通過梳理27家券商2021年A股策略,為投資者揭開明年A股的投資機會。

「長牛」、「循環牛」,有券商再憧憬牛市,滬指被高看至4800點

財聯社記者梳理27大券商的2021年A股投資策略發現,有部分券商再憧憬牛市,樂觀派對於明年滬指高看至4800點。

海通證券表示,明年將進入牛市泡沫期,增量資金有望破2萬億。經濟轉型大背景下我國長期股權投融資時代已徐徐展開,權益投資出現三大特徵:賽道化、龍頭化、機構化。長期股權時代與小牛熊周期不矛盾,2021年市場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即「股」舞人心。

東北證券則鮮確提出,明年滬指3800點後再向上看1000點。2021年A股在慢牛環境下預計微觀資金面相對2020年進一步改善,其中居民資金、內外機構資金流入等仍是核心。A股長期慢牛的核心邏輯未變,包括科技創新需要直接融資、全球收益率下行使得內外長期資金持續流入,預計2021年進入牛市第二階段初期。

粵開證券同樣樂觀表示,明年滬指有望上行至4300點區域。在全球經濟復甦及國內十四五開局之年政策紅利驅動下,疊加疫情控制後低基數高增長的行業業績增速背書,三重看多因素下明年上證指數底部運行空間將有所抬升。

此外,包括興業證券、中銀證券、西南證券、華泰證券等也都紛紛看好明年A股走勢,分別拋出「長牛」、「循環牛」、「一枝獨秀」以及A股仍在「牛背上」等觀點。

興業證券則表示,中國資本市場已經進入權益時代,在國家重視、居民配置、機構配置、全球配置的「四重奏」下,股市已經處在「長牛」中。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和A股「三十而立」後的第一年,無論在制度環境、投資者結構、還是上市公司質量上都呈現出一片新氣象,2021年市場整體將波動向上。

中銀證券表示,商品資本雙循環,A股有望迎來循環牛,擁抱大周期行情。2021年A股將受益雙循環體系下虛擬經濟繁榮,短周期盈利驅動和海外資本流入有望帶領A股進入技術性牛市。

西南證券表示,中國的經濟與市場有望在2021年一枝獨秀,經濟先於全球復甦,市場延續科技牛。華泰證券則表示,基於經濟長、中、短周期的位置判斷和A股盈利、估值、供需的預測,我們認為2021年A股仍在「牛背」上,自上而下投資主線為「全球再通脹和製造業投資周期回升」。

謹慎派:降低收益率預期、滬指仍在3100至3500點之間震蕩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券商紛紛看好2021年A股走勢的同時,也有多家券商較為謹慎。

申萬宏源認為,2021年是A股市場的小年,2021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大部分時間裡市場可能處於弱勢。

12月10日,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師張玉龍在深圳舉辦的2021年度策略投資會議上表示,預期2021年A股市場整體收益水平將顯著低於2019年和2020年。經濟復甦後貨幣政策正常化帶來的流動性邊際收緊將主導市場。除此之外,信用風險暴露、人民幣升值影響出口等因素都會對經濟和市場產生影響。市場上行的驅動力主要來自經濟復甦,全年市場走勢呈現出一波三折的特徵。明年A股全年最主要行情在2021年一季度,三季度可能還存在著小反彈。建議投資者降低預期,防範風險,把握一季度的行情。

招商證券也表示,A股整體呈現前高后低的局面,預期回報率將會明顯低於2020年。2021年中國信貸周期將會進入下行周期,利率將會上行至高位,構成偏緊的金融環境;經濟、通脹和企業盈利加速上行至二季度出現拐點;科技繼續延續上行周期;股票市場進入後政策紅利期,股票市場供求關係邊際惡化。綜合以上,A股將會演繹從基本面驅動到轉折的過程。

同樣較為謹慎的還包括國泰君安。國泰君安表示,明年上半年A股將維持3100-3500點震蕩格局。展望2021年,疫情、中美等「老風險」逐步落地,全球經濟修復漸見曙光但流動性大潮將退,全球經濟修復面臨證真,地緣政治矛盾惡化等多方面壓力將凸顯。經濟動能增強疊加春季躁動預期,市場對經濟的增長預期進一步上修,會使得指數存在突破3500點的可能,但是仍將回歸到2021年上半年3100-3500點震蕩格局;2021下半年盈利超預期修復、十四五改革預期下風險偏好抬升將是破局原因。

中信證券表示,2021年A股的慢漲將經歷三個階段,分別是輪動慢漲期、平靜期、共振上行期;配置上建議緊扣行業景氣輪動,兼顧政策催化主題。首先,歐美經濟緩慢修復,中美博弈趨於緩和。其次,A股盈利明確好轉,打開行業輪動空間。再次,貨幣財政回歸常態,規劃落地催化主題。最後,外部流動性依然寬鬆,國內流動性整體穩健。預計明年A股將吸引淨流入資金約7000億元。

東莞證券表示,對A股2021年上半年行情,我們保持偏謹慎樂觀。2021年國內外經濟有望穩步復甦,基本面因素將持續改善,十四五規劃及兩會帶動政策保持積極,資本市場的改革深化為市場健康發展注入新動力,對中長期資金的引導及居民財富配置轉移更為市場帶來資金支持,不過貨幣政策回歸中性,而資金面受到融資、大小非減持等因素影響,將維持緊平衡態勢,難以對市場形成明顯的資金支持。

廣發證券則表示,2021年A股核心矛盾切換至 「盈利修復 VS 信用緊縮」,金融條件收斂使A股連續兩年擴張的估值大概率轉向收縮,降低預期收益率。

配置機會掃描,各家券商側重點各不同

對於投資者來說,明年有哪些行業存在配置機會?財聯社記者梳理發現,各家券商給出的側重點各有不同。

國泰君安表示,2021年上半年投資三朵金花。第一朵金花:從基建地產周期轉向全球原材料周期。2021年市場發力重心將發生轉移,海內外經濟增長發力點將由基建地產轉向出口,國內定價周期品將讓位於全球定價周期品,推薦:銅/鋁/石化/基化。

第二朵金花:從必選消費轉向可選消費。隨著國內國外政治和經濟環境確定性增強,低風險的必選消費品股票的確定性溢價將會邊際減弱,未來需要考驗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能力,而不再是靠溢價拉動估值。一方面是經濟復甦背景下,居民邊際消費傾向上升帶來內需改善;另一方面伴隨海外及疫情不確定性落地,風險偏好階段性抬升。盈利修復及風險偏好環境使得可選消費將優於必選消費,推薦:家電/汽車/酒店/旅遊/家具/紡服。

第三朵金花:集中精力,新能源科技。風險偏好位置仍是中低水平,科技風格中仍要選取有盈利的賽道。伴隨產業格局優化、技術革新加速,技術和產品均得到認可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景氣度仍將超出市場預期,推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賽道,包括新能車設備/電池/面板/車聯網。

在行業配置策略方面,中泰證券則認為,2021年是中國高端製造元年,是中國智造2025的關鍵之年,大國重器思想將貫穿全年。建議配置經濟復甦環境下的分子端機會:高端製造(具體包括智能製造、新能源製造、軍工製造、科技制 造、生物製造);十四五規劃(新能源產業鏈、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龍頭券商);雙循環的消費端(世代新消費和奢侈品)等。

廣發證券表示,行業配置上要長短兼顧,內外兼修。首先,視野「由短及長」:短期視野聚焦疫苗交易,業績修復預期傳導至最末端的「出行鏈」(休閒服務、航空機場、影視院線);長期視野關注在海外復工恢復後、中國供需鏈在全球的再定位(電氣設備、機械設備);同時繼續配置長期優質賽道下高景氣支撐高估值的產業趨勢(新能源、工業機器人)。

廣發證券還表示,其次關注格局「由內而外」外部兩條線索:其一是全球定價的資源品(工業金屬),其二是外需穩定與國內擴產的共振拉升的「出口鏈」(家具、家電);此外,內部關注「內循環」政策與「十四五」規劃的交集,尤其是高品質內需(醫美、創新藥、國潮、軟飲、白酒)。

平安證券表示,預期2021年收益率受流動性影響收斂,中期建議布局製造和消費。行業配置方面,在政策全面加碼製造和消費的背景下,中期看好估值相對不高且盈利景氣有望超預期的細分製造(單項冠軍/傳統製造頭部升級/高端製造業)和消費(消費頭部企業/現代物流/家用輕工)板塊。

中信建投表示,從2015年以來,投資者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外資不斷流入A股市場,公募和私募基金不斷發展壯大,投資者機構化趨勢更加明顯,龍頭公司的持股更加集中。這個趨勢將在2021年持續。從資本市場建設來看,2021年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盈利能力強的行業龍頭公司也會持續獲得龍頭溢價。因此,堅持各領域的龍頭策略是我們2021年最重要的風格推薦。中信證券則表示,從跨年直到明年二季度中是第一階段輪動慢漲期,建議堅持配置順周期品種,包括可選消費和工業板塊,併兼顧半導體、生育政策等主題;明年二季度中至三季度是第二階段平靜期,建議增配大金融和必選消費,主題方面可以關注新能源、國防安全;明年四季度開始是第三階段共振上行期,其間科技板塊和醫藥的相對配置價值將會提升。

中銀證券則建議,擁抱「周期」。本輪短周期演繹,行業輪動較為經典。今年傳統金融周期明顯滯漲,2021年擴張後期的周期定位將帶來周期和金融板塊顯著的比價優勢。2021年周期股的需求彈性有海外地產和消費的支撐,而供給端較為剛性,行業價格有望進一步上漲。中國雙循環體系下,中國生產對海外替代的強度和時間有望超出市場預期。中遊擴產在即,是2021年國內周期行業需求端的一大增量。建議超配傳統周期中的有色、化工、鋼鐵、煤炭和石油石化,以及大金融的保險、銀行及券商;標配食品飲料、家電、汽車、電新、電子;低配通訊、計算機、傳媒。

相關焦點

  • 30家頭部券商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樂觀派滬指看4800點 金股藏在哪?
    截至目前,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券商發布年度策略報告。多數券商預計,隨著新冠疫苗問世,2021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復甦,上半年迎來階段性盈利高點。同時,認為「十四五」規劃是明年最大的主題機會。配置方向上,科技和消費仍有望成為中長期主線,此外順周期板塊也有相當配置價值。
  • A股:今天上證指數又跌了0.66%,股市行情接下來怎麼走?
    今天上午早盤盤面上,農牧飼漁、水產養殖行業板塊領漲滬深股市行業漲幅,板塊當中有5家上市公司股票漲停。釀酒行業(白酒)、食品飲料、電子元件、半導體、晶片等等行業板塊也表現較強, a股市場股價最高的上市公司貴州茅臺漲盤中股價觸及1840.39元,再度創出歷史新高,上市公司市場達到了2.3萬億元,排名滬深股市第一,比第二名工商銀行市值多了超過4000億元。
  • 今日a股市場:上證指數險守3400點,接下來股市行情將會怎麼走?
    2020年12月8日,今天上午a股市場早市收盤,滬深股市大盤指數出現窄幅震蕩分化。上交所上證指數盤中度下探至3403.03點,最終險守3400點沒有跌破,上午收盤微跌0.25%。今天早盤a股市場大盤指數窄幅震蕩,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再度發力領漲滬深股市行業板塊,白酒、釀酒行業、貴金屬、輸配電氣行業板塊也表現強勁,a股市場股價最高的上市公司貴州茅臺今天繼續創出歷史新高,但是鋼鐵、農業、煤炭、石油化工、有色金屬和銀行股等等行業板塊走弱,近期的部分強勢股股價出現急跌,滬深股市股價跌幅超過9%的上市公司接近20家。
  • A股2021年怎麼走?哪些板塊值得投資?30家頭部券商觀點來了!
    30家頭部券商觀點來了!樂觀派:滬指看高至4800點圖/ 圖蟲作為2020年最早喊「牛」的券商之一,海通證券對於2021年的A股市場還是堅定地看好,其觀點認為,產業結構升級和融資結構轉變大背景下中國股權投融資時代已經展開,借鑑1980年代前後美股經驗,A股未來有望迎來長牛。其次,本輪牛市漸入高潮。
  • 券商股再掀漲停潮,券商交易APP一度擠崩潰,A股「復甦牛」來了?
    「老鄉別走,牛要回來了!」,大盤延續上周強勢,高開高走,一日闖兩關,接連砍下3200點,3300點這兩個關口,場外資金瘋狂湧入,市場做多情緒高漲,逾百股上演漲停潮,「牛」的味道溢出了屏幕!從板塊上看,有著「牛市發動機」之稱的券商板塊首當其衝,引領市場走強,再次掀起漲停潮!
  • A股2020大刀闊斧改革,2021將真正與世界接軌
    隨著2020年3月全球疫情大爆發,以美股為首的全球金融市場開始大跳水,美股更是罕見的連續熔斷,大盤也跟隨全球市場大幅回調,但到了2600多點便企穩,在全球金融市場恐慌的時刻,a股並沒有跌破2018年的低點,而是很快得到支撐,在那一刻就說明A股已經不是從前的A股了。隨後國際油價暴跌至負數更是刷新我們的三觀,我們也一同見證歷史,而眾多原油寶投資者不僅血本無歸反而背上負債。
  • a股市場下跌,滬股通悄悄掃貨了哪些上市公司股票?
    a股市場下跌。「北向資金」一周資金淨流出超過32億元,哪些股票被聰明資金逆勢「掃貨」? 回顧一周股市行情:在剛剛過去的一周時間裡,上證綜合指數先揚後抑,股民最關注的滬指周一大漲1.86%,讓不少券商證券分析師們興奮地憧憬a股市場大盤指數可以繼續衝擊3400點,甚至突破3458點的今年高點。
  • a股,大周期調整到位,你看好2020年股市嗎?
    看上證指數的短線系統,都呈現空頭態勢,因此1月初還看好a股的股民,現在開始看空了。那麼,你還看好2020年股市嗎?其實,大部分股民都停留在短線思維模式,因此近些年都很受罪,由於是2019年更是猶豫不決、舉棋不定。只要股民切換到長線思維模式,一切都變得更加清楚明了、不再遭受迷惑不解。
  • 新年預言:2021年A股是一頭什麼牛?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4150家,總市值77.56萬億元,同比增加18.36萬億;新上市公司累計397家,A股IPO融資規模達到4616.84億,同比增長超8成,創下10年以來的新高。其中科創板與創業板市場改革實施後,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的能力顯著提升。
  • 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多少才算合理?
    A股平均市盈率向來是股票市場牛熊轉換的風向標。牛熊輪轉,周期不斷,但是A股平均市盈率卻有自己的規律。摸清這些規模,對於牛市逃頂,熊市抄底很有幫助。那麼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是多少才算合理?
  • A股:今天股民開心了,股市大盤指數全線上漲!接下來會怎麼走?
    有料財經再看了一下股市資金動態,今天上午滬深兩市成交額4305.5億元,比上周五出現縮量。在北向資金動態方面,今天上午滬股通資金淨流出10億,深股通資金淨流入11.2億,「北水」資金合計起來幾乎打成了平手。
  • 2019聖誕節、2020元旦港、美股、a股休市安排
    綜投網(www.zt5.com)12月24日訊  2019聖誕節、2020元旦港、美股、a股休市安排如下,祝大家「雙旦快樂」!  聖誕節期間股市交易安排:
  • 機構高喊「此牛」將長達9年!A股的小夥伴徹底嗨了
    (原標題:牛來了?主力合約抱團上漲,大宗商品表現強勢,機構高喊「此牛」將長達9年!
  • 13.7億淨流出A股最新資金流向排名一覽(表)
    板塊名稱平均漲幅前5均漲幅淨買入總成交煤炭石油1.16.956.662.24教育傳媒0.271.2263.4造紙印刷0.35.021.0710.77建材0.264.541.0538.277.83工程建築0.032.55-0.8630.34農林牧漁-0.261.3-0.9723.98券商
  • 「原創」「小康牛」、「成熟牛」、「慢牛」!券商年終策略滿屏都是...
    隨著天風證券年度策略會落幕,年內主要券商年度策略會已召開完畢。據財聯社總結十大券商年度策略顯示,均看好明年行情,「牛」無疑是券商策略的共同觀點,「小康牛」、「牛轉乾坤」、「成熟牛」、「長牛」、「金融供給側慢牛」等。高度來看,國金證券較為激進,預判滬指最高觸達3500點,國泰君安則認為將在3000點—3300點區間震蕩。
  • A股牛不過三年?現在到什麼階段了?貴還是便宜?
    「牛不過三年」的魔咒會否被打破?市場難以準確預測。但我們可以根據一些指標,來看看牛了兩年的A股,行情走到什麼階段了,現在是貴還是便宜。從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日均成交金額突破萬億元時,往往伴隨著股市階段性見頂:在2015年4月至7月期間,A股的日均成交量連續4個月突破萬億,大盤在6月中旬見頂後回落;在2020年7月、8月,A股的日均成交量也連續兩個月突破萬億,之後大盤也連續震蕩調整了幾個月。
  • A股牛不過三年?2021年基金怎麼投?
    來源:南方基金據說,A股歷史上有一個「牛不過三年」的「魔咒」。比如2006、2007年大漲,2008年則大跌;2014、2015年大漲,2018年則轉熊。與此同時,臨近年末各大券商也紛紛給出2021年展望,總的來看,後市偏中性觀點較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近期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公募基金超高業績能否持續》一文,文章建議基金投資者適當降低2021年收益預期。
  • 股票幾點開盤幾點收盤 A股市場是這樣安排的
    a股交易時間 中國A股市場開盤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30,下午13:00;收盤時間為上午11:30,下午15:00。
  • 甘肅平涼:牛背上的脫貧路
    甘肅平涼:牛背上的脫貧路 2019-09-08 18:00:01參與互動    甘肅平涼:牛背上的脫貧路
  • 牛背上的常客「牛背鷺」,物種間的互利共生之道
    牛背鷺體較肥胖,喙和頸較短粗,夏羽大都白色,頭和頸橙黃色。冬羽通體全白色,個別頭頂綴有黃色。是唯一不食魚而以昆蟲為主食的鷺類,也捕食蜘蛛、黃鱔、螞蟥和蛙等其他小動物。常跟隨在家畜後捕食被家畜從水草中驚飛的昆蟲,也常在牛背上歇息。是波札那的國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