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21年怎麼走?哪些板塊值得投資?30家頭部券商觀點來了!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市場走勢總是變幻莫測,充滿不確定性,怎麼在不確定性中,提高自己的收益?

A股2021年趨勢如何?30家頭部券商觀點來了!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李域

編 輯丨朱益民

2020年的A股市場跌宕起伏,受新冠疫情、全球央行大寬鬆、中美摩擦等多重因素影響,A股上演結構性行情,機構資金持續抱團,消費、科技、醫藥三駕馬車齊飛,龍頭個股呈倍數增長。

時值歲末,如何看待2021年A股走勢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截至目前,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券商發布年度策略報告。

多數券商預計,隨著新冠疫苗問世,2021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復甦,上半年迎來階段性盈利高點。同時,認為「十四五」規劃是明年最大的主題機會。配置方向上,科技和消費仍有望成為中長期主線,此外順周期板塊也有相當配置價值。

不過,對於預期點位、投資策略、配置主線等,各家券商也是見解獨到,分歧明顯。

市場走勢總是變幻莫測,充滿不確定性,怎麼在不確定性中,提高自己的收益?為此,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整理30家券商機構對明年A股市場的整體策略,並進行相應解讀,便於投資者更好地把握A股投資機會。

樂觀派:滬指看高至4800點

圖/ 圖蟲

作為2020年最早喊「牛」的券商之一,海通證券對於2021年的A股市場還是堅定地看好,其觀點認為,產業結構升級和融資結構轉變大背景下中國股權投融資時代已經展開,借鑑1980年代前後美股經驗,A股未來有望迎來長牛。其次,本輪牛市漸入高潮。我國正類似當年的美國,也處在產業結構轉型期,未來A股也有望迎來長期股權時代。而且明年微觀流動性依舊充裕,全年資金淨流入將為2萬億元以上。

海通證券的堅定看多隊友,還有東北證券和粵開證券。東北證券在21世紀經濟報導統計的券商策略報告裡,喊出4800點的滬指最高位。究其原因,其稱全球收益率下行使得內外長期資金持續流入,預計明年進入牛市第二階段初期,展望2021年,慢牛行情仍可能延續,而相對確定的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修復將成為明年支撐市場的主要力量。

粵開證券的預期也很樂觀,預計滬指能夠衝上4300點。具體到分析邏輯,明年在全球經濟復甦及國內「十四五」開局之年政策紅利驅動下,疊加疫情控制後低基數高增長的行業業績增速背書,三重看多因素下,A股漲勢有望延續。上證指數運行高點有三個預期區域:第一阻力區域在3700點區域;第二阻力區域為上證指數4000點區域;第三個預期點位約在4300點區域。

華泰證券、興業證券、華西證券、中銀證券、西南證券和東興證券的預期也偏樂觀,還拋出了牛背上交易、中國資本市場享受長牛、循環牛、中國牛、牛市第三年等各種牛市觀點。

華泰證券基於經濟長、中、短周期的位置判斷和A股盈利、估值、供需的預測,2021年A股仍在「牛背」上,自上而下投資主線為全球再通脹和製造業投資周期回升。

興業證券認為四點因素助推A股「長牛」:

一是制度因素,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全面註冊制即將實施,退市制度有望出臺;

二是監管因素,資本市場進入嚴監管時代;

三是公司因素,優質龍頭核心資產已經勝出,且越來越多好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四是投資者機構化,投資者結構逐漸優化、去散戶化。

華西證券考慮到改革紅利釋放、上市公司業績呈現結構性的亮點等諸多因素,預計2021年A股仍將演繹「循環牛」,指數由估值驅動切換為業績驅動為主,上證綜指有望在3200-3800點位區間。

中銀證券判斷2021年A股將受益「雙循環」體系下虛擬經濟繁榮,短周期盈利驅動和海外資本流入有望帶領A股進入技術性牛市。風格方面,「循環牛」帶來人民幣資產重估效應,低估值金融周期崛起,龍頭溢價明顯。

西南證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師朱斌則旗幟鮮明地表示,2021年A股是一枝獨秀「中國牛」,經濟先於全球復甦,市場延續科技牛。

東興證券的觀點則是牛市進入第三年,2021年盈利改善的彈性史無前例,股票市場流動性維持充裕水平,增量的資金流入景氣賽道。行業龍頭的優勢在疫情之後再次被放大,行業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在放大,但龍頭的估值溢價還未全面顯現。

中性派:回報率將明顯低於2020年

圖/ 圖蟲

在扎堆看好2021年A股市場的環境中,也有招商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申萬宏源和廣發證券等多家券商保持冷靜,認為2021年需要降低預期收益率。

招商證券認為2021年中國信貸周期將會進入下行周期,利率將會上行至高位,構成偏緊的金融環境;經濟、通脹和企業盈利加速上行至二季度出現拐點;股票市場進入後政策紅利期,股票市場供求關係邊際惡化。A股整體呈現前高后低的局面,預期回報率將會明顯低於2020年。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玉龍認為,明年市場上行的驅動力主要來自經濟復甦,最主要的行情預計在一季度,預期2021年市場整體收益水平將顯著低於2019年和2020年。

中金公司對明年A股市場指數走勢持相對中性看法,根據疫情影響、增長與政策節奏把握階段性與結構性機會是關鍵。階段性來看,當前到未來一段時間,復甦深化仍是交易主線。待覆蘇預期反應更加充分、政策退出更加明確,市場指數整體表現可能開始受抑。估計這一時間點可能在明年上半年。

申萬宏源預測2021年是A股市場的小年,2021年二季度到三季度大部分時間裡市場可能處於弱勢。因此2021年總量機會需要精確擇時,歲末年初是第一個可能有效反彈的窗口。

廣發證券策略戴康團隊認為2021年A股的關鍵詞是逆水行舟。2021年中國的金融條件將逐步收緊,該團隊判斷A股迎來慢牛中的震蕩期,需要降低預期收益率。

謹慎派:只預測半年走勢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提及雖然是年度策略會,其實只能預測六個月的證券市場,如果要預測下半年的股票市場,那只能在六個月後預測人們的預期。

展望2021年,疫情、中美等風險因素逐步落地,全球經濟修復漸見曙光但流動性大潮將退。經濟動能增強疊加春季躁動預期,市場對經濟的增長預期進一步上修,會使得指數存在突破3500點的可能,但是仍將回歸到2021年上半年3100-3500點震蕩格局。

同樣發布半年策略報告的還有東莞證券。對2021年上半年行情,其保持偏謹慎樂觀的觀點。2021年國內外經濟有望穩步復甦,基本面因素將持續改善,「十四五」規劃《建議》及兩會帶動政策保持積極,資本市場的改革深化為市場健康發展注入新動力,對中長期資金的引導及居民財富配置轉移更為市場帶來資金支持,不過貨幣政策回歸中性,而資金面受到融資、大小非減持等因素影響,將維持緊平衡態勢,難以對市場形成明顯的資金支持。

大盤2021年年初仍有走強機會,而隨著貨幣政策逐步回歸正常及融資壓力加大,將面臨高位震蕩反覆壓力,預計2021年上半年市場將屠蘇送暖,砥礪前行,呈現衝高震蕩格局。

消費、科技、周期、金融還是製造?

圖/ 圖蟲

整體來看,各家券商對2021年市場主線的看法聚焦於幾個板塊,消費、科技、周期、金融和製造輪番被點名。

展望2021年,海通證券把科技類歸位投資第一梯隊:科技類行業2021年利潤將加速增長,源於政策紅利、技術紅利,往後看計算機、傳媒、新能源產業鏈等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此外還需重視券商,短期看牛市三浪成交量放大將推高券商業績。

西南證券同樣認為科技是龍頭,是主線。2021年A股關注高端製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科技基建等受益於「十四五」規劃《建議》與行業上行周期的板塊。同時適當關注商貿、旅遊、影視等受益於行業復甦的板塊。

除了科技,策略報告中頻頻出現的關鍵詞還有消費和金融。

中金公司表明,看好消費中估值依然不高、景氣程度可能進一步改善的行業;部分景氣程度在改善的先進位造業;部分估值低、預期可能在改善的周期板塊。

國泰君安判斷市場主線從基建地產周期轉變為全球原材料周期、從必選消費轉向可選消費、科技需要集中精力,重點在新能源和電子。

東興證券把金融股作為底倉配置,在受益於經濟復甦盈利改善,估值具備修復預期之下,重點關注銀行和保險。

多家券商認為,在經濟復甦預期下,周期板塊仍有配置價值。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表示,A股當前依然處於中期上行通道中,預計明年A股將經歷慢漲「三部曲」,其中從跨年到明年二季度建議配置順周期品種,包括可選消費、工業板塊等;明年二季度中至三季度建議增配大金融和必選消費;明年四季度開始,科技板塊和醫藥的相對配置價值將會提升。

方正證券指出,2021年,順周期的可選消費、中遊周期、強周期都有改善的契機,可關注傳統經濟周期及數字經濟周期兩條線索。

還有不少券商乾脆「一網打盡」, 國金證券2021年A股的行業配置包括:

一是低估值金融:保險、銀行等。

二是耐用消費品:汽車、家電、家具、消費建材等。

三是漲價主線:有色、化工等。

四是困境反轉:航空、機場、酒店等。

五是成長初期:5G、AI等。

不能忽視的風險因素,分水嶺在二季度?

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券商還強調了2021年需要注意的投資風險。

招商證券提醒,必須提防經濟改善,通脹升溫以後貨幣政策正常化,信用到期高峰和資管新規過渡期最後一年帶來的信用環境惡化帶來的信用環境的逆轉,新增社融年內大概率轉為負增長所帶來的風險。

方正證券認為隨著經濟逐漸恢復到潛在增長水平附近,逆周期調整政策框架演變為跨周期調節,總量政策在2021年繼續放鬆的概率較小,估值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受限。市場節奏看,N型走勢概率偏大,明年一季度前還是找機會為主,一二季度之交市場存在調整的壓力。

太平洋證券判斷2021年上半年迎來階段性盈利高點,國內外貨幣正常化,難以支撐市場估值大幅提升,需要業績增長消化估值,業績能否兌現將決定走勢,市場波動放大。

大多數機構也認為進入二、三季度,隨著全球流動性可能出現收緊,同時,疊加市場對於經濟復甦預期更為充分,A股整體業績高增長可能接近頂點,帶動A股走勢出現一定的調整壓力。其間特別需要關注,業績增長能否消化估值的負面影響。

相關焦點

  • A股2021年怎麼走?哪些板塊值得投資?30家頭部券商觀點來了!
    A股2021年趨勢如何?30家頭部券商觀點來了!時值歲末,如何看待2021年A股走勢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截至目前,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券商發布年度策略報告。多數券商預計,隨著新冠疫苗問世,2021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復甦,上半年迎來階段性盈利高點。同時,認為「十四五」規劃是明年最大的主題機會。
  • 30家頭部券商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樂觀派滬指看4800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30家頭部券商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樂觀派滬指看4800點,中性派保持冷靜,謹慎派只看半年,明年金股藏在哪?2020年的A股市場跌宕起伏,受新冠疫情、全球央行大寬鬆、中美摩擦等多重因素影響,A股上演結構性行情,機構資金持續抱團,消費、科技、醫藥三駕馬車齊飛,龍頭個股呈倍數增長。時值歲末,如何看待2021年A股走勢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截至目前,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券商發布年度策略報告。
  • 30家頭部券商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樂觀派滬指看4800點,中性派保持...
    (原標題:30家頭部券商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樂觀派滬指看4800點,中性派保持冷靜,謹慎派只看半年,明年金股藏在哪?)
  • 30家頭部券商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樂觀派滬指看4800點 金股藏在哪?
    (原標題:30家頭部券商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樂觀派滬指看4800點 金股藏在哪?)2020年的A股市場跌宕起伏,受新冠疫情、全球央行大寬鬆、中美摩擦等多重因素影響,A股上演結構性行情,機構資金持續抱團,消費、科技、醫藥三駕馬車齊飛,龍頭個股呈倍數增長。時值歲末,如何看待2021年A股走勢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截至目前,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券商發布年度策略報告。
  • 30家頭部券商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樂觀派滬指看4800點 金股藏在哪?
    截至目前,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券商發布年度策略報告。多數券商預計,隨著新冠疫苗問世,2021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復甦,上半年迎來階段性盈利高點。同時,認為「十四五」規劃是明年最大的主題機會。配置方向上,科技和消費仍有望成為中長期主線,此外順周期板塊也有相當配置價值。
  • 30家券商把脈A股2021年大趨勢:滬指看4800點 明年金股藏在哪?
    截至目前,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30家券商發布年度策略報告。 多數券商預計,隨著新冠疫苗問世,2021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復甦,上半年迎來階段性盈利高點。同時,認為「十四五」規劃是明年最大的主題機會。配置方向上,科技和消費仍有望成為中長期主線,此外順周期板塊也有相當配置價值。
  • A股:今天股民開心了,股市大盤指數全線上漲!接下來會怎麼走?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將從2021年2月1日起施行。有料財經經過測算,預計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有望迎來年內首個「油價調整三連漲」。美股蔚來汽車,將通過增發新股融資26.5億美元。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起,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有料財經看了一下今日股市行情盤面,早上9點30分開盤後,滬深兩市股票指數小幅高開並逐步震蕩走高。今天上午,受到氣候雄心峰會消息刺激影響,光伏、太陽能、風電板塊表現強勁,上周持續調整的新能源汽車板塊也重新走強。
  • 長牛,循環牛,A股仍在牛背上?27家券商「策論」A股,最高看至4800點...
    但在央行逆周期貨幣政策調節以及市場充裕流動性的加持下,隨著7月券商集體大漲拉升,A股可謂年中燦爛,全年上演了流動性和盈利預期拉鋸戰,上證指數在12月也創下年內新高的3465.73點,不少行業板塊漲幅喜人。展望2021年,A股將如何演繹?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哪些行業板塊存在配置機會?
  • 「訪談精彩觀點」2021年A股展望:哪些賽道既寬闊又平坦?
    在12月17日的股吧大家談中嘉賓張春林就「2021年A股展望:哪些賽道既寬闊又平坦?那麼有哪些精彩觀點呢?2020年即將收官,全年創業板指數大漲50%,上證指數也上漲了10%左右,個股表現冰火兩重天,生物醫藥先揚後抑,新能源汽車炙手可熱,白酒板塊更是連創新高,強勢盡顯。展望2021年,A股市場將如何演繹?哪些賽道既寬闊又平坦,更容易跑出偉大的公司?就此東方財富網股吧邀請嘉賓張春林參加在線訪談,為你解析其中的機會。
  • 長牛,循環牛,A股仍在牛背上……27家券商「策論」A股,最高看至4800...
    但在央行逆周期貨幣政策調節以及市場充裕流動性的加持下,隨著7月券商集體大漲拉升,A股可謂年中燦爛,全年上演了流動性和盈利預期拉鋸戰,上證指數在12月也創下年內新高的3465.73點,不少行業板塊漲幅喜人。展望2021年,A股將如何演繹?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哪些行業板塊存在配置機會?
  • 2021年機構策略+投資主線大盤點!(圖解)
    宏觀分析12家頭部券商對2021年A股樂觀,9家頭部券商謹慎樂觀。一、樂觀12家頭部券商看漲2021年A股行情,核心有6大理由。12家看漲2021年A股行情頭部券商的具體觀點海通證券:藍籌向好,「股」舞人心,漸入高潮,進入基本面與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短期金融修復,未來AH溢價收窄,長期轉型升級牛。
  • A股:今天股民開心了,股市大盤指數全線上漲!接下來會怎麼走?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將從2021年2月1日起施行。有料財經經過測算,預計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有望迎來年內首個「油價調整三連漲」。美股蔚來汽車,將通過增發新股融資26.5億美元。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起,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有料財經看了一下今日股市行情盤面,早上9點30分開盤後,滬深兩市股票指數小幅高開並逐步震蕩走高。今天上午,受到氣候雄心峰會消息刺激影響,光伏、太陽能、風電板塊表現強勁,上周持續調整的新能源汽車板塊也重新走強。
  • 在股民恐慌絕望的時候,a股大盤指數上漲!離牛市行情還有多遠?
    在北向資金動態方面,今天上午"北水"依然持續淨流入,滬深股通資金淨流入合計超過30億元。在股市大盤盤面表現方面,今天上午鋼鐵股領漲a股大盤,白酒(釀酒行業)、工藝商品、玻璃陶瓷、造紙印刷、輸配電氣和醫療行業等等板塊位居行業指數漲幅前列。
  • 券商描繪A股春耕圖
    預計當前大熱的順周期板塊行情未完,將持續到明年一季度,隨後科技和消費板塊有望成為主線。   「剛剛空倉,現在適合入手哪些股票?」「年底了,可以提前布局『春耕行情』了」。券商預計當前大熱的順周期板塊行情未完,將持續到明年一季度,隨後科技和消費板塊有望成為主線。   跨年行情可期   「上證指數最近盤中刷新年內高點,是不是意味著大盤要向上突破了?」投資者小張興奮地說。
  • 【研報掘金】資本市場處於歷史發展機遇期 龍頭邏輯仍是券商板塊...
    2021年創新業務增長有望成為業績亮點,跟投利潤釋放、衍生品及融券快速發展將帶來業績變現,預計上市券商2021年整體淨利潤同比+18.8%,淨資產收益率有望達9.3%,維持行業「看好」評級。機構指出,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證券行業將加速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預計未來證券行業將實現「大而全」、「小而精」券商共存的局面。目前券商板塊市淨率估值為2.13倍,具有較高安全邊際。
  • A股:今天上證指數又跌了0.66%,股市行情接下來怎麼走?
    今天上午早盤盤面上,農牧飼漁、水產養殖行業板塊領漲滬深股市行業漲幅,板塊當中有5家上市公司股票漲停。釀酒行業(白酒)、食品飲料、電子元件、半導體、晶片等等行業板塊也表現較強, a股市場股價最高的上市公司貴州茅臺漲盤中股價觸及1840.39元,再度創出歷史新高,上市公司市場達到了2.3萬億元,排名滬深股市第一,比第二名工商銀行市值多了超過4000億元。
  • 券商板塊下跌1.72% 頭部券商未來仍被機構看好
    券商股在近期集體走高之後又有所回調。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收盤,券商板塊下跌1.72%,板塊內僅有3隻個股飄紅,5隻個股跌幅在3%以上。與此同時,不少券商遭到了股東密集減持。同花順數據顯示,近一月以來,券商被減持總股數超3億股。但在機構看來,未來券商多項業務板塊仍有亮點,具有資本、風控等優勢的頭部券商值得關注。
  • 頭部券商展望2021:「中國資產」崛起時代已來臨,A股仍在「牛背」上
    來源:證券日報當下,券商正在密集舉辦、籌備2021年的策略會。目前,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招商證券、華泰證券五家頭部券商的宏觀展望、A股、港股等策略等也密集釋出,乾貨滿滿,備受投資者及機構關注。各家頭部券商的策略關鍵詞也各具特點。
  • A股:今天上證指數又跌了0.66%,股市行情接下來怎麼走?
    今天上午早盤盤面上,農牧飼漁、水產養殖行業板塊領漲滬深股市行業漲幅,板塊當中有5家上市公司股票漲停。釀酒行業(白酒)、食品飲料、電子元件、半導體、晶片等等行業板塊也表現較強, a股市場股價最高的上市公司貴州茅臺漲盤中股價觸及1840.39元,再度創出歷史新高,上市公司市場達到了2.3萬億元,排名滬深股市第一,比第二名工商銀行市值多了超過4000億元。
  • 2021年,公募看到了哪些投資機會?
    雖然市場觀點普遍謹慎,但資深基金經理認為,站在當下時點來推演未來往往不夠準確,最需要做的是「應對而非預判」。基金經理普遍依然看好明年權益投資,對消費、醫藥、科技等核心賽道愛不釋手。 應對重於預判 「在連續兩年主動權益基金平均收益率超過30%之後,對於明年,實在是無法作出比今年更樂觀的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