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兆山—詩仙李白隱居十年之處

2020-12-24 丸子旅行冊

「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碧山就是白兆山,從這句詩中可以體會到李白的悠閒舒適,那為什麼李白會選擇居住在碧山這個地方?為什麼他會在這感到悠閒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裡吧!

白兆山位於湖北省安陸市西北的煙店鎮,詩仙李白曾在這隱居十年,留下了不少詩篇,後來還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前來,使這裡充滿了濃鬱的文化氣息。

關於這裡還有好幾個傳說,有關於李白的,有關於道教的。這裡的每一處景點都和李白有關,那我們就從其中的幾個景點中追逐詩仙的足跡吧!

①紺珠泉—洗盞醉還酌,臨流坐獨醒。

紺珠泉又稱萬珠泉,是一個天然水潭,泉水由底部往上湧,從不間斷,因其細小的水泡在陽光的照射下似明珠般閃閃發光,所以吸引了人們前來觀看,泉水旁有小亭子,可供遊客歇腳。據說李白在桃花巖讀書時,渴了就引用紺珠泉裡的泉水,累了就看看這些不斷的明珠,之後繼續讀書,我想正是有了良好的環境,李白才有了靈感創造出那麼多的詩篇。

②洗筆池

洗筆池又稱為洗墨池,是李白涮筆的地方,和王羲之洗硯池的故事很相似,但不同的是李白的洗筆池池底有泉眼,水湧不斷,池水並沒有變黑,當地人認為該泉水能使人變聰慧,還特意挑來給學童飲用呢!

③桃花巖—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桃花巖又稱桃花洞,而詩中的「桃花」其實是指洞前的「桃花溝」,桃花洞地勢險峻,洞中有數層臺階,拾級而上,還可隱約看到藍天白雲。洞旁有潺潺的泉水、蔥鬱的樹木,這裡也是李白休息遊玩的主要場所。

白兆山雖然不像之前介紹的幾處景點那樣優美浪漫,但是這裡有難以複製的歷史,在這裡感受到最多的是詩仙李白的悠閒舒適、勤奮好學,而這些也是在一些其他的景點所感受不到的。

這裡似乎很「古板」,沒有多彩的顏色、沒有浪漫的故事、沒有適合拍照的美景,但是對於在這裡居住了十年的李白來說,這裡就是多彩的、浪漫的、獨特的,他在這裡就是舒適自在的。

對這裡感興趣的你們可以自己來這裡有更多的體驗哦!

這裡是小萬的小小知識口袋,跟我一起來一場短暫的旅行吧!

相關焦點

  • 白兆山麓,與詩仙對酒當歌——探訪李白文化鄉村遊
    白兆山麓,與詩仙對酒當歌——探訪李白文化鄉村遊白兆山麓,樹木蔥蘢、花草繁茂;藝術村裡,亭臺水榭、流水潺潺;摘果園內,瓜果飄香,遊客流連……安陸充分挖掘李白文化內涵,引進優質社會資本,在4A級白兆山李白文化風景區山腳下,打造李白文化藝術村、五言陸色田園綜合體、柒彩果園等一批文旅融合、農旅融合項目,催動李白文化鄉村遊持續升溫
  • 白兆山上品"詩仙"——訪白兆山李白文化旅遊區小記
    &34;這是唐朝詩人李白的著名詩篇《山中問答》。列位看官,你知道《山中問答》中的&34;是哪座山嗎?對,就是位於大洪山餘脈、湖北安陸市煙店鎮的&34;,現已是國家AAAA級&34;。白兆山,這座主峰海拔只有383米高的&34;,因為被譽為&34;&34;的唐朝大詩人李白在此棲息&34;而名聞遐邇。初秋時節,筆者與幾位文友相約,頂烈日、冒暑熱,經棗潛、走麻竹、轉漢十高速,驅車兩個多小時,來到氤氳著詩文仙氣的文化名山和道教勝地——白兆山,拜謁李白,觀光遊覽。
  • 白兆山麓,詩仙邀您對酒當歌——探訪安陸李白文化鄉村遊
    安陸充分挖掘李白文化內涵,引進優質社會資本,在4A級白兆山李白文化風景區山腳下,打造李白文化藝術村、五言陸色田園綜合體、柒彩果園等一批文旅融合、農旅融合項目,催動李白文化鄉村遊持續升溫。碧山村位於白兆山腳下,公元727年—737年,唐代大詩人李白「酒隱安陸,蹉跎十年」,留下「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動人詩篇和桃花洞、洗筆池等許多歷史景點
  • 湖北中部小城有座山,李白曾在此隱居十年,秋遊登高望遠好地方
    景區內建有巨大的詩仙雕像,坐落在群山之中,秋高氣爽之時,登山望遠,瞭望之境,大氣磅礴,讓人心生豪邁之志,它就是白兆山風景區。李白是詩仙,詩文汪洋恣肆,想像瑰麗,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同時詩詞的主題豐富,名山大川,包羅萬象,這種豐富內容是建立在詩人實踐行程之上的。李白好遊,國內很多景點裡都有他的詩詞,而專門以他為主題的景點則不多,白兆山景區中,除了常見和不常見的李詩留存,最大的亮點便是那一尊超級詩仙雕像。雕像周身白色,建在山峰之巔,前後留有專門通道,登山仰視,氣勢不凡;詩人的形態自由灑脫,好似驅登前行,氣魄靈動。
  • 太白金星的一顆棋子落入人間.成為詩仙李白的隱居之地·白兆山
    白兆山又名碧山安陸市開闢了以白兆山為主體的太白遊覽線,著名的景點有:白兆寺、桃花巖、李白讀書臺、太白堂、太白林、紺珠泉、洗腳塘、洗筆池等,而且每個景點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這裡峰迴路轉,山巒疊翠,常年鳥語花香,甘泉流長,是旅遊觀光、尋幽覽勝的好地方。桃花巖下有一巖洞,名曰桃花洞,可容人攀越。
  • 湖北安陸值得一去的地方 - 白兆山李白旅遊風景區
    白兆山李白文化旅遊區是國家4A級景區,位於安陸城西14公裡處,主峰太白峰海拔383米。白兆山地勢險峻,崖壑幽深,層巒疊翠,林木茂盛,和溳水相映成趣。前人有「溳水濃於酒,碧山俏似詩」的贊語。又因李白隱居十年而馳名天下,被譽為「仙山」。
  • 白兆山,是一個旅遊的好地方
    白兆山,是一個旅遊的好地方。白兆山旅遊景區位於湖北省安陸市城西,煙店鎮15公裡,屬於大紅山殘脈。白兆山沒有直立高聳的山峰,最高的山峰只有300多米,沒有危險的沙灘巖石,有的只是起伏的深綠色小山,沒有獨特的天氣景觀,有的只是清新宜人的小氣候。
  • 白兆山下,兩村共打李白牌
    白兆山,因李白隱居十年揚名天下,被譽為「仙山」。安陸煙店鎮尖山村、碧山村位於白兆山下。尖山村位於白兆山東麓,「抬頭能看山,低頭可賞水」。看中這塊風水寶地,5年前,五言陸色公司整體流轉尖山村2700畝土地,建設有文化情調的休閒農業示範區。
  • 李白隱居地,白兆山的葡萄成熟了,等你來摘
    白兆山李白文化風景區位於安陸市西北部煙店鎮,距安陸市區14千米。白兆山李白文化風景區是在原白兆山國營林場、白兆山森林公園的基礎上建立的。詩仙李白「酒隱安陸」十年,即以白兆山為居留地,留下了大量詩篇和諸多遺址遺蹟在白兆山。
  • 濟寧太白樓,任城尋古,詩仙太白遺蹟,京杭運河邊的奇觀
    詩仙太白自安陸遇一好友,後隨其遷居任城(濟寧)在此居住日久。結友眾多,常在此飲酒作樂。家有耕地多畝,僱人耕種。當時,朝中一權貴名叫賀知章,在任城運河邊開了一處酒家,令人代為照應。一次,賀知章去泰山途中便道來到任城。問管事掌柜收入怎樣。掌柜做了詳細匯報,最後說;這些欠帳都是一個名叫李白的才子所欠。賀知章便叫人將李白叫來。李白一到,賀知章驚訝道;此乃天上仙人也。二人便共飲美酒,暢談詩文,相見恨晚。
  • 蓋世詩仙李白的一首《別匡山》,豪情萬丈,早已無心戀清境
    歷代文人中詩仙李白的「俠客夢」是最為濃烈且執著說起一個「劍」字,眼前便很自然地會出現一位身著白衣、星目劍眉的英俊男兒,但見他手執長劍矗立風中,衣袂飄飄盡顯俠客風範。自古寶劍配英雄。這些人之中,想必詩仙李白的「俠客夢」是最為濃烈且執著的。如果此生能被上蒼賦予善於描畫的天賦的話,我定然會為詩仙描摹一個這樣的形象:身著錦緞白衫、手執寶劍,凝神而視,氣概非凡。後人的印象中李白是一位弱不禁風的寒酸文人,手無縛雞之力,整日只是與酒為伴,盡做些與詩為友、以書度日的不切實際的事情。如果你真的這樣想李白,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李白離開隱居十年的地方,有感而發寫下告別詩,最後14字流傳千年
    但是諸位莫忘,李白的少年時代生活在盛唐發展到極致的階段,報效國家一展胸中才華是每個才子的夢想,而李白自然也不例外。因為父親是商人無法參加科舉,李白只能通過別的途徑走上仕途。他的一生裡,為仕途掙扎的事例並不在少數,例如在匡山的十年隱居;為求功名與前宰相的女兒結婚;他與賀知章的相遇也是為了得到引薦,由此才有了謫仙人的稱號;安史之亂爆發以後,五十多歲的李白第一時間投奔永王幕府只求有用武之地,可見其豪氣不減,壯志當年。只是天命的風流實在與仕途相悖,以致終其一生為盛唐平天下的抱負從未真正的施展過,也未能為盛唐的江山太平出力。
  • 李白最有仙氣的一首詩,仙風道骨,不食人間煙火!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仙風道骨,詩歌充滿了夢幻色彩,相信沒有人會懷疑。賀知章稱其為「謫仙人」也就可見一斑,如果要從詩仙的詩中選一首最有仙氣的詩,小編認為是這首《山中問答》: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這首詩是李白在湖北安陸的白兆山桃花巖隱居時期創作的,詩中的碧山就是指白兆山。首句就突如其來提出一個問題,有人問李白為什麼要隱居在碧山,作者沒有提到提問者是何人,但是讀者可以推測到提這個問題的就是世間那些「俗人」。次句詩人對於這個問題的反應是「笑而不答」,面對著這個問題,作者心中顯得悠閒自在。
  • 打開唐詩之門,遇見詩仙李白之《山中與幽人對酌》
    詩仙李白又被世人尊為「酒仙」,高興時「且樂身前一杯酒」,痛苦時「舉杯消愁愁更愁」,有錢時「十千五千旋沽酒」,沒錢時「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這首《山中與幽人對酌》便是他寫酒的一篇名作。李白的酒詩多興會淋漓之作,本詩開頭就是酣飲的情景。
  • 你只知詩仙李白才華橫溢,可你知道李白一生經歷過多少波折嗎?
    說起李白,我們就能想起「詩仙」這個詞,能得到這一稱號那可謂是詩人中的佼佼者啊,尤其實在盛唐時期,在各派詩人層出不絕之際,這個稱號對於詩人們來說更是可望不可求得啊,李白的出生很普通,從小就有寫詩的天賦,而且對賦詩也很有興趣,在15歲的年齡就已經寫了很多首詩了,然而我們的「詩仙」不僅只鍾情於詩
  • 評論盛唐詩仙李白《行路難》三首絕倫詩脈與激流勇退隱居源在哪?
    李白是浪漫主義的酒仙詩仙文人墨客,比起爭戰南北,權衡利弊,韜略縱橫的功臣老將,在天子皇上眼裡的份量,只是歌功頌德的文具而已,在爭權奪利的權貴大臣們中,是眼中丁,肉中刺。怎能容文人墨客酒仙詩仙李白分羹他們的厚祿與權貴呢?正象宰相李林甫所言,大唐人才都在朝中,朝外以沒有人才。大唐盛世皇帝雖然廣開人才之路。
  • 愛喝酒的詩仙李白,詩文深得唐太宗喜愛,杜甫:李白鬥酒詩百篇!
    愛喝酒的詩仙李白,詩文深得唐太宗喜愛,杜甫:李白鬥酒詩百篇!李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從小到大都一直在學習他的詩句,他被稱作「詩仙」,雖然李白的詩句是非常流行的,但其實李白並沒有想讓自己成為一個詩人,他有一個非常大的理想,那就是跟管仲一樣,做一個千古的賢相,在當時社會想要做官一般都是通過科舉考試,層層選拔才會當上一個芝麻大的小官,李白選擇另闢新路,選擇通過隱居和結交當時社會的名流,李白隱居的地方並不固定,一回去西邊隱居,
  • 乘坐「詩仙號」「太白號」在李白生活過的地方,探尋廬山三疊泉
    廬山,乃中國名山之一,三疊泉堪稱廬山諸多勝景之首,把三疊泉尊為「廬山第一奇觀」,還沒有去到廬山,早就聽說過「不到三疊泉,枉為廬山客」的說法。這次有機會來到廬山,當然先把三疊泉作為遊覽的第一個景點。,看到李白的畫像,聽介紹才知道李白曾經在這裡生活過。
  • 李白是詩仙?俠客?還是大唐第一驢友?
    李白是詩仙?俠客?還是大唐第一驢友?李白行蹤圖一、讀書時往來於旁郡18歲,隱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縣內)讀書。往來於旁郡,先後出遊江油、劍閣、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內)等地,增長了不少閱歷與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