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李白有仙風道骨,詩歌充滿了夢幻色彩,相信沒有人會懷疑。賀知章稱其為「謫仙人」也就可見一斑,如果要從詩仙的詩中選一首最有仙氣的詩,小編認為是這首《山中問答》:
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這首詩是李白在湖北安陸的白兆山桃花巖隱居時期創作的,詩中的碧山就是指白兆山。首句就突如其來提出一個問題,有人問李白為什麼要隱居在碧山,作者沒有提到提問者是何人,但是讀者可以推測到提這個問題的就是世間那些「俗人」。次句詩人對於這個問題的反應是「笑而不答」,面對著這個問題,作者心中顯得悠閒自在。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是俗人們所認同的行為邏輯,對於隱居在山中的詩人,當然感到困惑不解。詩歌的前兩句將俗人和隱逸者兩個形象刻畫地涇渭分明。但是作者並沒有停留於此,而是在最後兩句給出了問題的答案。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給我們描繪了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的景象,那是一個遠離是非恩怨、安居樂業的人間天堂。在作者所隱居的白兆山桃花巖,有桃花盛開的美景,有流水潺潺的畫面,也有桃花逐水流的窅然景象,在作者看來,這裡別有一番天地,不是人間所能比擬的。
這首詩裡,作者有意將自己置身於詩中,雖然詩中沒有出現「俗人」,但是俗人和隱逸者(即詩人)兩個形象卻十分鮮明的形成對比,最後詩人用桃花源這個意象說明原因,點明了隱居處別有天地,非人間可比。在李白的詩中,這首詩處處洋溢著仙風道骨,李白不食人間煙火的特點也展現在讀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