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間煙火的李白,何以成詩仙?

2020-12-11 寫乎

作者:墨念

從《朗讀者》到《中國詩詞大會》,不是火了那位叫董卿的智慧女人,而是激起了那些孩子們的家長育兒觀念,因為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從寶寶剛剛「呀呀」學語開始,就教孩子們背古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誰能知道那位不食人間煙火的李老先生,在千年之後還會有如此眾多的粉絲呢?難怪他被譽為「詩仙」呢!

(一)月仙?詩仙!

公元726年農曆九月十五的一個月圓之夜,26歲的李白寄居在揚州的一個小旅館裡,睡到夜半時分,他被尿憋醒,便急忙起身去方便。走到一處井欄邊,實在憋不住了,迷迷糊糊就在此處小便了,誤把滿地的銀輝當做白霜,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圓如銀盤,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家鄉來。他急忙回到房間,提筆寫下了千年傳誦的《靜夜思》。

有人說這是文化痞子的瞎解釋,純屬無稽之談,一心為了搞笑,為了吸引眼球!不過,根據李白的浪漫主義情懷,搞笑版的詩作他不是沒有。「昭陽桃李月,羅綺自相親。」這首《宮中行樂詞》的題寫,便讓唐朝權傾一時的高力士為李白脫靴成為千年佳話。當閉花羞月的楊貴妃手捧硯臺,高力士手提朝靴站在李白身邊時,這位李大人借著酒力揮筆寫下上面那首千年不朽的詩詞。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43歲的李白胸懷壯志,奉召翰林學士,但是當朝妒賢嫉能,大力排擠和詆毀他,因此,他倍感時局悽涼,孤獨至極。詩人孤獨到只能邀請天上的明月與自己的身影對飲,充滿了無限的惆悵。他覺得不止是眼前的生活苟且甚至是未來的日子裡,很可能難縫同飲之人,只能與月光和身影相伴相隨,只有約好他們三人在仙境相見。

其實,李白月夜吟詩還有很多,如《望月有懷》《關山月》《春江花月夜》等等,皆以一種浪漫情懷,渲染月色,寓情於景,幾分悲涼,幾分寄託,深深表達他思人思鄉之情。據不完全統計,他有近百首古詩詞是與月夜相思有關聯的,亙古至今能把自己當作月亮寵兒的只有李白一人,堪稱月神不為過。然而,李白能把自己與月亮同詩作融為一體,真乃一位大神級的詩仙也!

(二)夢仙?詩仙!

公元744年,李白被排擠出長安,唐玄宗賜金流放,實則永不聽用。他雖然斷送了政治生涯,但是生性豪放,每日寄情於山水之間。在離開長安的第二年,他與杜甫遍遊齊魯大地。

一天夜裡,他客居在友人東魯家中,夢見航海的人談起瀛洲,波濤洶湧的大海一望無垠何處去求;吳越一帶的黎民百姓談起天姥山,雲霞滿天,忽明忽暗,時而可以觀之。

在一個皎潔的月夜,李白飛去了天姥山,山下的鏡湖映照著他的身影,一直到剡溪,不時聽到兩岸猿猴在悽涼的啼叫。這時他看到了詩人謝靈運住過的地方,於是他穿著謝的木屐,親自攀登直插雲霄的天梯。剛到半山腰就看到太陽從大海中升起,到山頂上就聽到天雞在打鳴。

他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只顧迷戀一路的奇花異石,不覺天空暗下來。這時,熊在怒吼龍在長嘯,烏雲遮天,煙波浩渺。突然間電閃雷鳴,山崩地裂,山府的石門被從中打開……猛然間,李白從夢中驚醒,只有孤枕陪在身邊。就這一場夢,卻深深留在李白的心裡。

第二天,李白向友人告辭。按說東魯家在當地算是富豪,別說李白在此只住半個月,就是再住些時日,修身養性,飲酒題詩,未嘗不可。可是李白天生一顆放蕩不羈的心,淡泊名利,寧靜致遠,於是他又一次踏上了漫長的旅途。

臨別時,他把夜中的夢境,亦真亦幻,虛實相間,提筆寫下了《夢遊天姥吟留別》送與友人留念。千百年來,能將一場夢境寫得如此激情四射,鏗鏘有力,恐怕除了李白之外絕無二人,真乃名副其實的詩仙也!

「昨夜巫山下,猿聲夢裡長。」(《宿巫山下》)其實,李白常常把夢境寫成詩作,有時一夢醒來,提筆便寫。譬如:《夜宿山寺》、《宿白鷺洲,寄楊江寧》等等。由此可見,詩仙「中夜忽驚覺,起立明燈前。」

(三)酒仙?詩仙!

人在孤寂的時候,最容易借酒消愁。有道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可是李白偏偏鬥酒詩百篇。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這首《將進酒》絕對是他的千首佳作前三甲!

讀著這樣的佳作,有人一定會問,這是他在人生得意之時才寫出來的吧?否也。

那時正逢安史之亂前期,唐玄宗讓李白「賜金放還」,自己與楊貴妃日夜笙歌,國家朝政卻讓奸臣主持。李白被迫離京,徜徉於山水,寄情於鄉野。忽一日,李白受友人岑勳與元丹丘之邀,在潁陽山做客。席間,李白對酒當歌,直抒對時局的滿腔憤恨,同時也表達他的抱負和志向,勸君珍惜當下,及時飲酒行樂,忘記世間所有的憂愁和煩惱,「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常常自己提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中間,自斟自飲,無友無伴。據不完全統計,他一生與酒有關的詩篇有二百首之多。他愛喝酒,是名副其實的酒仙,但是對酒當歌,名垂千古,這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仙人也,怎能不配「詩仙」二字?

穿越漫漫歷史文化長河,從先秦到民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學之美。詩經的風雅,楚辭的浪漫,唐詩的輝煌,宋詞的清婉……一直到民國的白話,都可堪稱精典,但是唐詩絕對獨佔鰲頭,像文學百花園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光彩奪目,閃耀千年。而這顆明珠之中,偏偏孕育著一位偉大的詩人——李白。

難怪年逾古稀的賀知章在讀李白的《蜀道難》時激起感情狂瀾,從此展開了對李白漫長的單相思:「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認為此詩只有神仙才寫得出來,因而稱李白為「謫仙人」。

【作者簡介】墨念,本名馬獻武,江蘇東海人,在參加教育工作的同時筆耕不輟,早在2001年就入編《中國世紀專家》一書,目前已有近百篇作品發表或獲獎,親近大自然,願以文會友,以文養心。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相關焦點

  • 李白最有仙氣的一首詩,仙風道骨,不食人間煙火!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仙風道骨,詩歌充滿了夢幻色彩,相信沒有人會懷疑。賀知章稱其為「謫仙人」也就可見一斑,如果要從詩仙的詩中選一首最有仙氣的詩,小編認為是這首《山中問答》: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這首詩是李白在湖北安陸的白兆山桃花巖隱居時期創作的,詩中的碧山就是指白兆山。
  • 詩仙李白一生桀驁不馴才華橫溢,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詩意人生?
    文·段宏剛李白(701年——762年)是我國有史以來文學界最有代表性的曠世奇才,他之所以被冠以「詩仙」的美譽,是因為他的詩歌飄逸奇崛,奔放灑脫,大氣磅礴,字裡行間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烈火一樣的情感,他在詩歌中流露出來的思想情懷和價值觀念跟芸芸眾生不大一樣,仿佛不食人間煙火,自有一股「仙氣」,
  • 蘇軾為一位16歲粉絲寫的詞,不食人間煙火,最後一句千年無人超越
    曾經,寫得一手好詩詞,似乎並不能保證才子們當上大官,畢竟李白杜甫都沒做得了公卿。但寫得一手好詩詞,卻時不時能招來點桃花運。當年李白在長安受了委屈,失意下離了京,準備好好地遊玩一番。在洛陽連續遇上了首次見面的杜甫和高適,三人相聚於河南梁園。
  • 白兆山—詩仙李白隱居十年之處
    「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碧山就是白兆山,從這句詩中可以體會到李白的悠閒舒適,那為什麼李白會選擇居住在碧山這個地方?為什麼他會在這感到悠閒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裡吧!白兆山位於湖北省安陸市西北的煙店鎮,詩仙李白曾在這隱居十年,留下了不少詩篇,後來還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前來,使這裡充滿了濃鬱的文化氣息。關於這裡還有好幾個傳說,有關於李白的,有關於道教的。這裡的每一處景點都和李白有關,那我們就從其中的幾個景點中追逐詩仙的足跡吧!
  • 你和李白一起看過廬山瀑布?縱觀李白一生大唐盛世的詩仙有多浪漫
    說起李白,他真是當得起詩仙這個名稱,我甚至覺得他走後真的是成仙了。「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白髮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鏗將有力的《將進酒》,」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這些詩句像是天然鑄成的,天然去雕飾,讀起來又非常地順暢、瑰麗,他真的是謫仙人,此詩只應天上有。
  • 輕狂謫仙詩人,李白的仙氣從何而來,詩仙了解一下
    李白李白,再沒有一個詩人能比他更讓世人著迷了。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他也自稱「酒中仙」,後人就給他送了一個很對他胃口的稱呼「詩仙」。隔著千百年都能感受到李白身上的仙氣,那我們就沿著歷史的足跡去沾點仙氣,去了解一下李白的仙氣從何而來。
  • 詩仙李白淪為記者?詩興大發卻成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燈泡!
    動畫中的詩仙李白李白與唐玄宗楊貴妃之間的事,可謂國史上的一段佳話,歷來被文人墨客和史家們不斷深挖細掘。一代才子李白,可謂成無數文人墨客的偶像。那年,一代詩仙大才子李白可謂盡職盡責:唐玄宗和楊貴妃遊宜春苑,他報導了《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囀歌》;暮春,唐玄宗與楊貴妃於興慶宮沉香亭賞牡丹,玄宗想要聽新詞入曲的演唱,李白不但作了《清平調》的詞,還同樣寫了新聞的報導;入夏,玄宗泛舟白蓮池,李白又報導了《白蓮花開序》;緊接著是《春日行》
  • 《唐詩裡的煙火人間》:詩人不食人間煙火?其實他們也是俗人一個
    他們並非都是不食人間煙火之人,也如同你我一般都是俗人一個。詩聖杜甫曾有「人民詩人」的美譽。在他的詩歌中展現了安史之亂時期,人民大眾在戰爭影響下的艱難痛苦生活,飽含著不幸民眾們的血淚故事。人們對於杜甫本人及其詩歌作品的印象與評價也大多都是能夠反映人間疾苦現實主義詩歌。可是事實上,從前的杜甫可並不是如此的高大上。
  • 李白詩詞裡的雪,3首就夠驚豔,氣勢磅礴,果然「詩仙」本色!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李白其人,眾所周知,正史野史中,起落跌宕,灑脫豪放,千萬言講不盡曲折,詩句中常有及其大氣的詞彙以及數量伴隨心境抒發,這首《北風行》也是如此,明明寫的是思婦詩,卻如此細膩如此闊大,藝術的張力,生命的張力在李白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這才是凡人難以超越的詩仙吧!
  • 李白「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煙花」何意?讀懂才知詩仙名不虛傳
    甚至有人認為,詩仙之所以寫不好七律,是因為他對對文字的煉化還不夠高明。對於這一點,筆者是完全不能同意的。詩仙對文字本身的講究或許沒有達到詩聖杜甫的高度,但絕對是能超過大多數唐代詩人的。隨便給大家舉兩個例子,「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為何用「材」不用「才」?原因「材」是不需要通過教育的原始材料,李白就是要用這個字體現自己和其它人不一樣,表示自己的才華是天生的。
  • 白兆山麓,與詩仙對酒當歌——探訪李白文化鄉村遊
    碧山村位於白兆山腳下,公元727年—737年,唐代大詩人李白「酒隱安陸,蹉跎十年」,留下「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動人詩篇和桃花洞、洗筆池等許多歷史景點。」項目破土動工,項目規劃面積3平方公裡,計劃投資2.2億元,分三期建設,將現有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生產型村落,打造成集觀光、遊學、研究、創作、展示、展覽、康養於一體的綜合性李白文化藝術村,實現李白文化、傳統文化與休閒觀光、度假康養有機結合。
  • 古來聖賢皆寂寞——詩仙李白最狂的十句唐詩,每一句都值得背誦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余光中、尋李白詩仙李白和戰神霍去病,一直都是筆者心中古代文人和武將的巔峰,他們兩位是真正的「男神」。李白的一生就是一部傳奇,他留下的經典詩篇不僅是古代文學的瑰寶,也是我們古代文化的基因,更是唐朝的一個符號。時間,是檢驗一個人的最高標準。
  • 當美食遇上詩仙李白,不負人生不負卿
    當美食遇上詩仙李白,不負人生不負卿。李白離開四川,來到長安,以一首《蜀道難》拜謁賀知章,賀知章讚嘆不已,稱李白為謫仙人」。因其在詩歌上面的非凡成就,世人把他奉為「詩仙」,但他最為得意的,還是「酒中仙」,寫下了許多關於美食的詩篇。「金樽美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 評論盛唐詩仙李白《行路難》三首絕倫詩脈與激流勇退隱居源在哪?
    李白是浪漫主義的酒仙詩仙文人墨客,比起爭戰南北,權衡利弊,韜略縱橫的功臣老將,在天子皇上眼裡的份量,只是歌功頌德的文具而已,在爭權奪利的權貴大臣們中,是眼中丁,肉中刺。怎能容文人墨客酒仙詩仙李白分羹他們的厚祿與權貴呢?正象宰相李林甫所言,大唐人才都在朝中,朝外以沒有人才。大唐盛世皇帝雖然廣開人才之路。
  • 李白與酒,酒成就李白詩百篇,詩仙是那份酒氣
    都知道中國古代詩人有很多都和酒有關,並且也經常拿酒作詩,更留下了很多千古流傳的詩句,下面小編就聊聊詩仙李白。李白詩唐朝詩人,性格比較豪爽不羈,喜歡飲酒交友作詩,他是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世成為「詩仙」。李白一生與酒的關係那可以說是非常密切的。他的詩中關於酒的詩句就數不清楚。
  • 蓋世詩仙李白的一首《別匡山》,豪情萬丈,早已無心戀清境
    歷代文人中詩仙李白的「俠客夢」是最為濃烈且執著說起一個「劍」字,眼前便很自然地會出現一位身著白衣、星目劍眉的英俊男兒,但見他手執長劍矗立風中,衣袂飄飄盡顯俠客風範。自古寶劍配英雄。這些人之中,想必詩仙李白的「俠客夢」是最為濃烈且執著的。如果此生能被上蒼賦予善於描畫的天賦的話,我定然會為詩仙描摹一個這樣的形象:身著錦緞白衫、手執寶劍,凝神而視,氣概非凡。後人的印象中李白是一位弱不禁風的寒酸文人,手無縛雞之力,整日只是與酒為伴,盡做些與詩為友、以書度日的不切實際的事情。如果你真的這樣想李白,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讀了李白這首寫洞庭湖的詩,才知道詩仙的想像力
    在杜甫筆下,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天地星辰都在湖上游離飄蕩;在孟浩然筆下,是「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波瀾壯闊氣象萬千;在劉禹錫筆下,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無風無波寧靜美好;而在李白筆下,則充滿了詩仙式的誇張與飛騰的想像力。
  • 詩仙李白很愛喝酒,這次卻為什麼停杯擱箸呢
    他的詩想像豐富,氣勢豪放,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被尊為『』詩仙『』 。下面,讓我們以《行路難》(其一),來感受一下詩仙李白的人格魅力。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
  • 平行篇 相邀李白 第2部分 如果李白來到現在,還會寫出怎樣的詩歌
    自此追憶成千古,筆下生風落吉祥。斷語如斯,方明幾姿。文濤湧在,史上端詞。墨遠步步及,緣在此中開。秀語人間在,如聞天上來。淋漓醉態詩千首,不問人間客賢愚。弄思於筆,時光飛語。意落時參,千年妙曲。溫緣其可貴,識因本如醉。又筆書千花,何以如斯對。
  • 被稱為「詩仙」的李白,身上的仙氣從何而來?
    被稱為「詩仙」的李白,身上的仙氣從何而來?李白號稱詩仙,既然都稱仙了,那麼李白的身上肯定會有一種仙氣,那麼李白的仙氣是如何來的呢?喝酒的飄飄然李白不僅是詩仙還是酒仙,李白自稱酒中之仙,杜甫曾經在詩歌中稱讚李白面對皇上的召見根本不害怕,並且酒中仙看不上皇上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