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書:真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啊!

2020-12-11 香水記憶

這是一部讓我覺得很老但卻可以稱之為經典的片子——《情書》。看這部片子,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一切都在冥冥之中。看過了很久,忽然想寫點東西,就算是紀念點什麼。影評中有人用一句詩來概括這個影片:「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整部影片從始到終飄忽著懷舊的情緒,纏綿的情致,和一種哀怨的美感。不同時空的交錯,現實與記憶的交織緩緩展開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

片頭一個女子在無邊的雪地中起身、奔跑。一切看似在平淡中展開沒有多餘的程序。是的,也許很多事根本不需要那些所謂的程序,在生活面前,所有的程序都是多餘的。片頭的女子就是渡邊博子,博子在男友樹遭遇事故死亡兩年後的祭拜後,在樹的遺物中發現一本紀念冊。博子無法忘記對樹的思念。於是她按舊址寄了一封信。也許,一切本在註定之中。於是博子與同男友同名同姓的藤井樹開始了一段通信。男孩那久遠的心事在他死後被生命中的兩個女孩慢慢發現。藤井樹需要的是回憶,而博子需要的卻是忘卻。博子意外發現藤井書是男友曾經的真愛,而且自己竟然同書長的一模一樣,一切原來如此,生活何需偽裝。博子來到男友的出事地點,在皚皚群山中,在雪地上,在日出前,她的喊聲一遍又一遍:「你好嗎?我很好。」簡單的問候,令人肝膽俱碎,舉重若輕的哀傷。博子終於得到解脫,那些平常的舉動,原來都是一種刻骨銘心。隨著歲月的流逝,每個人心靈深處藏納的情感沉澱,有一天,只有自己看的到。片尾,藤井樹的廁身素描被展現,這一份潛藏多年的情感,藏在樹的心裡,也藏在樹的心裡。落幕。從始到終每個人只轉了個圈,又重新回到各自的生活軌道。我喜歡這樣的結局,生活本就沒什麼太多驚喜。每個人在經歷過往,而過往對現在卻無能為力。到現在,我仍久久沉浸在那種美好的,又略帶憂傷的情感之中,不忍心將它支解

相關焦點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唐詩閒讀:「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詩的代表作是《題破山寺後禪院》,這首詩之所以有名氣,原因是其中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樣經典的句子意境幽古,禪意通透。(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一說「竹」,一說「一」)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注釋: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齊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清晨:早晨。入:進入。古寺:指破山寺。初日:早上的太陽。照:照耀。高林:高樹之林。幽:幽靜。禪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處為使動用法,使……空。
  •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寺內草木茂盛、鳥語花香,難得一見的清靜。走在小徑中,靜得能聽見自己的心跳。遠離喧囂,回歸寧靜,於時光中放慢腳步。想想這麼多年來,緣來是你,緣去是空,這世間原本就沒有什麼可以永恆,前世今生,都只不過是你我各自的修為罷了。所謂惜緣,相遇時,彼此善待;相別時,亦勿傷害。如是而已!
  •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常建說,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這樣一句話,讓人揣測千年,至今許多人讀來,仍心嚮往之。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題破山寺後禪院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佛家經常把僧徒聚集的處所當做是叢林,所以這裡所說的高林頗有稱頌禪院的意思。在光照松林的景象中顯露著禮讚佛宇之情。  頷聯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此聯的「幽」「深」二字尤為重要。竹林掩映下的小路通向了幽深之處,禪房前後花木繽紛。幽靜的竹林,小徑,繁茂的花草樹木共同構成了優雅的意境。幽靜的竹林裡,一條小路通向深處,禪房前後花木茂盛。此聯主要描寫靜景。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記……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曲徑通幽處
  • 冷門詩人常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一首題壁詩。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詠寺詩為數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構思獨具特色 ,它緊緊圍繞破山寺後禪房來寫,描繪出了這特定境界中所獨有的靜趣。2、宿王昌齡隱居唐代:常建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 詩詞鑑賞: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賞析】詩人的仕途失意,遂寄情山水,遊覽名山古剎,尋幽探勝。一個清晨,詩人跟著朝陽一起進入古寺,順著山中小逕往裡走,竟然步入一處幽靜之地,發現唱經禮佛的禪房就在後院花叢樹林的深處。
  •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畫家陳耀年山水畫藝術
    作品欣賞△聽禪石有韻 交友結因緣△古樹△欲出山門尋暮鍾△古寺飛雪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山水畫家陳耀年
  • 武漢露臺花園案例: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在茶室四周用日式枯山水來打造禪意的氛圍,當我們被忙碌的工作和快節奏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家裡有一處這樣清淨從容、悠然舒緩的空間,又何嘗不能體會到清靜寂定的禪心呢?設計師用天然石板路來連接茶室內院與外院,用沙石與植物點綴庭院,營造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意境。客戶父親喜歡自然,我們選材都儘量用天然石塊和花草,沙子表面畫上紋路來表現水的流動。
  • 青島有個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景點,綠樹成蔭,遊客如織!
    今天,蟀大叔跟大家介紹個青島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景點,園內綠樹成蔭,令人身心愉悅,而且還是一個天然氧吧,遊客贊其乾淨幽靜!這個景點就是青島北嶺山森林公園,是市內十處山頭公園中佔地面積最大的一處。看樹木森森,楓葉紅遍,漫步其中,一副山居秋暝之景,別具一番風味,優哉遊哉,天然有種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感覺!對於遊客來說,這裡任何一處風景都有她獨一無二的魅力與美麗,季節流轉更替,輕拾一地時光,每一棵樹每一片葉落在訴說他們的過往,令人身心愉悅!特別令人驚奇的是,這裡還有一個小西湖景點!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來這裡享受正流行的生活~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唯聞鐘磬音。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雖同處一棟,卻是相互交織的三套錯層套房,米黃、灰綠、水藍三個不同的色調,空間演繹又延伸出不同灰度、不同肌理的材質和軟裝,使得這三戶語調統一、層次豐富。即使不斷進入這麼多個房間,也不會覺得無趣或乏味。陽光由落地窗撒入,整個人都覺得暖洋洋的。這時候沏上一壺茶,靜坐著感受這遠離塵囂的安逸和優閒,怕是人生最愜意的享受了。
  • 古琴曲 |《禪房花木深》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最喜常建的這首詩,人間靜雅幽深已是極致。黑瓦黃牆,深山古剎,寺院走廊迴環,飛石流泉,有著江南水鄉的靈秀,潭影鳥語的空靈。春光明媚之際,梵音唱響之時,一池白鴿翩然飛起,風動影動,心卻不動。
  • 禪房花木深:常熟興福寺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都)寂,惟聞(但餘)鍾磐音。」米芾書碑時,對原詩作了改動(括號內的字),使詩與宋代興福寺景點更貼切。米碑旁園內兩株桂花飄香,一叢芭蕉陰綠。碑後有竹香書屋,推窗但見青竹成海,竹香撲鼻。書屋東有空心潭,清澈可以烹茗、潭中橋作九曲,周圍黃石堆砌如峭壁,潭邊空心亭飛簷凌空,亭北一株金錢松高大勁拔。
  • 中國最美的尼姑庵,真正做到「禪房花木深」,韓紅也慕名而來
    啊,和尚都是男性的,其實與佛教結緣的並不僅僅是只有男性女性出家,也是有專門的名稱叫做尼姑。如果女性出家和男性出家相比起來確實是有一點少,不過這並不代表著他們與佛家的緣分就會很淺。在我國的雲南大理就有一座非常有名氣的尼姑庵。這個尼姑庵,不僅吸引眾多女遊客前去,甚至連著名歌星韓紅都慕名前來,這個尼姑庵的魔力盛大,來到這裡的遊客,甚至都會產生在此出家的念頭。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昌平南口龍潭村
    秘境勝地之~南口南口位於中國北京市昌平區以西10千米處。處燕山山脈和華北平原交接處。因處關溝,居庸關南,故名。北魏曰下口,北齊曰夏口,金元時始稱南口,並設鎮。明初築南口城。自古為北京郊區的重鎮。響潭水庫位於昌平區南口鎮西北約2.5公裡處的潭峪溝中,溫榆河支流北沙河狻猊溝出山口處,壩址在響潭村,1959年11月竣工,近有燕平八景之一的「虎峪輝金」。
  • 趣遊大觀園 細品紅樓夢2:曲徑通幽假山美 沁芳亭橋荷花香
    二:曲徑通幽處南大門也是大觀園的正門,進門以後的第一處景觀就是用太湖石疊砌而成的假山"曲徑通幽",這是為賈寶玉根據唐代詩人常建的詩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而題。運用藏景的手法表現中國古典園林"開門見山"的特色。寓意只有沿妙道曲徑穿洞而過、方能領悟園中美景。
  • 湖北恩施建始朝陽觀:曲徑通幽之處,風景清麗脫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裡的景色秀麗,有山峰,有小徑,有長廊,有花朵,當然,最多的是綠樹。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景深,棲居在中式風格裝修裡的詩意
    庭前,一隅,草長鶯飛,屋內,半盞,秋水一方幾處屏欄,幾扇軒窗,攜縷縷脫俗清逸,持半盞紙醉金迷,曲徑通幽處,有風煙俱淨,禪房花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