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昌平南口龍潭村

2020-12-09 暗夜裡的孤仙

秘境勝地之~南口

南口位於中國北京市昌平區以西10千米處。處燕山山脈和華北平原交接處。因處關溝,居庸關南,故名。北魏曰下口,北齊曰夏口,金元時始稱南口,並設鎮。明初築南口城。自古為北京郊區的重鎮。

南口鎮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毗鄰燕山山脈,擁有眾多旅遊資源,在南口鎮西北有一汪清水,這就是響潭水庫。

響潭水庫位於昌平區南口鎮西北約2.5公裡處的潭峪溝中,溫榆河支流北沙河狻猊溝出山口處,壩址在響潭村,1959年11月竣工,近有燕平八景之一的「虎峪輝金」。

從響潭水庫溯流而上,延南羊路向水庫深處挺近,一路蜿蜒曲折,穿行在山水之間,溪水潺潺,植被灌木鬱鬱蔥蔥,春的彩、夏的綠、秋的黃、冬的白宛如詩畫般展現的淋漓盡致,讓你欲罷不能。

向北行至水庫盡頭,轉過兩個急彎,便到達龍潭村,村裡有青龍觀一座。

青龍觀位於昌平區南口地區龍潭村,建於明末清初,原來主祀龍王,在歷史上是當地信眾祈雨的重要場所。

龍潭村依山傍水,以前村內有農家樂度假村和虹鱒魚垂釣園,因為是違建近兩年都已拆除,只有依稀的殘存記憶著往日的輝煌,不過反倒回歸了鄉村的古樸和寧靜。

這裡人煙稀少,遠離市區,溫度長年比城區低5~6度,在炎炎的夏日,帶上家人,約上三五好友,自駕而來,在溪邊小憩,高談闊論,感受清涼,亦或者坐在水邊大青石上,靜心讀上一本好書,聽著鳥語蟲鳴,孩子可以盡情的撒歡戲水,待上一整天都不會覺得無趣。

↑這是口泉眼,可以有備而來,打上兩桶山泉水,回家用泉水沏上一杯香茗,甘甜無比。

池塘裡會有小青蛙,大家不要傷害它們,小朋友玩耍一下可以,但是要把它們放回水裡!保護環境靠大家,不要大聲喧譁,垃圾要隨手帶走,千萬不要隨手丟棄,還有不要在溪水邊洗車!這麼好的環境可不要汙染了!

未完待續,再往裡面走還有秘境,今後再和大家分享……敬請留意。

路線:

自駕車:G6京藏高速陳莊出口出→延G6輔路西行至南口紅綠燈→直行過鐵路橋向北至南口村→見鳳凰山陵園指示牌向西延南羊路行駛約8公裡。

公交路線:昌平357路→南口路南公交站換乘昌12路→龍潭村(昌12至龍潭村方向一天只有4趟,發車時間分別為6:00 10:00 14:00 17:00,至南口方向一天只有3趟,發車時間分別為6:40 11:40 18:40)建議自駕前往。

相關焦點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唐詩閒讀:「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禪房花木深」這樣經典的句子意境幽古,禪意通透。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的《題破山寺後禪院》,全詩如下:(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一說「竹」,一說「一」)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全詩基本近於白話,說是律詩,偏偏三四句又不對偶,說是古詩,其餘又合乎詩律,這該算是一首介於古詩和律詩之間的詩,或者說是用律詩手法寫的古詩。詩意也簡單:清晨,我走進這古老的寺院,旭日初升,高高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的小路彎彎通向幽深處,寺內禪房前後花木繁茂森然。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注釋: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齊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清晨:早晨。入:進入。古寺:指破山寺。初日:早上的太陽。照:照耀。高林:高樹之林。幽:幽靜。禪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處為使動用法,使……空。
  • 唐詩閒讀:「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詩的代表作是《題破山寺後禪院》,這首詩之所以有名氣,原因是其中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樣經典的句子意境幽古,禪意通透。(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一說「竹」,一說「一」)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注釋: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齊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清晨:早晨。入:進入。古寺:指破山寺。初日:早上的太陽。照:照耀。高林:高樹之林。幽:幽靜。禪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處為使動用法,使……空。
  •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寺內草木茂盛、鳥語花香,難得一見的清靜。走在小徑中,靜得能聽見自己的心跳。遠離喧囂,回歸寧靜,於時光中放慢腳步。想想這麼多年來,緣來是你,緣去是空,這世間原本就沒有什麼可以永恆,前世今生,都只不過是你我各自的修為罷了。所謂惜緣,相遇時,彼此善待;相別時,亦勿傷害。如是而已!
  •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常建說,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這樣一句話,讓人揣測千年,至今許多人讀來,仍心嚮往之。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題破山寺後禪院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著山上樹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佛家經常把僧徒聚集的處所當做是叢林,所以這裡所說的高林頗有稱頌禪院的意思。在光照松林的景象中顯露著禮讚佛宇之情。  頷聯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此聯的「幽」「深」二字尤為重要。竹林掩映下的小路通向了幽深之處,禪房前後花木繽紛。幽靜的竹林,小徑,繁茂的花草樹木共同構成了優雅的意境。幽靜的竹林裡,一條小路通向深處,禪房前後花木茂盛。此聯主要描寫靜景。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記……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曲徑通幽處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記……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曲徑通幽處
  • 井陘祖山石鼓寺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江山留勝跡 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 天寒夢澤深
  • 成都最美民宿: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遺忘在此處
    這裡有著遠山的寧靜悠遠,改造後的房間分布又如迷宮般妙不可言,青瓦白牆,任意一處都能讓人想起那句「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冷門詩人常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一首題壁詩。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詠寺詩為數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構思獨具特色 ,它緊緊圍繞破山寺後禪房來寫,描繪出了這特定境界中所獨有的靜趣。2、宿王昌齡隱居唐代:常建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一首題壁詩。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詠寺詩為數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構思獨具特色 ,它緊緊圍繞破山寺後禪房來寫,描繪出了這特定境界中所獨有的靜趣。
  • 情書:真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啊!
    影評中有人用一句詩來概括這個影片:「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整部影片從始到終飄忽著懷舊的情緒,纏綿的情致,和一種哀怨的美感。不同時空的交錯,現實與記憶的交織緩緩展開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
  • 詩詞鑑賞: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賞析】詩人的仕途失意,遂寄情山水,遊覽名山古剎,尋幽探勝。一個清晨,詩人跟著朝陽一起進入古寺,順著山中小逕往裡走,竟然步入一處幽靜之地,發現唱經禮佛的禪房就在後院花叢樹林的深處。
  • 冷門詩人常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一首題壁詩。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詠寺詩為數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構思獨具特色 ,它緊緊圍繞破山寺後禪房來寫,描繪出了這特定境界中所獨有的靜趣。2、宿王昌齡隱居唐代:常建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 情書:真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啊!
    影評中有人用一句詩來概括這個影片:「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整部影片從始到終飄忽著懷舊的情緒,纏綿的情致,和一種哀怨的美感。不同時空的交錯,現實與記憶的交織緩緩展開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
  • 詩詞鑑賞: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賞析】詩人的仕途失意,遂寄情山水,遊覽名山古剎,尋幽探勝。一個清晨,詩人跟著朝陽一起進入古寺,順著山中小逕往裡走,竟然步入一處幽靜之地,發現唱經禮佛的禪房就在後院花叢樹林的深處。
  •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畫家陳耀年山水畫藝術
    作品欣賞△聽禪石有韻 交友結因緣△古樹△欲出山門尋暮鍾△古寺飛雪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山水畫家陳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