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士司機:我不要「手停口停」 身為香港人、中國人,都要站出來!

2020-12-17 環球網

在香港開了十多年計程車的司機謝師傅,眼看著暴徒們就要砸了自己的飯碗,急了。有句粵語叫「手停口停」,意思是不幹活就沒飯吃。不僅面臨生意冷清的困境,謝師傅還面臨可能發生的暴力活動對自己人身安全的威脅。謝師傅說,他不要」手停口停「,不要再沉默,要為自己發聲,為香港帶來正能量。

港人自述|

我叫謝鼎祥

是一名的士司機

已經做了12年了

我喜歡這份工作

因為可以開著車去這裡去那裡

無拘無束

據謝師傅說,以前在尖沙咀廣東道,有好多遊客在這裡購物後都會搭乘的士,大約5分鐘就會有乘客上車,現在等上半個鐘頭都不一定有一個乘客。

在經過海底隧道時,謝師傅對暴徒打爛的收費站的玻璃和監控攝像頭記得清清楚楚。

謝師傅說以前環境好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至少可以賺到1200元港幣,可以維持生活。自從暴力事件發生後,生意下降六到七成,去除成本就剩下200到300港幣,不做,就「手停口停」,妻兒都養不起。

現在每天出門開工,謝師傅的太太都會特別囑咐他小心開車。謝師傅自己見到黑衣人也不敢跟他們多說一句話,謝師傅說,那些暴徒是沒人性的,見人就打。

謝師傅覺得,身為香港人,身為中國人,一定要出一份力,不能讓搞亂香港的暴徒繼續搞亂香港,我們不能再沉默!因為有國家才有香港!現在香港需要很多正能量,所以我們每個人,身為香港人,身為中國人,都要站出來!

(央視記者 駱魏)

相關焦點

  • 香港計程車司機:暴亂足以叫我「手停口停」
    對於遊客的減少,計程車司機有最直觀的感受。謝鼎祥說:「平時熱鬧的尖沙咀廣東道沒人,旺角也沒人……今年『十一』長假跟往年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計程車司機「手停口停」。面對生意銳減,謝鼎祥一家只好在生活上儘量節省。「我們會等到傍晚街市快收攤時才去買菜,那時菜價會便宜些。」他說。
  • 香港勞福局局長:新冠確診者5000港幣津貼 目標為「手停口停」人士
    中新社香港11月23日電(記者王嘉程)香港新冠疫情再次惡化,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22日表示,特區政府計劃將向確診者發放一筆5000元(港幣,下同)的津貼。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23日見傳媒時介紹,津貼發放框架已初步確定,目標對象為在11月22日或之後在本地確診、因留院影響收入而面臨經濟困難的香港基層居民,即「手停口停」的人士。羅致光說,本次津貼針對的是被僱或自僱且不享有有薪病假的人士,如的士司機、日薪制、散工人士等。
  • 為什麼在香港搭的士司機總是「多收錢」...
    前幾天大米被朋友來香港的朋友問,「為什麼打計程車,最後司機要多收我12塊錢?」「我又比較慫,沒敢跟他爭論,但是我記下了司機的車牌號,我要投訴!」......然後大米趕緊攔住她,順便問了句,「你是不是有兩件行李放在後備箱了?」「對呀,來旅遊當然要帶行李啊!」
  • 暴力事件令香港運輸業重傷,有的士司機落袋收入直減6成!
    29日,40多歲的香港的士司機許先生用加重的語氣對羊城晚報特派記者慨嘆,近期香港暴力事件不斷,除了有工作任務不得不來的,還有多少人敢來香港旅遊?他向記者算帳說,目前開的士的「入袋」收入已直減6成,嚴重影響其生計。許先生說,像暑假這樣的旅遊旺季,以前是乘客一個接著一個,而現在他們在車站要排上好一陣才會等到乘客,「營業收入起碼不見了3成」。
  • 疫情下香港的士司機生存實錄:入高危地區搶客,為生計只能搏一搏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視頻來源:橙新聞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市民避免外出,嚴重打擊運輸業生計,有的士司機表示,生意驟減七成,加上擔心接載乘客風險高,部分的士司機甚至自行停工。
  • 【香港故事】疫情下的香港的士司機:我是高危人士 一個月不敢見女兒
    【解說】香港的士司機林先生的女兒最近剛滿三歲,愛笑愛鬧,正是最黏爸爸的時候,林先生卻讓太太將她抱到嶽母家,一個來月不見女兒。  【同期】香港的士司機 林先生  我最記得是年初三,疫情在香港已經暴發得很嚴重,當時就已經覺得不是很妥,就讓我的太太帶她回娘家。因為我們真的是高危人士,我們每天要對著很多個你不知道是否已感染的人。
  • 香港計程車司機:現在的香港需要正能量,我們不可以再沉默
    有句粵語叫「手停口停」,意思是不幹活就沒飯吃。在香港開了十多年計程車的司機謝師傅,眼看著暴徒們就要砸了自己的飯碗,現在連遊客最密集的尖沙咀都很難攬到客人。謝師傅說,在暴徒的持續擾亂下,如今自己的收入已跌了六七成。
  • 為什麼香港的士司機要用10多個手機?背後隱藏了什麼?
    可以說,每一個來電都是錢,意味著有客人要打車,只有多個電話才能保證手機不會佔線。 >1.8萬輛計程車,每天的載客量都超過一百萬人次,想Call司機大哥的人太多了! 要知道在香港,打車APP沒有流行之前,很多市民是打電話給香港的電召的士熱線,然後由電召中心聯繫計程車司機到指定地點接客。 所以,用手機接單早已成為了香港計程車界的一種行業習慣! 除此之外,手機也是司機消遣娛樂的平臺。
  • 疫情下的香港的士司機:一個月不敢見女兒
    【同期】香港的士司機 林先生  我最記得是年初三,疫情在香港已經暴發得很嚴重,當時就已經覺得不是很妥,就讓我的太太帶她回娘家。因為我們真的是高危人士,我們每天要對著很多個你不知道是否已感染的人。講到這裡我也確實覺得很對不起她(女兒),因為整個月沒有抱過她了。她(女兒)也經常說想念我,她越這麼說我就越難過。
  • 香港的士司機眼中的內地遊客
    每天接觸內地遊客最多的群體之一,恐怕要數香港的士司機,香港傳真小編在14年前就已經感受到香港的士司機的樸實與真誠。不過,他們又是怎麼看待內地遊客的呢?已有20年駕齡的士的司機李林昌透露,目前香港的士司機每日接載的乘客有三分之一是內地旅客,比例很高。他認為,旅遊業對香港舉足輕重,雖然有一小部分人肆意破壞香港的秩序及形象,但絕大多數香港市民仍歡迎內地遊客,希望不要因為個別人士鬧事而「攪亂了一鍋粥」。另一位資深的士司機李為民表示,內地旅客的車資普遍比本地市民高,因此他平時更傾向接載內地乘客。
  • 香港的士司機收入減半 港鐵遭損毀航司減航班
    10月7日,香港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發出公開信,強烈譴責暴徒「無法無天」,並表示自6月以來,暴徒堵塞交通等行徑已讓的士司機收入下跌3至5成,希望特區政府儘快制定措施止暴制亂。6月以來香港的士司機收入下跌3至5成據香港警方通報,10月6日17時許,在一宗交通事故發生後,一名的士司機被蒙面者拖離車廂,毆打至頭破血流,昏迷倒地。香港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發公開信指出,該的士發生交通事故後,理應即時報警依法處理,不應濫用私刑圍毆的士司機至重傷,暴徒惡行令人髮指,「強烈譴責暴徒無法無天」。
  • 香港的士司機:面對暴徒破壞 我們這麼做
    原標題:香江來信丨面對暴徒破壞,我們香港的士司機這麼做初冬清晨,整座城市開始緩緩甦醒。對於開了40多年的士的我來說,新一天的工作開始了。早上7點多吃過早餐,走出家門,發動我的謀生工具——一輛紅色的豐田老皇冠,穿行在香港的大街小巷,直到晚上5點多交班回家。
  • 香港「計程車的士」
    ,即香港的計程車,「的士」一字是從計程車的英語「Taxi」音譯出來的。乘客上車後指明目的地,司機直接駕駛前往,是方便快捷的公共運輸工具。車費根據車程及等候時間而定,而存放行李、電話召喚的士及使用收費道路等則需繳付附加費用。香港各區設有不少的士站供乘客等候的士,而部分停車禁區亦設有一些的士專用的上下客位置。香港的士分為三個類型,分別是市區的士、新界的士和大嶼山的士。的士分類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 香港的士將加價香港打車那些你需要知道的事
    藍色的士為大嶼山的士,也被稱為「藍的」、「藍燈籠」、「藍精靈」或「嶼的」,只可在大嶼山及赤鱲角行駛。另外,所有顏色的士均可在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及香港迪士尼樂園提供服務。所以,如果想要在香港打車,尤其是需要「跨界」的話,打車前可要看清車的顏色,因為有的顏色的計程車的運營範圍是受限的,打錯車可能無法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
  • 在香港打車,你需要知道這些事!(香港計程車的士又漲價了)
    所以,如果想要在香港打車,尤其是需要「跨界」的話,打車前可要看清車的顏色,因為有的顏色的計程車的運營範圍是受限的,打錯車可能無法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香港打車收費情況打車貴不貴、如何收費是遊客最關心的問題。
  • 香港的士司機:我也曾被誤導 親眼見過才是真
    達哥見暴徒們個個手持鐵棍,兇神惡煞地過來要為難前車的司機,趕緊下來拉勸。"沒想到前車下來的司機是個洋人,他們不敢對他動手,轉過身來就把我圍住,要打我。我說你們要敢動手,我就跟你們幹!"幾個帶著口罩的暴徒一邊推搡著達哥,一邊就要舉起手中的鐵棒砸向他。
  • 香港旅遊巴士墳場 很多車已停了七個月
    【同期】中港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宗彝你從高空望下去,一條通道都沒有,為什麼一條通道都沒有?因為不是給你(臨時)停泊的,這裡在行內被簡單叫做「巴士墳場」,進來的車是「死車」,基本上不會出去經營,因為經營回來插不進(停車位),中間的車開不出來。很多車停了多久呢?停了七個月。【解說】記者近日在旅遊業內人士的陪同下,探訪這座「旅遊巴士墳場」。
  • 香港旅遊巴士墳場 很多車已停了七個月
    因為不是給你(臨時)停泊的,這裡在行內被簡單叫做「巴士墳場」,進來的車是「死車」,基本上不會出去經營,因為經營回來插不進(停車位),中間的車開不出來。很多車停了多久呢?停了七個月。【解說】記者近日在旅遊業內人士的陪同下,探訪這座「旅遊巴士墳場」。
  • 香港的士司機:相比去年提心弔膽 今年心裡更加平靜從容
    曹達明每日駕駛的士穿梭在香港大街小巷,為乘客服務我叫曹達明,今年62歲,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我看來,一輛的士車既是香港流動的名片,也是一扇連通各地的窗口。70年代末期,我偶爾接到來自內地的乘客,他們會覺得樣樣都很新奇。1980年後,內地開始飛速發展,我見到很多商人致富後來香港消費,並學習香港的發展經驗。近幾年來,我遇到的年輕乘客更不一樣,個個都非常有素質。看到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富強,我們的同胞一代比一代優秀,我打心底高興。
  • 香港「的士」的智慧之舉
    香港「的士」(計程車)。新華社資料圖  春節期間赴香港的內地遊客可能感覺到了,在香港叫「的士」(計程車)比之前容易多了。春節前夕,香港最大的叫車平臺「快的taxi」宣布完成全面升級,以新推出的「DiDi App」(即「滴滴出行」)取代原來的「快的taxi」,並與內地、臺灣的滴滴出行聯通。乘客只需要下載一個手機程序,就可以在內地、香港和臺灣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