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特派香港報導組
「這兩個月,香港打的士的客人少了很多、很多、很多。」29日,40多歲的香港的士司機許先生用加重的語氣對羊城晚報特派記者慨嘆,近期香港暴力事件不斷,除了有工作任務不得不來的,還有多少人敢來香港旅遊?他向記者算帳說,目前開的士的「入袋」收入已直減6成,嚴重影響其生計。
許先生說,像暑假這樣的旅遊旺季,以前是乘客一個接著一個,而現在他們在車站要排上好一陣才會等到乘客,「營業收入起碼不見了3成」。
他對記者算了筆帳:營業收入減了3成,他們的真正「入袋」的收入減得更厲害。以往正常每天收入平均有2000港元多點,現在只有1400元左右。車是公司的,每天固定租金要800多元,油費要100多元,加起來1000元左右。
「原先扣去固定成本,每日能剩1000多,現在只能剩400多,也就是營業收入減了3成,我的『入袋』的收入實際足足減了6成。我們是『手停口停』,生計直接嚴重受衝擊。」
「這種現象從來沒有試過。」許先生說,他開了多年的士,感覺這次的衝擊遠超過2003年的「沙士」(非典)影響。「『沙士』的時候,雖然也有衝擊,但時間沒有那麼長,而且只要發現患者就迅速進行隔離,其他人總體可以放心一點。現在不一樣,那些暴力分子不知什麼時候就又再搞事,而且還不知搞到什麼時候。
「最擔心的是已出現了連鎖反應,旅遊、餐飲、零售等各行各業都受影響『死火』。我有些貨運業的朋友,他們說現在來香港買貨的少了,運貨量也在下降。」許先生無奈地說。
做了30多年的士司機的鄭先生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他們開的士最怕是封路,警方封路還有指引,那些非法示威者經常莫名其妙封路,堵死在那裡,根本沒辦法做生意。「夜間的士生意影響更大,現在沒有多少市民、遊客出街消費。而且越是遊客多的地方如銅鑼灣、尖沙咀等,受影響越大。」
暴力事件令香港的交通運輸業深受其害,已是普遍現象。有香港旅遊巴公司負責人介紹,以往暑假是旅遊旺季,每日可出動20至30架旅遊巴士接旅客,今年受暴力事件影響,一架巴士都沒有出去,他們不得不裁減10多名司機。香港運輸業向來都缺司機,現在卻要解僱司機,情況罕見。
「最近的士業界舉行『守護香港、風雨同舟』遊行,反對暴力,我也參加了。我們要發出愛國愛港的聲音。」許先生坦言,作為運輸界人士,其實他們自救的手段並不多,期盼香港儘快恢復秩序,他們才有工開、有飯食。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呂航 張德鋼
實習生 | h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