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獨家|湖南政府入股紅土航空,還有哪些航企待價而沽
陳姍姍
又一家民營航空公司獲得了地方政府的注資。
最新的工商登記顯示,紅土航空的註冊資本已從9.8億增加到16.74億,並且湖南省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引導基金成為紅土航空的二股東,持股26%。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這家2018年12月29日才成立的基金的最終控制人,是湖南省人民政府。
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家民營航空接受了地方政府或國有資本的注資,而據記者了解,還有多家國內航司正在待價而沽。
從雲南到湖南
紅土航空於2014年初發起,註冊資本6億元人民幣,2015年4月獲得民航局籌建許可,2016年4月獲頒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次月獲頒航空承運人運行合格證,並作為昆明長水機場的第6家基地航空,開始正式載客運營。
與近年成立的大部分航空公司一樣,雲南紅土航空也是純民營資本背景,股權比較分散,所有股東均沒有航空公司從業經驗,最沾邊的是做機票代理,包括雲南戶戶通網絡科技(股權佔比10%)、雲南德豐物流(股權10%)、昆明長青融資擔保(股權30%)、雲南明通物流(股權10%)、昆明東雲航空票務代理(股權10%)、昆明德本商貿(股權10%)和自然人唐龍成(股權20%)。
紅土航空於2015年獲得局方籌建許可,並如願在民航局新建公司審批關門前拿到準生證,可謂時運不錯,但之後由於經歷股東紛爭,發展之路並不順暢。
2017年,同程入股紅土航空,紅土航空成為國內首家OTA控股的公司,隨後,紅土航空引進了民航專業高管團隊,logo標識、噴塗以及員工制服也都進行了更換。
據記者了解,同程進入紅土後,新的股東仍在為紅土尋找戰略投資者,華僑城也一度成為洽談方之一。
最終,湖南政府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進入,成為紅土航空的二股東,而同程通過兩家公司合計持股紅土航空51%,仍為紅土航空的第一大股東。
紅土航空的官網顯示,公司目前擁有12架飛機,計劃至2022年末在冊飛機數量達到30-50架,開通50餘條國內、國際航線。至2027年,發展成為擁有百架飛機的中型航空公司。
而對於湖南來說,除了有22架機隊規模的南航湖南分公司,一直沒有自己的本土航空,而湖南周邊省份很多都成立了本土航空公司。
「近年來,一方面是為了提升安全運行水平,航空公司業準入關門,幾乎沒有新公司出生,另一方面為了發展地方經濟,很多地方政府都想要有自己的航空公司,」民航業內人士林智傑對記者指出,所以「殼資源」越來越值錢,多家小型航司都在考慮易主和搬家。
不過據記者了解,目前紅土航空除了主運營基地雲南,還在江蘇設立了運行基地,但在湖南還沒有基地或者運力投放,預計湖南入股後,紅土在運營方向層面也會有更多變化的可能。
更多航司待價而沽
在紅土航空之前,國內第一家飛上天空的民營航空奧凱航空,母公司層面已經有了央企華電集團和香港上市的房地產企業遠洋集團介入。
而奧凱曾持股的幸福航空,已經完成了控股權的轉讓,變身國資控股,來自西安的國資聯合體西安航空航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幸福奧凱的控股股東,持股65%。
回看2004年到2006年那一輪飛上天空的民營航空公司,除了基地位於上海、已經上市的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東星航空、翡翠航空已經註銷,鷹聯航空則早已由國資控股,變身成都航空。
隨後,海航系的烏魯木齊航空和首都航空,也陸續宣布將獲烏魯木齊政府和北京國資企業首旅集團的增資,將變身國資控股。不過據記者了解,由於籤署的都是框架協議,之後還需協商價格和債務等一系列工作,目前烏航和首航都還沒有獲得「真金白銀」的增資。
事實上除海南航空(600221)以外的海航旗下航空公司(包括天津航空,祥鵬航空,西部航空,北部灣航空,金鵬航空等),都在尋求類似的模式,與相關地方政府洽談之中。
此外,青島航空的大股東南山集團,也有意出售青島航空的控股權,甚至打包出售南山集團旗下的航空板塊資產。
「近年來多家航空公司易主,主要由於民航業是一個資源壁壘和規模壁壘雙高的行業,對於中小航司來說,資源不足、規模有限,運營壓力大、要想賺錢並不容易,而一旦等來進入油價高、匯率貶或是市場需求乏力的下行周期,兼併重組也將是發展的必然。」民航業內人士林智傑對記者指出,最近的併購重組既有航司自身不賺錢的原因,也有股東缺錢的考慮,如果此輪經濟行情持續,可能會有更多的航司主動參與或被動參與此輪併購重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