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創「登陸」蔚然成風 文藝到骨子受大陸市場追捧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圖為臺灣文創產品。 林波 攝

中新網寧波4月13日電(記者 林波)「寧波文博會結束後,將去武漢參展,隨後去北京。」在臺灣文創產品推廣人吳贊庭的行程單上,密密麻麻記載著最近的「登陸」行程安排。在他看來,大陸市場已成為法華鎏金彩瓷、手捏壺等臺灣文創產品的主要市場。

2019中國(寧波)特色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寧波文博會」)於4月12日至14日在浙江寧波開幕,來自大陸各省份以及臺灣的文創企業展商攜手亮相。

圖為臺灣文創產品。 林波 攝

走進臺灣生活藝術館,陶瓷、臺灣藍染、玻璃器具、木器等產品琳琅滿目、工藝精湛,吸引了諸多民眾的圍觀。

此行,吳贊庭帶來了40餘種的百餘套瓷器。在他看來,臺灣文創產品「文藝到骨子」,「每一個作品、每一個細節都有它獨特的文化韻意。」以此次帶來的富貴圓滿對杯為例,單杯象徵富貴無邊,且杯內有魚,象徵著富貴有餘,「該雙杯合在一起則可以拼湊出一朵牡丹花,象徵富貴圓滿。」

圖為臺灣文創產品。 林波 攝

的確,臺灣文創產品在諸多業內看來,並非簡單地創造一些裝飾,或設計一個新造型,而是一種心境的嚮往,蘊含了豐富的文化積澱、情感要素和生命體悟。

圖為臺灣文創產品。 林波 攝

事實上,來大陸推廣臺灣文創十餘年的吳贊庭已「收穫滿滿」,他所推廣的產品在大陸市場每年都在穩定增長。「不單是文創產品,大陸民眾對整個臺灣也從好奇轉為了平常化。」在他看來,這是兩岸經濟和文化交流常態化的成果。

近年來,臺灣文創消費市場日漸飽和,諸多臺灣文創企業紛紛「搶灘」大陸,尋求合作與發展機遇,掀起「登陸」熱潮。而相同的文化和血緣,也成為兩岸交流合作最「天然」的基因。

一隻只泛著斑斕色彩的茶具在貨架上擺放整齊,臺灣柴燒手工藝人林昱開啟了帶著作品打「飛的」往返大陸和臺灣的新體驗。

「大陸市場非常歡迎我們。」林昱告訴記者,大陸對文創產業的積極態度吸引了臺灣文創人紛紛「登陸」。此次寧波文博會,他帶來了臺灣苗慄縣的柴燒作品,「我的柴燒作品使用了彩燒技藝,保留了傳統柴燒的神韻,色彩也更自然與多彩。」

「來大陸交流已趨平常化。」林昱直言,此次參展在展示柴燒新作品的同時,也期待與大陸其他陶瓷文創產業人士溝通交流,提升製作工藝。(完)

相關焦點

  • 心儀大陸名校 臺灣學生「登陸」求學蔚然成風
    隨著大陸的發展,臺生赴大陸求學近年蔚然成風。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臺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雲英對媒體表示,2018年臺灣學生到大陸高校讀書的人數是2017年的5倍,教育部今年1月公布的新政策將吸引更多臺生來大陸尋找發展空間。
  • 臺灣到北京的「文創特快」
    臺灣到北京的「文創特快」 2012-10-17 10:18     來源:北京的臺灣街巷——臺灣會館和臺灣映像     編輯:王思羽  臺灣文創進北京       臺灣文創的發展思路和管理經驗都非常精良,但是文創產業、設計作品需要有可靠的市場支持。
  • 臺籍醫師「登陸」蔚然成風,攜手大陸團隊開拓醫療藍海
    海峽導報·新福建客戶端11月27日訊(記者 陳成沛)大陸惠臺政策的加持,給各領域各行業臺胞「登陸」提供越來越多的便利,助力其西進發展。尤其在醫療產業,面對大陸龐大市場商機,臺籍醫師「登陸」打拼蔚然成風。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他們更多選擇加入大陸專業團隊中,將臺灣的臨床經驗、服務與大陸技術、資源相結合,共同開拓醫療藍海。
  • 臺灣文創研學之旅,帶你從鄉村一路「文藝」到城市
    古蹟再造:大稻埕文創街區/永康街茶街不二堂/西紅門樓在地體驗:食養山房/臺北夜市/特色美食/五星級酒店&特色民宿3.2012年創辦竹巢學堂,定期舉辦光點論壇,鼓勵地方居民提案,發展在地產業,讓累積十年社區在地發展實務經驗轉化為學習課程,希望未來培育更多青年朋友捲起袖子,用夢想和信念翻轉一個未來,也為竹山這個原本乏人問津、旅客趨近於零的小鎮,吸引世界各地600多返鄉青年,十萬人朝聖。
  • 文創點亮商業 購物中心人氣大咖臺灣文創物產「嫁」到
    臺灣寶島縱貫線文創暨美食物產節西安來襲   近日,一場臺灣文創之旅在西安解放路民生上演,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感受原汁原味寶島滋味和臺灣文化,在大眾領略了臺灣豐富的文創物產和魅力後,臺灣美食物產節隨即又首次空降西安,再次於民生騾馬市店開啟「颱風」大暴走。
  • 從落後到前衛,從老煙廠到文創園,松山文創園成小資文藝集中地
    如今把一些老廠房舊倉庫改建成文創園區是很流行的做法,在文藝氣息濃厚的 臺北 自然也不例外。與 北京 的798和 上海 的1933相似的,是 臺北 的松山文創園。它的前身是1937年日據時期的「 臺灣 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這裡曾是 臺灣 的第一座現代化捲菸工廠,為當時的 臺灣 創造了相當高的經濟產值。然而隨著需求量下降等原因,松山煙廠於1998年與 臺北 煙廠合併,這片曾經忙碌的廠區便空置了下來,直到2011年轉型為松山文創園區正式對外開放。70多年的制煙歲月,留下的不只是迷人的菸草氣味,還有令人驚豔的煙廠古蹟建築。
  • 文創園區熱 臺灣華山1914、西門紅樓掀起文創品牌秀
    (贏商網記者報導) 體驗經濟當道,文創品牌以其濃厚的文化底蘊、參與互動性和情感上的貼切彰顯著強烈的體驗感,受到了白領們的普遍歡迎,以「文藝」、「文創」標籤面世的各類文創園區開發也如火如荼,然而成功者少,眾多各類園區在文化、社會、品牌、經濟等方面的效果難以展現,淪為住宅項目。
  • 2019亞洲插畫年度大賞巡迴展登陸上海 臺灣文創人發力
    2019亞洲插畫年度大賞巡迴展登陸上海 臺灣文創人發力 2018-2019亞洲插畫年度大賞巡迴展首站登陸上海,臺灣文創人發力。 葛鳳章 攝  在當天大賞的開幕式上,記者遇到了在大陸擁有百萬粉絲的臺灣插畫師啾啾妹,她通過在抖音上傳短視頻的方式已經在大陸積攢起廣泛的人氣,用一些情侶間的搞笑段子成功打開了大陸市場的大門。
  • 淺談臺灣電商「登陸」 看中大陸龐大網購市場
    臺灣地區人口基數小,電商市場體量小,因而電商企業上升空間小。近年來,許多臺灣電商業者紛紛「登陸」,想用「臺灣製造」品牌在大陸掘金——他們看中的正是大陸龐大的網購市場。   本文對臺灣電商業者進軍大陸市場中「電商和實體的關係」「物流、資金流的障礙」「跨岸電商平臺代表淘寶臺灣館」等進行淺析。
  • 中華文化是依託 臺灣文創產品風靡兩岸(圖)
    本報記者 賀 勇攝  憨態可掬的玩具企鵝,可以變身成多用途螺絲刀;炫酷的左輪手槍浮雕,打開卻是筆記本……近日舉行的臺北文博會,各種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工藝品的茶具、家具、文具和玩具,讓文藝青年們愛不釋手。臺灣的文創產業走過20年,已經融入生活,成了「小確幸」的源泉之一。
  • 臺灣文創小微企業組團拓展大陸市場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10月16日電 (記者 李佳佳)在16日開幕的上海國際品牌授權展上,10家臺灣的文創小微企業組成了「臺灣館」,在臺灣貿易中心的牽頭下挺進大陸市場,推廣他們的原創角色圖像和創意軟實力。雖然在大陸市場屬於新面孔,但仔細了解會發現其中不少品牌在臺灣地區已經是「老字號」。
  • 臺灣民宿:值錢的不是房子,是文創
    2016年,臺北市被國際工業設計協會評為全球第五個世界設計之都,誠品書店成為大陸文藝青年喜歡的去處,這樣的例子不可勝舉。臺灣的文創絕不僅僅局限於咖啡館與動漫產業,而特色的民宿產業,更是臺灣文創業的一抹亮色。
  • 臺灣文創周在福州開幕 近50家臺灣文創企業參展
    本屆文創周以「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為主題,邀請近50家在大陸創業就業的臺灣文化創意企業展商,通過圖文及實物展示、現場互動表演、手作體驗、文創分享會等方式,集中展覽、展示臺灣文創作品,為兩岸文創業者提供一個展現優質文創產品的窗口、一個交流互鑑的平臺。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通訊:臺灣商家逐鹿大陸文創產品市場
    通訊:臺灣商家逐鹿大陸文創產品市場 2015-09-10 19:38:58胡健 攝   中新網太原9月10日電 題:臺灣商家逐鹿大陸文創產品市場  作者胡健  來山西之後,困擾巫達誠多年的「為什麼愛吃醋」,得以解答。族譜記載巫達誠的第27代祖先是平陽人,他指向展位對面的臨汾展區說到,「那就是古時候的平陽,我原來是山西人。」
  • 2020「匠心意蘊」——臺灣文創周 文創集市熱鬧來襲
    據了解,本次臺灣文創周邀請近50家,在廈門、杭州、上海等地創業就業的臺灣文化創意企業參展,通過圖文及實物展示、現場互動表演、手作體驗、文創分享會等方式,集中展覽、展示臺灣特色文創產品。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丨林徐源閩臺文化淵源深厚,一脈相承。
  • 臺灣「文創博士」林昆範在大陸:我看「變」與「辨」
    日本大學藝術學博士、臺灣中原大學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創建者、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漳州科技職業學院文旅設計研究院院長——這些身份,濃縮了臺灣「文創博士」林昆範在產學研領域的跨界與整合。
  • 臺灣文創IP「走紅」三要素:情懷、用心、生活美學
    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說起臺灣,總離不開「文藝」二字,一家低調的咖啡館、一碗街頭的小吃、一首簡單的民謠,都留存著歷史縮影。在這個即將迎來品質消費的時代,臺灣溫和、柔軟、有溫度的商業業態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在內地許多爆品商業項目裡,都能看到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的影子。這座肩負起中國傳統繼承之路與未來發展之道的寶島,也成為了越來越多人「文創之旅」的首選地。
  • 上海最「詭異」景點,到處都是陰森森,卻深受文藝青年追捧
    上海,這個國家化的大城市,一說起上海,大家肯定會想到東方明珠、迪士尼樂園、靜安寺等著名景點,這裡不僅有最完善的交通設施,最好的醫療水平,還到處都充滿著文藝氣息,燈紅酒綠、流光溢彩,在上海這座大城市裡,表現的淋漓盡致。
  • 暑假裡 高溫下 重慶特色文創園區受追捧
    8月5日,重慶日報記者走訪北倉文創街區、鵝嶺二廠文創公園、金山意庫文創園發現,隨著暑期來臨,重慶特色文創園區受到遊客追捧。遊客在文創園區中打卡拍照、品味重慶美食、購買精美文創,樂享「清涼」夏日。  當日11時,烈日炎炎。位於觀音橋北城天街與九街之間的北倉文創街區,鬧中取靜,大隱於市,讓人感到一絲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