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峰的家庭農場7年從100畝到1500畝

2020-12-16 大眾數字報

  「當時村裡有地往外承包,我手裡有點錢,就接過來了。」說起與種地結緣的過程,周榮峰至今仍感慨,「沒想到今天能種這麼多地。」
  2003年,當了4年兵的周榮峰退伍,回鄉後做起了家紡生意。經過多年打拼,手頭有了點積蓄。周榮峰在老家——商河縣懷仁鎮周家集村承包了100畝地,並於2013年成立了家庭農場——商河縣榮峰家庭農場,由「商」轉「農」。
  「我轉型還是很成功的,用實在話說就是『掙錢了』。」周榮峰頗為高興地說,「掙錢後就再流轉地,到今年我已經流轉了將近1500畝地,其中1263畝種小麥、玉米,一年淨收入六七十萬元,規模種糧有帳可算。」
  5月28日,周榮峰在地頭給記者算起種地帳。小麥,每畝有125元的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縣裡還有100元的農業社會化服務補助,今年他的農場承接了600畝的優質小麥訂單項目,每畝小麥又能多賣100元左右;玉米,一畝有55元的補貼,今年農場承接了800畝的高澱粉玉米訂單項目,一畝比普通玉米還能多賣100元左右。周榮峰介紹說:「鎮裡把黃河水引到附近,我們免費用,所以我們這一帶糧食產量格外高,即使沒有農業項目,我也很樂意種地,因為現在種地不再僅憑一把力氣,機械化讓種地越來越輕鬆。」農場1400多畝地,日常由4個人管理,耕耙播種收有專業公司協助;糧食銷售更省心,周榮峰在糧食收購和加工企業均有專戶,他日常工作就是協調一下各方面關係,不定期到地裡轉一轉。
  由於種地種得好,家庭農場經營有方,周榮峰被鎮上任命為「鄉村振興工作專員」。「規模種地是有帳可算的,我的目標是5000畝。」42歲的周榮峰信心滿滿地說,「種地咱是專業的,現在政策這麼好,咱多種地,多打糧,為國家做貢獻,讓自己多掙錢。」

相關焦點

  • 200畝,500畝,1000畝,甚至上萬畝,農場多大地才適合?
    家庭農場現狀 查詢各種相關文件發現,出現最多的一個詞是「適度規模」,但針對怎樣才算是「適度規模」,並沒有一個明確的量化指標。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家庭農場約87.7萬個,經營耕地面積1.76億畝,平均經營規模200.2畝。
  • 武漢楊氏家庭農場:20畝小農場,毛收入最高20萬元
    前年,胡偉橋還只搞了7個大棚,現在已經發展到了20多個,這也讓胡偉橋的親戚們跟著有了事情做。胡偉橋介紹,他今年還將再增加6~7個大棚,並打算建立冷庫。能讓他有這樣的信心,一方面是做精一行就能賺錢的信念,另一方面就是帳面上40萬的毛年收入的數字,「應該一年比一年有信心吧」。
  • 日照:海水曬鹽業正在消失 鹽田從1500畝到100畝
    11月13日,在山東省日照市王家灘鹽場,鹽工們把今年最後一池鹽堆起,用小車推到鹽庫
  • 萬畝桃園、萬畝楓林,這個家庭農場周邊風景真贊!——「走進美麗牧場」之匯嘉家庭農場
    近年來,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建成了萬畝桃園、萬畝楓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旅遊觀光。滁州市南譙區匯嘉家庭農場就坐落於此。匯嘉家庭農場於2013年12月份成立,當年在該鎮流轉土地1000畝,進行規模化優質山羊、湖羊養殖和綠化苗木種植。養殖場目前佔地面積30餘畝,苗木及牧草種植佔地面積1000畝。
  • 45萬包686畝林地50年使用權 家庭農場風光無限
    漢中南鄭區漢山街辦漢山村,10年前李燕霞和老公陳志榮花45萬元包下漢山686畝林地50年使用權。10年間他們投進去400來萬元,搞種養殖,開農家樂,家庭農場風光無限。新蓋的房子頂是個觀景臺。站在樓頂的李燕霞說:「我和老公並不是這個村的人,我們原先在附近的黃官鎮,和老公跑長途貨運,將家鄉的草墊子拉到青海,再把青海的烤火煤拉到家鄉。10年前當我和老公來到這裡,被這裡的美迷住了,當時我和老公說我們要留在這裡。剛巧漢山村有山林可以流轉,我們便承包了一大片山林,並把家搬到了這裡。」
  • 100畝的農場,如何能輕鬆年賺100萬?
    在以往的文章中,我們談過5畝、10畝、50畝的規模,如何去規劃設計能夠將小而美發揮到極致,今天,我們來說說100畝的農場,想要盈利,又該怎樣去打造? 104畝:一個種苗基地的神奇蛻變 臺一生態休閒農場位於臺灣南投縣埔裡鎮,由臺灣農民張國禎創於1991年,
  • 租地1800畝,淨賺80萬,這個家庭農場如何做到(案例拆解)
    作者:馬雲華縱觀當前,「小而美」的家庭農場活著滋潤,但大型的家庭依靠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活得豪氣,雖然他們投入很大,但因規模效應而紛紛賺到大錢。案例簡述早在十多年前,胡成海就從規模化種地中掘到第一桶金。當年,他在上海崇明島租地種糧,由於當地搞開發,合同籤10年他種了6年就提前終止了。2010年,回到家鄉繼續包田種水稻和小麥,並逐步走上正軌。
  • 1畝1萬元,100畝就是100萬元,如今升級到了1000畝
    1畝1萬元,100畝就是100萬元,如今升級到了1000畝 2020-06-25 0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48畝的家庭農場,種冬小麥夏玉米,年利潤13萬,算賺錢麼?
    因為最近幾天,村裡倆鄰居都是種了200多畝,上面向他們要總結材料,要給補貼。俺這次算徹底把這兩家家庭農場是靠啥賺錢弄清楚了。年流轉土地情況流轉土地面積248畝,平整耕地160畝,88磚窯挖土後的坑地,輕壤土。
  • 5口人、10多臺農機,種1000畝地!藁城區這個家庭農場成了「全國典型」
    發展富硒農產品,打造特色品牌「2012年我流轉了100畝地,開始按傳統種植小麥玉米,結果產量不小,但卻賣不上價格,沒有掙到錢。」李國奇說。「2018年開始,我們為周邊256戶農戶收割玉米,別人收割費一畝地要120元,我只收90元。收割了1500畝地,給農戶讓利4.5萬元。」李國奇說。為什麼要這樣做?「政府為我的家庭農場發展鋪路架橋,我也要為鄉親們的發展鋪路架橋。」
  • 坐擁100畝農場!為何麗水95後大學生回鄉當農民
    2018-03-20 14:29 | 遂昌新聞網農場的鴨子在湖山鄉湖山村的一個山頭上,一個約100多畝的養殖場裡,有一間土房是遂昌金菊家庭農場的「辦公室」。在這幾十平米的房間裡,農場場主、90後小夥邱黎輝正努力實現著他「新時代農民」的夢想。2017年8月,邱黎輝離開學校,開始步入實習生涯。他沒有選擇色彩斑斕的城市裡實習,卻選擇逆向而行,回到家鄉成立家庭農場,打造鄉村農家院,他把這裡當成創業的樂土,一門心思發展鄉村特色經濟。近日,小編在金菊家庭農場見到邱黎輝時,他腳穿長筒雨鞋,一身泥濘。
  • 新豐鎮家庭農場數量突破100家
    (原標題:新豐鎮家庭農場數量突破100家)
  • 200餘畝大蔥銷路受阻!河北清河縣家庭農場盼買家
    60畝已經收到家裡了,急需賣掉,地裡還有200畝……」說起滯銷的大蔥,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日月家庭農場農場主韓冬雪語氣裡滿是焦急。圖為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日月家庭農場的大蔥。韓冬雪供圖往年,韓冬雪農場裡的章丘大蔥80%銷往邯鄲、邢臺,遠的能銷到北京、石家莊、山東棗莊等地。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批發商進不來,銷路受阻。
  • 180畝的農場,年營收6000萬,以花海為主題的休閒農場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農未來,發現農旅新未來(休閒農業/家庭農場/生鮮渠道)。一、農場概況富田農場有113年的歷史,1958年開始引進薰衣草栽培;2008年,在原農場東部4km處,新增了薰衣草的種植基地。目前總佔地約180畝,是世界上僅次於法國普羅旺斯的第二大薰衣草莊園。
  • 洪湖鎮發展萬畝特色經濟林 家庭農場「致富金果」今年大豐收
    7月2日,黑巖村家庭農場杜曉瓊、雷文舉夫婦帶領家人和前來幫忙的鄉親在果園裡忙著採摘,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杜曉瓊介紹,他們夫妻原來在廣東打工多年,後來聽說老家洪湖鎮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和家庭農場,才雙雙從廣東辭工,回鄉創業,開辦家庭農場,承包了400多畝荒山,種植李子和梨子。
  • 80後福清哥打造500畝家庭農場 養蝦放牧栽果樹
    夏季一般養殖3個月就能出手,但價格是冬季的一半左右,都是做速凍出口到美國。」鄭平說。據了解,農場總共養殖了70多畝南美白對蝦,一年可以放養3批。記者幫鄭平算了一筆帳,農場僅養蝦一項保守年產值便可達到300萬元。
  • 福泉水雲間家庭農場 200畝薰衣草嬌豔綻放
    福泉水雲間家庭農場 200畝薰衣草嬌豔綻放 發布時間:2018-06-14 10:59:03      來源:貴州都市報   6月10日,盛夏時節
  • 煙臺一男子承包千餘畝荒山開辦「家庭農場」(圖)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其中,「家庭農場」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它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崇明一農場拿出150畝地 招募500家庭一起種菜
    近日,崇明一農場拿出150畝待種土地,招募500個家庭一起種蔬菜。農場專門開闢了一個網站,稱要打造滬上首個網際網路蔬菜合作社,蔬菜種植、運輸以及農場每天發生的事情,都可以通過網絡來監控、獲知。網際網路公開全過程如今,去郊區找塊地種菜,或者認購別人承包的土地中的一小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崇明這個農場推廣的種菜項目有何不同呢?
  • 研究:數字農業提升空間巨大;大於110畝的家庭農場效益最高
    到2035 年,人工智慧將推動這三大行業的年增長率分別提升2%、1.8%和1.7%。另外,從發展速度上來看,智能灌溉、智能溫室、農業無人機領域發展較快,5 年CAGR (複合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37.60%、33.28%、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