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100畝農場!為何麗水95後大學生回鄉當農民

2020-12-16 浙報融媒體

2018-03-20 14:29 | 遂昌新聞網

農場的鴨子

在湖山鄉湖山村的一個山頭上,一個約100多畝的養殖場裡,有一間土房是遂昌金菊家庭農場的「辦公室」。在這幾十平米的房間裡,農場場主、90後小夥邱黎輝正努力實現著他「新時代農民」的夢想。

2017年8月,邱黎輝離開學校,開始步入實習生涯。他沒有選擇色彩斑斕的城市裡實習,卻選擇逆向而行,回到家鄉成立家庭農場,打造鄉村農家院,他把這裡當成創業的樂土,一門心思發展鄉村特色經濟。近日,小編在金菊家庭農場見到邱黎輝時,他腳穿長筒雨鞋,一身泥濘。「我就是一名新型職業農民。」邱黎輝笑著說。

養殖場

從小與農業結緣,毅然回鄉當農民

邱黎輝是湖山鄉長安村人,今年23歲。父親邱金福在邱黎輝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從事養殖行業,邱黎輝周末讀書回家,都要幫其父親打理場地,從此邱黎輝就與農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7年,邱黎輝就讀大三,馬上就要到社會上去實習了。所以他父親就多次找他談話,詢問他是否有意向回家管理養殖場。因邱黎輝已經在當地的一所銀行裡面找到一份實習工作,所以父親剛開始讓他回家接手養殖場的時候,他猶豫了。

後來,邱黎輝經過深思熟慮,覺得養殖場是父親的終生心血,眼看著父親的年紀越來越大,卻又始終不願意放棄的樣子。兩個月之後,他開始在市場上考察起了養殖業的發展前景。他覺得這是一個自己創業的好契機,如果管理和質量跟上來,今後養殖行業一定會有大發展。 經過考察和規劃後,邱黎輝開始接手父親的養殖場,從此邱黎輝與大山「為伴」一門心思發展鄉村特色經濟,當起了「新時代農民」。

目前,邱黎輝的家庭農場總面積有100多畝,主要養殖有雞、鴨、鵝、羊等品種。而這些品種都實行山上散養,因此該農場養殖出來的雞、鴨等肉質鮮美,口感細膩,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

養殖場

搭上網際網路快車 銷售越來越好

「一、二、三……」在遂昌金菊家庭農場的雞舍裡面,邱黎輝正在撿拾新鮮的雞蛋。由於農場裡的雞全部都是散養,因此,每天撿拾完所有的雞蛋,邱黎輝都要花上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現在我們的雞蛋因為質好價優,所以基本上把蛋的照片一發到朋友圈,不用幾分鐘,就能全部售罄。」邱黎輝說。

「很高興,他們年輕人的想法比我們這代人要超前,我現在已經基本放手全部讓他自己來管理了。」邱金福告訴小編,去年春節三天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萬多元,一年毛利潤算下來在20萬元左右。有這樣一個好的開頭,兩人既是自豪也是對前景充滿了信心。

作為土生土長的湖山人,這幾年每年回家,家鄉的旅遊業都會給邱黎輝帶來不小的震撼。因此,去年年底,邱黎輝又打起了養殖場前面幾幢破爛不堪空置泥土房的主意。邱黎輝說,「現在來湖山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我覺得我們的養殖場也可以適當開拓一下自己的銷售方式,做一做特色餐飲,享受一把旅遊發展帶來的紅利。」於是,邱黎輝開始吃住在養殖場裡。

誰能想到,一個被家人精心呵護的95後獨生子,曾在破爛的泥土房中住過好幾個月。「在我決定開始接手養殖場後,家裡把辛苦攢下的錢全部投入進去,無論最後成效怎樣,我一定要咬牙堅持下去,況且對於未來我充滿了信心。」邱黎輝說,家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忙,除了父親偶爾過來查看一下工程進度,其餘養殖場的事情現在都由他來管理。

從舒適的校園生活到與大山「為伴」,我無悔我的選擇。」邱黎輝說,前路漫漫,他將會用自己的「雙手」,為他與父親兩代人的養殖「夢」而努力奮鬥!」

(據遂昌新聞網,原標題《坐擁100畝農場!麗水95後大學生回鄉當農民,致富密笈是…》,編輯 楊世丹,丁施昊)

相關焦點

  • 寧鄉:大學生回鄉創業成「新農民」
    寧鄉:大學生回鄉創業成「新農民」 來源:紅網 作者:楊柏松 編輯:王津 2015-02-25 11:56:37
  • 把青春的詩行寫在田野上———記回鄉創業的大學生侯鵬華
    有人稱他為回鄉創業的大學生,有人稱他為后稷故裡的「豬司令」。還有人說他是有知識、有能力的新一代農民。他,沉默寡言,不善言談,但談起創辦的家庭農場和創業經歷,以及科學化的豬場管理,卻總是頭頭是道。爭做時代新農民大學畢業後,侯鵬華先後在瀋陽恆泰和廣西楊翔種豬場等企業實習,熟練掌握了採精、配種、保育等全流程實際操作技術。他所學的知識也得到了更好的鞏固,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雄鷹總想凌空而行,展翅藍天。
  • 麗水這個女大學生畢業後回鄉養雞……
    獨立自主勤創業 不愛紅裝愛武裝來自麗水松陽的張雅靜2011年考入義烏工商學院旅遊管理專業。說起自己被評為「閃亮的日子——青春該有的模樣」軍營大學生戰士典型人物,張雅靜很高興:「這對我是一種激勵,感謝學校為我提供這次機會,我更感恩在校期間所學的創業理論與實操,自身受益匪淺。」
  • 香格裡拉農場:讓年輕人回鄉
    本報記者頡亞珍攝本報記者 頡亞珍香格裡拉休閒農場的主人張清來,是成立臺灣第一座觀光果園並將其轉型為第一個休閒農場的人,被譽為臺灣休閒農業的「教父」。聽他的談吐,以為是某大學的高材生,殊不料,他竟連小學也沒有畢業。
  • 周榮峰的家庭農場7年從100畝到1500畝
    2003年,當了4年兵的周榮峰退伍,回鄉後做起了家紡生意。經過多年打拼,手頭有了點積蓄。周榮峰在老家——商河縣懷仁鎮周家集村承包了100畝地,並於2013年成立了家庭農場——商河縣榮峰家庭農場,由「商」轉「農」。  「我轉型還是很成功的,用實在話說就是『掙錢了』。」
  • 大學生包100畝山地養雞,1年不到就成了笑話,為啥農村創業很難?
    最近兩三年農民返鄉創業在農村很流行,在民間也有很多人在農村創業成功的傳說,這讓一部分出身農村但沒有發財機會的人看到了一絲希望,不少年輕人有了返鄉創業的想法。在深圳一家工廠裡小張一邊狼吐虎咽地吃著東西一邊玩著手機,這也許是現代年輕人正常的生活狀態吧,不過幾個月前小張還是擁有100畝山地的養雞場老闆。小張家住廣西在他們村裡他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大學生,小張畢業後一直在深圳上班,在村民眼中小張有學歷、見過世面村民對他自然高看一眼。
  • 新豐留學返鄉創業大學生打造「蔬東坡」生態農場
    多畝的農場。蔬東坡農場,因返鄉大學生的辛勤耕耘而熠熠生輝。  這片小小的土地,一年四季種養上百種應季的蔬菜瓜果、蛋雞奶牛,為珠三角一帶100多個家庭、餐廳和飯堂供應健康、安全、有機、新鮮的食材。在匹茲堡,潘偉接觸到CSA社區支持農業並成為了當地CSA農場的會員,對健康的食材、有趣的農耕體驗、和諧的社會關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形成了回國創立CSA農場的想法。「現在的市民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對優質食材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我看好國內安全食品的市場潛力。」潘偉告訴記者。  潘偉在新豐長大,新豐自然環境好,溫差大、水土條件優越,要實現農場夢,潘偉形容他「很自然地」就選擇了回鄉創業。
  • 95後姑娘來麗水旅遊,買刮刮樂中了100萬!
    我們麗水是一個山清水秀 很適合旅遊的地方 也是一個給人帶來好運的地方 昨天下午 一位來麗水旅遊的95後小姑娘 幸運地中了福彩刮刮樂100萬大獎
  • 金華市9家青創農場獲評省級青創農場
    由浦江青年創業者協會發起,是屈指可數的將創客工廠搬進百年古宅的青年團隊,該團隊主要以青年創客+大學生創業者為主要人才核心構成,團隊致力於將鄉村打造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家」,淡化純商業模式,努力將鄉村改造成為「文化+旅遊+網際網路+農業+創客」的共生孵化模式,讓人們感受到一個「隨心、隨性、隨行」的鄉村旅遊理念,勵志振興鄉村旅遊發展,吸引更多的外出青年回鄉,讓更多的大學生創業者有屬於自己的平臺
  • 95後小姑娘的千畝農場創業經驗
    95年生,8千畝農場O2O項目創始人A輪融資3千萬超額認購,估值10億——這些信息組合在一起再次挑逗著觀眾的神經在「90後創業神話」泛濫、一再被質疑的今天讓人不由的想問習耕區:佔地面積13379㎡,學習耕種勞作,體驗農民之苦,收穫之樂;習耕園旁的蛙塘供遊樂觀賞,挽起褲腳,摸螺捉蛙。
  • 大學生回鄉種楊梅 欲打造南京面積最大「楊梅谷」
    大學生回鄉種楊梅 欲打造南京面積最大「楊梅谷」 原來,陳超是一名2012年畢業的大學生,當時陳超取得了法學和設計雙學位,找一份工作應該並不難;但是陳超選擇回溧水區晶橋鎮的老家當了一名農民,沒資金就貸款、申請項目經費支持,如今種植了數百畝的楊梅、板慄、茶葉,經過兩年的磨礪,他已經成了家裡的「小主人」。
  • 90後女大學生回老家開農場,兩年創收數千萬
    90後的何葉丹,是2014年金融專業的一個畢業生。她來自農民家庭,不是「富二代」或「官方第二代」。這樣一個小女孩,走了一年多的校門,能創造數千萬元的年營業額,受到教育部部長的高度讚揚?今天,當大學生的就業情況非常嚴重時,畢業於90年代的學生如何剛剛畢業一年多,創造了這個奇蹟?
  • 200畝,500畝,1000畝,甚至上萬畝,農場多大地才適合?
    以家庭為單位,以糧食生產為例,一年兩熟地區戶均耕種50畝至60畝,一年一熟地區100畝至120畝,各種資源配置效率最高。一般情況下,100畝左右的家庭農場較為普遍;300~400畝左右的為中型家庭農場;600~700畝左右的為大型家庭農場,根據國情而言,小中型家庭農村有利於解決我國農業發展和農村、農民問題。
  • 大學生返鄉創業,承包200畝地搞家庭農場,一年賺百萬帶動村民致富
    近年來,國家對農村的發展一直很是重視,為了能讓農民的生活質量迎來更好的提升,推出了很多的政策,從而鼓勵農民投入到種養行業中。國家也鼓勵農民投入新型農業主體的發展中,比如說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休閒旅遊業等,並推出了用地用電的補貼,從而讓農民更好的發展項目,以此更好的致富。
  • 是什麼讓這三位大學生回鄉當「鴨司令」?
    作者:王昊昊 童中涵 羅亮紅在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小塘鎮馬埠江村,返鄉創業大學生何美鳳、陳豔玲、畢濤頗有名氣。2019年,他們流轉400多畝稻田種植優質稻,同時養殖5萬多羽小塘麻鴨,帶動當地100餘名貧困戶增收。
  • 農村大學生回鄉創業養雞入淘,三年掙下500萬,模式值得借鑑
    我是一名90後的農村人,大學畢業後,2016年去了浙江,在一家大型養殖場幫人家養雞。也許你覺得作為一個大學生養雞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不過我要告訴你的是,我是去「偷藝」的,因為我的根在農村,我進養殖場有兩個目的:一是學習養殖技術;二是學習他們的管理模式和尋求銷售渠道,然後回家創業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
  • 每周吸食大麻27萬元,坐擁243畝超級農場
    泰森職業生涯資產超過4億美金,他的財富其實遠遠超過了梅威瑟,但是泰森揮霍太嚴重,可以說是視金錢如糞土,很快就將自己的身家全部揮霍一空,最後還負債5000萬美金,這對於常人來說打擊很大,但是對於泰森來說不算什麼,他退役後再次迎來黃金期,那你知道54歲拳王泰森有多壕?每周吸食大麻27萬元,坐擁243畝超級農場。
  • 家庭農場與合作社到底有啥區別?別再分不清楚!
    至今仍有不少農民朋友分不清楚家庭農場與合作社有啥區別,還有人說,我承包了上百畝地,算不算家庭農場? 對於這些問題,咱們今天就來具體解答一下,希望對農民朋友有所幫助。
  • 租地1800畝,淨賺80萬,這個家庭農場如何做到(案例拆解)
    2013年,國家頒布政策支持家庭農場發展,於是胡成海發力租了1800畝土地種植水稻和小麥,還投入100多萬元購買農用拖拉機和4臺烘乾機等設備,採用機械化生產和種植,從播種到施肥、除草、收割,全部都是機械化操作,農忙時租用30~40名農民。2015年,刨去土地租金、前期投入和人工工資,胡成海一年淨賺80多萬元。
  • 80後福清哥打造500畝家庭農場 養蝦放牧栽果樹
    福州新聞網(微博)1月19日訊 鄭平是一個「80後」,他的故事與很多年輕的「福清哥」不一樣,他對農業情有獨鍾,通過努力成為一個500畝家庭農場的主人。目前,農場裡飼養的山羊有800多隻,全部請工人天然放養。「每年可出售七八十隻成年羊,每隻30多公斤,春節之際銷路特別好。」鄭平說。記者在羊圈前看到,地上攤曬著一大片羊糞。據鄭平介紹,羊糞都會定期處理,主要給農場裡的臍橙等果樹以及馬鈴薯做肥料,這樣循環使用,不會造成環境汙染。年輕人大多嚮往城市,為何這位「80後福清哥」選擇在家鄉開起了家庭農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