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大學生回老家開農場,兩年創收數千萬

2020-12-24 百家號

90後的何葉丹,是2014年金融專業的一個畢業生。她來自農民家庭,不是「富二代」或「官方第二代」。這樣一個小女孩,走了一年多的校門,能創造數千萬元的年營業額,受到教育部部長的高度讚揚?今天,當大學生的就業情況非常嚴重時,畢業於90年代的學生如何剛剛畢業一年多,創造了這個奇蹟?她的成功和創業精神也可以激勵當今的大學生。

何葉丹是杭州富陽人,去年夏天,關於她的許多傳說已在母校流傳。 她在大學時與其他學生不一樣。大多數其他同學大多學習了什麼樣的專業考試證書。她還擁有農民技術員、高級農村管理經紀人除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為什麼獲得這麼多資格證書的何葉丹想到回家搞農業? 她從事農業工作。這實際上與她的家人有關。她在農村富陽長大。從小時候起,她經常幫助父母做農活,熟悉一些農產品的生產和生產。在大學讀書後,她學到了豐富的金融知識。她開始使用相關知識幫助父母管理桃專業合作社。

何葉丹表示,由於大學的紮實知識可以用於實踐,她所經營的農場資金鍊暢通無阻,她從未遇到過資金短缺等問題。

「近年來,該國明確支持發展家庭農場。我認為機會已經到來。「何葉丹說,今年,即使她還在念書海寧,她仍然回到了她的家鄉富陽,並通過土地轉讓承包了200畝土地。

何葉丹年輕,體型小巧。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土地承包農場都是一些大老爺們兒的工作。當她開始創業時,許多人都不信任她,甚至有些農民也看到了她。當她來到土地時,她覺得她是一時興起的,她肯定無法繼續。但是何葉丹的想法是她的生意不是小孩子的遊戲。她只是想向所有人證明這一點。 「如果你沒有得分,不要放棄。」

因此,她一直在研究農業知識,從養殖大米和魚類上,她看到了新的靈感。為了不破壞現有的環境生態鏈,也為了賺錢,她覺得這個稻田最適合養青蛙。去年上半年,在何葉丹開展了130畝稻米共生項目。 「當我準備合作製作青蛙米飯時,我充滿信心,實際上,這對我來說很難,但為了付出夢想,我會奮鬥......」何葉丹說,起初,她也沒有經驗。但經過努力終就有了成績。

今天,她的杭州緒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就完成了從傳統粗放農業向自動化現代農業的轉變。自從成立以來,它一直是一個沒有受到每個人青睞的公司。 已成為年營業額高的明星農場。

自開始創業之路以來,幾乎沒有時間享受個人休閒娛樂。即使購買衣服也成了奢侈品。當被問及她是否對最初的選擇感到遺憾時,何葉丹毫不猶豫地說這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學到了如何遇到困難,不放棄,經受住了磨練的挫折。她覺得這樣的生活非常令人滿意。

本文來自生意小哥,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70、80後都要膜拜!看90後妹子如何經營農場,個個都是狠招!
    今天案例的主人公是一個90後的姑娘,2013年,還未畢業的何葉丹就在老家杭州市富陽區辦起了農場。到了2015年,何葉丹的農場獲得了本省農創融資近千萬元,僅就兩年時間,何葉丹就讓自己的農場獲得了融資,她的絕招是什麼?跟農業君一起來看看!
  • 同樣是開貢茶店, 90後大學生卻能年入百萬
    大學生創業一直是各類創業人群熱度最高的一個。在傳統的就業觀念裡,十幾年懸梁刺股的學習生涯後,即大學生畢業的工作多多少少和白領、辦公室沾上點邊。如果誰說大學畢業後準備創業的,身邊的老師同學都會表示鼓勵和贊同,但是創業去開奶茶店,許多人表示不看好。
  • 芬蘭女大學生的農場夢
    安娜的農莊。   我們坐在農場商店門前的條石上,吃著農場裡種植的無公害胡蘿蔔,聽安娜講起自己的故事,安娜母親家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已經差不多有300年了。1976年,農場所屬關係發生變化。她的父親是上門女婿,為了生計母親從外公的手裡買下了這個農場,一直幹到2012年退休。安娜出生後就一直生活在這個古老的農莊裡,在她看來,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凝結了祖先的血汗。她是三兄妹中最小的一個。
  • 女大學生畢業出家 90後出家兩年成全真教道長
    女大學生畢業出家,在瀘州全真教門下當道長,引網友熱烈討論。 這位90後女孩叫鍾嗣源,1991年出生,在2013年大學畢業時沒有去社會參加工作,而是出家了
  • 農村大學生的你,選擇回老家縣城工作,還是留在一二三線城市工作?
    對於大學生就業,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很有想法,還沒畢業,在實習階段,就開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希望留在自己喜歡的城市。 農村大學生,選擇回老家縣城工作還是留在一二三線城市工作? 現在的大學生對於畢業找工作這方面,很多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 70、80後都要膜拜!看90後妹子如何經營農場,個個都是狠招!
    今天案例的主人公是一個90後的姑娘,2013年,還未畢業的何葉丹就在老家杭州市富陽區辦起了農場。到了2015年,何葉丹的農場獲得了本省農創融資近千萬元,僅就兩年時間,何葉丹就讓自己的農場獲得了融資,她的絕招是什麼?跟農業君一起來看看!
  • 退伍「老司機」杭州開滴滴 兩年下來老家買了房添了車
    但石巍的老鄉們並不這麼想,他們在今年年後,有的轉行做了其他職業,有的回了老家。石巍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轉行,但覺得首先要存夠錢。他的夢想是在杭州開一家社區超市,然後把老婆孩子都接過來,現在他一直在為這個夢想奔波。
  • 90後現狀:回老家,有家沒工作;在大城市,有工作沒家
    90後現狀:回老家,有家沒工作;在大城市,有工作沒家現在的經濟包括直播經濟、虛擬貨幣、網絡營銷、流量經濟等等,賺錢容易,但是幸福感極低。作為一個90後,現在大多數人都已經快要奔30歲了,有的可能還是上學,比如我,有的可能已經在社會上奮鬥了好多年了。
  • 90後大學生學賣臭豆腐 全國開70家店擁百萬身家
    擺臭豆腐攤、辦豆腐加工廠、創立自己的臭豆腐品牌……經過兩年艱苦創業,90後在讀大學生楊誠,如今已在全國開設了70家品牌加盟店,擁有百萬身家。昨天,在市人社局主辦的2014年度武漢高校畢業生創業項目答辯評審會上,楊誠分享了自己的創業故事。
  • 「眾籌創業」點亮90後大學生的夢想
    時髦的「眾籌」,讓這群90後大學生的「白日夢」變成了現實。 創業故事 90後大學生眾籌開咖啡廳 秋意漸濃的廣州,「比逗BEPOTATO」的聯合創始人劉永傑和營銷負責人王海與信息時報記者聊起比逗咖啡館的創業故事。
  • 大學生回農村發展就意味著失敗嗎
    原標題:大學生回農村發展就意味著失敗嗎   回還是不回,對每個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來說,都是一道必選題。   最近,中國青年報「青年之聲」報導了大學畢業生宮祥瑾回農村老家發展的故事。他28歲,關掉城裡的公司,回鄉從事種植業。鄉親們起初覺得他「糟踐了」。他本人既取得了成績,也遇到了困難。「畢業後你願意回農村發展嗎?」
  • 麗水這個女大學生畢業後回鄉養雞……
    近日,浙江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公布了第二屆「閃亮的日子——青春該有的模樣」大學生就業創業人物事跡徵集評選結果,義烏工商學院2016屆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生張雅靜被評為軍營大學生戰士典型人物。說起自己被評為「閃亮的日子——青春該有的模樣」軍營大學生戰士典型人物,張雅靜很高興:「這對我是一種激勵,感謝學校為我提供這次機會,我更感恩在校期間所學的創業理論與實操,自身受益匪淺。」在校期間,性格獨立的張雅靜曾嘗試電商創業,在網上開了一家雜貨鋪,解決了其學費和生活費,賺得人生第一桶金。2013年9月,張雅靜應徵入伍,成為一名大學生女兵。
  • 農村學生大學畢業後,是留在城市裡打拼,還是回老家縣城工作
    、水電,再加上自己的日常花銷,每個月的工資基本是剩不下什麼的,所以想要攢錢是非常困難的,面對種種困難,很多大學生最終還是選擇了回老家發展。反之,如果你是獨生子女,你的家人又需要你的照顧,畢業後也希望你能夠回到老家發展,而且你的性格也更適合在老家工作,那你就不得不選擇回老家發展了。
  • 90後女孩自學理髮 每月回老家給82歲爺爺理髮
    而已經是一個3歲孩子奶奶的劉阿姨則把視頻轉到了家庭群裡並點讚,」真是90後的好榜樣。」高齡爺爺理髮成難題 孫女自學後給他理髮經過輾轉尋找,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通過轉發視頻的一位重慶本地微博資訊博主聯繫上了視頻中的女孩,23歲的合川女孩張美玲。7年前,美玲從父親所在的廣州回到重慶打拼,現在和朋友一起經營著一家清吧。
  • 3個90後女大學生開甜品店 日營業額超千元(組)
    廣告 3個90後女大學生開甜品店 日營業額超千元(組)   今日出鏡  年輕女孩劉文、甄文惠、王歡  採訪動機  三名同宿舍的女孩畢業多年之後,因為一直都對甜品有著特殊的愛好,最終各自拿出積蓄一起創業,開了一家甜品店,讓夢想最終成真。  □文/本報記者 李兵  圖/本報首席記者 李青  在省會東崗路某小區的底商,八月初新開了一家甜品烘焙店。
  • 90後女大學生開奶茶店,積累經驗後月收入上萬
    一位來自山東濟南的女大學生李雯,避免了找工作的煩惱,直接選擇創業,開了一家奶茶店。對於為什麼選擇開奶茶店,李雯說:在大學的時候,發現學校周邊的水吧也就只有兩家,感覺供不應求,剛好自己比較喜歡這塊,這是一個機會,於是就開了這家致愛麗絲茶店。
  • 90後姐妹花大學生回鄉創業,父親氣暈了頭!年銷售額達400萬元!
    今天我們創業的主人翁是一對90後姐妹花,姐姐辭掉城市的高新工作回農村老家創業養黑豬。妹妹大學畢業也回農村老家和姐姐一起養黑豬,他們的舉動引起鄉親們的議論。在大家眼裡這是既沒前途有不靠譜的事,在姐妹倆的村子裡幾年都難出一個大學生,而姐妹倆都是大學畢業卻回家養豬。大學生竟成了養豬官,而且還是女娃娃,這讓鄉親們議論紛紛,也讓父親氣昏了頭!沒想到姐妹倆憑藉獨特的經營思路,把豬買到了市場價的3倍多,還供不應求,年銷售額達到400多萬元。她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 武漢90後大學生畢業兩年在全國開35家美食分店
    筆者了解到,這家佔地一千多平方米的美食城,老闆竟然是兩名90後,他們2014年畢業於武昌理工學院,畢業短短兩年他們就已經在全國各地開了35家分店,還同時創辦了一家餐飲公司和一家大型購物商場。 兩名90後分別叫韓威和李江,分別出生於1990年和1992年,均是武昌理工學院城市建設學院2014屆畢業生。兩人是老鄉,都來自黃岡蘄春縣的,初中就相識,大學又考到了同一所大學。
  • 80後男子開理髮店,一個月能掙三四萬,卻回老家「養魚」為哪般?
    先是開理髮店,後來又養魚,現在過得怎麼樣呢?小熊,家住陝西安康旬陽,是一位80後小夥,今年剛剛31歲。與當地眾多同齡的孩子一樣,小熊沒怎麼上學。17歲的時候,小熊就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17歲的孩子,年紀不大,幹不了太重的力氣活。那一年,小熊選擇了學習美發。隨著年齡和能力的提升,2008年的時候,小熊就在廣東開了一家美髮店。
  • 一位90後女大學生的支教情懷
    但是,有這樣一位90後女大學生,她的目光和腳步卻為之停留。兩年前,因為一次暑假社會實踐,她來到了這裡。就在很多人以為她也只是一位匆匆過客之時,兩年後的今天她又再次回到了這裡。她說,這裡有著她深深的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