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包100畝山地養雞,1年不到就成了笑話,為啥農村創業很難?

2020-12-10 鄉土風情談

最近兩三年農民返鄉創業在農村很流行,在民間也有很多人在農村創業成功的傳說,這讓一部分出身農村但沒有發財機會的人看到了一絲希望,不少年輕人有了返鄉創業的想法。雖然社會上一直鼓勵返鄉創業,但是返鄉創業的成功率卻並不樂觀,很多人懷揣著幾年的積蓄不到1年就消耗殆盡被迫走上打工的道路,廣西小夥小張就是其中之一。

放棄年薪10萬的工作,一心只想上山養雞。

在深圳一家工廠裡小張一邊狼吐虎咽地吃著東西一邊玩著手機,這也許是現代年輕人正常的生活狀態吧,不過幾個月前小張還是擁有100畝山地的養雞場老闆。小張家住廣西在他們村裡他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大學生,小張畢業後一直在深圳上班,在村民眼中小張有學歷、見過世面村民對他自然高看一眼。2019年年底小張已經在深圳上了5年班,經過多年的打拼小張也成為車間裡的小領導年薪將近10萬元,但是每天重複的工作讓他厭倦不已,於是有了回鄉創業的打算,2019年11月小張放棄了10萬年薪的工作在村裡包了100畝山地開始了自己的養雞生涯。

第一次養雞感到壓力山大。

作為大學生回鄉養雞在村裡是大新聞,首先父母第一個不同意,小張的父親表示好不容易上了大學又回農村養雞讓人看著笑話,不過在小張的堅持下父親終於同意給他1年的時間試試。有了家人的支持小張幹起活來自然動力十足,因為是大學生村民給小張養雞的做法多少都表示支持,鄉親們看見小張都忍不住讚美幾句,比如說小張是大學生有頭腦、聰明養雞肯定行,肯定能賺大錢。這些讚美的話讓小張壓力很大,小張稱自己養雞好像帶著全村人的夢想。

100元一畝的山地,小張一口氣包了100畝。

既然懷揣著全村人的「夢想」小張一刻也不能閒著,回到家後立刻包了一座山頭差不多100畝地,當時租金一年100元一畝,小張的父親認為租金有點高,但是在大城市收入頗高的小張認為可以接受。談好了租金後小張就開始雞舍的建造、聯繫雞苗,小張說自己是一個急性子說幹就幹。因為是第一次養雞有村民勸小張先養1000隻學習經驗,但是心高氣傲的小張認為養1000隻雞根本賺不了幾個錢於是直接上了5000隻雞苗,陡然間小張成為了當地的養殖大戶。

自學養雞不靠譜,如今成為村裡的笑話。

小張回想稱開始是自己把養雞想得太容易了,小張家裡沒有人養過雞,小張唯一學習經驗就是來自於網上,開始小張認為自學養雞也不是不可行。因為缺少有力的幫手,小張剛上的雞苗就出現了問題,第一個月就損失了上千隻雞苗,那幾天小張的父親看著成袋子的死雞往山下丟不免留下了一行老淚,幸好小張求助了當地的獸醫站才止住了損失。隨著小雞的長大小張終於體會到養雞的快樂,每天早晨小張開車上山餵雞有了不少的成就感,但是好景不長就在雞就要出欄時出現了大問題。年後廣西陰雨連天,潮溼的天氣導致雞舍細菌滋生,加上雞舍建設不合格很多雞淋了雨導致山上的雞大面積的死亡,小張自然賠了個底朝天,一時間小張徹底成了村裡的笑話。面對村民的嘲諷,小張無奈地表示人言可畏。

在農村有創業的想法的確是一件好事,但是前期功課要做足了,千萬不要認為搞養殖是一件簡單的事。就像小張一樣一次包了100畝山地的確有闖勁,但是忽略最關鍵的技術,最終成為了村裡的笑話。同時相關從業者表示在農村搞養殖能賺多少錢並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自己計算得再好總有算不到的事情發生。你認為在農村創業難嗎?為什麼很多人很難成功?

相關焦點

  • 農村大學生回鄉創業養雞入淘,三年掙下500萬,模式值得借鑑
    我是一名90後的農村人,大學畢業後,2016年去了浙江,在一家大型養殖場幫人家養雞。也許你覺得作為一個大學生養雞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不過我要告訴你的是,我是去「偷藝」的,因為我的根在農村,我進養殖場有兩個目的:一是學習養殖技術;二是學習他們的管理模式和尋求銷售渠道,然後回家創業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
  • 寧鄉:大學生回鄉創業成「新農民」
    寧鄉:大學生回鄉創業成「新農民」 來源:紅網 作者:楊柏松 編輯:王津 2015-02-25 11:56:37
  • 女大學生返鄉創業,建生態農場銷售額上千萬
    如今,大學生返鄉創業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在農村市場走的更寬、更遠,要不斷的開拓新的思路,這樣才能打拼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吳麗出生於通城縣馬港鎮高峰村。2012年7月,21歲的吳麗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會專業畢業,到上海百度公司實習,由於表現突出,公司準備錄用。此時,父親打來電話,要她返鄉,接管家裡承包的有機茶園。「父親在鎮裡承包了300多畝茶園,由於種植規模小、成本高,利潤少得可憐。父親希望我能開拓新的思路。」當年10月,吳麗註冊成立高峰生態家庭農場,成為通城縣第一個返鄉創業的女大學生。
  • 大學生因餐館「雞公煲」味道不香 回鄉養雞創業
    大學生因餐館「雞公煲」味道不香 回鄉養雞創業 2016-04-20 16:48:58  上大學前,趙愛勇的父母在武漢做建築工人,在農村他的家庭環境還算不錯。自從考上大學,勤奮上進的趙愛勇便成了村裡的名人,被戴上了「高材生」的光環。在村裡人看來,他早晚會在大城市裡幹出一番事業來。  「想認真去做一件事。」畢業後,趙愛勇和同學一起到福州打工,雖然辛苦但收入比較穩定。打工7個月存下3萬多元,幾乎沒有過多花費。有了積蓄他便想著回鄉創業。
  • 中大90後計算機系畢業生養雞9年,曾打工7個月還養雞欠債
    張柏銘用無人機巡視2300畝的七個山頭,一次20分鐘「他剛開始養雞時,總叫我來瞧瞧。」剛創業時,張柏銘的表姐陶慶鳳跟其他人一樣,並不看好。但半年後,她沒想到,短短半年,張柏銘研發出了個太陽能雞糞無害化處理裝置,把雞糞變成碳,消毒、殺菌、過濾……養雞場就沒有異味了。「這個時候開始覺得,他跟別人養雞不一樣。」
  • 城市套路深,俺想回農村,回農村創業可行嗎,要有怎樣的心理準備
    有一哥們在城市生活許多年,自我感覺一事無成,說想要回農村老家創業,問這事可行不。其實很多人有這種想法,在城市生活久了,困於城市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覺得自己不堪其累,想要回農村創業,想要過詩酒田園的生活。想法真的很美好。但是,白袍同學的看法是,如果以逃避城市的方法去農村生活,其實沒啥用。
  • 新化縣上梅鎮星月村:月照山上好養雞
    家鄉的養雞行業怎麼樣?他通過市場調查得知,新化縣沒有大型養雞場,更沒有在山上放養的雞場。而生養自己的月照山,有一望無際的閒置山林地,離縣城只有3公裡,地勢低,百草茂,適宜養雞。2014年,他與朋友合夥租下村裡500畝山地,開始了人生第二次創業。
  • 大學生返鄉創業,承包200畝地搞家庭農場,一年賺百萬帶動村民致富
    其實劉亞龍一直有個農業夢,只是在學業生涯中他一直不敢想,生怕父母會不高興,畢竟從小農村娃就被各種教導,一定要離開黃土地,走上大城市裡才是真本事,在農業中是賺不到錢的。不過國家卻鼓勵大學生能夠進入農業中發展,用自己的科學知識帶領村民致富,走上產業化的農業之路。
  • 農村創業:很多80後都在農村創業發財,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那回農村創業真的適合大家嗎?這裡我給大家談談我老弟回農村創業的經歷。老弟消防二期士官退伍後,拿著幾十萬的退伍津貼,回到了老家。打算包上幾百畝田地種植葵花、玉米和穀子。
  • 養雞達人自述:在農村養雞哪個品種的雞比較好養而且又不愁銷?
    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現在的市場不知道怎麼樣。以前我養過雞,是那種紅羽毛,長黑色尾巴,大的雞冠子,黑爪子。這些比較符合土雞的特點,生長速度快。但是,人們對土雞的認識越來越深刻,這種福建麻雞不好銷了,因為它的爪子太粗。
  • 養雞種菜榨油,他們成億萬富豪,有的身家上百億,他曾是山東首富
    他1992年辭職回老家養豬時,很村民、親戚對這個好不容易考出去的大學生表示不理解。在山東,也有很不少靠種菜、養雞,與豬打交道等,而成為身家數十億的富豪。種菜對於農村人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事,這事在國內引起不小反響。馬鐵民本來可以不種菜,他是90年代的大學生,那時候大學生還相對稀罕。大學畢業後,馬鐵民到青島一家外資農業公司做技術員,但沒兩年公司倒閉了。2002年,他籌集了40萬元資金,回到老家萊西承包了幾十畝地,準備種菜。
  • 實拍:在城裡賺錢後,包萬畝荒山創業,賠1000多萬咋還繼續幹?
    雖然這些年一直在工程上打拼,但他一直關注著農村農業,回到農村,就覺得渾身自在,不要刻意討好誰,更不用防備誰。他想,要在農村承包一片地,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落地。這樣想想就興奮。可大山的老家是邯鄲東部大平原,土地少,農民自家都還不夠種。大山覺得自己憑著有倆錢了,去和家鄉的農民抬高地價,不行!不行!哪兒能包一大片地呢?
  • 養雞秘籍:返鄉創業養土雞,千萬別被包回收一條龍套路了!
    在網上,確實出現了不少養殖土雞包回收的宣傳,提供免費建雞舍,上門技術培訓,包飼料包獸藥包回收等一條龍服務,但這樣的操作已經有很多養殖戶上當受騙,對剛創業的新手小白更要謹慎。 這種套路就是利用養殖戶,想養雞想減少成本,又怕擔風險的心理來行騙,如果真想貪小便宜,又不願付出,又不肯擔風險,那還是不要創業養雞了。
  • 付紅傑:原生態養雞吸引眾多消費者
    但是他依然堅定,養雞無悔。1030天,付紅傑都一個人在山上養雞,最近才有兩個夥伴加入。尋常日子裡,他會偶爾下山。遇見了上年紀的老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跟付紅傑打招呼:「小夥子厲害,當地村裡長大的娃都沒有膽量折騰雞。」聽到稱讚,付紅傑苦笑,全然沒有了當年包下荒山背著吉他對雞歡歌的豪情壯志。圍繞在他身邊的是孤獨,是100多萬元未還清的債務。
  • 2020年的農村生活中,養雞好不好養,養雞賺錢嗎?答案來了,看看
    今天來跟朋友們聊一個話題,就是關於在農村生活中, 雞好養嗎?賺錢嗎? 我特別喜歡養雞,曾經就想著和朋友合作,搞個養雞場。可是由於家人的反對,我不得不暫時放棄了。
  • 大學生創業人數不到畢業生人數的1% 成功率過低
    編者按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學生創業還存在不少問題:人數過少,創業人數不到畢業生人數的1%;創業成功率過低,大學生創辦的企業能長期堅持下去的很少。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從政府、社會、企業、高校、家庭各個方面去共同努力,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氛圍。
  • 養雞包回收靠譜嗎?
    打算養雞的朋友經常會問什麼是「合同雞」?養雞包回收靠譜嗎?今天,農家營就跟大家談一談這個話題! 2、土雞養殖包回收的騙局 可能有人說,自己看到過散養土雞養殖包回收的宣傳。這裡就要提醒大家:注意甄別,多考察對方的經營能力和市場的真實需求!不貪便宜就不容易上當! 即便對方以合同形式承諾了包回收,也並不一定穩當。
  • 年銷上百萬元!麗水這個女大學生畢業後回鄉養雞……
    近日,浙江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公布了第二屆「閃亮的日子——青春該有的模樣」大學生就業創業人物事跡徵集評選結果,義烏工商學院2016屆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生張雅靜被評為軍營大學生戰士典型人物。畢業不久的她返鄉創業自學養殖技術當上「雞司令」,不但以年銷售額破百萬的成績振興了家鄉傳統養殖業,還幫助當地50多戶農戶增收,演繹了退伍不褪色的精彩篇章。獨立自主勤創業 不愛紅裝愛武裝來自麗水松陽的張雅靜2011年考入義烏工商學院旅遊管理專業。
  • "搞旅遊 作電商 返農村" 大學生自主創業多元化
    組建為高校學生提供服務的旅行社、利用網際網路打造校園商圈、返鄉帶領村民致富……新一年的就業季即將到來,自主創業成為部分大學生的選擇。與以往的創業方式相比,如今大學生創業多元化趨勢更加明顯。
  • 大學生辭職創業,回鄉養雞,荒山裡尋找聚寶盆
    2015年,大學學畜牧專業的趙新朝選擇回鄉創業,養殖固始雞。剛開始,他用網圈起一塊3畝大小的地方,放養2000隻雞。沒想到地上的草被勤奮的雞們啄得連草根都不剩。地上沒草也不成,會造成水土流失,對核桃樹的生長也不好。於是,他不斷試著擴大雞們的活動地盤。「最好能達到雞和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