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0日 16:48 來源:荊楚網
參與互動荊楚網消息(記者 鍾劍橋)4月中旬,古色古香的吊腳樓獨具風韻,清香怡人的茶樹將群山包裹,這裡是湖北省利川市毛壩鎮楠木村。在村子裡,有一名年輕的大學畢業生,畢業後「任性」的回到家鄉養殖土雞創業,並學以致用,利用「網際網路+」新模式銷售產品,吸引了村裡人關注的目光。
貧困村走出高材生 畢業回鄉養殖創業
趙愛勇2011年畢業於黃岡師範學院計算機專業。用他的話說,當初選擇這個專業,是認為國內計算機及軟體開發等方面的技術人才十分稀缺。
上大學前,趙愛勇的父母在武漢做建築工人,在農村他的家庭環境還算不錯。自從考上大學,勤奮上進的趙愛勇便成了村裡的名人,被戴上了「高材生」的光環。在村裡人看來,他早晚會在大城市裡幹出一番事業來。
「想認真去做一件事。」畢業後,趙愛勇和同學一起到福州打工,雖然辛苦但收入比較穩定。打工7個月存下3萬多元,幾乎沒有過多花費。有了積蓄他便想著回鄉創業。
打工期間,趙愛勇偶爾會和朋友到工廠附近的一家「雞公煲」去「奢侈」 一回,但他吃完總會和朋友說道:「這雞味道不香,還是小時候自家養味道才好。」說的次數越多,越讓他堅定了回鄉養殖創業的信心。
趙愛勇養殖的土雞
禽流感突如其來 土雞滯銷血本無歸
2012年底,趙愛勇辭去工作決定回鄉創業,然而父母卻極力反對。在長輩看來,辛辛苦苦大半輩子將他送入大學的校門,如今畢業後,卻回家幹這些即髒亂又辛苦的活,父母心裡很不是個滋味。
經過一再爭取,趙愛勇還是說服了父母。為了支持他,父母還將這些年辛苦積攢的12萬元拿了出來作他的創業資金。
創業初期,趙愛勇沒有任何養殖技術,他便買書自學,並抽空與人一起交流經驗。在他認真學習和細心看護之下,第一批養殖的土雞可以出售了。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他剛找到一個四川供貨商收購他的土雞時,H7N9禽流感的突如其來讓供貨商取消了所有訂單,更是讓他的雞無處可銷。原本可以20元一斤出售的土雞,最終只賣到9元一斤,這一次讓趙愛勇血本無歸。
精準扶貧改變現狀 「網際網路+」模式打開新銷路
「傳統養殖的雞才最正宗。」失敗的經歷並沒有打消趙愛勇養殖的念頭,他又湊5萬多元,買來雞苗辦起生態養殖場。可禽流感過去了,銷售情況卻一直不太樂觀。重擔壓得趙愛勇喘不過氣來。趙愛勇說:「由於畢業之後,並沒有建立任何人際關係,養殖的牲畜一直找不到銷路。」
正當他為之煩勞的時候,2015年,利川市宣傳部進駐楠木村開展精準扶貧。在利川市委宣傳部的幫助下,趙愛勇的土雞更是銷售一空。有了信心,趙愛勇增大了養殖規模,他還養起了山羊和黑山豬。宣傳部副部長吳曼麗更是發動自身的人際關係幫助他銷售養殖的牲畜。
「給我的幫助只能用『巨大』兩個字來形容」,2015年趙愛勇的年銷售額已經達到20萬元,利潤約5萬元。現在一切都好了起來,他更是想起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通過電商平臺在網絡上進行銷售。未來,他希望將自己養殖的產品,迅速擴大影響力,能夠做到100萬元的年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