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人問我,想養土雞又擔心沒有銷路,想尋求包回收的廠家?對於這種想法的朋友有時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雖然土雞市場火爆,但土雞銷售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個市場特點和消費需求有關。在網上,確實出現了不少養殖土雞包回收的宣傳,提供免費建雞舍,上門技術培訓,包飼料包獸藥包回收等一條龍服務,但這樣的操作已經有很多養殖戶上當受騙,對剛創業的新手小白更要謹慎。
在這種模式下即使籤了所謂的承諾合同,等雞養出來了,行情好時低價回收,忙活幾個月,承擔各種養殖風險,到頭來只掙到部分血汗錢,大部分利潤都被別人賺走;遇到行情不好或大面積傷亡時,所謂的合同就變成一紙空文,各種百般拖延或者索性不搭理。這種套路就是利用養殖戶,想養雞想減少成本,又怕擔風險的心理來行騙,如果真想貪小便宜,又不願付出,又不肯擔風險,那還是不要創業養雞了。
養雞本就是高風險的行業,對於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就別惦記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不可否認市場上是有一些信譽好走一條龍模式的廠家,這裡聯繫養雞朋友擦亮眼睛,儘可能選擇自己信任的合作,用心學習養雞技術,這才是正道!
對於當下土雞是不缺市場來說,缺的是物美價廉的好產品。土雞和土雞蛋的消費快速增長也符合行業的趨勢。
養雞需要有符合市場的養殖理念。很多人覺得自己的土雞賣不出去出現滯銷情況,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從根本上來講,沒有合理的評估自己市場的需求和消費群體,對於創業養雞的養殖戶來說,養殖土雞要切合實際,順應大眾市場的需求,這是生存下來的根本,要端正養殖觀念。
論養殖土雞模式的選擇,畢竟養雞不等於餵雞,一批雞下來周期多長,料比的把控,投入與產出的多少都需要考慮,比如養一批雞本來五個月出欄,養到八個月,投入與產出肯定不成正比,加上雞群發病風險,成本只能越投越多。所以飼養模式的選擇也是很關鍵的一部分。
要養好土雞,掌握科學的養殖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並且要懂規劃,懂行情,土雞的銷售只是整個養殖過程中的最後一步,前面所有的付出都是為這最後一步做鋪墊的,雞養好了,通過誠信經營不斷運作,這樣才可以盤活整個養雞產業。
對於無良廠家宣傳的包建棚,包雞苗,飼料和獸藥,包回收的好事,看看就了事了,千萬別當真,任何事沒有一蹴而就的,做好養雞各個環節的基本工作,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養出好雞,才能助力自己搶佔市場,佔領先機,才能真正實現養雞掙錢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