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秘籍:返鄉創業養土雞,千萬別被包回收一條龍套路了!

2020-12-16 騰訊網

最近有很多人問我,想養土雞又擔心沒有銷路,想尋求包回收的廠家?對於這種想法的朋友有時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雖然土雞市場火爆,但土雞銷售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個市場特點和消費需求有關。在網上,確實出現了不少養殖土雞包回收的宣傳,提供免費建雞舍,上門技術培訓,包飼料包獸藥包回收等一條龍服務,但這樣的操作已經有很多養殖戶上當受騙,對剛創業的新手小白更要謹慎。

在這種模式下即使籤了所謂的承諾合同,等雞養出來了,行情好時低價回收,忙活幾個月,承擔各種養殖風險,到頭來只掙到部分血汗錢,大部分利潤都被別人賺走;遇到行情不好或大面積傷亡時,所謂的合同就變成一紙空文,各種百般拖延或者索性不搭理。這種套路就是利用養殖戶,想養雞想減少成本,又怕擔風險的心理來行騙,如果真想貪小便宜,又不願付出,又不肯擔風險,那還是不要創業養雞了。

養雞本就是高風險的行業,對於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就別惦記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不可否認市場上是有一些信譽好走一條龍模式的廠家,這裡聯繫養雞朋友擦亮眼睛,儘可能選擇自己信任的合作,用心學習養雞技術,這才是正道!

對於當下土雞是不缺市場來說,缺的是物美價廉的好產品。土雞和土雞蛋的消費快速增長也符合行業的趨勢。

養雞需要有符合市場的養殖理念。很多人覺得自己的土雞賣不出去出現滯銷情況,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從根本上來講,沒有合理的評估自己市場的需求和消費群體,對於創業養雞的養殖戶來說,養殖土雞要切合實際,順應大眾市場的需求,這是生存下來的根本,要端正養殖觀念。

論養殖土雞模式的選擇,畢竟養雞不等於餵雞,一批雞下來周期多長,料比的把控,投入與產出的多少都需要考慮,比如養一批雞本來五個月出欄,養到八個月,投入與產出肯定不成正比,加上雞群發病風險,成本只能越投越多。所以飼養模式的選擇也是很關鍵的一部分。

要養好土雞,掌握科學的養殖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並且要懂規劃,懂行情,土雞的銷售只是整個養殖過程中的最後一步,前面所有的付出都是為這最後一步做鋪墊的,雞養好了,通過誠信經營不斷運作,這樣才可以盤活整個養雞產業。

對於無良廠家宣傳的包建棚,包雞苗,飼料和獸藥,包回收的好事,看看就了事了,千萬別當真,任何事沒有一蹴而就的,做好養雞各個環節的基本工作,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養出好雞,才能助力自己搶佔市場,佔領先機,才能真正實現養雞掙錢的願望。

相關焦點

  • 土雞養殖包回收?小心別中了他人的圈套
    當前,土雞養殖正是火爆的時候,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物質的需求也就逐漸提高,生活中各做農產品各種藥殘,甚是讓人擔心啊,而原生態的食物來源顯得格外珍貴。原生態的土雞養殖就成為了當下比較熱門的創業項目。
  • 養雞包回收靠譜嗎?
    打算養雞的朋友經常會問什麼是「合同雞」?養雞包回收靠譜嗎?今天,農家營就跟大家談一談這個話題! 正因此,包回收的「合同」土雞養殖僅以客戶集中採購的預定單模式為主,採購規模和批量都很有限,土雞作為較高端的禽類食材,其消費需要一定的信任基礎。推行「冷鮮雞」消費者還需要較長時間的適應過程。所以,土雞「合同雞」養殖在當前較難形成「一條龍」產業鏈。
  • 土雞不土 90後「土雞哥」養雞賣雞有創意
    美麗嶽陽 藏「農」臥「湖」 「省直記者走基層」系列報導④ 土雞不土,90後「土雞哥」養雞賣雞有創意 2008年,喻鵬的父親生意投資虧了本,回到老家從朋友那裡借養了60隻土雞,希望養雞致富,但在2010年遭遇車禍受傷,兒子喻鵬放棄了在廣州的工作,回到老家學起了養雞,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註冊了「嶽陽縣好運來生態養雞專業合作社」。 起初,喻鵬推廣的是「公司+農戶」的託養模式,免費給農戶提供雞苗,但農戶不敢收。
  • 大學生包100畝山地養雞,1年不到就成了笑話,為啥農村創業很難?
    最近兩三年農民返鄉創業在農村很流行,在民間也有很多人在農村創業成功的傳說,這讓一部分出身農村但沒有發財機會的人看到了一絲希望,不少年輕人有了返鄉創業的想法。雖然社會上一直鼓勵返鄉創業,但是返鄉創業的成功率卻並不樂觀,很多人懷揣著幾年的積蓄不到1年就消耗殆盡被迫走上打工的道路,廣西小夥小張就是其中之一。放棄年薪10萬的工作,一心只想上山養雞。
  • 150一隻,土雞為什麼那麼貴?創業養土雞賺錢嗎
    有不少想回農村創業的小夥伴不禁想問,養土雞賺錢嗎?今天,就根據我在農村搞養殖創業這麼多年的經歷,來說說這些事兒。在農村,很多人都會養土雞,家家都會養上幾隻,沒錯,就是幾隻,那他們為什麼不大規模的養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土雞比較難管理,別看這個只有二三斤重的小土雞哈,真正奔跑起來那可是身輕如燕哈,要是遇到幾隻淘氣的跑到山上樹林深處,但吃飽了不想家就地睡覺的話,那養雞的農民往往會拿著手電筒到處去找,並且還得扯著嗓子「哆哆哆……」,不斷呼喊,土雞聽到主人的呼喚然後睡醒了才知道回家
  • 返鄉創業:包山頭散養土雞,城市開店,銷售要中間商,是否可行?
    返鄉承包山頭,養雞鴨鵝,不經過中間商,自己銷售,這個可以有!但不是開店!一般不要自己開店,難以支撐城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但一個項目能不能做起來,就是看這個想法是否跟你的資源和環境相匹配和相適應。我個人覺得:你的回家養雞,種菜,承包荒地,這個想法很接地氣,靠譜!關鍵是,你要怎麼做?這其實就是返鄉創業!
  • 補貼降了,養雞的卻多了
    原標題:補貼降了,養雞的卻多了   10月9日一早,瀘州市合江縣榕山鎮回洞橋村,起床洗漱完畢,村民蒲建華來到雞舍,從麻袋裡倒出飼料,用水將其攪拌均勻後分發到雞槽裡。之後,蒲建華用背簍裝上10隻雞,準備前往縣城的菜市場售賣。   如今,回洞橋村的養雞產業「一降三升」。
  • 養雞秘籍:散養土雞毛色差,不好看?問題的根源在這裡
    在養殖土雞過程中,很多養雞人都會遇到,養出的土雞羽毛毛色差,不好看,甚至出現賣不上價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一時找不到原因,解決起來也相對棘手。下面就雞的羽毛問題做下分析,以便給大家解決雞的毛色問題提供更好的思路。
  • 潼南黎紅兵:返鄉創業有奔頭 脫貧致富「領頭羊」
    在當地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他在家鄉流轉了100多畝土地,用於養雞養鴨、種果樹、修魚塘,開闢了一條返鄉創業的致富門路,並帶領當地貧困群眾一起脫貧增收。 10月8日上午,古溪鎮千佛村一組,蔥鬱的山林下,有大大小小10多個魚塘;山坡上一群小鴨上躥下跳,四處覓食;不遠處的雞舍裡,養殖戶黎紅兵正在檢查跑山雞的生長情況,忙得不亦樂乎。
  • 中職生校園辦「家庭農場」種菜養雞營銷一條龍
    據悉,高職、中職在校生一邊學習,一邊當「農老闆」,種植、養殖、營銷一條龍,在全國尚屬首創。種菜養雞樣樣全「家庭農場」創建於去年9月底,創辦者是武漢市農業學校畜牧專業張志強、朱崢、彭康三位同學。記者在現場看到,農場位於教學樓西南一角,有一排平頂小屋,柵欄圍成蔬菜園。
  • 彭水縣馮家村散養土雞促民增收
    馮家村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養雞規模,還得從村民任軍說起。2013年8月,任軍放棄原來的工作,開始創業養土雞,在他的帶領下,馮家村從之前的缺乏內生動力轉變成家家養土雞,戶戶有增收的新面貌,土雞散養成為馮家村的一大特色產業。
  • 養雞達人自述:在農村養雞哪個品種的雞比較好養而且又不愁銷?
    以前我養過雞,是那種紅羽毛,長黑色尾巴,大的雞冠子,黑爪子。這些比較符合土雞的特點,生長速度快。但是,人們對土雞的認識越來越深刻,這種福建麻雞不好銷了,因為它的爪子太粗。後來有養殖了河南的固始雞,這種雞就是當地的一種土雞。
  • 用中藥材餵養土雞 看這位80後女青年的創業路
    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月12日18時訊(實習記者 李華僑)拿中藥材來餵養土雞,你聽說過嗎?在永川青峰鎮牌坊壩村,80後女青年張正群倒包了500餘畝山林,用來放養中藥雞,還投資8萬元為養殖基地安裝攝像頭,全程監控雞的吃喝拉撒睡。綠色生態養的中藥雞深受消費者喜愛,市場供不應求。
  • 返鄉農民工回家當「雞司令」
    本網訊(記者 謝文彬)在松柏瑤族鄉花樓村有一對有名的創業明星夫婦,他們返鄉創業,帶領鄉親發展特色養殖,不僅以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物質財富,還告別了外出打工的漂泊生涯,走上了返鄉創業路,也成了名副其實的「雞司令」。
  • 養殖土雞的管理與效益,怎麼打破傳統養殖,開創農村創業新項目!
    今天的文章就為大家說說農村創業,「土雞的養殖,管理與銷售吧」。旨在分享交流與幫助在農村創業養殖土雞的朋友,以及讓大家對傳統土雞養殖有一個全面而系統性的快速了解。在養殖創業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一,農村創業養殖土雞的常見品種與如何採購小雞苗。
  • 家鄉的土雞,如何養雞,雞肉吃法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西北人,從小生活在農村,飼養家禽隨處可見,而農村裡尤其以養雞居多,養雞可以吃肉,也可以吃雞蛋。自己家養殖的雞肉質瓷實,味道鮮美,雞蛋的營養豐富(土雞蛋的蛋黃顏色偏黃,而一般雞蛋蛋黃顏色偏淡),現在好多城市裡面賣的雞肉放在鍋裡一炒就爛了,一看就是餵養時間較短的幼年雞,而我們農村自己家裡飼養的雞燉的時候要兩三個小時才能燉爛,味道自然好。下面就起來看看小編家鄉的飼養的土雞吧。
  • 回農村養土雞賺錢嗎,養殖1000隻土雞要多少錢?
    今年豬肉價格上漲,很多人吃不起豬肉,於是不少人開始吃雞肉了,這增加了雞肉的需求,價格也有所上漲,今年養雞的人註定是很賺錢了。不少人看到這種情況都回農村去養雞去了。
  • 在山林裡養5千隻土雞,需要投資多少錢?一年能有多大的利潤?
    在山林裡養5千隻土雞,需要投資多少錢?一年能有多大利潤? 最近幾年,山林裡養雞成了農村農民特色的賣點。由於山多地多,而林裡還有一些野菜和昆蟲供土雞來採食,因此這山林養雞極具有成本的優勢。
  • 江永返鄉農民工胡云回家當「雞司令」
    2020年3月17日江永訊(全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王益群 特約通訊員 黃海)家住江永縣松柏瑤族鄉花樓村的胡云3月17日連線記者說,自己和妻子創辦的養殖場一片忙碌,一群群棗紅色的土雞在果園裡歡快搶食。「說實在話,打工不可能打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