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的雞肉想必好多人都吃過,而雞肉作為人們餐桌上的常見菜餚也備受廣大食客朋友的歡迎。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西北人,從小生活在農村,飼養家禽隨處可見,而農村裡尤其以養雞居多,養雞可以吃肉,也可以吃雞蛋。自己家養殖的雞肉質瓷實,味道鮮美,雞蛋的營養豐富(土雞蛋的蛋黃顏色偏黃,而一般雞蛋蛋黃顏色偏淡),現在好多城市裡面賣的雞肉放在鍋裡一炒就爛了,一看就是餵養時間較短的幼年雞,而我們農村自己家裡飼養的雞燉的時候要兩三個小時才能燉爛,味道自然好。下面就起來看看小編家鄉的飼養的土雞吧。
每年三四月份家鄉趕集的日子到了,市集上就有好多小商販開著農用拖拉機在兜售小雞崽,這時候我們就會拿幾個紙箱子去市集上買小雞崽,挑一些個頭比較大的,身體沒有毛病的小公雞和小母雞作為我們家裡一年的肉質所需品。挑好以後還需要買一些小雞崽專用的雞飼料,買一個小雞喝水的水桶和一個盛飼料的食盒,一切準備工作已經做完接下來就要開始飼養小雞崽啦!
在家裡用鐵絲焊一個鋼絲籠,然後把小雞放進鋼絲籠裡面(因為小雞崽較小放進鋼絲籠裡面可以保證小雞不被野貓和野狗吃掉),然後把裝滿飼料的食盒和裝滿水的水桶放進鋼絲籠裡面,小雞崽就可以安靜的吃食啦。幼年的小雞崽提抗力較差好多疫病之類的沒辦法抵抗,所以就必需定期給雞舍消毒,還需要在獸醫那裡購買一些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兩三個月過去啦,小雞崽也慢慢的長大了,這時候飼養土雞就可以以一些蔬菜葉子和穀物作為其主食了,小公雞在雞籠裡開始試著打鳴啦,似乎叫囂著想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此時也有一定的能力抵禦外界的幹擾了,我們就可以把土雞從鋼絲籠裡面放出來啦!剛放出的小雞一個個就像脫韁的小野馬一樣歡快的蹦跳著。老家的土雞之所以好吃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一直在外面活動,肌肉發達,肉質鮮美。
秋末冬初,時間過得很快,土雞從幼年長到成年了,成年的公雞一個個邁著步伐,昂著頭像打了勝仗的將軍一樣走來走去,而成年的母雞則會挑選一個柔軟的草堆選擇下蛋,不一會一個個冒著熱氣的蛋就出來啦。一般到了冬天農民們也閒了,挑一個又大又肥的雞,作為冬天農家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雞的做法種類偏多,吃雞肉也是有講究,因地理位置的差異和人們生活的風俗習慣不同雞肉的做法也不相同,例如四川的芋兒雞、宮保雞丁、辣子雞、鹽水雞、叫花雞、黃燜雞、滷雞、還有咖喱雞等等,小編家鄉一般的吃法就是雞肉墊卷子、大盤雞、或者清燉雞等,吃的時候味道鮮美就連骨頭裡面都透著一股子香味。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養土雞的方法和雞的幾種吃法,養土雞既可以賣錢也可以自己吃,養殖起來也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