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土雞多生蛋?
養殖過土雞的人都知道,土雞下蛋的周期很短,有的母雞一個周期也就下二十多個雞蛋就不下了,其間還會起抱。
起抱就是賴在窩裡不吃不喝象炸毛一樣,人一走近就豎起羽毛髮出叫聲警惕的護著窩,有的還會啄人。
農村裡養雞的人家都興留一枚雞蛋在窩裡,叫領窩蛋,母雞看到蛋就會自覺到窩裡下。如出現賴抱這種情況,首先得把領窩蛋拿走,然後用布條把它拴在樹根腳遠離雞窩的地方。
或者把雞放到冷水塘裡激一下。就是刺激一下它的神經讓它清醒過來。母雞醒了後就會忘了抱窩,然後象正常雞一樣尋食,用不了多久又會下蛋。
要使母雞產蛋多,首先要餵得好,要適當增餵一些幹的小蝦,小魚,和含鈣高的骨粉和蛋殼。
自製鈣粉可以把吃過的蛋殼集攢起來,舂細後拌入玉米面和切碎的菜葉裡餵雞。也可以把南瓜煮熟後讓雞啄食,這樣母雞下出來的蛋又大又好。
除此之外,還要適當給雞舍增加溫度,可用新鮮幹稻草切成一寸多長的草節,鋪三釐米的厚度墊入雞圈,注意保暖的同時還要透氣,還有圈內衛生的整潔度。
下蛋母雞還要在戶外給予陽光充足的照射,在十二點到十六點這段時間內適當餵一些合鈣高的混合飼料,讓母雞多產蛋,產好蛋。
這久氣溫低,雞體內熱量和營養消耗都會增加,所以必須增加餵一些玉米、穀物、麥類等含能量高,營養全面的各種食物,使雞壯體增,增強抗病力。
也可以在冬季適當增餵白酒糟、芹菜根、菠菜根、胡蘿蔔、薯類等塊根,可抗寒的同時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緩解寒應激,促進家禽生長。
這是小妹家多年的養雞經驗,分享給大家,如有不同觀點請留言。圖文原創,禁止盜文盜圖。
關注哈尼表妹,話三農,解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