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藥材餵養土雞 看這位80後女青年的創業路

2020-12-15 華龍網

80後女青年養殖中藥雞,每天親自用「秘制」中藥混合飼料給雞餵食。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月12日18時訊(實習記者 李華僑)拿中藥材來餵養土雞,你聽說過嗎?在永川青峰鎮牌坊壩村,80後女青年張正群倒包了500餘畝山林,用來放養中藥雞,還投資8萬元為養殖基地安裝攝像頭,全程監控雞的吃喝拉撒睡。綠色生態養的中藥雞深受消費者喜愛,市場供不應求。

  養雞大戶是「半路出家」 初次嘗試虧損38萬

  在青峰鎮的牌坊壩村,遍布著茂密的樹林,樹林的一處,此起彼伏的雞鳴聲響起,這裡就是張正群的中藥雞養殖地。沿著鄉間小路,放眼望去,幾道隔離網將500多畝山林團團圍住,兩旁的山坡上滿是「漫步悠閒」或爭相啄食的土雞。

  「吃中藥的土雞精力旺盛,好鬥,隔離的幾隻雞都是鬥雞敗下陣的傷員,現在處於康復期。」這位講解得頭頭是道的80後女老闆,最開始竟然是做建材生意的,養雞隻是「半路出家」。

  1998年,18歲的張正群離開老家紅爐鎮,到成都、廣州等地做起建材生意。在外漂泊的她,堅守農村人勤勞守信精神,在建材行業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由於常年的奔波勞累,張正群的身體垮了,她覺得自己可以轉行試試。

  「小時候,家裡是養牛的,所以我對養殖業很有興趣。」2012年7月,張正群在青峰鎮牌坊村倒包了100多畝山坡,投資300萬元成立了重慶市永川區態聚家禽養殖股份合作社。同年8月,她開始飼養第一批飼料土雞,3個月後出欄,一隻雞賺了10元,效益頗豐。 2013年,張正群開始大規模養殖。本以為能大賺一筆,誰想到禽流感來了,2萬隻土雞還沒上市,雞市價格就已大跌,公司一下子損失38萬元。

  創業培訓得高校教授指點 獲贈中藥養雞「秘方」

  慘痛的教訓並沒有讓張正群放棄,反而讓她頭腦更加冷靜。她認識到,自己養殖技術和管理技術還很匱乏,這樣下去養雞事業早晚會失敗。此後,張正群開始參加當地就業局舉行的各種創業培訓,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西南農業大學教授賀永健。

  交談中,張正群把養殖綠色生態雞的想法說了出來,得到了賀永健的肯定,還從對方口中得知,西南農業大學研製出了中藥雞餵養配方,但由於傳統養殖業風險大,利潤低,一直無人敢嘗試大規模養殖。張正群立刻意識到這裡面存在巨大的商機,當下就決定與西南農業大學合作。

  2013年4月,在賀永健教授的指導下,張正群用200隻土雞開始中藥雞試驗。「用黨參、人參、當歸等30多味中藥按比例配製,打碎後摻入玉米、麥麩、黃豆中。」在她的悉心飼養下,中藥雞終於在6個月後出欄了。

  為了證實自己養的中藥雞營養價值高於普通土雞,張正群特地將自己餵養的中藥雞和普通土雞各抓了一隻送到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檢測報告顯示,張正群餵養的中藥雞鈣含量達47.5mg/kg,明顯高於普通土雞,脂肪含量比普通土雞低3倍,並且不含抗生素、激素。

  攝像頭監控中藥雞 深入大山尋純種土雞

  張正群飼養的中藥雞,投入成本高,價格也偏高,一隻最高賣到238元。不少消費者在購買時存在疑慮:你說是中藥雞 ,我憑什麼相信?

  為了讓買家吃得安心,張正群投資了8萬元為養殖基地安裝攝像頭,監控中藥雞的吃、喝、拉、撒、睡。消費者只要登錄養殖基地的網址,便可以監控基地的餵養過程。「只要你的電腦可以上網,無論在哪兒,你都可以隨時遠程遙控任一網絡攝像頭,掌握整個養殖基地生產區的運行情況。」張正群說。

  為了追求更高品質的純土雞,張正群經過2014年整整一年的尋找,終於在四川古藺大山裡的老農家裡找到了純土雞雞苗。現在,她正準備著推廣這種更優質的品種。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張正群的努力下,她的中藥雞去年開始已經供不應求了。端午節的時候,由於中藥雞供不應求,沒有預定到貨的消費者直接在電話那頭指責張正群不擴大養殖規模。

  張正群卻覺得這樣被指責是幸福的,她覺得,「這是消費者對我的認可。」然而,她並沒有打算馬上擴大中藥雞的養殖,而是準備一步步「穩紮穩打」。她說,「我不能砸了中藥雞的牌子。」

  (報料方式:網友可下載「看重慶」客戶端進入「phone享」版塊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第八屆「雲南青年創業省長獎」獲獎人代志春:創業十年,「80後...
    雲南網訊(記者 高藝萌)這是一個激情澎湃、生長夢想的時代,也是青年大有可為的時代。逐著創新創業的浪潮,從雲南小山村走出來的青年代志春實現了「逆襲」。十年時間,他從鄉村青年成長為目前年產值達4億元的企業掌舵人,以「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的實幹精神,奮鬥出一片新天地,一步一個腳印把夢想變為現實!
  • 大山深處的洞藏醇香——保靖返鄉青年張志富創業記
    拱橋村返鄉創業青年張志富,用一雙慧眼,用勤勞的雙手,用祖傳的釀酒技藝,把酒放在老司洞裡,不知不覺就快兩年了。大山深處的洞藏醇香,引來了省內外無數洞藏酒愛好者、消費者的品茗和購買,張志富在洞藏酒創業路上越走越好。味道清香醇甜的「五糧酒」,似玉液瓊漿緩緩而流。
  • 小瓏小川話好人丨龍川這位80後女青年讓家鄉荒山變成「金山銀山」 ~
    小瓏小川話好人丨龍川這位80後女青年讓家鄉荒山變成「金山銀山」 ~ 2020-08-19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80後青年創業富豪榜發布 學而思張邦鑫居首
    剛剛過去的2010年,是中國80後青年步入30歲的開始,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80後已逐漸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隨著經濟多元化發展帶來的就業多樣化,創業正成為越來越多的80後青年創造財富、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重要途徑。為了褒獎他們這種創業創新精神,總結他們的經驗與教訓,鼓勵更多的年輕人,本報特別聯合創業之家網站,歷時半年調查、製作了2010年中國80後青年創富榜。
  • 那些因農村路改變的青春——三位80後青年的鄉村奮鬥路
    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題:那些因農村路改變的青春——三位80後青年的鄉村奮鬥路  開欄的話:近年來,「四好農村路」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為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帶去了人氣、財氣,也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
  • 大山深處的洞藏醇香——保靖縣毛溝鎮拱橋村返鄉青年張志富創業記
    拱橋村返鄉創業青年張志富,用一雙慧眼,用勤勞的雙手,用祖傳的釀酒技藝,把酒放在老司洞裡不覺兩年多。大山深處的洞藏醇香,引來了省內外無數洞藏酒愛好者、消費者的品茗和購買,張志富在洞藏酒創業中路上越走越好。
  • 90後女青年回涼山創業 順德名廚輸送拉動當地旅遊餐飲
    在四川涼山金陽縣丙乙底村,從北京返鄉的「90後」創業女青年俄底洛則開心地對記者說,如今,她開的餐飲店最高時收入可實現「月入過萬元」。 廣東佛山和四川涼山自2016年起對口協作幫扶。「涼山食材 順德廚藝」為國家級深度貧困縣金陽增添「美味」;「一人學廚,全家脫貧」,順德廚師學院「美食扶貧」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動力。
  • 80後女青年製作鑽石畫向消防人員致敬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唐曉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強)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近日收到一幅由80後女青年製作的名為《和平與愛》的「鑽石畫」。這位來自福建寧德的黃姓女青年自稱是「福建消防」官方微博的粉絲。據小黃介紹,這幅畫是她近半年來利用下班後的空閒時間製作完成的,用了數萬顆人工水晶鑽石。製作過程雖然很簡單,只要把小鑽石裝在點鑽筆上,一顆顆的貼上去就行,但難度在於,要保證數萬顆小鑽石粘貼在一起能「橫平豎直」。「製作這幅畫,也許是因為腦海中的一個念頭吧。
  • 大學生夫婦回鄉創業 深溝密林飛起萬隻土雞(圖)
    這群會飛的雞背後,是一對大學生夫婦不平凡的創業故事。  土雞的幸福生活  太谷縣範村鎮東北,是典型的旱垣山區,溝深林密,自然風光頗為秀麗。東曲河村就坐落在這裡。村東一條土路迤邐通往一座四周被鐵絲網封閉的綠色山梁,山間樹木蔥蘢,綠草茵茵。
  • 農民餵養的土雞本想賣個好價錢,為何城裡人卻不敢買?
    只不過現在農民餵養的土雞城裡人卻不敢買,這是為什麼呢。農民餵養的土雞本想賣個好價錢,為何城裡人卻不敢買?說實話現在農村就有很多的農民在家裡面辛苦餵養的土雞,卻是不太受城裡人的認同。很多農民都是用糧食餵養的,可是養了一年才是養大的,本來就是想賣一個好價錢的,但是城裡人不敢買,農民也捨不得買,自然就是賣不掉了。
  • 80後青年追逐創業夢想 承包紹興山地辦養鹿場
    在紹興縣富盛鎮義峰村北山自然村一個叫金菊汪的山坡地裡,今年23歲的周志文辦起了一個梅花鹿養殖場,開始了一位80後青年的創業路。  周志文是上虞市東北街道擔山村人,中學畢業後曾在一家私營企業當車床工。一心想創業的他平時喜愛通過電腦網路,看一些「農業致富經」欄目。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梅花鹿的養殖效益高,便萌生了嘗試養梅花鹿的想法。
  • 150一隻,土雞為什麼那麼貴?創業養土雞賺錢嗎
    有不少想回農村創業的小夥伴不禁想問,養土雞賺錢嗎?今天,就根據我在農村搞養殖創業這麼多年的經歷,來說說這些事兒。在農村,很多人都會養土雞,家家都會養上幾隻,沒錯,就是幾隻,那他們為什麼不大規模的養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土雞比較難管理,別看這個只有二三斤重的小土雞哈,真正奔跑起來那可是身輕如燕哈,要是遇到幾隻淘氣的跑到山上樹林深處,但吃飽了不想家就地睡覺的話,那養雞的農民往往會拿著手電筒到處去找,並且還得扯著嗓子「哆哆哆……」,不斷呼喊,土雞聽到主人的呼喚然後睡醒了才知道回家
  • 畢業3年助農脫貧 打造「金銀時代」 金職院90後男孩的中藥材創業之路
    公司主營以金銀花為代表的各類中藥材,截至目前已與加多寶、胡慶餘堂等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金銀花種植基地拓展至400餘畝,總營業額達到1.59億。王夫之所說的「金虎胎含素,黃銀瑞出雲」概括了新一代創業青年榜樣——張加帥的創業歷程。他以「金虎黃銀」的姿態,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90後的敢闖敢拼的精神,什麼叫做90後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 小黑豬成就大產業,他餵養的黑山豬成為餐桌搶手貨
    1998年,陳代清到北京開麵食店,生意十分紅火,利潤也頗豐,妻子杜肖商議著還掙幾年錢就回家過舒坦的日子時,陳代清卻提出立即回家創業,妻子堅決不答應,但看著丈夫決心已定,只好跟著丈夫回到老家。就這樣,陳代清拿著在北京開小吃店積攢下的80多萬元,流轉了400畝荒山種植桑苗,建雞舍、購雞苗,還花了30萬元硬化了通往荒山的2公裡公路,養雞逐漸走向正軌。
  • 淘寶新農人主播報告:80後90後佔七成,碩士博士也回鄉創業了
    此前,剛剛度過90歲生日的袁隆平院士呼籲更多年輕人投身農業:「我希望更多青年從事現代農業。現代農業是高科技的農業,不是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 記者發現,淘寶上的新農人正在呈現出年輕化、高學歷的特點。80、90後佔到了七成以上,大學本科學歷比例更是接近40%,甚至有碩士、博士畢業回鄉做新農人。
  • 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嶽陽創業青年邱德信斬獲銅獎!
    2019中國青年創新創業交流會在山東青島盛大開幕。據悉,「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自2014年起已連續舉辦6屆,共吸引45萬支創業團隊、逾200萬名創業青年參與,已成為深受青年喜愛、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創新創業示範賽事。 中國青年創新創業交流會現場 嶽陽創業青年邱德信斬獲銅獎!
  • 農村大伯承包一魚塘,釣不到魚就送土雞,一天收入幾千元
    可不巧的是,這年豬價回到了一年前的價格,大伯一年下來幾乎沒有掙到錢,因為大伯養的豬多用包穀、蔬菜餵養,飼養成本相對就要高些。大伯感覺得了,他餵養的豬與規模化養殖的豬比,雖然肉更好吃,但是在農村,多數是在周邊鄉集鎮銷售,好像也沒有什麼優勢,並且餵養成本更高。所以大爺把豬賣完後,改養土雞了。
  • 請大家為陵川90後女青年郭子涵點讚了!
    請大家為陵川90後女青年郭子涵點讚了!」評選網絡點讚活動已經開始啦~ 經過主辦方集中審核和篩選,在全國1萬多名候選者中選出「愛崗敬業」「創新創業」「勤學上進」「扶貧助困」「崇德守信」五大類共589名事跡突出者,作為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選人,進入網絡點讚環節。
  • 【創業故事】龍山80後小夥和他的「正能量」生態農場夢
    龍永高速從這裡穿過,而這個被河流環抱、綠樹簇擁的山頭,便是呂長松逐夢築夢的之地。呂長松創辦家庭農場的想法雖然得到了家人大力支持,但與眾多創業初期一樣,家庭農場的建設充滿著艱辛與困難:籌措建設資金、選址和承包場地、修路、開荒、建水池、整修管理用房等基礎建設花費了大半年時間。特別是2015年6月,一次突發洪水把唯一進出農場的小橋衝垮,直到2016年底才修復。期間,呂長松和家人硬是用肩挑背扛將建設物資運送農場。那年夏天,呂長松白天勞作於農場,晚上學習相關種植、養殖技術。
  • 回鄉創業的信陽籍青年女企業家殷林:大別山裡深挖「研學旅遊」 讓...
    原標題:回鄉創業的信陽籍青年女企業家殷林:大別山裡深挖「研學旅遊」 讓數百貧困鄉親端上「金飯碗」   放下外地有成的事業,變身深耕大別山革命老區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