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女青年養殖中藥雞,每天親自用「秘制」中藥混合飼料給雞餵食。市人力社保局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月12日18時訊(實習記者 李華僑)拿中藥材來餵養土雞,你聽說過嗎?在永川青峰鎮牌坊壩村,80後女青年張正群倒包了500餘畝山林,用來放養中藥雞,還投資8萬元為養殖基地安裝攝像頭,全程監控雞的吃喝拉撒睡。綠色生態養的中藥雞深受消費者喜愛,市場供不應求。
養雞大戶是「半路出家」 初次嘗試虧損38萬
在青峰鎮的牌坊壩村,遍布著茂密的樹林,樹林的一處,此起彼伏的雞鳴聲響起,這裡就是張正群的中藥雞養殖地。沿著鄉間小路,放眼望去,幾道隔離網將500多畝山林團團圍住,兩旁的山坡上滿是「漫步悠閒」或爭相啄食的土雞。
「吃中藥的土雞精力旺盛,好鬥,隔離的幾隻雞都是鬥雞敗下陣的傷員,現在處於康復期。」這位講解得頭頭是道的80後女老闆,最開始竟然是做建材生意的,養雞隻是「半路出家」。
1998年,18歲的張正群離開老家紅爐鎮,到成都、廣州等地做起建材生意。在外漂泊的她,堅守農村人勤勞守信精神,在建材行業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由於常年的奔波勞累,張正群的身體垮了,她覺得自己可以轉行試試。
「小時候,家裡是養牛的,所以我對養殖業很有興趣。」2012年7月,張正群在青峰鎮牌坊村倒包了100多畝山坡,投資300萬元成立了重慶市永川區態聚家禽養殖股份合作社。同年8月,她開始飼養第一批飼料土雞,3個月後出欄,一隻雞賺了10元,效益頗豐。 2013年,張正群開始大規模養殖。本以為能大賺一筆,誰想到禽流感來了,2萬隻土雞還沒上市,雞市價格就已大跌,公司一下子損失38萬元。
創業培訓得高校教授指點 獲贈中藥養雞「秘方」
慘痛的教訓並沒有讓張正群放棄,反而讓她頭腦更加冷靜。她認識到,自己養殖技術和管理技術還很匱乏,這樣下去養雞事業早晚會失敗。此後,張正群開始參加當地就業局舉行的各種創業培訓,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西南農業大學教授賀永健。
交談中,張正群把養殖綠色生態雞的想法說了出來,得到了賀永健的肯定,還從對方口中得知,西南農業大學研製出了中藥雞餵養配方,但由於傳統養殖業風險大,利潤低,一直無人敢嘗試大規模養殖。張正群立刻意識到這裡面存在巨大的商機,當下就決定與西南農業大學合作。
2013年4月,在賀永健教授的指導下,張正群用200隻土雞開始中藥雞試驗。「用黨參、人參、當歸等30多味中藥按比例配製,打碎後摻入玉米、麥麩、黃豆中。」在她的悉心飼養下,中藥雞終於在6個月後出欄了。
為了證實自己養的中藥雞營養價值高於普通土雞,張正群特地將自己餵養的中藥雞和普通土雞各抓了一隻送到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檢測報告顯示,張正群餵養的中藥雞鈣含量達47.5mg/kg,明顯高於普通土雞,脂肪含量比普通土雞低3倍,並且不含抗生素、激素。
攝像頭監控中藥雞 深入大山尋純種土雞
張正群飼養的中藥雞,投入成本高,價格也偏高,一隻最高賣到238元。不少消費者在購買時存在疑慮:你說是中藥雞 ,我憑什麼相信?
為了讓買家吃得安心,張正群投資了8萬元為養殖基地安裝攝像頭,監控中藥雞的吃、喝、拉、撒、睡。消費者只要登錄養殖基地的網址,便可以監控基地的餵養過程。「只要你的電腦可以上網,無論在哪兒,你都可以隨時遠程遙控任一網絡攝像頭,掌握整個養殖基地生產區的運行情況。」張正群說。
為了追求更高品質的純土雞,張正群經過2014年整整一年的尋找,終於在四川古藺大山裡的老農家裡找到了純土雞雞苗。現在,她正準備著推廣這種更優質的品種。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張正群的努力下,她的中藥雞去年開始已經供不應求了。端午節的時候,由於中藥雞供不應求,沒有預定到貨的消費者直接在電話那頭指責張正群不擴大養殖規模。
張正群卻覺得這樣被指責是幸福的,她覺得,「這是消費者對我的認可。」然而,她並沒有打算馬上擴大中藥雞的養殖,而是準備一步步「穩紮穩打」。她說,「我不能砸了中藥雞的牌子。」
(報料方式:網友可下載「看重慶」客戶端進入「phone享」版塊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