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3年助農脫貧 打造「金銀時代」 金職院90後男孩的中藥材創業之路

2020-12-18 浙江在線

2020-06-04 21:00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錢周蕾 陳肖依 汪妍

1994年出生的山東小夥張加帥是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2016屆校友,誰也沒想到邁出校園還未滿4年的他,已經將自己獨立創辦的平邑縣春潤中藥材有限公司辦得風生水起。公司主營以金銀花為代表的各類中藥材,截至目前已與加多寶、胡慶餘堂等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金銀花種植基地拓展至400餘畝,總營業額達到1.59億。

王夫之所說的「金虎胎含素,黃銀瑞出雲」概括了新一代創業青年榜樣——張加帥的創業歷程。他以「金虎黃銀」的姿態,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90後的敢闖敢拼的精神,什麼叫做90後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一心南渡求學,收穫累累碩果

出身中藥材世家的張加帥,從小便對中藥材耳濡目染,而金銀花則是他情有獨鐘的一味中藥材。「我7歲就跟著父母一起上山採金銀花,小時候只覺得金銀花好看,長大後才知道我們平邑是中國金銀花之鄉。」他回憶說道,從那個時候他就暗下決心等到讀大學了,一定要選擇中藥學專業,好好鑽研中藥材知識,把金銀花產業發揚光大!

2013年,張加帥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高考。他一心一意想要考入金職院醫學院的中藥學專業學習,但由於學校的中藥學專業沒有設置省外招生名額,為了能進入夢想中的學府與專業,他只得先選擇藥學專業。

19歲的張加帥隻身一人經過一天一夜的顛簸,穿越近千公裡從家鄉山東省平邑縣來到了浙江省金華市求學。儘管在藥學專業學習,但攻讀中藥學專業的決心與初心卻始終熱忱。第一個學期他十分忙碌,除了要上藥學專業的課外,為了能夠順利轉到中藥學專業並且不落後於其他同學,他時常到中藥班旁聽專業課程,請教老師和同學,並利用課餘時間完成中藥學專業的作業。通過一學期不斷地努力學習後,張加帥如願轉到了中藥學專業。

「這個山東小夥子在同班同學裡面表現十分突出,尤其是對中藥的認識,特別有創新思維和創業想法,讀書也十分刻苦。」中藥學專業主任張慧芳老師至今都對張加帥記憶猶新。除了專業知識成績十分優異外,在校期間的張加帥還擔任了副班長、學院紀檢部副部長以及杏林中藥協會副會長等職務,曾多次被評選為院校兩級的「優秀學生幹部」。

在金職的短短三年時間裡,小小的創業夢想逐漸在中藥專業知識紮實的張加帥心裡萌芽——打造自己的中藥材王國,向國內外市場提供以金銀花為代表的高品質道地中藥材。

一意北歸創業,打造「春潤」品牌

2016年10月,畢業剛滿4個月的張加帥創辦了平邑縣春潤中藥材有限公司,運用在學校裡學到的專業知識,結合網際網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經營理念,踏上了創業之旅。在做出這一決定之前,他不但婉拒了知名藥企拋來的橄欖枝,而且還拒絕了到父親公司任職的邀請,毅然決然地將雙腳邁向了自己的家鄉平邑縣,用稚嫩的雙手幹起了自己的中藥材事業。

時有所需,必有作為。張加帥創業並不只是單純的一腔熱血,他的踏實肯幹與眼光獨到為他帶來足夠底氣。市場嗅覺敏銳的他看到,近年來金銀花市場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強勁,素有中藥材中「青黴素」之稱的金銀花以其不可替代的功效擁有著每年48億的市場需求,再加上中央、地方政府推出的各類支持中藥材種植與發展的政策和平邑縣「中國金銀花之鄉」的名頭堅定了他要將金銀花作為事業來開創的決心。

雖然適逢絕佳發展的市場機遇,但張加帥並沒有被這份喜悅衝昏頭腦,他反而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父輩因「品種落後、種植與營銷方式傳統、產業鏈不全」等問題導致企業發展遲緩,甚至出現倒退的趨勢。父親鬢角的白髮和粗糙的雙手時刻提醒著張加帥「因循守舊只能走向滅亡」,他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奮鬥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中見精神。依靠在金職掌握的紮實專業知識,張加帥從金銀花有效成分含量、畝產量、採摘成本等方面對目前市場上熱度較高的四季花、北花一號、大毛花等品種進行了詳細比對,最終確定了基地種植藥用「北花一號」與收購食用「四季花」的經營方針,讓公司通吃藥、食兩大行業。

純人工的種植與採摘方式是傳統金銀花企業的遇到的第二個壁壘。「如何讓公司實現現代化、智能化的轉型?」張加帥開始了不斷地探索,通過實地走訪多家科技公司、器材廠商,諮詢王志安教授、楊曉東教授等多位業內專家,他決定在採摘、加工兩個環節中分別引入金銀花採摘機、紫外烘乾機。在當時的其他經營金銀花的企業家眼裡,張加帥的這個決定簡直無法理解。恰恰是因為他的這一舉措,使公司金銀花品質得到極大提升,同時生產成本降低了近二分之一,實現「提質+增收」雙贏效應。

此外,「二產不強,三產不活」的是金銀花企業始終無法迸發活力的致命原因。頭腦靈活、善於經營的張加帥在2018年5月和7月分別控股和入股山東正裕中藥材有限公司和山東親情人家有限公司,加上小程序和官網等線上渠道的推廣,讓平邑縣春潤中藥材有限公司在2018、2019年分別實現營業額60.34%與115.65%的增長。

張加帥深知與大企業取得合作是擴大市場份額的敲門磚。他多措並舉使得公司擁有品質過硬的金銀花、業界絕佳的口碑和創新的經營模式,這讓他在2017年便與胡慶餘堂等5家企業達成原藥材供貨合作協議,2019年又成功與加多寶達成合作。

帶動脫貧致富,服務地方經濟

2020年正值我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一個人富了不算富,要帶動鄉鄰們走上致富路。」 張加帥將浙江、山東、廣州三地的資源進行整合,通過向農戶提供技術諮詢與優質種苗,為當地300多戶農戶提供就業機會。不論嚴寒酷暑,他都會和村民一起栽植、管護金銀花。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一路創業實踐再次證明,青年既有追夢的激情和理想,也有圓夢的實幹和擔當。在他的努力下,雖然公司成立未滿4年,卻已成為流峪鎮名氣不小的經營額排名前五的金銀花企業,更成為了讓當地老百姓豎起大拇指的 「納稅明星企業」。

從傳統種植業模式到現代網際網路品牌經營的思維轉變,如今張加帥正在面對的,是一場自我的顛覆與挑戰。「讓『春潤=好金銀花』成為中國人都知道的事是我之後想要做的事。」 他斬釘截鐵地說道,4年時間,他用「忍冬」般的精神,為平邑點綴了生命般的綠色,給這片黃色的大地帶去了春日的生機與希望,期待這個90後男孩譜寫「金銀時代」新篇。


責任編輯:陸欣

值班主編:杜羽豐

1591275616000

相關焦點

  • 那些辭職創業的年輕人,在直播上助家鄉脫貧
    這場連續5天的助農扶貧活動,是抖音於10月14日——10月18日,聯合海南、山東、浙江、四川等12個省份共同打造的。在「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這場由抖音達人牽頭、以直播帶貨為形式的活動創新了扶貧方式,打開了農村地區脫貧新道路。今天,我們為大家講述9個抖音達人的扶貧助農故事,這裡有他們對家鄉的熱愛,也有他們對責任的堅守。1.
  • 那些辭職創業的年輕人,在抖音上助家鄉脫貧
    這場連續5天的助農扶貧活動,是抖音於10月14日——10月18日,聯合海南、山東、浙江、四川等12個省份共同打造的。在「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這場由抖音達人牽頭、以直播帶貨為形式的活動創新了扶貧方式,打開了農村地區脫貧新道路。1.
  • 那些辭職創業的年輕人,在抖音上助家鄉脫貧
    這場連續5天的助農扶貧活動,是抖音於10月14日——10月18日,聯合海南、山東、浙江、四川等12個省份共同打造的。在「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這場由抖音達人牽頭、以直播帶貨為形式的活動創新了扶貧方式,打開了農村地區脫貧新道路。為大家講述9個抖音達人的扶貧助農故事,這裡有他們對家鄉的熱愛,也有他們對責任的堅守。1.
  • 清遠90後壯族女孩淘寶直播助農脫貧 返鄉創業培育更多的新農人
    2017年9月,何少敏決意回到家鄉連山創立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印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連山印象」),通過電商平臺將連山當地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 「現在,手機是新農具,直播是我的新農活。」何少敏形象地說,她只不過是幫助農民賣農產品,幫助村民做直播,以此幫助農村脫貧,助力鄉村振興。
  • 清遠90後壯族女孩淘寶直播助農脫貧 返鄉創業培育更多的新農人
    2017年9月,何少敏決意回到家鄉連山創立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印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連山印象」),通過電商平臺將連山當地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現在,手機是新農具,直播是我的新農活。」何少敏形象地說,她只不過是幫助農民賣農產品,幫助村民做直播,以此幫助農村脫貧,助力鄉村振興。
  • 那羅村:中藥材種苗繁育助農增收
    近日,筆者在鐘山區汪家寨鎮那羅村1000萬株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了解到,依託當地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那羅村引進貴州鑫禾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白芨、滇黃精、滇重樓等中藥材種植,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特色產業,進一步拓寬了當地村民增收渠道。
  • 胡雪鶯:阿里巴巴集團助農關鍵詞——脫貧、致富和升級
    所以在整個集團助農的關鍵詞分別是:脫貧、致富以及升級。在脫貧的過程當中,其實在832個國家認定的國家級貧困縣在過去三年,整個集團一直在助力農產品的上新,三年的時間總共是幫助了這些農產品上新了3110億元。為了能夠讓貧困縣脫貧,集團選派了11名脫貧特派員來到了國家級貧困縣。
  • 能人返鄉創業興業 攜手鄉親脫貧致富
    在返鄉創業興業的大熱潮中,廣元市昭化區廣大在外能人志士各展所長,傾情回報家鄉,射箭鎮五房村村民趙正德便是其中之一。趙正德出生在一個農村貧困家庭,因家貧早早輟學,迫於生計於上世紀90年代自謀生路。先後包過小工程、做過代課老師、修過小電器、跑過郵遞、種過藥材。趁著鄉村振興蓬勃發展的勢頭,2012年,37歲的他毅然選擇返鄉創業,成立了廣元市黎生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和黎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武義草根網紅楚過寒走進金職院 與青年創業者分享創業小故事
    日前,金華市婺城區青年創業主題沙龍在金職院創業學院舉行。針對抖音營銷這一熱點需求,本次沙龍特邀武義抖音網紅楚過寒前來分享「如何打造10W+抖音號」。楚過寒目前抖音粉絲量有148萬以上,點讚量超過了2300萬,他掛著標誌性的「風油精」現身沙龍現場,他強調創業要記得初心,他的老家在武義的小山村,出於對于田園生活的熱愛,他以家鄉作為平臺,以農村生活為題材拍攝小視頻,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亮點,挖掘熱點,開啟了小山村創業之路。下午14時許,婺城創業青年齊聚金職院大學生活動中心二樓麗澤空間,傾聽楚過寒分享創業小故事。
  • 中藥材暢銷省內外 鄉村旅遊助農增收 蘭州榆中農民靠特色產業走上...
    原標題:中藥材暢銷省內外 鄉村旅遊助農增收  為全方位展示我市「三農」領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巨大成就,從即日起,本報將圍繞「憶感人瞬間」「話發展成就」「曬幸福生活」「講奮鬥故事」「談未來夢想」5個方面,深入各縣區開展金城大地「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促發展奔小康專題報導
  • 不違農時 金職院教授博士「智慧」助農與春天賽跑
    面對今年春季嚴峻的戰疫形勢,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農學院的教授、博士們組團出徵,「勞」「疫」結合,在廣闊的天地間傳技授課,科學護農、科技助農,力保今年的春耕備耕有序開展。果樹博士:奔跑在希望的田野「朱博士,聯動大棚安裝已經完成,您能抽空來指導紅美人柑橘種植嗎?」
  • 商城縣:土特產「上網進城」助農脫貧
    雙「十二」過後,來到商城縣蘇仙石鄉農之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該公司負責人劉磊點開手機裡當天出庫貨物包裝圖片,高興地說。 這份喜悅不僅源自如今的銷售業績,更是來自劉磊造福鄉鄰的初心。劉磊大學畢業曾在上海從事網上銷售工作,這期間,他發現農村土特產品在大城市很受歡迎,但自己家鄉大山裡很多純天然優質農產品「藏在深閨人未識」,沒有銷售渠道。
  • 返鄉創業有奔頭,90後女大學生「鄉村小喬」獲金稻穗最具人氣山貨助...
    (原標題:返鄉創業有奔頭,90後女大學生「鄉村小喬」獲金稻穗最具人氣山貨助農創作者)
  • 汶川十年:從迷茫到堅強,90後男孩的創業歷程
    2011年,鄭海洋進入天津一所職業技術學校讀大專,主攻電子商務。大三時,即將畢業的鄭海洋回到成都,和朋友一起湊了10萬元進行第一次創業。當時他們做了一個叫做「草莓秀」的圖片導購網站,招了3個員工,就開始了創業之路。「我們什麼也不懂,包括註冊、申請執照,都要找中介,花了不少冤枉錢。
  • 山西農村金銀花開生「金銀」 特色產業助農增收
    山西農村金銀花開生「金銀」 特色產業助農增收 2020-07-13 13:50:19 趙彥傑 攝   中新網長治7月13日電 (李庭耀 李乾)7月13日,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西火村金銀花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在鋤草,採摘下的花蕾也已全部烘乾,運往外地的中藥材市場。兩年前開始種下的金銀花生出「金銀」,已發展成讓西火村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特色產業。
  • 一個城市青年的助農脫貧之路——記江陰民建會員王小立
    王小立出生在乘著改革開放春風富起來的全國百強縣之首——江蘇江陰市,高中畢業就在國營大商場工作,之後響應國家號召下海,創辦了「貝貝裝飾有限公司」。2000年公司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成為異軍突起的民營企業大軍之一。
  • 「多多農園」助貧記
    2019年7月,在大姚縣委、縣政府的協助下,拼多多在黃家灣村成立「多多農園」項目:由拼多多出資85萬元,在村內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並配套加工廠和拼多多網店,選擇當地有經營經驗的農戶收購貧困戶種植的農產品,加工後進行網絡銷售,帶領當地貧困戶脫貧,拼多多則為其提供一定的資金和流量支持。在「多多農園」項目幫助下,2019年年底,黃家灣村順利脫貧。
  • 山東魚臺90後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做養殖娃娃魚的「新農人」
    圖文:紅豔編者語: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中青年,背井離鄉到發達的城市工作、生活,留在農村的多是老人與兒童。但是,近些年隨著一系列惠農、富農、助農政策的鋪開,這樣的情況正逐漸發生轉變。
  • 天津天士力多措力助甘肅鎮原「脫貧最後一公裡」
    鎮原縣是甘肅8個尚未脫貧的深度貧困縣之一。為攻克最後「貧困堡壘」,該縣通過引進大型龍頭企業助力,走特色產業多產業脫貧之路。這其中,天津天士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多舉措力助幫扶鎮原。2020年初,經甘肅鎮原縣委統戰部牽線搭橋,天士力集團今年在該縣投資3000萬元建設華夏未來天人智慧幼兒園,計劃2021年竣工並投入教學運營。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保底收購中藥材 銷路不愁促增收
    家住厚坪鄉龍盤村2組的貧困戶唐興海,去年年底收穫了500餘斤中藥材川烏,因市場價格波動一直積壓在家中,縣林業局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聯繫天寶藥業根據既定合同,上門進行保底收購,大大增加了群眾種植中藥材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