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暢銷省內外 鄉村旅遊助農增收 蘭州榆中農民靠特色產業走上...

2020-12-10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中藥材暢銷省內外 鄉村旅遊助農增收

  為全方位展示我市「三農」領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巨大成就,從即日起,本報將圍繞「憶感人瞬間」「話發展成就」「曬幸福生活」「講奮鬥故事」「談未來夢想」5個方面,深入各縣區開展金城大地「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促發展奔小康專題報導,全方位宣傳和展現我市農業農村發展和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化,引導全市黨員幹部和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幹,堅定「跟黨走」的意志信心,匯聚「促發展」的正向能量,提振「奔小康」的精神動力,為確保農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思想保證,為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增添「三農」智慧。

  「這些年,我一直在榆中宏鑫藥材專業合作社打工,靠中藥材走上了致富路,每年的收入近10萬元。」9月10日,榆中縣中連川鄉黃蒿灣村的馬興同如是說。

  中藥材產業讓北山農民走上了致富路

  成立於2010年的榆中宏鑫藥材專業合作社主要以種植甘草為主,涉及黃芪、黨參、銀柴胡、柴胡等十餘種中藥材,是集種植、收購、倉儲、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合作社。2019年1月,被榆中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認定為榆中縣「扶貧車間」(種植車間、分揀車間、加工車間),目前已發展社員3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57人。

  由於這裡所生產的中藥材具有環保無汙染、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特性,符合道地藥材和綠色中藥材標準,吸引了諸多企業前來投資合作,中藥材產品暢銷江蘇、河北、青海、廣州、香港等地,年銷售量達3000噸。

  據該合作社負責人介紹,由於合作社探索「三變+合作社+村集體+基地」的發展模式,目前合作社種植中藥材總面積達到3萬畝,建成千畝連片種植基地12個,2019年在呂家峴村新增甘草連片種植基地2000畝,甘草育苗試驗田30畝,黃芪育苗試驗田60畝,帶動北山地區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7萬畝,示範輻射範圍遍及榆中北山貢井、中連川、上花岔、哈峴等5個鄉鎮15個村。

  合作社黨支部還按照「折股量化、配股到戶」的方式,切實解決留守群眾自身收入不足難題,扶持201戶貧困戶,種植中藥材2722畝。通過「以獎代補」形式扶持合作社帶動850戶貧困戶種植中藥村9000餘畝。廣泛吸納當地群眾,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合作社務工,全產業鏈務工總人數常年保持在300人以上,每年務工性工資支出800餘萬元,帶動當地就業增收,務工農戶人均增收1.25萬元。

  著力發展鄉村特色旅遊

  「老家·浪街」位於榆中縣小康營鄉浪街村,距縣城中心4公裡。近年來,浪街村積極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和鄉村旅遊重大發展機遇,充分挖掘利用地域優勢,加快發展特色鄉村旅遊,致力於打造「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享農家樂、購農家貨」五位一體的「老家·浪街」鄉村旅遊綜合體。

  據村委會負責人介紹,浪街村西臨興隆山,東面青龍嶺、北倚鳳凰山,南望徐家峽、唐家峽、龕谷峽三個自然風景區,是四面環山的「聚寶盆」。2017年,浪街村「兩委」向全村發出「一封信」和「親情家書」的倡議,43名回鄉創業人員和村民積極響應號召,投身家鄉「二次創業」,籌集1000多萬元啟動資金,成立榆中浪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由此拉開了浪街旅遊開發的序幕。3年來,在國家政策引領下,浪街村探索創立了「支部+公司+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通過農民就近務工、房產土地入股分紅、農家樂經營等方式,創造就業崗位1300多個,帶動本地村民就業500餘人,實現整村脫貧致富。2019年,「老家·浪街」鄉村旅遊景區接待遊客量超過1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億元左右。

  該村還將旅遊項目建設作為推進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全力打造「老家·浪街」鄉村旅遊核心產業。投資1.7億元建成了「老家·浪街」城門樓、特色小吃街、文化廣場、花海基地及彩虹滑道、喊泉、步步驚心橋、嬉雪場、滑冰場等形式多樣的互動遊樂項目。與山丹軍馬場合作,建成集認養、乘騎、遊樂、西部影視基地為一體的古道跑馬場。同時,推進線上線下聯動營銷,開通「老家·浪街」鄉村旅遊綜合體微信公眾號,為遊客定期推送景區優惠信息、旅遊攻略等,助力遊客合理安排行程,降低出遊成本,激發遊客的體驗欲望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吸引遊客、留住遊客,從而產生規模效應,使鄉村旅遊帶來的經濟收益惠及當地和周邊群眾。 

  時時為村民致富鼓勁

  當日,記者在榆中縣龍泉鄉廟咀村見到高銀時,他正在幫村民拔胡麻。胡麻地的另一頭,已經挖出的洋芋也盛在了籃子裡。原野裡,不遠處的山巒疊嶂,一幅質樸俊朗的綠色生態畫卷。

  「在致富奔小康過程中,高隊長自駐村以來就時時為我們鼓勁助威,幫我們出主意、想辦法,我們打心眼裡感謝高隊長,現在也沒有把他當『外人』。年初疫情形勢嚴峻時,高隊長還為我們在第一時間解決了口罩、消毒液、體溫計等防疫物資,有力地支持了全村的疫情防控,確保全村沒有發生疫情傳播。」「去年我家的驢眼睛生病後,高隊長很上心,帶著藥水來到他家為驢的眼睛上藥,現在他家的驢眼睛已完全痊癒。」說起這些與自家生活息息相關的細節時,這位村民情不自禁地說。

  原來,高銀是蘭州市公安局派駐到龍泉鄉廟咀村的黨支部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長。三年來,高銀先後獲得榆中縣優秀駐村幫扶工作隊長、全省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先進駐村幫扶工作隊長、全省脫貧攻堅獎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在工作中,高銀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著力破解群眾難題。他結合建檔立卡戶實際,從就業培訓、外出務工、農產品銷售、產業到戶政策扶持等方面,配合鄉鎮和幫扶單位,為全村83戶建檔立卡戶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重點圍繞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易地搬遷、到戶產業等開展摸底清零工作,形成責任清單和時效清單,加快補齊短板,強化弱項,建立形成穩定脫貧長效機制。還注重加強控輟保學排查勸返,動員群眾及時就醫報銷,對疑似危房再次鑑定改造,對自來水管線全線排查改造,確保了全村正常的人畜飲水,在產業扶貧中,高銀幫助貧困戶發展馬鈴薯種植,引進隴薯10號高產土豆籽種,畝產增收1000餘元,通過甘肅美菜電商銷售平臺進行常年銷售渠道,每年可解決100噸土豆銷路問題。爭取財政扶貧資金入股龍頭企業及合作社21萬元,每年為6戶未脫貧戶和鞏固提高戶分紅21000元。2019年村上人均收入比2016年增長了1000元,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2.99%降到2019年的0.18%以下。

  龍泉鄉廟咀村距縣城50餘公裡,山大溝深,村內群眾看病就醫極不方便。為改善群眾就醫條件,高銀通過積極協調,建成蘭州市公安局安康醫院駐廟咀村衛生所「結對支醫工作站」,並配備了價值2萬餘元的辦公設備和醫療器械,每月還安排醫務人員開展「醫生+患者」上門義診和送醫藥活動。為全村30戶患病村民建立了健康檔案,為留守兒童贈送價值5000餘元愛心包裹和老弱病殘人員贈送醫療保健包,增強特殊貧困群體的身心健康。同時,協調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組織醫務專家進村開展醫務指導和義診活動,並張貼「家庭醫生微信公眾號」,進一步方便村民就醫。同時,積極開展基本醫療、大病救助和醫療救助各項政策入戶宣傳力度,讓村民明白「住得起院,看得起病」,建立了健康扶貧長效機制。

  說起當下的駐村工作時,高銀說:「駐村是一項惠及民生的工作,雖然對家庭有所虧欠,但能讓更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個人的付出也是值得的。當好村裡人,辦好村裡事,就是我們駐村幹部的職責與使命。」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萬宏

相關焦點

  • 蘭州榆中:高原夏菜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
    高原夏菜設施農業為加快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榆中縣確定了「堅持不同區域不同產業方向,把產業發展推起來;堅持通過組建產業聯盟,把產業發展強起來;堅持通過建立質量興農雲平臺,把產品質量管起來;堅持按照『四有三能』標準培育龍頭企業,把貧困戶連起來;堅持建設產銷專供基地,把農產品銷售推出去」的產業發展思路,加快提升產業興旺水平,
  • 搭乘蘭州「茶馬古道」城際推介活動快車|榆中縣文旅農特產品盛裝...
    18日上午,「北絲路」牽手「南茶道」「一帶一路」蘭州「茶馬古道」城際推介活動在雲南昆明舉行,榆中縣文旅農特產品盛裝亮相吸眼球,獲得與會人員青睞。推介會前,會場相繼播放了榆中招商引資、文化旅遊、特色產業介紹等宣傳片,推介會中,榆中縣委副書記胡真在活動中現場作了文旅推介。
  • 那羅村:中藥材種苗繁育助農增收
    近日,筆者在鐘山區汪家寨鎮那羅村1000萬株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了解到,依託當地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那羅村引進貴州鑫禾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白芨、滇黃精、滇重樓等中藥材種植,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特色產業,進一步拓寬了當地村民增收渠道。
  • 蘭州榆中:發展鄉村旅遊讓鄉愁在山水間流淌
    從現代到古樸,從花田到魚塘,蘭州榆中縣在鄉村旅遊打造中因地制宜,讓鄉愁在山水間流淌,給參加全國鄉村旅遊與民宿工作現場會的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蘭州榆中,隨著鄉村旅遊和民宿業蓬勃發展,這些快樂旅遊體驗你都可以在榆中鄉村旅遊中找到。當然,你還可以在榆中鄉村繽紛的花田中感受慢時光,在小橋流水的美食文化街上品味純正的鄉村味道,這些都是榆中鄉村旅遊可以帶來的豐富體驗。
  • 蘭州榆中:發展鄉村旅遊讓鄉愁在山水間流淌
    從現代到古樸,從花田到魚塘,蘭州榆中縣在鄉村旅遊打造中因地制宜,讓鄉愁在山水間流淌,給參加全國鄉村旅遊與民宿工作現場會的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蘭州榆中,隨著鄉村旅遊和民宿業蓬勃發展,這些快樂旅遊體驗你都可以在榆中鄉村旅遊中找到。當然,你還可以在榆中鄉村繽紛的花田中感受慢時光,在小橋流水的美食文化街上品味純正的鄉村味道,這些都是榆中鄉村旅遊可以帶來的豐富體驗。
  • 從「玻璃溫室」到「家庭陽臺」 種植「高原夏菜」富了蘭州榆中6萬...
    這只是榆中蔬菜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榆中是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和蔬菜重點生產區域,也是蘭州高原夏菜的發源地和主產區。蔬菜產業已成為榆中農民脫貧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目前,全縣有6萬多農戶24萬人參與蔬菜產業,蔬菜種植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神木:鄉村旅遊助農增收
    丁向龍/攝葵花文化旅遊節也帶動了周邊產業發展。距葵花文化旅遊節不遠處的神木現代農業示範園內,成片的葡萄架上掛滿了一串串誘人的葡萄。郝月飛明白,良好的口碑是發展鄉村旅遊採摘業的根本,「果實新鮮,純天然無汙染,是增收的第一要素」。「文化旅遊節的舉辦,帶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文化旅遊節當日,我們飯店接待遊客量有20桌,收入4000元。」
  • 蘭州市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六屆農民藝術節23日舉行
    節會期間,將舉辦文藝節目展演、書畫攝影作品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暨榆中農耕文化展、特色農產品、現代新農機、農業電商新模式展示展銷、美食品鑑、趣味農事比賽、鄉村產業振興電商技能提升班等活動,全面展示改革開放以來蘭州在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取得的優異成績。
  • 「好中優」「特中特」「獨一份」「錯峰頭」甘肅榆中高原夏菜產業...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俞炫萱、記者王斌報導 記者在12月11日召開的蘭州榆中縣高原夏菜產業發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榆中縣堅持「好中優」「特中特」「獨一份」「錯峰頭」的特色產業發展要求,全面提高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水平,強化蔬菜質量安全監管,積極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
  • 蘭州榆中將重塑黃土高原森林風情 發展全域旅遊
    蘭州榆中縣將在未來五年運用企業+農戶模式,嘗試在興隆山前山種植杏花、後山種植油菜花、魯冰花,城關鎮鳳凰山及興隆山大道兩側種植薰衣草、馬鞭草,青城鎮種植櫻花,新營鎮種植藜麥,打造萬畝七彩花海旅遊產業。
  • 河北灤州:特色種植助農冬閒增收
    近年來,河北省灤州市榛子鎮注重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結合市場需求,引導和鼓勵農民在冬閒時節利用現代設施農業的優勢發展特色香菇種植,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擴展銷售渠道,有效帶動種植戶冬季增收。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新華社照片,唐山(河北) ,2020年12月18日 河北灤州:特色種植助農冬閒增收 12月18日,河北省灤州市榛子鎮水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在大棚內採收香菇。
  • 隆德縣:中藥材產業助農增收,促林下經濟大發展
    在這裡上班既方便又學到了技術,在家門口就業還能穩定增收。」公司負責人張元元介紹說。隆德縣位於六盤山西麓,境內有藥用植物90科618種,素有「高原綠島、天然藥庫」之美稱,是六盤山區中藥材主產區,發展中藥材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忙碌的工作人員。
  • 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蘭州市第六屆農民藝術節在榆中開幕
    9月23日,農曆秋分,由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蘭州市委,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蘭州市農業農村局,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中共榆中縣委、縣人民政府承辦;蘭州市文化館,榆中縣農業農村局,榆中縣文旅局,榆中縣城關鎮政府協辦的「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蘭州市第六屆農民藝術節」在榆中縣盛大開幕。
  • 媒體看榆中|【中國甘肅網】榆中:發展鄉村旅遊讓鄉愁在山水間流淌
    從現代到古樸,從花田到魚塘,蘭州榆中縣在鄉村旅遊打造中因地制宜,讓鄉愁在山水間流淌,給參加全國鄉村旅遊與民宿工作現場會的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蘭州榆中,隨著鄉村旅遊和民宿業蓬勃發展,這些快樂旅遊體驗你都可以在榆中鄉村旅遊中找到。當然,你還可以在榆中鄉村繽紛的花田中感受慢時光,在小橋流水的美食文化街上品味純正的鄉村味道,這些都是榆中鄉村旅遊可以帶來的豐富體驗。
  • 振興鄉村產業 鼓足農民錢包
    【專題】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原標題:振興鄉村產業 鼓足農民錢包  ——禮縣深入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調查  八月正是花椒成熟的季節,穿行在禮縣龍林鎮到金聯村的鄉村公路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花椒樹,一股清香的花椒味道撲鼻而來
  • 蘭州新區鄉村旅遊帶動農民就業兩千餘人
    原標題:休閒農業 田園體驗 節會引領    新區鄉村旅遊帶動農民就業兩千餘人    近年來,蘭州新區緊抓鄉村旅遊提升工程,以城鎮、景區周邊和交通沿線為重點,優化鄉村旅遊環境,發展壯大以現代農業為基、田園風光為韻、生態體驗為主的鄉村旅遊。截至目前,蘭州新區有4個省級美麗鄉村、26個市級美麗鄉村。
  • 甘肅榆中絲路小鎮:發展種養遊綜合農業 農民增收有門路
    中新網蘭州9月23日電 (杜萍 黃婉儀)九月下旬,天氣漸涼。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甘草店鎮東村的千畝無籽西瓜種植基地裡,土地整理進入尾聲,西村村民王玲花每天的工作由掐瓜秧,摘西瓜,調整為清理瓜秧,整理土地,為接下來的種植做準備。  西瓜種植基地建成以前,王玲花「留守」在家照顧孩子,家庭收入全靠丈夫在外務工。
  • 寧強發展中藥材15萬畝助農增收致富
    寧強發展中藥材15萬畝助農增收致富時間:2016-11-25 17:27:27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吳天文 吳梓麗編輯:    寧強是中藥材的適生區。依據這一優勢,該縣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把中藥材確定為興縣富民的主導產業之一,在政策、資金、技術上給予重點扶持。主抓中藥材產業的縣科技局每年都要及早落實中藥材產業發展任務,並成立了縣中藥材協會、中藥材開發公司、中藥材營銷公司。
  • 威坪鎮德堯白桃「雲採摘」直播活動助農增收
    威坪鎮德堯白桃「雲採摘」直播活動助農增收 2020-07-22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昌奮力推動產業扶貧紀實:耕耘在希望田野上
    初秋時節,徜徉宜昌鄉村田野,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產業映入眼帘,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金鑰匙」,更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力。宜昌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構建鄉村產業體系,以產業扶貧託起致富夢,讓群眾吃上「產業飯」,走上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