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大地,五穀豐收。9月23日,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共享新時代農民豐收喜悅」為主題的2019年農民豐收節暨蘭州市第六屆農民藝術節在蘭州市榆中縣李家莊田園綜合體隆重舉行,省、市有關領導出席了當天的開幕式。
本次節會由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蘭州市委、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蘭州市農業農村局、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中共榆中縣委、榆中縣人民政府承辦。
本次節會在榆中縣素樸·李家莊田園綜合體設立主會場,在甘肅康源現代農業園區設立分會場。節會期間,將舉辦文藝節目展演、書畫攝影作品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暨榆中農耕文化展、特色農產品、現代新農機、農業電商新模式展示展銷、美食品鑑、趣味農事比賽、鄉村產業振興電商技能提升班等活動,全面展示改革開放以來蘭州在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取得的優異成績。
黨的十八大以來,是蘭州市農業發展形勢最好、農村面貌變化最大、農民得實惠最多的一個時期。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第一政治任務,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採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全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全市「三農」工作保持了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的發展勢頭,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村環境面貌和公共服務明顯改善,脫貧攻堅取得重大進展,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鄉村振興實現開門紅、取得新進展。2018年,全市農業增加值達到42.98億元,增長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8元、增長9.4%。2019年上半年,全市一產增加值達到17.25億元,增長5.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213元,增長10%。
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交匯期,做好「三農」工作具有更加特殊的重要意義。記者了解到,本次節會將以此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全面匯聚推進鄉村振興、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全力推動鄉村建設、鄉村發展、鄉村改革、鄉村文明、鄉村治理,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我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在豐收節活動現場,記者看到,田野裡金黃的向日葵、五彩的花海和遠處坡地糧食垛上的「豐收」兩字相映成輝。農產品展銷區內,有優質特色農產品現場品嘗、售賣,可以深度了解和體驗蘭州「三農」的豐碩成果。觀賞區內,有各種用農產品打造的房屋、院落等場景,供遊客拍照欣賞。記者採訪到來自當地的農戶李大姐,她將自己家的部分田地入股到李家莊的村集體經濟用於建設農業綜合體,她說,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的方式多樣了,腰包鼓起來了,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
現場採訪
田野裡的豐收節
日曆翻至秋分這一天,太陽抵達黃經180°,直射地球的赤道,氣候從熱轉涼,晝夜開始平分,物候意義上的秋天即將正式開始。顆粒歸倉了!蘋果紅透了!「中國農民豐收節」來了!連日來,蘭州各地農事已進入一年的收成季!記者在田間地頭採訪時發現,樸實的農民似乎在這個季節裡天天在過「節」,一個話豐收的季節!
「我今年種了7畝菜花,收入相對往年雖然少些,但它已成為我們莊稼人的主業!」9月20日,榆中縣馬坡鄉羊下村的老安對記者說,算起來羊下村種菜將近20年了!在老安的記憶中,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上小學時,駐地部隊院子裡曾經用養料棚種植過西紅柿,但沒成功!再往以前推,山高地涼,種大燕麥也不黃的影響成了當地農人真實的勞作寫照!而對於蘭州市來說,高原夏菜的推廣種植產業化也只是從1997年才開始的。如今,蘭州市高原夏菜從最初的十幾萬畝發展到目前的78萬畝。年產蔬菜300萬噸,外銷達200萬噸,銷往全國60多個城市的80多個專業批發市場,10%的蔬菜出口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及我國港、澳、臺地區。為了保證外銷冷藏需求,已興建蔬菜保鮮庫48個,恆溫庫容量12萬噸,年吞吐量120萬噸。蘭州已成為夏秋季節全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被農業部定為「全國冷涼型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產業收入佔農民經濟收入的30%以上,「高原夏菜」已成為蘭州農業一大特色優勢產業。
「蘭州百合在袁家灣種植時間己有150多年的歷史。」高作旺介紹,解放前袁家灣村只有十幾戶人家,當時村民的經濟收入就靠種植百合。但那時還沒有公路,生活用品匱乏,市場對百合的需求規模不大,每戶村民種植的百合也不是很多,每年到收穫的時節,靠騾子或驢馱到蘭州城裡換幾塊銀元,精打細算買點生活用品也就所剩無幾了。雖然如此,在樸素的嚮往農業豐收的動力支持下,勤勞的袁家灣人種植百合的技術日趨成熟。
「百合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是我們這一代人趕上了好時代。」高作旺記憶猶新地說,自1979年農村土地承包到戶,百合就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從起初的袁家灣村發展到了現在的全省範圍之內適宜栽培的二陰山區多有種植。同時,產品類別上,從開始在城裡賣毛百合到現在的好多種深加工產品;銷售途徑上,從最初的人背驢馱到現在的電商銷售;銷售範圍覆蓋上,從最早的本地銷售發展到如今的走出國門……高作旺樂呵呵地說:「咱百姓的生活也從以前的解決溫飽到現在的住小洋樓、開小汽車。」
初秋時節,樹綠天藍。行走在榆中縣新營鎮謝家營村的鄉間小路上,一陣陣芬芳的花香氣息撲鼻而來,淡淡的清香,甜甜的味兒,幾乎能讓人醉倒下來。金銀花盛開的時節就是這個樣子,每年這個時候,金銀花就像著了魔一樣,在微風的撫摸之下,爭芳鬥豔開在田邊地埂上,金燦燦銀閃閃的,在很遠的地方都能看見,花農們正忙著採摘。誰能想到,以前這裡還是大片撂荒地,精準扶貧開展以來,這裡成了一片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熱土。基地負責人龔孝榮介紹,這裡的金銀花由於生長條件優越的原因,質量相當好,每畝金銀花的產量乾花能達200公斤左右,這意味著每畝地能帶來 5000元左右的經濟收入,回報十分可觀。
「這30畝土地除自家外大多都是我流轉的,採用地膜露頭栽培技術,從而避免了噴施農藥,上的還是有機肥,再也沒有病蟲害的侵害,市場上也好賣。像以前一畝地能產600公斤,而現在一畝地下來能產800多公斤呢!」中秋節剛過,馬坡鄉河灣村老魏指著自家的藥材地說。據了解,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北山道地中藥材產業帶、南部二陰區中藥材產業帶、永登冷涼區中藥材產業帶與秦王川特色中藥材產業帶為代表的四大產業帶已具雛形。截至2018年底,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累計達到11.78萬畝;全市中藥材合作社共計46家;全市從事精深加工及飲片加工的規模化企業有12家,年飲片加工能力為13000噸,加工量佔總產量的60%。
特寫
今日秋分,我把豐收的喜悅寫在花間田
入秋了,豐收了。
蘭州的秋天總是比南方來得急了一些,走在9月的榆中鄉村裡,枝頭的瓜果、壟間的青菜,已是紅灼灼、綠盈盈,豐滿動人,等待著勤勞的農民採摘。
時而西風掠過,枝葉也隨之舞動,揚起它們的裙角,露出那惹人喜愛的半遮面,發出沙沙的聲音,仿佛在歡迎遠方的賓客前來……
以「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共享新時代農民豐收喜悅」為主題的「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蘭州市第六屆農民藝術節」在榆中縣素樸李家莊花間田隆重舉辦!
來了!老弟!
你說秋天是什麼顏色?
是紅色!
為什麼?
因為紅紅火火呀?
我說:
秋天是金黃色的!
它像暖暖的太陽。
「七分山水三分莊園」是人們對田園綜合體形象的描述。果然,走進榆中素樸李家莊的花間田,便走進了一幅幅富饒美麗的畫卷。今天,來到這裡的大多數是農民,因為他們要用獨特的方式過自己節日!還有,城裡的「姑舅」們、「倆姨」們,他們應邀而來,帶著興奮來共話豐收、共享果實!其實,好多天了,蘭州各地的田野裡、村舍裡,一直透著泥土的芬芳和原野的氣息!直到今天的豐收節裡,東家和客人們盡情地品嘗著時鮮開懷暢飲、嘮叨著家常共話農桑。榆中康源的CEO談應勇亮相主席臺後激動溢於言表:農業將成為越來越有奔頭的產業!榆中縣正在把握機遇,緊跟新時代步伐,不斷擴展特色農業產業,更多的農民因創業就業實現了增收提速。談應勇希望未來的日子裡,蘭州的高原夏菜產業越來越興旺,廣大村民的生活越來越美滿!
以色入筆,以季為盼!我把豐收的喜悅寫在花間田!因為秋天的每一種色彩裡都飽含著對生活的嚮往,深情寓意皆在斑斕色彩中!金秋時節的榆中大地,風清氣爽,瓜果飄香;素樸美麗的李家莊,花海錦簇。蘭州市把第二屆農民豐收節既農民藝術節放在榆中舉辦有其深刻的意義。這既是對榆中縣貫徹落實黨中央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推產業興旺、展示農民豐收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榆中縣促進農業農村發展、豐富廣大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鄉風的一件大事,將對榆中縣貫徹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凝聚廣大農民群眾的發展動力,打造生態創新城、蘭州城市副中心、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以前地裡大多種小麥、大豆,現在粉絲們喜歡山貨,鄉親們就種起了冷涼型蔬菜。」在高原夏菜新品展覽櫃前,通過網銷實現增收的火麗馨拿起一個紫蕃薯看了又看,遞給老公陳建新,老陳看著這個新品種,旁邊的朋友不失時機地把鏡頭對準他倆來了個特寫。「以前『雙搶』,鄉親們搶收搶種,如今忙的是搶直播搶發貨。」老陳看到有人拍視頻就拉開了話匣子。他說,為了讓山貨早點出村進城,當地快遞公司在繁忙時節總是天不亮就進村收貨。榆中龍泉鄉農民張家滿是一家農產品產銷合作社的負責人,他一邊張羅推銷自己的特色農產品,一邊和記者嘮起嗑:許多遊客都喜歡當地的農產品,不光是價格實惠,更重要的是種類多、品質好!他去年一年通過網銷的收入超過了5萬元!
在當日的豐收節上,吸引百姓的不光光是琳琅滿目的農產品,還有精彩紛呈的歌舞表演!
鑼響陣陣迎佳節,鼓聲喧天慶盛世,滾滾激情煥恢宏。鼓,是春天生命的歌;鼓,是夏天豪邁的舞;鼓,是秋天奔放的魂。一場場激情的鼓點以恢弘的氣勢,鏗鏘的節奏和昂揚的豪情,擊出了蘭州人民勤勞勇敢、善良樸實的個性,奏出金城上下一往無前、奮發圖強的傲骨雄風。
豐收了,得曬曬。
截至目前,蘭州市在農業產業上的豐收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目前,蔬菜達到80萬畝、中藥材12萬畝、百合10萬畝、玫瑰5萬畝。北京德青源120萬隻蛋雞、湖南海康50萬隻肉雞、四川新希望20萬頭生豬等重點招商項目落地,全市畜禽飼養量561.73萬頭只。鄉村旅遊蓬勃發展,榆中縣李家莊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有序推進,建成永登縣越國開心農場等15個休閒農業園區和休閒農莊,創建鄉村旅遊示範鄉鎮20個、旅遊專業村50個。
豐收了,不僅僅是產業的豐收。
這一年來,市委、市政府把農村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建設美麗鄉村,先後建成64個省級、96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386個環境整潔村,打造了一批村容整潔優美、人民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組織開展農村廁所、風貌、垃圾「三大革命」以及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汙水集中處理,實施了農村改廁示範建設、村莊清潔行動「春節戰役」、「夏季戰役」,農村環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時維九月,序屬金秋,欣逢新中國70華誕;又迎秋分,中國農民豐收節!站在偌大的花間田裡,回想起我們的農業由原始走向精耕細作的今天,從兒時看天吃飯到今日科學綠色,農耕文化的根與魂,深深刻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骨子裡!
站在火熱曠遠,樸素清新,瓜果飄香的花間田裡,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盡情允吸著這一年豐收的味道!是喜悅的,是幸福的!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楊貴智 記者 郭俊宇 韓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