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9月23日電 (杜萍 黃婉儀)九月下旬,天氣漸涼。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甘草店鎮東村的千畝無籽西瓜種植基地裡,土地整理進入尾聲,西村村民王玲花每天的工作由掐瓜秧,摘西瓜,調整為清理瓜秧,整理土地,為接下來的種植做準備。
西瓜種植基地建成以前,王玲花「留守」在家照顧孩子,家庭收入全靠丈夫在外務工。「在這裡打工,最大的好處是離家近,這樣方便我為上中學的孩子做飯。」王玲花說,在這務工一個月能收入兩千多元,雖然工資不高但勝在工作時間靈活,所以聽說這裡招工,便第一時間報了名。
榆中縣地處甘肅中部,是蘭州的東大門,古絲綢之路分三路穿境而過。其中甘草店鎮位於該縣東南部,地處苑川河中遊,是歷史上甘肅中部的重要交通樞紐,連接甘、陝、川、青的「旱碼頭」,也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
近年來,榆中縣宛川絲路小鎮項目在甘草店鎮實施,是集高端肉牛養殖、有機農產品種植、休閒採摘、農事體驗、特色小鎮建設為一體的綜合性項目。該項目將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豐富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供應品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榆中縣地處西北高原二陰山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對種植西瓜來說,具有甜度高、天災少、風險低的優勢。來自浙江的周良福便是看中了這一點。
「選在這裡,除地好、路好外,還有就是旁邊有一個4萬方的蓄水池,能提供優質的水資源。」周良福2008年來榆中做高原夏菜的包裝生意。2018年經過考察市場,以及當地的種植條件後,決定與榆中縣金土地農科貿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種植無籽西瓜。
在這裡,通過採取「公司+商家+基地+農戶」的定單定銷發展模式,建成集水、路配套一體化的高標準千畝無籽西瓜種植園區。實行滴灌、水肥一體等現代化農業模式進行田間管理,提高西瓜種植的產量及品質,畝產4000公斤左右,基地年產值達3000萬元。
圖為農業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將山地全部種植成飼草玉米,在增加土地收益的同時,也帶動周邊農民就業。 高展 攝
據了解,基地通過種植馬鈴薯、飼草玉米,與西瓜種植用地輪換倒茬,保證西瓜品質和產量,實現農業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通過基地生產、土地流轉、提供就業等方式帶動並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近務工,現在,周邊有800多人在西瓜基地務工,工資靈活結算,「從來不拖欠」。周良福表示。
看著今年的銷售勢頭,周良福計劃明年擴大種植規模,達到一萬畝左右的規模,到時將帶動更多的人來這裡務工。
甘草店鎮平均海拔1860米,耕地總面積7.2萬畝,宜林荒山荒坡在萬畝以上,有良好的氣候條件適宜養殖業的發展和推廣,同時優質的水資源、每年近40萬噸的農作物飼料飼草,為當地肉牛的養殖提供了物質基礎。
正是基於上述優勢,甘肅軍錦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在甘草店投資建設宛川絲路小鎮(一期)萬頭肉牛養殖項目,並於今年2月份開建。目前基礎設施建設已進入尾聲,預計在十月初引進肉牛。
共分三期的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出欄高端品牌肉牛10000頭以上,將帶動甘草鎮及周邊村飼草種植3萬畝,單飼草一項就可為當地帶來近4千萬元的收入,同時增加就業崗位120餘個,帶動2100多戶農戶每戶增收1.9萬元以上,形成「飼草種植一肉牛養殖加工一有機肥加工一有機蔬菜種植」為一體的循環農業,有效促進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民增收致富。
榆中縣金土地農科貿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衛全介紹說,該公司流轉了3000畝山地倒茬種植飼草和土豆,因為周邊養殖業發達,飼草基本本地就消化了,「飼草和土豆種植帶動當地50餘人就業,人均年增收4萬多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