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岷縣:特色種養成為農民增收新亮點

2020-12-12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岷縣:特色種養成為農民增收新亮點

  中國甘肅網7月17日訊 據定西日報報導 (記者 白文科) 日前,在岷縣方正草業公司奔直寺優質飼草繁育基地,工人們正在忙著將收割晾曬好的毛尾草加工成可供牛羊食用的優質飼料。該基地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基地通過「公司+農戶+基地+種養合作社」的模式,組建了12個村級經濟合作社,激活了群眾種草、養畜發展致富的潛力。

  據岷縣畜牧獸醫局工作人員介紹,岷縣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完善服務體系等途徑,破解了畜牧產業發展難題,逐步形成了「市場+龍頭企業+園區養殖(戶)」的發展模式,推動了畜牧養殖向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目前,全縣年種植優質牧草16萬畝,建成紅三葉種植基地1100畝、貓尾草種植基地1000畝,優質牧草繁育基地4000畝,培育種子繁育大戶100戶。依託草產業建成了養殖場(小區)41個,規模養殖戶累計達到了6300戶,全縣畜禽飼養總量達到238萬頭(只)。近年來,岷縣依託豐富的畜草資源,實施了「四黑兩綠」特色原生態草畜工程,「四黑」即岷縣黑犛牛、黑蕨麻豬、黑裘皮羊、黑烏雞;「兩綠」即岷山紅三葉、岷山貓尾草。同時,岷縣引進企業,借力發力,先後扶持培育甘肅原野農莊公司、岷縣方正草業公司等15家規模養殖企業在該縣投資興業,建成同青、聯眾等143個畜草農民專業合作社,岷山紅三葉、貓尾草、蕨麻豬肉等草畜產品品牌效應逐步顯現,產業鏈條延伸到了隴南、甘南、天水等周邊市縣,提高了產品附加值,逐步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新亮點。

相關焦點

  • 高臺:特色養殖成為農民增收新亮點
    高臺縣農民群眾創新思路,發展市場前景好、效益高的特色養殖產業,拓寬了增收致富路。近年來,高臺縣把發展特色養殖作為優化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法寶」,積極引導農民發展特色養殖。同時,為農戶提供技術、資金上的服務保障工作,使傳統養殖業向特色養殖業轉變,特色養殖業向規模化轉變,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亮點。目前,全縣共有600多戶群眾參與以鵪鶉、馬鹿、狐狸等為重點的特色養殖,年飼養量約60000多頭(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高臺:特色養殖成為農民增收新亮點
    縣區 >> 高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高臺:特色養殖成為農民增收新亮點
  • 甘肅定西岷縣農特館開業 位於津泰路
    甘肅定西岷縣農特館開業 位於津泰路 系鼓樓·岷縣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 2019-04-17 22:53:13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張鐵國 池遠
  • 儀隴:高巖口村發展特色種養業助力村民脫貧致富
    為了提高村民的經濟收入,村委會號召村民充分利用山地的優勢,引導群眾發展耐旱的特色種植業,並利用種植業發展養殖業,同時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種植四季蔬菜。     據村支書介紹:今年該村種植玉米225畝,畝產達600-700斤,可作豬飼料;種植花生70畝,畝產達400斤;生薑80畝,畝產達5000-6000斤;養生豬1080頭,按每頭生豬市場價2500元計算,僅養豬就收穫270萬元。
  • 岷縣的「吉祥三寶」
    十八大以來,岷縣縣委、縣政府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緊抓扶貧政策落地,堅持精準扶貧與轉變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方式深度融合,立足區域特色與優勢,形成了「藥材蜂蜜貓尾草,產業扶貧三件寶」的扶貧格局,走上了由脫貧向小康、由一家一戶增收向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快車道。
  • 山蕨菜成橫峰農民增收新亮點
    橫峯縣許多山區農民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山蕨菜資源,打造「蕨菜經濟」,蕨菜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新亮點。  「每天可以挖80多斤蕨菜,賺100塊錢一天。」筆者在橫峯縣新篁辦事處槎源村採訪時,村民如是說。新篁辦事處地處橫峯縣北部山區,境內10多萬畝山林為山蕨菜提供了天然的生長條件,每年開春蕨菜生長的季節,這裡的家家戶戶都去採挖蕨菜賺錢。
  • 定西微報 2019年2月11日
    定西旅遊迎來新年「開門紅」:春節前五天,定西天氣總體晴好,氣溫起伏不大,適宜遊客及市民出行。截至正月初四,全市春節假期前五日共接待遊客45.7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1102萬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9.8%和23.8%,全市春節假日文化旅遊市場迎來「開門紅」。
  • 荷葉鎮:村民種養增收 幹部幫忙銷售
    (寒坡村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雞場一角)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彭書根 張偉國)8月27日,雙峰縣荷葉鎮白泥村經果林基地的黃金蜜梨在扶貧工作隊、聯村工作組的幫助下成功銷售500多件。這是荷葉鎮幹部職工幫村民促銷增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荷葉鎮緊緊圍繞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摘帽目標,把產業發展作為重點,堅持主導和特色相結合,既圍繞雙峰縣全域旅遊來布局農業產業,又立足特色小鎮旅遊產業開發,選擇發展前景好、綜合效益高的特色產業。已種植蛋白桑、黃梔子、湘蓮、黃金蜜梨等經果林和經濟作物,目前均長勢良好或進入掛果期;養殖的龍蝦、竹鼠、荷花魚等也陸續上市。
  • 岷縣草畜產業拓寬群眾致富路
    原標題:岷縣草畜產業拓寬群眾致富路 岷縣以特色優質牧草推廣種植和示範點建設為突破口,以做大做強特色草產業和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精準發力,拓寬精準扶貧新途徑,助推精準扶貧向縱深發展。
  • 定西,讓所有人都意外的旅遊目的地……
    @狼渡溼地草原國家AAA級景區這裡曾是三國魏、蜀多次交戰的古戰場;這裡是清朝陝甘總督年羹堯將軍西徵曾屯兵之地;這裡是康熙皇帝御賜閭井古城;這裡也是明朝時期農民起義軍李自成發動洮(州)河(州)之戰失利敗走馬塢、禮縣時的屯兵地;民國期間吉鴻昌將軍曾血戰狼渡灘;
  • 雙鴨山饒河縣大佳河鄉特色種養成為農民增收新亮點
  • 央視3分38秒介紹「山鄉巨變」,定西再次被刷屏……
    @狼渡溼地草原國家AAA級景區這裡曾是三國魏、蜀多次交戰的古戰場;這裡是清朝陝甘總督年羹堯將軍西徵曾屯兵之地;這裡是康熙皇帝御賜閭井古城;這裡也是明朝時期農民起義軍李自成發動洮……渭河從定西渭源縣發源洮河從岷縣、臨洮穿境而過漳河、閭井河、蒲麻河……無數的小溪大河匯聚成定西的脈搏
  • 安徽鳳陽縣:新型農業種養模式促進增產增收
    近年來,安徽鳳陽縣大力推廣新型農業種養模式,加快發展農業特色產業,並堅持「穩糧增效、生態優先、質量安全
  • 慶陽市西峰區:新型經營主體成農民增收「加油站」
    西峰區:新型經營主體成農民增收「加油站」新甘肅·甘肅農民報特約記者 盤小美顯勝鄉蒲河村順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2020年累計建設高架大棚88座,帶領農民自建鋼架大棚382座,年收入180萬元左右;西峰區凱鑫家庭農場在溫泉鎮齊樓村流轉土地120畝,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和休閒農業
  • 走出大山 奔向小康 進出口銀行定點扶貧的岷縣實踐
    從中央吹響脫貧攻堅衝鋒號到基礎設施改善、產業入戶,再到今天群眾不斷增收,位於大山深處的岷縣正經歷著飛速變化。數據顯示,過去5年間,包括張家堡村在內,岷縣共有131個貧困村退出,3.82萬戶、16.83萬人實現穩定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更是硬仗中的硬仗。」 眼下,作為全國最後一批摘帽的貧困縣,岷縣仍有少部分群眾未脫貧。
  • 【不忘初心·當歸定西】華夏兒女紅色聖地之旅
    定西不僅是華夏文明的孕育發源地也是一片銘刻著無數紅色印記的土地曾經的隴中的大地到處燃燒著革命的火焰星星之火在這裡聚合成為推翻舊勢力的熊熊烈火革命年代定西兒女血灑疆場各族人民慷慨支援紅軍留下紅軍長徵路上的加油站的美譽定西——中共甘肅省委和甘肅省蘇維埃政府的誕生地長徵和中國革命重大戰略抉擇的見證地隴右革命的重要發祥地岷縣二郎山紅軍雕塑中共中央政治局通渭榜羅鎮會議舊址
  • 這個秋天,來定西!
    更有定西暮秋時節素有「千年藥鄉」之稱,境內盛產當歸、貝母、紅芪、黃芪、大黃、秦艽、羌活泡參、柴胡等各類名貴中藥材兩百多種,其中以「岷歸」最為聞名,有1500多年的種植歷史和1700多年的藥用歷史,岷縣也被稱為是「中國當歸之鄉」。
  • 蘭渝鐵路沿線看發展 | 蘭渝鐵路架起岷縣與外界橋梁 推動教育電商...
    11月28日,蘭渝沿線城市宣傳媒體聯盟採訪團走進定西岷縣。經歷地震重創的岷縣藉助蘭渝鐵路全力發展,校園充滿笑容、電商經濟帶動發展。地處青藏高原邊緣的定西岷縣,因岷山得名。經歷了定西722地震的岷縣,如今正藉助蘭渝鐵路全力發展。
  • 岷縣「產業扶貧三件寶」(下)
    過去十多年中,岷山貓尾草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模式不斷豐富,產業檔次不斷升級,飼草暢銷北京、上海、山東、廣東等地,逐步走出了一條依託特色草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的新路子。岷縣縣委副書記李開銀介紹,作為一種「特中特」「優中優」的高檔牧草,發展貓尾草產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顯著。做大特色草產業,是一篇實現綠色發展、扶貧開發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的大文章、好文章。
  • 八五九「生態種養」促增收
    八五九農場從調結構、提品質、促融合、補短板等方面入手,不斷優化種植結構,通過打造「生態種養」模式,著力在農業生產和經濟效益上取得新突破。